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精选7篇)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精选7篇)

王*** 23-04-06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1)

[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负数”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学生比较陌生,但生活中却普遍存在。数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丰富,他们更多的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根据《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3、通过读、写温度,初步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老师有幸到新疆旅游了一番。瞧,在这幅中国地图上,这里就是新疆。(课件)

你对新疆都有哪些了解?

老师这次新疆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课件显示文字)

4、师:你知道这句谚语讲的是什么意思吗?那这是为什么呢?

5、师:如果老师告诉你新疆一天的温度情况,你会恍然大悟的。(课件出示情境图和三个温度:0℃30℃—15℃)

原来新疆那里早晨、中午、夜里温度差别非常的大,因此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

你们会读这些温度吗?

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关于温度中的数学知识。(板书:温度)

二、新授

1、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1)温度计引入

师:哪你们知道测量温度用什么工具吗?

生:温度计。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的确在温度计上有两个可以表示温度的单位,一个是摄氏温度,另一个是华氏温度,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摄氏温度来表示。只要看温度计左边的刻度就行了。同学们!现在能找到0℃了吗?

2)、认读温度计。

师:当液面在0刻度线时,这时的温度就为0摄氏度,可以记作0℃,0℃时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同时说明:℃就是表示摄氏温度的单位)(板书零摄度记作0℃),

师:现在老师这里的温度要发生变化了,请大家认真看罗!是多少?

生:零上15摄氏度。

师:我们看当液面上升到零刻度以上的15格处时,就可以记作+15℃或15℃(板书零上15摄氏度记作+15℃15℃)。

假设液柱继续上升呢?超级链接35℃这里是多少摄氏度?温度比15摄氏度高还是低?小结:液柱越往上升,温度也就越高。

师:接着温度计上的液柱又要变魔术了,(出示课件液柱下降15摄氏度,连续点液柱下降的过程).

师:你能读出这时的温度吗?

生:零下25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师:刚才我们知道液柱是从上往下降的,并且是从0摄氏度下降了15个格子,所以我们读温度时也应该从上往下看。这时你们一定知道是多少了吧!

生:零下15报氏度

师:也就是说它比0℃还要低15摄氏度。那么零下15摄氏度怎么记作呢?请你们在纸上记下来。把你记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找两个有代表性的在投影仪上交流)

师:符号“-”表示什么?

生:零下的温度。

师:“-”符号在这里表示零下温度,我们给它取一个新的名字称它为“负号”。我们读作零下15摄氏度或负15℃),

那么你看我这里的液柱要是继续下降到这里呢?

小结:液柱越往下降,温度也就越低。

巩固:你们会在温度计上读温度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信封,请大家将信封中的卡片取出,放在桌上。一会儿,请大家看着屏幕上的温度计,想好该选哪个数来表示,当老师说:“开始”大家就迅速的将你所选中的卡片,高高的举起来。准备好了吗?(哈尔兵-12℃,漠河-30℃一起读,海口30℃大家感觉一下这个温度,怎么样啊?我们再)整理好信封。)

2、比较温度的高低

你是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呢?

生:说(略)

1)其实还可以用当时温度计上的温度来验证。比较0℃,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高低。

师:我们再来看这三支温度计是多少度?

生:35℃0℃-25℃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三支温度计的液柱不一样高。

哪分别感觉一下这三个温度,哪支温度最高,哪支最低呢?

小结:从这时里我们知道了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要高,零摄氏度却是零上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2)师:请你同学们打开课本88页,试着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

3)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师:那么假设都是零下温度又怎么比较呢?(出示两个零下温度)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看你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出来)

师小结:在温度计上,零刻度以下,越往下数字越大,当液柱越往下降时,温度又越来越低。

4)现在你会比较温度的大小了吗?

