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奇偶性教学设计(合集10篇)

奇偶性教学设计(合集10篇)

林*** 23-04-06 教学设计

奇偶性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学期14——15页。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一: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一定去过笔架山吧!今年夏天,老师也去了一次笔架山,可不巧,海水淹没了天桥,我只好坐船上山了,这些船从北岸到笔架山,在从笔架山回到北岸,不断往返,老师选了一条船,买了往返船票(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简图),老师在回来时,想正好到达山下时,船也正好到山下,船摆渡10次后,还是11次后,我赶到山下,能正好坐上船啊?

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交流一些,说出你的道理。

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不仅帮助了老师,还从中发现了一条规律,你们是怎样发现这条规律的?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二、情境二

师:同学们玩过有奖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奖游戏,游戏规则是:掷色子,掷到几,就从转盘上的数下一格向前走几,走到有奖的格子奖品就归你了 。

(图略)

师:谁想第一个来试一试?

师: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这几位同学得到的都是糖,为什么得不到学习用品呢?

师:问题提的真好,有思考价值。为什么他们拿到的奖品都是糖,得不到有实用价值的奖品?

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为什么这样?

学生交流,汇报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师:你还能举些例子来证明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吗?(学生举例子证明)

师:你们能修改一下规则,让这个游戏一定能等到学习用品吗?

引导学生发现:奇数+偶数=奇数。

三、解决问题:

小华买了一支铅笔,两块橡皮,付了两角钱,售货员阿姨找给他3角钱,小华知道橡皮、铅笔单价都是整角,而且铅笔是4角钱一支,他马上对售货员说:“阿姨,你把账算错了。”你知道,小华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小组合作中你的表现如何?自我评价一下。


奇偶性教学设计(2)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个杯子。

学具准备:

每人一枚硬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示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

(2)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

3、请学生列表并观察。

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岸。

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岸。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师: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反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反动19次后杯口朝-----。

2、师示范,生活动:

摆开始状态第1次第2次第3次

下上下(师示范,生活动)

3、师:任说一个翻动的次数,学生抢抢抢答杯口朝上还是朝下?

4、观察杯口,找规律:

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

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5、师: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6、学生你说我答,一人任说一个翻动次数,另一人判断杯口朝上还是朝下。

(三)活动三:观察下面两组数:

1、出示圆内数:121820346801652

2、出示方框内数1149252133710187

(1)读一读:

(2)说一说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3)方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3、偶数有什么特征?奇数有什么特征?

(四)活动四:试一试:

1、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

同桌两人:一人说算式,一人计算和。

师:从以上举例可以发现?

任请一组同桌汇报,

(1)偶数+偶数=()(2)从正方形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

(3)任意写出两个偶数,它们的和是。

(4)任意写出两个奇数,它们的和是。

(5)分别从圆和正方形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和是。

(6)任意写出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它们的和是。

(7)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xx=

11387+131=

三、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者,发现并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奇偶性教学设计(3)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个杯子。

学具准备:

每人一枚硬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示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

(2)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

3、请学生列表并观察。

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岸。

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岸。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师: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反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反动19次后杯口朝-----。

2、师示范,生活动:

摆开始状态第1次第2次第3次

下上下(师示范,生活动)

3、师:任说一个翻动的次数,学生抢抢抢答杯口朝上还是朝下?

4、观察杯口,找规律:

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

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5、师: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6、学生你说我答,一人任说一个翻动次数,另一人判断杯口朝上还是朝下。

(三)活动三:观察下面两组数:

1、出示圆内数:121820346801652

2、出示方框内数1149252133710187

(1)读一读:

(2)说一说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3)方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3、偶数有什么特征?奇数有什么特征?

(四)活动四:试一试:

1、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

同桌两人:一人说算式,一人计算和。

师:从以上举例可以发现?

