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丝绸之路说课稿(甄选13篇)

丝绸之路说课稿(甄选13篇)

划*** 23-02-22 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1)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说课稿

无锡市梨庄中学 代彦武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丝绸之路变迁和衰落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

四、本课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1、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本课的主线,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当中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意义及衰落又是重点的重点。

五、本课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

六、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以Webquest为载体,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网络探究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Webquest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当中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评价、作品与交流。

如何有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更为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对教学效果的检测。

作品与交流区可以是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天地,也是自我才能展示的舞台。

七、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课件)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首先在任务中安排的这四个任务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本课重难点设计的。(展示课件任务)

1、张骞出使西域,此目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课前的预习已基本可以解决。所以出使过程简化,重点放在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和他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上。通过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张骞的身上受到思想的启迪,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思想。能自我教育: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2、对于丝绸之路的处理,它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应当花较多时间来探讨。

这里主要从丝绸之路的由来、路线、作用、衰落、启示五个方面层层深入进行。

丝绸之路的路线,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或学生的演示,而是要求每一个同学自己动手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时可以提高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为了提高效率,对此我把学生分成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四个组,这样一方面为学生指出了方向,另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在某一个方面能更深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中原和边疆,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渗透。

丝绸之路到5世纪时逐渐衰落,你能寻找它衰落的原因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的进行引导。主要原因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阻碍,中原王朝的盛衰,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当时的世界形势,土耳其帝国当时对世界贸易的影响,环境的变迁和地理因素等。主要材料如楼兰古国,罗布泊等历史遗迹。通过此问题的扩展,更有利于理解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意义,如国力、内外形势、环境自然条件等。

思考探究: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把改革开放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你有金点子可提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并交流讨论。此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升华,以史为鉴,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对我国所实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结合所学为祖国的建设出点子,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思想教育。

这一系列的安排层层推进,分解进行,学生在自然当中就会作出一些理性思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丝绸之路说课稿(2)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说课稿

二、教法与学法:

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制作多媒体,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如照片、地形图等),并辅以动态路线图,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三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例如:我课前让学生准备有关本课的物品,可以是葡萄、石榴、丝绸、瓷器等实物,还可以是其中的人物故事、诗句;我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我还设计了“演一演”“想一想”“论一论”“找一找”“画一画”等题型,既突出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大特色是,我在师生探究式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行分组教学法,每组定好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还设计了课堂活动表。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我在平时成绩中适当加分,既鼓励了学生,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第三大特色是,我注重加强历史学科与地理、语文、政治、生物等学科的有机渗透,通过设计一些交融式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结合地理学科中有关地球面貌探索的内容,来深化张骞出使西域的深远意义;又如我在讲西域的含义时,利用唐诗来加深学生印象等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复习提问

首先我充分发动学生当复习小导师,自己设计问题带大家对上节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进行复习,以巩固上节课学的知识点。

(二)导入新课

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我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指出:两汉时之所以能打败匈奴,原因之一就是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开始讲授新课。

(三)讲授新课

本课内容共有三大部分:

1. 张骞通西域

本目内容是课文的重点。要讲清三个方面:①西域的含义;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③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①西域的含义:我首先利用《张骞出使西域》形势图突出“西域”的概念。在图上着重点出“玉门关”和“阳关”。让学生踊跃朗诵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西域的诗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打出老师找到的两首诗来进一步加深印象。接着让学生介绍汉武帝以前西域的情况,从中点出他们与汉通好的可能。

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根据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让学生即兴演一演张骞拜别汉武帝场景、对话。要求表演者的举止、言谈须符合所扮演者身份,张骞扮演者在出场时须先做简单自我介绍。通过学生自己表演中来突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在讲出使经过时,我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想一想:a.那张骞此行情况如何?可能会遇到什么艰险?b.如何你是张骞,当遇到你所设想到的艰险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与地理学科中有关地球面貌探索的内容相结合,自由发挥。最后由教师根据形势图归纳两次出使情况,突出张骞在重重艰险面前,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