师:排列下列城市的温度出示课件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生活中,很多相反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我们以后再来交流学习,对负数作进一步的研究。

[教学反思]

《温度》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起始课。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同时能够进行正确地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温度中的数学问题”是为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做铺垫。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设计,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师讲的过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由于时间的'关系,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老师提醒、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

[思考与讨论]

1.你有什么好的素材能帮助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数据的收集和小组的活动?将组织活动的过程写一个案例分析。

3.学生收集到的负数的数据有哪些,将它们收集起来。

4、让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

[案例评析]

数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丰富,他们更多的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根据《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每天天气气温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了解各种天气情况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广播中的节目中了解,也可以从报刊中了解。本节课,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下各大城市(南方、北方)的天气气温情况,然后,把学生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引发求知欲,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为负数的引入积累素材,更可以使学生关注社会,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了“-60C”是不是表示零下6度呢?”这个问题,顺势引入“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的内容,使学生对负数有了明确的认识。

这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观察,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降低了初学者学习新知的难度。如:结合温度表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难点问题。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北师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及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温度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看看谁最能在天气预报中有新的发现。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归类,认识正、负数。

把上面的数分成正数和负数,并把它们读出来。(学生通过抢读卡片来加深理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Ⅰ、合作交流

(1)所有的正数和0是什么关系?

(2)所有的负数和0是什么关系?

(3)正数、负数和0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负数都比0小,它们三者的关系是:负数< 0< 正数。

Ⅱ、合作交流

(1) 0是正数吗?

(2) 0是负数吗?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课堂练习:

(1)看一看,说一说。

(2)生活应用。

三、课堂小结:

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小结)

四、拓展延伸。

五、介绍负数的历史

六、作业:P92页1、2题。

七、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新世纪版四年级上册第88到89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关于正负数认识,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这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节教材温度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反意义量的认识建构负数的意义。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感知负数、认识负数,并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具体的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掌握温度的记录方法,初步体验了零上和零下的表示方法,这是学生学习负数的重要学习经验;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见过负数,这成为学生学习负数的重要生活经验。

【学习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2、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感受负数。

①四年级班级足球赛,上半场三(2)班进2球,下半场失球1个。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②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图、表格、数等方式)

③全班汇报

④在这些方式里,哪一种最简单、最清楚。

2、联系“温度”,认识负数。

①看温度计说温度

②这些温度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

③零下2℃,零下3℃用什么数表示呢?

④负数的读法。(负二,负三)

3、建构模型,进一步认识负数。

①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数学方法记录下面数据吗?

公交车在望江公园车站上车8人,下车10人。

淘气的数学作业,做对4道,做错2道。

一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入100元,支出65元。

②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第88页看一看,说一说)

③通过分类认识正数、负数

④关于负数的历史介绍

⑤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负数。

⑥小组合作。探究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习题设计】

1、第89页练一练①

2、第89页练一练②

3、游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从同学的现象生活引入,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显示情境中,让同学体会正、负数发生的必要性和负数的意义。

3、能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体会正、负数是表示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掌握正、负数表示的方法,会用正负数描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体会正、负数是表示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教学准备:了解有关负数的知识 ,制作有关课件等。

活动一:读话导入,感受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 谈话

1. 同学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我们都认识要学习哪些数?这些数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 游戏:剪刀石头布

要求:同桌同学玩5次,并记录下竞赛的结果。

(1) 同学做游戏,

(2) 汇报竞赛结果。

[引导同学考虑:怎样记录输嬴的次数?]能不能用学过的树来直接表示这个结果呢?

△ 小结: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假如只用我们现在学习的0.1.2.3.4……能不能直接表示出来呢?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一种新的树来表示这些事情发生的现象。(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二:总结。

(1)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2)你认为自身或他人的表示怎样?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84—87。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评价等自我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对数的认识。

2、在自主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3、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探新知

1、谈话引入,以新闻播报员切题。

同学们,从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谁愿意向老师们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生1:科学家

生2:歌星

老师从小除了想做一名出色的教师以外,还想做一名播音员,不信?好,马上就给你播报一次,大家听听行不行。不过,我有要求了,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师的要求:

2、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数据的重要作用。

(1)提出听的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地在新闻记录单上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目标导向)

(2)师叙述、生记录。(自运作)

①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王大妈今年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③最新消息,广东省顺德西山小学正在举行名师风采展示活动,据统计,活动前大约有500名老师出席了会议,活动时因其它原因离席的大约有20人。以上就是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把镜头转向西山小学活动现场,看看四年一班同学的精彩表现。

足球比赛

做生意

展示活动

上半场

三月份

活动前

下半场

四月份

活动时

3、反馈学生记录情况,集体讨论。(自探究)

生1:用文字表示;

生2: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

追问:这样填有什么问题?