任请一组同桌汇报,

(1)偶数+偶数=()(2)从正方形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

(3)任意写出两个偶数,它们的和是。

(4)任意写出两个奇数,它们的和是。

(5)分别从圆和正方形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和是。

(6)任意写出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它们的和是。

(7)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xx=

11387+131=

三、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者,发现并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奇偶性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 ,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 :

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

一、游戏导入  ,感受奇偶性

1、游戏:换座位

首先将全班45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为5、6、7、8、9、10。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6人、8人、10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

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6、8、10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9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最佳时机)

3、小结:交换位置时两两交换,刚好都能换位置,像6、8、10……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偶数;而有人不能与别人换位置,像5、7、9……不时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奇数。

学生相互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奇数,怎样的数是偶数。

二、猜想验证, 认识奇偶性

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

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六组人数:5人、6人、7人、8人、9人、10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

2、学生猜想、操作验证

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

汇报成果: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个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个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3、深化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2+4+6+8+……+98+100这么多偶数相加的和是偶数还是奇数?为什么?

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奇偶数的'一些特性,现在要用这些特性解决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

1、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次,杯口朝下。翻动两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00次?105次?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

反馈:有一小部分学生说能,但是上台展示,要么违反规则,要么无法进行下去。

引导感受: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每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数的奇偶性,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发现

交流:一开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数;第一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变为1只,仍是奇数;再继续翻转,因为只能翻转两只杯子,即只有两只杯子改变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数仍是奇数。由此可知:无论翻转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数永远是奇数,不可能是偶数。也就是说,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学生再次操作,感受过程,体验结论。

3、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

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

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

一格的奖品就归你。谁想上来

参加?

学生跃跃欲试……如果继

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谁

不想参加呢?为什么?

生:骰子始终在偶数区内,不管掷的是几,加起来总是偶数,不可能得到奖品。

是呀,这是老师在街上看到的一个骗局,他就是利用了数的奇偶性专门骗小孩子上当,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说。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请同学们课后去尝试探索这个命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奇偶性教学设计(5)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14~15页《数的奇偶性》。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65 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1人。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总结规律的经验,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能随时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时地总结自己的方法,在运用中积累经验。学生是伴随课程改革成长起来的,他们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认真倾听,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并能与同学有效的合作。他们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极强,渴望发现规律。在几年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准确的表达、恰当的评价、严肃认真的态度都很突出。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学习中加强方法的理解与灵活运用。3、数学文化的渗透与感受。

教学重难点: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使学生发现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难点:使学生应用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抽奖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进而引出新课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前先做个游戏,大家都知道我们班一共有8个小组,现在听好老师的口令开始做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好,偶数组的同学请举起左手。

师:奇数组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看来大家对奇数和偶数已经掌握,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没有信心?就让我们进入本节探索的内容:数的奇偶性(板书)。

二、开展活动,总结规律

1、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跑步

(1) 体育课里有一个项目叫50M往返跑,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配合学生所说,课件展示示意图。

(2)如果我们把跑50米叫跑一次,现有我从南边出发,跑了11次后,想一想:我在哪边?为什么?大家都明白?我还是不太相信,我跑都没跑,你怎么就知道我在北边?我出去跑一下?这样,想想办法,把你们的思路直观地表示出来,让我心服口服。

(3)老师巡视提示(有人用画图的方法,也有列表的)

(4)全班汇报。师写算式,我也有一种方法,能通过这个算式解释吗?根据这个道理继续想一想:

(5)如果超人来回跑了100次呢?10001次呢?

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的位置?

看来,数的奇偶性决定了人的位置。怎么决定的呢?

当跑奇数次时,就在北;当跑偶数次时,就在南边。

如果从北边出发呢?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板:奇数次改变初始位置,偶数次回到初始位置)

2、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翻动杯子

(1) 利用上面的发现,请大家观察并思考;

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次,杯口朝下。翻动两次,杯口朝上。 (教师演示)翻动10次呢?翻动100次?10005次呢?

(2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

(3)现在我想让杯口向上,可翻动多少次?如果想要杯口向下呢?

看来,这种规律在很多情况中都有

3、举例:感受只有两种运动状态才能用到今天学习的知识

(1 )你能举出和今天学习的类似的例子吗?