讲完经过我再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论一论:a.张骞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功绩?b.你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各组各抒已见,在讲经济文化交流时利用找一找识图题加深印象。最后教师归纳:张骞出使西域是我国历史上的壮举,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③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我利用《汉初疆域图》讲清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时间,管辖的地理范围,并突出“新疆地区从此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本目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我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丝绸之路的有关情况(或出示自己带的有关物品),把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接着利用学生手边的填图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丝绸之路的路线;然后我用一张动态的路线示意图,给学生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讲清其中的几个重要地点,如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敦煌和最后到达的地点等(播放重要的图片),并指出过敦煌后的两条路线。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我让学生指图作简单介绍。接着让学生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只要认识到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即可。)

3.班超经营西域

本目是小字内容,但东汉与西域交往的情况也十分重要。所以我让学生当堂自学并简单介绍班超和甘英经营西域的情况,有时间再让学生介绍其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已学过的成语故事。最后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归纳得出:班超是张骞之后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甘英在中外交流史上也功不可没。

(四)巩固小结

讲完新课,我设计一些问题,通过让学生抢答的方式完成本课小结。其中突出两点,第一点:张骞和班超对我国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第二点: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接着我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来深化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正在飞速发展中的家乡——无锡,该如何支持祖国的西部大开发和边疆建设呢?请你出谋划策。

通过讨论,各组派代表归纳并发言。在此基础让学生课后整理上交一篇合理化建议,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丝绸之路说课稿(3)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地位

本课的主题是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汉朝又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重要发展时期,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所以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及对外的交往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本课内容

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进行管辖,这个过程可事先通过学生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同时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以及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意识;关于丝绸之路,要掌握丝绸之路的形成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和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班超出使西域作为自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重点是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是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它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

(二)本课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历史理论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难点是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六、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联系法。导入新课教学时对旧知识的回顾;对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涉及到匈奴的势力控制范围。用此法联系前课,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2.跨学科综合法。对于西域的地理概念的掌握,需要用到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3.归纳法。对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可让学生看书归纳。

4.讲解法。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地位等需用此法。同时我把本节课设计成多媒体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时间(课时)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

(二)学法

有目的有主次的快速阅读能力——训练“会读” 这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细读,掌握全部教材内容是不可能的,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启发学生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例如张骞出使西域,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例如班超经营西域,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例如丝绸之路的路线,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例如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程序设计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

1.张骞出使西域,此目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课前的预习已基本可以解决。所以出使过程简化,但在简化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学能力的到锻炼,能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所以课前安排了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课堂中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关于张骞的故事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况)。重点放在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和他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上。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学习讨论,使学生从张骞的身上受到思想的启迪,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关于西域都护设置,这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让学生从历史上明确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维护祖国领土主权问题上,要有较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上的教育。

2.对于丝绸之路的处理,它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也花较多时间来探讨。丝绸之路的路线,通过多媒体图示讲解,让学生能有更具体的空间概念,加深印象。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这节课的难点。我的做法是三个步骤:先具体讲解再用典型例子说明,最后进行归纳(多媒体文字展示),使理论知识得到简化。

3.班超经营西域这部分内容是小字知识,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按照这节课的安排将它归为学生自学内容。

八、板书设计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张骞通西域

3.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根据本课的课标和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突破将板书设计成以上三个部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设计板书时将它们分成两个重要的标题,分别进行详细的讲解,而班超经营西域是小字内容,分离出来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这种设计同时也是根据历史事件因果关系进行知识的教学安排,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开辟的前因,同时丝绸之路开通也为班超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了解历史事件的承继和因果关系,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丝绸之路说课稿(4)

《丝绸之路》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并通过“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才开辟了丝绸之路。“它”成为促进欧亚和人类文明的纽带。在今天我们要教育学生深切体会张骞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

(1)利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方法。

3、教学重点:

借助“丝绸之路”专题网站,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4、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学法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电脑知识,会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都非常大,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独立钻研、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整理资料,讨论切磋,推选代表,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楚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深深的爱国情怀。

四、说教学手段。

本节课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丝绸之路》涉及的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非常适宜网络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目标,走进网络学习。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浏览“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第二课时,教师在事先整理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出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如:1、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是过渡段?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并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兴趣所在,对学习问题进行选择,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接下来的时间就放手由学生去漫游网络世界,借助“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人机交互,自主学习”的环节。