归纳: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我明白,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么办?

生:要统一。

生3:用+3、-2表示

师:你真棒!你的做法和数学家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生:简明、清楚、统一……

4、明确概念,了解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1)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

师随意板书+2,问:怎么读?

生:读加二。(自定向)

师导读:正二。(导定向)

师:你还能举几个正数的例子吗?

生:……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

师随意板书-2,问:怎么读?

生:负二。

师:你还能举几个负数的例子吗?

生:……

(师顺势讲解: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

(2)教师卡片出题,学生抢读。-100、+6.8、-1.8、3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为了简便,+36可简写为36。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

生:是我们过去学的数。

师:那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去掉吗?

生:不能。

5、介绍负数的历史,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播放介绍负数历史。

课件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早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付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原来负数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我感到很自豪……(自激励)

师:是啊,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负数,比西方国家要早数百年,身为中国人,我也感到骄傲,而同学们今天通过自主学习,也发现了生活中的负数,老师更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那负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生活中的负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二、自探究,自运作,自发现,再探新知。

(一)了解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教师随课件播报天气预报:各位观众,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北京零下5度到5度,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3度,上海0到8度,海口12到20度。

引导观察:这些温度中有负数吗?读出来。(自发现)

师:北京的气温是-5℃到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自探究)

2、重点理解0℃。

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度呢?

师:科学家规定0℃是结冰点,因此将0度定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而在数学中,数学家们也将0看作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课件演示从温度计到数轴过程,其中0闪烁。)

3、动手拨温度计。(教具:表示水银的位置可移动)

出示教具,教师说温度,学生上台演拨。

(1)拨5℃和-5℃。(自运作)

师:每格代表1℃,请生拔出5℃。

谁来拨一拨-5℃?

由于温度计上没给出0℃,学生拨不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拔不出来?要先找到什么温度?

生:先找到0℃,这是分界点。(自调节)

师:将温度计上的数揭开,现在谁再来拨一拨?

(2)换一个温度计拔-15℃。

比较两个温度(-5℃和-15℃)哪个更冷?你怎么说明-15℃比-5℃更冷了呢?

生1:温度计上有表示。

生2:-15℃在-5℃下面。

生3:-15℃离0℃更远了

……

教师小结:哦,看来啊,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温度越……?(低)

师:那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15℃时是什么感觉?

我国北方地区最冷时温度可达到-40℃,这个温度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

生:上台比划。

(二)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师: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生:-10、-11

师:咱们一正一负地说。

生1:+10、-20

师:说得完吗?怎么办?

生:说不完,用省略号表示。

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师生总结并板书:负数<0<正数。

师:谁能上台来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出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

一生上台圈出板书的正数和负数。

全体生:不同意,因为还有很多正、负数。要把省略号圈进去。(自评价)

师:0,正数不要,负数也不要。怎么办?

生;0是分界点。

六人小组讨论:0算正数吗?算负数吗?(自运作)

生1:0算是自然数。

生2:0是正负数。

生3:它一个不是,是特殊的数。

师: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三、贴近生活,自我运用。

(1)课件出示电梯图: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追问:电梯是以哪一层为分界点的呢?(强调以地面第一层为分界点。)

(2)出示海平面图。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 )米。师:海拔高度怎样确定呢?(讲解以海平面高度为分界点。)那么:海平面的高度应记作……?(0米。)

(3)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出示数轴图:

①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 )米

②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③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4)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生1: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请两生分别扮演刘翔和风,上台表演运动过程,让学生体验逆风的意思。(自体验)

追问:如果当时风速度是+0.4米,又会怎样?