(2 )举例;开窗、开灯等例子。(注重确定第一次的状态。 )

总结: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家说得很好。虽然情况不同,但却有共同的特点。

(板书:奇数次改变初始状态,偶数次回到初始状态。)

(可提示,南北、南北正反正反)只有两种状态。今天学习的知识,其实就是周期为2的运动,正好能用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物体最终的状态。

4、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我们对数的奇偶性是有特殊感情的,生活中,我们常把奇偶说成是单双或阴阳,比如好事成双。再比如,十二生肖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 ,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 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三、巩固提高,探索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师:大家真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鼓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抽奖箱,可不是随便抽的哦,听老师的规则,(投影)装有奇数和偶数2个箱子,你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盒子里任意抽取2张,如果2个卡片上的2个数的和是奇数,你就可以上来转转盘,转盘停在哪,那的奖品就是你的哦!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来?(上来5个人,没有一个人有转转盘的机会)

师:是他们的运气不好吗?还是这里面隐藏着秘密?想一想,如果继续抽下去,有转转盘的机会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板书)。

师:现在大家发现了原因,你能不能修改一下游戏规则,保证能有转转盘的机会呢?

生:在2个盒子里各抽取1张,2张卡片的数字之和是奇数

师:是这样的吗?找同学验证一下

师:还真是,奇数+偶数=奇数(板书)。

四、实践、练习

1、停电了,正在教室过道上经过的37人每人都去按了解一下开关,请问来电后是开还是关。

2、冲锋舟每次可运送救灾物资1吨或群众20人,摆渡101次可运送多少物资和群众?

3、有16间屋子,能不能出去?请打开课本第15页,做一下填空题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的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其它问题能解决吗?掌握好规律,就能。老师希望大家能多动脑筋,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六、课后反思

“数的奇偶性”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质数、合数等知识,也认识了奇数、偶数概念以及特征,本节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难,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学生对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

告知学生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到数的奇偶性,并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合生活情境,发现奇偶性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学生能明白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运用数的奇偶性。让学生通过翻杯子游戏,来感受数的奇偶性,这个活动学生很熟悉,很快能发现规律。用符合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发现规律:“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偶性教学设计(6)

《数的奇偶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学期14——15页。

教学目标: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一: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一定去过笔架山吧!今年夏天,老师也去了一次笔架山,可不巧,海水淹没了天桥,我只好坐船上山了,这些船从北岸到笔架山,在从笔架山回到北岸,不断往返,老师选了一条船,买了往返船票(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简图),老师在回来时,想正好到达山下时,船也正好到山下,船摆渡10次后,还是11次后,我赶到山下,能正好坐上船啊?

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交流一些,说出你的道理。

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不仅帮助了老师,还从中发现了一条规律,你们是怎样发现这条规律的?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二、情境二

师:同学们玩过有奖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奖游戏,游戏规则是:掷色子,掷到几,就从转盘上的数下一格向前走几,走到有奖的格子奖品就归你了 。

(图略)

师:谁想第一个来试一试?

师: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这几位同学得到的都是糖,为什么得不到学习用品呢?

师:问题提的'真好,有思考价值。为什么他们拿到的奖品都是糖,得不到有实用价值的奖品?

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为什么这样?

学生交流,汇报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师:你还能举些例子来证明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吗?(学生举例子证明)

师:你们能修改一下规则,让这个游戏一定能等到学习用品吗?

引导学生发现:奇数+偶数=奇数。

三、 解决问题:

小华买了一支铅笔,两块橡皮,付了两角钱,售货员阿姨找给他3角钱,小华知道橡皮、铅笔单价都是整角,而且铅笔是4角钱一支,他马上对售货员说:“阿姨,你把账算错了。”你知道,小华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小组合作中你的表现如何?自我评价一下。


奇偶性教学设计(7)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 ,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

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戏:换座位

首先将全班45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为5、6、7、8、9、10。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6人、8人、10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

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6、8、10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9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最佳时机)

3、小结:交换位置时两两交换,刚好都能换位置,像6、8、10……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偶数;而有人不能与别人换位置,像5、7、9……不时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奇数。

学生相互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奇数,怎样的数是偶数。

二、猜想验证, 认识奇偶性

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

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六组人数:5人、6人、7人、8人、9人、10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

2、学生猜想、操作验证

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

汇报成果: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个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个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3、深化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2+4+6+8+……+98+100这么多偶数相加的和是偶数还是奇数?为什么?

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奇偶数的一些特性,现在要用这些特性解决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

1、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次,杯口朝下。翻动两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00次?105次?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

反馈:有一小部分学生说能,但是上台展示,要么违反规则,要么无法进行下去。

引导感受: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每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数的奇偶性,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发现

交流:一开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数;第一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变为1只,仍是奇数;再继续翻转,因为只能翻转两只杯子,即只有两只杯子改变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数仍是奇数。由此可知:无论翻转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数永远是奇数,不可能是偶数。也就是说,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学生再次操作,感受过程,体验结论。

3、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

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

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

一格的奖品就归你。谁想上来

参加?

