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乌克兰历史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详细资料?

首页

乌克兰历史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详细资料?

乌克兰历史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详细资料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4-26 19:56:01
  •   乌克兰历史上是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12—14 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
      约从14世纪起,乌克兰人开始脱离古罗斯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13—15世纪,乌克兰曾先后抗击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从14世纪起历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17—19世纪,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形成了乌克兰现代民族。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俄来统治]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18世纪,俄罗斯又相继把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
      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沙皇俄国统治之下。 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 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被波兰占领。
      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条约》,西乌克兰成为波兰领土,1939年11月,二战爆发,波兰被分割占领,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失败。
      基辅战役,苏联大约损失了约70万士兵,德国如愿占领了乌克兰全境。1944年11月,苏军重返乌克兰。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二战后,乌克兰迅速恢复了生产,建立了发达的重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可是,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严重的弱点,到了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苏联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失去活力,官员士气日益低落,经济失去发展势头,经济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于苏联共产党在成立几十年来,犯有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民主与法治建设薄弱,人民自由受到压制,民族矛盾隐忧严重。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急剧动荡,同时,乌克兰开始了其独立步伐。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炉心融毁辐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但当时苏联官方开始时向世界和本国人民隐瞒事件真相,被国外媒体和核辐射检测部门揭露后,苏联的官僚意识受到广泛批评。1989年9月,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成立,成员迅速扩大到百万人。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
       1996年乌克兰通过新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 文化 乌克兰的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现代戏剧、电影、文学、美术、建筑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文化渊远流长,油画、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乌克兰国立艺术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基辅音乐学院、基辅国立芭蕾舞学院、乌克兰基辅民族艺术学院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俄罗斯文学之父果戈里从乌克兰走向世界,乌克兰也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的历史舞台;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乌克兰有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它被誉为“俄罗斯众城之母”,还有950年的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乌克兰文化政策的宗旨是:国家对文艺组织和艺术家提供法律保障,支持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对其实行政治或行政干预。维护文化艺术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身价值和独立性。保证创作自由,保存文化遗产,为各民族人民进一步发展其传统文化创造必要条件。
      吸引各方资金,以支持文化基层单位和重要文艺机构开展活动。

    便***

    2014-04-26 19:56:01

  • 2014-04-26 19:45:11
  •   历史:
    [编辑本段]历史
      乌克兰历史上是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12—14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
      约从14世纪起,乌克兰人开始脱离古罗斯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13—15世纪,乌克兰曾先后抗击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从14世纪起历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17—19世纪,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形成了乌克兰现代民族。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俄来统治]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18世纪,俄罗斯又相继把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
      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沙皇俄国统治之下。 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被波兰占领。
      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条约》,西乌克兰成为波兰领土,1939年11月,二战爆发,波兰被分割占领,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失败。
      基辅战役,苏联大约损失了约70万士兵,德国如愿占领了乌克兰全境。1944年11月,苏军重返乌克兰。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二战后,乌克兰迅速恢复了生产,建立了发达的重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可是,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严重的弱点,到了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苏联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失去活力,官员士气日益低落,经济失去发展势头,经济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于苏联共产党在成立几十年来,犯有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民主与法治建设薄弱,人民自由受到压制,民族矛盾隐忧严重。
       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炉心融毁辐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但当时苏联官方开始时向世界和本国人民隐瞒事件真相,被国外媒体和核辐射检测部门揭露后,苏联的官僚意识受到广泛批评。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急剧动荡,同时,乌克兰开始了其独立步伐。
       1989年9月,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成立,成员迅速扩大到百万人。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 1996年乌克兰通过新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 2004年总统选举因违规而进行再次投票,维克托·尤先科赢得选举。
       2006年3月26日,乌克兰举行最高苏维埃选举。3月30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选举结果,5个党派进入新一届最高苏维埃,其中地区党获得450个议席中的186席,季莫申科竞选联盟129席,我们的乌克兰81席,社会党33席,乌克兰共产党21席[2]。
      8月4日,最高苏维埃批准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新政府由地区党、社会党、共产党和我们的乌克兰4党联合组成[3]。10月17日,我们的乌克兰负责人宣布退出联合政府 经济: 经济 2003年乌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居民实际收入增加。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除农业产值下降外,机械制造业、加工工业、建筑业、石化工业、食品业、批发零售贸易、进出口贸易增幅均在15%以上。外汇、金融市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增加,拖欠工资债务缩减15。8%,居民收入增长22。
      8 %。但乌经济总体上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影子经济、偷税漏税、产业结构失衡、能源瓶颈等因素仍制约乌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 2632。28亿格里夫尼亚。街道小景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 5505格里夫尼亚。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3年):9。
      3%。 货币名称:格里夫尼亚(Гривня)。 汇率(2003年12月31日):1美元=5。33格里夫尼亚 通货膨胀率(2003年):8。2% 失业率: 3。6% 2004年,乌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
      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3。2%,贸易顺差69。76亿美元。外汇、金融市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增长23%。居民收入增长22。2%。 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3640亿格里夫尼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7745格里夫尼亚。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4年):12%。 进出口总额689。84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货币名称:格里夫尼亚(Гривня)。 汇率(2004年12月31日):1美元=5。306格里夫尼亚。 通货紧缩率(2004年): 12。
      3%。 失业率: 3。6%。 2005年,乌经济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回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交通运输、开采工业、食品业、加工工业等领域发展势头较好,冶金、石化工业、轻工产业形势欠佳,农业生产与上年持平。对外贸易出现逆差,外汇、金融市场基本保持稳定。
       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3530。98亿格里夫尼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7571格里夫尼亚。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5年):2。4%。 进出口总额70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 货币名称:格里夫尼亚(Гривня)。
       汇率(2006年2月1日):1美元=5。10格里夫尼亚 。 通货膨胀率:10。3% 。 失业率:3。1% 。 文化 文化 乌克兰文化政策的宗旨是:国家对文艺组织和艺术家提供法律保障,支持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对其实行政治或行政干预。
      维护文化艺术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身价值和独立性。保证创作自由,保存文化遗产,为各民族人民进一步发展其传统文化创造必要条件。吸引各方资金,以支持文化基层单位和重要文艺机构开展活动。 2003年, 乌文化艺术部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弘扬乌克兰文化的活动:1、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
      2003年国家文化预算拨款2。772亿格里夫尼亚,同比增长10%。2、大力发展艺术院校和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使用程序,增基辅母亲雕像与脚下苏联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容信息库。截止2003年底,乌共有国家级剧院96所,各级博物馆480家,电影厂10家,电影放映机构2万所。
      各类图书馆近6万所,藏书9亿册。有2万多座建筑物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扶持地区文化,弘扬民间传统文学艺术。相继举行了全乌乡村文化站汇演,“小村艺术”、“乡村文化”等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有效地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
      4、吸引青年从事民族文化活动。不仅有效抑制了艺术学校骤减趋势,还于去年新增设了2所艺术类院校:卢甘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和基辅市舞蹈学院。据官方统计数据,2003年报考文艺类院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反映出青年人献身艺术,致力于乌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势头。
       。

    快***

    2014-04-26 19:45: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