生1:会跑得更快;

生2:会破世界记录;

四、谈话总结。

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

师:看来啊,生活中处处有负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负数知识去更好地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6)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负数”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学生比较陌生,但生活中却普遍存在。数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丰富,他们更多的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根据《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3、通过读、写温度,初步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老师有幸到新疆旅游了一番。瞧,在这幅中国地图上,这里就是新疆。(课件)

你对新疆都有哪些了解?

老师这次新疆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课件显示文字)

4、师:你知道这句谚语讲的是什么意思吗?那这是为什么呢?

5、师:如果老师告诉你新疆一天的温度情况,你会恍然大悟的。(课件出示情境图和三个温度:0℃30℃—15℃)

原来新疆那里早晨、中午、夜里温度差别非常的大,因此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

你们会读这些温度吗?

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关于温度中的数学知识。(板书:温度)

二、新授

1、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1)温度计引入

师:哪你们知道测量温度用什么工具吗?

生:温度计。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的确在温度计上有两个可以表示温度的单位,一个是摄氏温度,另一个是华氏温度,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摄氏温度来表示。只要看温度计左边的刻度就行了。同学们!现在能找到0℃了吗?

2)、认读温度计。

师:当液面在0刻度线时,这时的温度就为0摄氏度,可以记作0℃,0℃时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同时说明:℃就是表示摄氏温度的单位)(板书零摄度记作0℃)。

师:现在老师这里的温度要发生变化了,请大家认真看罗!是多少?

生:零上15摄氏度。

师:我们看当液面上升到零刻度以上的15格处时,就可以记作+15℃或15℃(板书零上15摄氏度记作+15℃15℃)。

假设液柱继续上升呢?超级链接35℃这里是多少摄氏度?温度比15摄氏度高还是低?小结:液柱越往上升,温度也就越高。

师:接着温度计上的液柱又要变魔术了,(出示课件液柱下降15摄氏度,连续点液柱下降的过程).

师:你能读出这时的温度吗?

生:零下25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师:刚才我们知道液柱是从上往下降的,并且是从0摄氏度下降了15个格子,所以我们读温度时也应该从上往下看。这时你们一定知道是多少了吧!

生:零下15报氏度

师:也就是说它比0℃还要低15摄氏度。那么零下15摄氏度怎么记作呢?请你们在纸上记下来。把你记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找两个有代表性的在投影仪上交流)

师:符号“-”表示什么?

生:零下的温度。

师:“-”符号在这里表示零下温度,我们给它取一个新的名字称它为“负号”。我们读作零下15摄氏度或负15℃)。

那么你看我这里的液柱要是继续下降到这里呢?

小结:液柱越往下降,温度也就越低。

巩固:你们会在温度计上读温度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信封,请大家将信封中的卡片取出,放在桌上。一会儿,请大家看着屏幕上的温度计,想好该选哪个数来表示,当老师说:“开始”大家就迅速的将你所选中的卡片,高高的举起来。准备好了吗?(哈尔兵-12℃,漠河-30℃一起读,海口30℃大家感觉一下这个温度,怎么样啊?我们再)整理好信封。)

2、比较温度的高低

你是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呢?

生:说(略)

1)其实还可以用当时温度计上的温度来验证。比较0℃,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高低。

师:我们再来看这三支温度计是多少度?

生:35℃0℃-25℃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三支温度计的液柱不一样高。

哪分别感觉一下这三个温度,哪支温度最高,哪支最低呢?

小结:从这时里我们知道了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要高,零摄氏度却是零上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2)师:请你同学们打开课本88页,试着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

3)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师:那么假设都是零下温度又怎么比较呢?(出示两个零下温度)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看你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出来)

师小结:在温度计上,零刻度以下,越往下数字越大,当液柱越往下降时,温度又越来越低。

4)现在你会比较温度的大小了吗?