学生跃跃欲试……如果继

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谁

不想参加呢?为什么?

生:骰子始终在偶数区内,不管掷的是几,加起来总是偶数,不可能得到奖品。

是呀,这是老师在街上看到的一个骗局,他就是利用了数的奇偶性专门骗小孩子上当,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说。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请同学们课后去尝试探索这个命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奇偶性教学设计(8)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结论。

教学准备:数学

教学过程

(一)摸奖游戏导入

摸奖规则是:掷骰(tóu)子得到点数A,就从标有数字A的格子向后走A格,每个格子里都有奖品,走到哪一格,格子里的奖品就是你的。(出示图)

摸奖后发现,得到的奖品的价值都是低于摸奖的费用,贵重的却一个都摸不到。

手气差?还是有猫腻?

通过今天的学习,能不能弄清背后藏着一些什么呢。刚才出示的课题是什么?谁能说说

出示课题:和与积的奇偶性

看到课题,(板书:奇偶性)思考:什么是奇偶性?能说说你的理解( “和”与“积”其实就是得数,“奇偶性”就是它是奇数还是偶数),我们是怎样判断奇数和偶数,也就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说明:我们今天研究的数都是一些不是0的自然数的和与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谁决定的,是否会否存在一些规律。

(二)自主探究,指导交流

1.研究和的奇偶性

猜想:谁能决定着和的奇偶性(板书:和),怎样验证?(列举,加数的奇偶性能否决定和奇偶性)

2.填表

出示: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判断和的是奇数还是偶数(也就是和的奇偶性)。

学生完成表格,并汇报填写结果。(选三个算式填写)

你选的两个加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相加后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学生回答,板书:奇+偶 奇、奇+奇 偶、偶+偶 偶)

有和他列举的一样的吗?也是……结果和他说的一样吗

3.这个结论看来像是正确的,老师还有点怀疑(在板书空格处加上“?”),在同学们完成表格时老师就在思考:刚才用的是“列举”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画图也是发现规律的好办法啊。

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看来大家理解有点困难,用画图表示:

“奇+奇”“偶+偶”的和的奇偶性,除了列举,我们也能通过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三)回顾与反思

通过列举和画图我们验证得到和的'奇偶性的规律,看看老师表里填的是哪些数,它们的和是否和你们判断的是一样(分三种情况出示,奇偶、奇奇、偶偶,实际上找的是一些大数来验证。)。

现在可以把板书改一改了吧(把板书中 “?”改成“=”)

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谁有关系?看来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有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要有猜想,再通过举例来验证(板书:举例、验证)

(四)运用与拓展

1.老师打开数学书,学生猜想: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的和呢?你能通过发现的规律说说原因吗?(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

写出三个连续自然数连加求和,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能用学到的规律解释吗?(出示:(1)奇+偶+奇、偶+奇+偶)

我们写出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两奇一偶、或一奇两偶,如果是三个任意自然数,那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举例,(出示:(2)奇+奇+奇、偶+偶+偶)验证:再写连加求和,说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的算式中有几个奇数几个偶数?在这些算式后面再增加一个偶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变了吗?换成增加一个奇数呢?看来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关了,有什么关系?(出示:加数中有1个、3个、5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加数中有2个、4个、6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偶数)

2.1+3+5+…+27+29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列举或画图发现两个数的和的奇偶性的规律,接着研究多个数相加又发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关,什么关系,说说。

3.出示:1×3×5= 8×4×10×2= 1×2×3= 3×5×7×2=

轻松一下,口算判断积的奇偶性(一题一题的出示,再板书一道大数目相乘算式判断,算不出,能判断吗?),整体出示四道口算题。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积是奇数?什么情况下积是偶数?

解释:算式中有偶数,那一定是2的倍数,则积就一定是2的倍数

小结:从积的奇偶性规律探索过程中清晰的发现:我们多写一些算式进行比较后,就能发现规律;而从不同的算式中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我们要掌握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通过举例,并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办法。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1)补充:五(11)班56人,如果男生人数是奇数,则女生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男生人数是偶数呢?