师:排列下列城市的温度出示课件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生活中,很多相反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我们以后再来交流学习,对负数作进一步的研究。

[教学反思]

《温度》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起始课。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同时能够进行正确地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温度中的数学问题”是为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做铺垫。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设计,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师讲的过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由于时间的关系,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老师提醒、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

[思考与讨论]

1.你有什么好的素材能帮助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数据的收集和小组的活动?将组织活动的过程写一个案例分析。

3.学生收集到的负数的数据有哪些,将它们收集起来。

4、让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

[案例评析]

数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丰富,他们更多的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根据《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每天天气气温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了解各种天气情况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广播中的节目中了解,也可以从报刊中了解。本节课,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下各大城市(南方、北方)的天气气温情况,然后,把学生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引发求知欲,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为负数的引入积累素材,更可以使学生关注社会,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了“-60C”是不是表示零下6度呢?”这个问题,顺势引入“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的内容,使学生对负数有了明确的认识。

这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观察,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降低了初学者学习新知的难度。如:结合温度表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难点问题。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7)

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确读写负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及使用负数的优越性。

3.切身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负数史料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0作为正负数分界点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一)负数引入:

1.叙述事件,填写记录单。

(1)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20名同学。

(3)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足球比赛转学情况帐目结算上半场个四年级人三月份元下半场个五年级人四月份元

2.展示想法,初步认识负数。

展示大家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你有你的符号,他有他的符号,你用的符号你明白,他用的符号他明白。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相互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

这是哪位同学记录的?现在的人们就用这种形式来区分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指表格中上一行的数)同学们,谁知道像这样的数是什么数呢?(正数)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正数负数)怎么读呢?(板书:+正号-负号)

出示写有“-100,+6.8,-1.5,36”。(36)是正数还是负数?(正号省略不写。负号也省略了?怎么不行啊?

(设计意图:创设记录数据这一情境,呈现了学生的原认知状态,根据课堂实际生成的结果,让全体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力求使自己记录的形式简捷明了。从学生的情感来看,他们对数据本身的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这些事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这个活动的目的性强,有思考的价值,也易于操作,所以通过尝试,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简捷明了;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数学化的再创造的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更能让学生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了解史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比咱们中国晚了数百年。”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觉得你们这么短时间内能想出这么多表示的方法,你们也很了不起,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认一认负数好吗?(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介绍关于负数的历史,学生通过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老师的肯定,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习、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

二、借助温度,意义建构。

(一)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温度中的正、负数

1.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出示天气预报,这里有负数吗?谁能说一说这里的“-5度”是什么意思?“-3度”呢?“-15度”?北京的气温是-5℃到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

那0在这正好是一个什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气温是0摄氏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瑞典的天文学家摄尔休斯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现在有时也简单说成“0度”

(设计意图:抓住0是分界点这个难点,借助温度计中的零上和零下温度,很好地突破了难点。使教学落在了实处,学生真正感受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为下面学生进一步理解0和正负数间的关系做好铺垫,十分必要。)

2.用温度计表示温度

在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吗?(温度计)谁能把5℃表示出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有不同意见吗?

把-5℃再表示出来。怎样才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为什么要先确定好0的位置呢?0确定在哪里比较合适?这就是零上10度,那这就是……(生说,师出示)越往上,温度越怎么样?(高)这就是零下10度,那这就是……越往下,温度越低。请用红色水彩笔在第一个温度计上表示出5℃。

那-5℃大概在哪里?你能比划一下吗?请你用红色水彩笔在第二个温度计上表示出来。一个零上5℃,一个零下5℃,(手比划)相差了这么多!还想拨吗?

-15℃大概在哪里?比划一下。请你在第三个温度计上表示出来。

-5℃和-15℃这两个温度相比,哪个更冷?你们怎么知道的?

那也就是说,在温度计上,越向下温度越(冷)。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15℃时有什么感觉?

南极常年温度在-40℃左右,我国新疆的北部地区,冬天有时能达到-40℃,感觉怎么样?-40℃大概在哪?(一生到前面来比划)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表示温度;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同时,借助温度计让学生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排列规律,为下一环节学生认识正数、负数有无限个做好铺垫,同时为下一节课学生在数轴上比较正负数和0的大小做好知识的准备。)

(二)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的正数和负数,谁还能再说几个?说得完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省略号)

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板书)

请两学生分别圈出所有正数和负数。这个省略号到底圈不圈?

0算正数还是负数?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营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争论,深化认识和理解过程,得出0和正负数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到适时的完善。)

三、展开练习,拓展应用。

1.请看屏幕。坐过电梯吗?小明说要到5楼去找好朋友,李阿姨准备要到地下一层取车,请问大家,应该按哪两个健?