(2)说明:摸奖游戏内幕。


奇偶性教学设计(9)

《解决问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们对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

2.想一想,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整理和改编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奇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

(1)我们先来探究“奇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有什么办法?

(2)独立思考,展开交流。

方法一:列举法。

我们可以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5, 7, 9, 11,…

偶数:8, 12, 20, 24,…

奇数+偶数:5+8=13,7+12=19,9+20=29,11+24=35,…

和都是奇数,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这个结论正确吗?不能确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

方法二: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难的话,我们不妨用画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初步验证刚才结论的正确性。

2.探究“奇数+奇数”“偶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

(1)有了刚才的“列举法”和“图示法”,你能自己判断“奇数+奇数”“偶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2)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方法一:列举法。

方法二:图示法。

(3)初步得出结论:“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并能与同学充分交流。

(三)回顾与反思

1.刚才得出的结论正确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我们可以找一些大数再试试。

(2)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四)练习与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4小题。

(1)猜一猜。

(2)独立思考,交流想法。

预设:奇数×奇数,就是奇数个奇数相加,所以和仍然是奇数;奇数×偶数,就是偶数个奇数相加,所以得到的是偶数;偶数×偶数,就是偶数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释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6小题。

(1)改编问题,当甲队人数为奇数时,实际上问题就是“奇数+( )=偶数”;当甲队人数为偶数时,实际上问题就是“偶数+( )=偶数”。

(2)分析解答:因为“奇数+奇数=偶数”,所以当甲队人数为奇数时,乙队人数也是奇数;因为“偶数+偶数=偶数”,所以当甲队人数为偶数时,乙队人数也是偶数。

【设计意图】这是一题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来解决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改编问题情境,有效降低难度,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奇偶性教学设计(10)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结论。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摸奖游戏导入

摸奖规则是:掷骰(tóu)子得到点数a,就从标有数字a的格子向后走a格,每个格子里都有奖品,走到哪一格,格子里的奖品就是你的。(出示图)

摸奖后发现,得到的奖品的价值都是低于摸奖的费用,贵重的却一个都摸不到。

手气差?还是有猫腻?

通过今天的学习,能不能弄清背后藏着一些什么呢。刚才出示的课题是什么?谁能说说

出示课题:和与积的奇偶性

看到课题,(板书:奇偶性)思考:什么是奇偶性?能说说你的理解( “和”与“积”其实就是得数,“奇偶性”就是它是奇数还是偶数),我们是怎样判断奇数和偶数,也就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说明:我们今天研究的数都是一些不是0的自然数的和与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谁决定的,是否会否存在一些规律。

(二)自主探究,指导交流

1.研究和的奇偶性

猜想:谁能决定着和的奇偶性(板书:和),怎样验证?(列举,加数的奇偶性能否决定和奇偶性)

2.填表

出示: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判断和的是奇数还是偶数(也就是和的奇偶性)。

学生完成表格,并汇报填写结果。(选三个算式填写)

你选的两个加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相加后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学生回答,板书:奇+偶 奇、奇+奇 偶、偶+偶 偶)

有和他列举的一样的吗?也是……结果和他说的一样吗

3.这个结论看来像是正确的,老师还有点怀疑(在板书空格处加上“?”),在同学们完成表格时老师就在思考:刚才用的是“列举”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画图也是发现规律的好办法啊。

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看来大家理解有点困难,用画图表示:

“奇+奇”“偶+偶”的和的奇偶性,除了列举,我们也能通过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三)回顾与反思

通过列举和画图我们验证得到和的奇偶性的规律,看看老师表里填的是哪些数,它们的`和是否和你们判断的是一样(分三种情况出示,奇偶、奇奇、偶偶,实际上找的是一些大数来验证。)。

现在可以把板书改一改了吧(把板书中 “?”改成“=”)

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谁有关系?看来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有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要有猜想,再通过举例来验证(板书:举例、验证)

(四)运用与拓展

1.老师打开数学书,学生猜想: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的和呢?你能通过发现的规律说说原因吗?(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

写出三个连续自然数连加求和,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能用学到的规律解释吗?(出示:(1)奇+偶+奇、偶+奇+偶)