2.请大家接着看图,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记作: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_______米。

3.刘翔在第十届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风速怎么还有负的呀?

(设计意图:练习的呈现,充分挖掘了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这里每个练习情境的设计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为教学目标服务。)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的负数?

(设计意图:始终紧扣“生活中的负数”,预设学生会说出很多,如:计算器中有负数、股市、存折、账单上、冰箱中、玩电脑游戏的计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并对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适时引导与点拨,保持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不断的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亲身感悟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数学学习的魅力。)

五、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

负数 < 0 < 正数

+正号 -2 - +2 +6.8

-负号 -10 -100 +15 +25 36

-3000 +6000

…… ……

(设计意图:浓缩了整节课的精华,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全课设计说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敢于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矛盾冲突的碰撞点和学生认知的困惑点,及时的加以放大,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相关推荐

2022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备考资料
一、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乌贼,石鳖、扇贝、文蛤。3、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主要成分是
展开详情

扫地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800字

实践心得
今天的天气很晴朗,阳光普照大地,“扫大街”。为了充实我的假日生活,我和几个同学相约来到学校下的马路上,开始扫大街。本来以为扫地,不过简简单单的几下,很容易。但扫了一会儿后,我的手已经开始微微发酸,因为
展开详情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家庭事迹材料
提起陶明宗、杜兰风,认识他们群众的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杜兰凤是新街村委会的计生宣传员,而陶明宗是新街村党总支大营二组的支部书记和副组长。他们还有两个已成年的儿子。他们夫
展开详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800字范文

六年级语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
展开详情

童年冬阳骆驼队课件(热门4篇)

课件
童年冬阳骆驼队课件(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3、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
展开详情

课题评价(精编5篇)

评价
课题评价(1)随着20_年的来临,本学期的工作也基本结束。本学期的时间较短,必须做的工作又多,因此工作的连接性特别强。在教科研的工作方面,我们更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教科研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本学
展开详情

骆驼祥子读后感范文500字

九年级语文
祥子是一个车夫,但他却并不平凡。“我只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然后娶个清清白白的妻子,成个家。”要求不但不高,而且现实。我想这并不只是一个乡下人的想法,对于每一个内心纯洁,清白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美好
展开详情

初二语文下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一、字音烂(màn)漫芦荟(huì)不逊(xùn)匿(nì)名诘(jié)责绯(fēi)红宛(wǎn)如驿(yì)站解剖(pōu)油光可鉴(jiàn)畸(jī)形杳(yǎo)无消
展开详情

关于秀孝顺为题的议论文相关范文

七年级语文
5月10日是母亲节,这个本来是洋节的节日近年在中国也很“火”。今年的母亲节,最火的应该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不少人晒出母亲的照片并配以感恩话语,各种“祝福遥寄”的话语更是充斥屏幕,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
展开详情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汇总5篇)