我们写出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两奇一偶、或一奇两偶,如果是三个任意自然数,那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举例,(出示:(2)奇+奇+奇、偶+偶+偶)验证:再写连加求和,说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的算式中有几个奇数几个偶数?在这些算式后面再增加一个偶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变了吗?换成增加一个奇数呢?看来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关了,有什么关系?(出示:加数中有1个、3个、5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加数中有2个、4个、6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偶数)

2.1+3+5+…+27+29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列举或画图发现两个数的和的奇偶性的规律,接着研究多个数相加又发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关,什么关系,说说。

3.出示:1×3×5= 8×4×10×2= 1×2×3= 3×5×7×2=

轻松一下,口算判断积的奇偶性(一题一题的出示,再板书一道大数目相乘算式判断,算不出,能判断吗?),整体出示四道口算题。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积是奇数?什么情况下积是偶数?

解释:算式中有偶数,那一定是2的倍数,则积就一定是2的倍数

小结:从积的奇偶性规律探索过程中清晰的发现:我们多写一些算式进行比较后,就能发现规律;而从不同的算式中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我们要掌握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通过举例,并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办法。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

(1)补充:五(11)班56人,如果男生人数是奇数,则女生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男生人数是偶数呢?

(2)说明:摸奖游戏内幕。

相关推荐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教育
端午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是我们儿童开心的节日,因为可以放三天假,可以尽情玩耍。快要考试了,正好可以好好放松放松。这个端午节我决定和我姑姑、表妹一起去表妹奶奶家玩。姑姑约定一起第二天早上5点半
展开详情

不阅读的中国人阅读答案(集锦3篇)

答案
不阅读的中国人阅读答案(1)根据文章内容填表。序号地点中国人的表现外国人的表现1飞机上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1)2法兰克福机场(2)3虹
展开详情

2022高考物理复习的重点

高三物理
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
展开详情

垃圾分类你我有责建议书500字

高三语文
本周的10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盲人节,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组织和开展国际盲人节活动,对于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大力弘扬人道
展开详情

感悟时间550字六年级作文

六年级语文
初读时间,觉得时间就像一位不大熟悉的远亲你虽然知道他的存在,但却有觉得他被你遗忘在记忆的角落,暗淡,模糊。上学前的记忆中,多半隐藏着姥姥的背影。在那无数的快乐与痛苦的经历中,姥姥用她独特的方式锤炼我的
展开详情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通用3篇)

教案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1)【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3
展开详情

2022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

八年级语文
我喜欢历史,这次我读的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讲的是朱元璋的一生。朱元璋的一生很伟大,他从一个穷苦的放牛娃造反至一个皇帝的故事,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朱元璋:别名朱重八,家庭出生为贫农,出生为公元1328
展开详情

关于活动的小学生日记

二年级语文
这一天,我很无聊,于是想出了一个踩气球比赛,参加的人有我、姐姐、妈妈、爸爸。我拿了四个气球,每人一个气球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气球,先吹气。”吹好了气球,用手按住吹气口,我给每人一条绳子绑起来。接着我
展开详情

一的成语(热门16篇)

成语
一的成语(1)两个人一跟红羽毛打一成语的答案鸿毛泰山两个人一跟红羽毛打一成语的答案意思比喻轻重相差极大.两个人一跟红羽毛打一成语的答案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展开详情

我爱我家班会教案(甄选4篇)