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线的性质》是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探索直线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空间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狼王梦读书心得300字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优秀读书笔记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优秀范文 大象的耳朵教案(通用5篇) 爱找东西的男孩读后感800字范文 2009教师节祝福语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关于夏天的小学生作文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五年级理想作文大全 优秀员工领导评语(精编19篇) 冻年货王彦阅读答案 45个高考英语高频词汇2022(逢考必有) 挑战议论文(精编20篇) 二年级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高考数学:一轮二轮复习如何做,这24个易错点一定要牢记! 民间故事(集锦16篇)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范文 大学英语作文 高三化学30专题知识 考研数学提升复习效率之策略 感谢相遇高一作文800字范文 地理教学反思(实用19篇) 触摸春天课件(集锦20篇)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实用5篇)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时间的记忆600字精彩作文 孔乙己读书心得感悟 议论文写作指导(集锦15篇) 高三政治成语、诗句哲理简析 有趣的水教案(通用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名著阅读《昆虫记》有感400字范文 泽列纳 《昆虫记》读书笔记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品味人生550字五年级作文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 函数奇偶性课件(推荐3篇) 高考数学诱导公式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我与书的故事800(汇总10篇) 二年级写景作文怎么写 水车阅读答案(汇集5篇) 从军行教学设计(通用4篇) 第一次考试作文400字 会计助理实习日记范文 写老师的六年级作文400字 2022高考冲刺语文作文押题 不高兴发芽的树教案(甄选6篇) 如何提高高一生物的复习效率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计算题 坚持的励志名言警句 大学英语作文 暮江吟教学反思(集合7篇) 军训个人有感作文 怎么教好小学一年级数学方法 2022高考复读政策浙江出了吗 写出高考英语满分作文,作文万能开头大全 医院西药房实习心得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之记忆 小王子童话故事(推荐15篇)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00字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集锦4篇) 班主任开学第一课发言稿(实用17篇) 《对岸》阅读答案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推广普通话教案(实用18篇) 人教版火烧云教学设计(必备8篇) 亲情励志的中考满分作文800字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大全 关于母爱的作文600字 雪花教案(汇集20篇) 会计实习周志范例 珠江游记作文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精编4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精编17篇) 高考地理的答题套路 谈谈卫生与健康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高考化学基本知识点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300字 英国大学排行榜 家长对学生的评语(必备20篇) 创新的优美句子(优质3篇) 考研英语的自我介绍范文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 高考英语作文实用句子 家长观看家庭教育观后感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反思(推荐6篇) 洛阳桥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00字 考试总结作文 昆虫记读书笔记初中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高二英语作文100词左右 名词性从句英语语法知识点 小学查理九世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开学第一课主持词(集锦19篇) 七年级英语期中复习知识点 工匠精神的作文初中范文 唯美表达爱意的句子(集合7篇) 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800字 傅雷家书课件(热门3篇) 有关高考作文人物常用素材 小鱼的故事(实用8篇) 生活需要坚持800字精彩作文 命运高二作文范文整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优秀读书笔记 高二上册英语词汇表 读匆匆有感范文500字 马云经典语录大全 社区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积累议论文(集锦9篇) 形容静的句子(汇总3篇) 鸡汤故事(汇编20篇) 高中地理水资源的知识点 社会实践心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电视台实习工作评语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800字范文 关于考场上的作文 怎样学好初三物理电学 云霄县全科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二年级读书笔记 有理数乘法教学反思(集锦15篇) 中考作文300字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 《冬天》读书笔记 月亮 初二语文下学期知识点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通用4篇) 茶叶故事(甄选5篇) 关于《繁星春水》读书笔记 谈谈社会公德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2020年暑假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心得 英国大学入学标准有哪些 讲儿童故事(通用20篇) 论语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暑期实践心得900字 大学生军训第一天日记 90后创业故事(推荐20篇) 大自然的警告阅读理解答案 八年级阅读《昆虫记》有感范文800字 带和字的诗句(精选3篇)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上册 读家庭教育读书心得 霸气励志名言短句 2022年元宵节灯谜大全及答案解析(热门4篇) 高二政治学习应该掌握哪些正确方法 2022年双城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英语教师年度考核自我评鉴(推荐5篇) 小升初考试必备古诗分类记忆 有故事的人(通用5篇) 仿写散文(集合4篇) 学会奔跑700字小学作文 高中笔记随笔 六年级语文《草房子》读后感 做个有心人中考作文 小学优秀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2022年军训教官经典语录 高一的英语单词附音标 棒棒 节奏课件(精编4篇) 确定位置一教学反思(汇编6篇) 以炒菜为题的小学生作文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汇集3篇)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社戏教学反思范文(必备5篇) 励志人生格言大全 数学二年级学习方法的指导 安全对联(集合3篇) 学习的座右铭 邹琳琳 经典革命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300字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史玉柱经典语录 英语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 高考人物作文万能素材 天的成语大全(通用10篇) 这就是幸福550字五年级作文 儿童节的古诗(甄选4篇) 安全知识班会策划书 股市经典名言(优选4篇) 部队军训方案范文 2022高三数学高考答题技巧_高考数学高分知识点 帕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带然的成语(汇总5篇) 改变的议论文高二 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