教案
我爱我家班会教案(1)我爱我家主题班会教案导语: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爱我家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各位参考。一、活动目的: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团结向上、努力学习、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学生学习英语心得体会 2012高考百日誓词 一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描写大海的古诗词(热门7篇) 初中地理试题合集 关于三年级写景作文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范文 小抄写员读后感600字范文 s版小升初语文常识 我向往的地方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读繁星春水读书笔记 感谢相遇高一作文800字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考试之前作文 军训口号霸气标语 毕业歌教案(推荐19篇) 传承好家风教案(优选3篇) 创业知识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 考试之后优秀作文 假期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六国论的阅读题答案 文学批评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2022大一军训通讯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 以养蚕为题的小学三年级作文 个人社会实践心得及感悟 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南(必备7篇) 夹包跳教案(优质2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与古诗词练习 班主任工作实践心得 期末考试优秀作文 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读书笔记 全等三角形的教学设计(精品8篇) 生命的魅力600字小学作文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 感叹时光匆匆的句子(实用3篇) 2022社会正能量的高三作文 木棉流年读后感范文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三 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精编4篇) 欧洲西部 习题 高三年级语文《祝福》教案范文 图书馆教学反思(合集17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有关中考优秀作文 心里难过的句子(集锦8篇)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2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四级第一套真题参考答案 家庭教育观后感 四年级绿野仙踪读书心得感悟300字 英语作文常用谚语(合集8篇) 坚强人生500字精彩作文 安全知识作文 怎样快速提高初三数学 勤学创新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掌握五种有效记忆方法 让你轻松玩转历史学科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 解方程组练习题 初中军训作文800字左右 描写爸爸的爱作文 文明职工个人事迹材料 2007版--完形(强化)-2 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指导(汇集8篇) 法布尔的故事(汇总7篇) 护士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国防名言(精品4篇) 与青春在一起550字六年级作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高中数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优质4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反思(集锦7篇)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读书笔记 快速跑教学反思(必备15篇) 幼儿认识水果教案(汇总18篇) 2011感恩节亲子活动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案(精选20篇) 成语小(汇集19篇) 学会成长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爱国教育教案(汇编18篇) 《黑骏马》读书笔记 元宵猜灯谜起源(汇集5篇) 语文的复习方法 寒假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考试心情作文 医学实践心得体会 高二政治必修四最简单详细知识点 关于身边的感动的小学生作文 有趣的故事(汇总18篇) 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精品7篇) 老君山风景区 为梦想加油1000字优秀范文 教师师德修养读书笔记范文 初一上册政治月考试卷 村集体事迹材料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 金色的鱼钩教案(集合19篇) 清风慕竹不忘初心阅读答案(合集4篇) 业务助理实习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西游记》读书笔记 自强的故事(汇总17篇) 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高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最美的记忆550字八年级作文 有关小学生写考试的作文500字 刷子李读后感范文 二年级的暑假作文怎么写 比大小教学反思(精编15篇) 2022初中英语的高效学习方法(实用4篇) 以幸福为话题作文600字(甄选20篇) 对毕业实习教师的评语 以坚持梦想为话题的议论文作文 不寻常的考试作文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期末考试(推荐20篇) 小老虎过生日教案(实用14篇) 入学军训感受1000字 按规律排序教案反思(汇集10篇) 万年牢说课稿(集合15篇) 母校的诗歌(优质17篇) 关于仁的故事(集合3篇) 2022年云南省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匆匆教案(合集15篇) 高中生物正确的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安全知识作文 《绿色蝈蝈》阅读答案(推荐7篇) 参观实践基地心得体会 防校园欺凌高一作文800字 6树和喜鹊教学反思(汇总15篇) 老村和老屋阅读答案 中国地理常识题及答案 功率和电功率知识点(精选4篇) 塔顶琼枝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 简单的对联(集锦19篇) 中国历史典故 如何建立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高一作文范文美与丑800字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高三党菜谱整理归纳 五年级小学生英语优秀作文 冬季取暖安全教案(必备4篇) 优秀校长事迹材料 高一记叙作文学生2022 教师节的礼物 优美的名人名言(优选6篇)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二年级作文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2022高考英语作文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体会 600字作文高二理想 守株待兔的教案(汇总15篇) 《麦茬地里的母亲》阅读答案(通用7篇) 《登高》阅读答案 我有友情要出租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语言拔萝卜教案(汇总19篇) 三国的成语故事(集合7篇) 欣赏生活中的美700字相关模板 五禽戏 孟子将朝王阅读答案 会计岗位包括哪些? 教学设计与方法(甄选7篇) 安全知识演讲稿 高考政治七大专题答题模板大全 压力的英语作文(优选19篇) 关于语文期中考试作文 开始和停止教案(精编7篇) 艾玛捉迷藏教案(汇集11篇) 双减下的新时代家庭教育观观后感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经典励志文章:善待痛苦 我喜欢,你...... 高一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大学英语作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典故 毛笔书法课件(实用3篇) 集合说课稿(精品20篇) 美术玉米教案(必备7篇) 一次的考试作文300字 小学四年级日记 运动会一年级语文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语文第五单元试题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作文:大街上真热闹 自动化实习个人报告 英语教师实习个人总结 摘抄美文及赏析(热门13篇) 2022大学生军训自我鉴定范文 《金钱的魔力》练习题 初三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