(二)研读课文,网络学习。

学生可通过操作,了解到丝绸之路的来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汉代的中国文化与欧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本课的学法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明确要求:

(1)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内容的调查研究。

(2)围绕所研究的内容,共同上网站查找有关资料,相互交流,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组合,合作完成学习成果的书面资料。结合书面资料小组内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并每组推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如此,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学习课文,也可以与周围同学互相讨论,协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求帮助。在教学网络中教师通过这套系统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对学生个别指导。

(三)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通过学生自学前两个问题,已经弄清楚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过渡段的作用,在此处汇报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交流”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他们需要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收获与伙伴共享,需要在争辩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不足。针对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这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同学认清问题,找出原因,又提醒了其他暂时未发现问题的同学,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学生在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经过的汇报中,利用网站提供的复述方法,在讨论重点句子及关键词语的交流中,深切体会了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课内自检,语言积累。

1、首先,学生共同完成“添加过渡段的练习”。

2、其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预设了A、B两套自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作答。此环节可帮助中、差学生查缺补漏,落实语文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总结学习,课外延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同学们利用网络学习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使我们又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怎能不被张骞那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打动呢?

智慧的灵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对课文已经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反而产生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这就是真正得学习的内涵。教师抓住这个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还想了解些什么,建议学生对专题网站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既是一种学习成果的展示,又为以后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形成学习的一种持续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是打破“学习一定在课堂”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课外更丰富的世界,走进神 奇的网络空间去充实自己,去体味学习的快乐……

六、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理解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学会找过渡段和添加过渡段。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先到“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搜索自己有用的信息。再读课文,第五至第七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再在组内交流关键词语。每人先练习自己说,然后在小组内说,最后小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上网速度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实践、去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中我刚刚迈出了一小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深入钻研。

谢谢各位老师!


丝绸之路说课稿(5)

丝绸之路的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二、 说教法

1、 《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 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 说目标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是因为学生生活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差太远了,又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此了解不多,但互相交流能让生在交流资源、共享中互相补充,以丰富内涵,有助于学习课文。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读自评为主,教师查读为辅。让生在诵读中实现与文体初次对话,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自己从文本获取知识的过程。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鼓励学生细听互评。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评议能力。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我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具体学习,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

首先,粗读第1、2自然段:这部分不是课文重点在文中是起烘托证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学生读后能体会丝绸的高知名度就行,主要安排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接着,精读3―7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主要讲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所遇到的困难。这是值得学生精读体会的。于是,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就重在让学生读相关语句,抓出重点词句去体会,并要求以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体会。因此,我安排如下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哪里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从哪些词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从哪些词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过度段的教学。因为我认为学语文一定要学方法,认识过度段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读文中理解文义,在写作中谋篇布局。于是我安排如下教学: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得出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3)再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又得出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此时教师可联系文本总结过渡段的作用和意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最后,品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的一个总结,内容较浅显,学生自读就读懂,因此我在教学该段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四步:情感升华:阅读文章的最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悟就尤其重要。由于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足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完全了解张骞的艰辛,于是我在此就收集了相关资料以补充课文,让学生能更深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

最后一步,我安排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因为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能复述课文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主要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组内练说再在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课标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丝绸之路说课稿(6)

关于《丝绸之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并通过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才开辟了丝绸之路。它成为促进欧亚和人类文明的纽带。在今天我们要教育学生深切体会张骞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

(1)利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方法。

3、教学重点:

借助丝绸之路专题网站,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4、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学法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电脑知识,会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都非常大,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独立钻研、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整理资料,讨论切磋,推选代表,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楚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深深的爱国情怀。

四、说教学手段。

本节课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丝绸之路》涉及的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非常适宜网络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目标,走进网络学习。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浏览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第二课时,教师在事先整理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出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如:1、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是过渡段?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并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兴趣所在,对学习问题进行选择,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接下来的时间就放手由学生去漫游网络世界,借助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人机交互,自主学习的环节。

(二)研读课文,网络学习。

学生可通过操作,了解到丝绸之路的来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汉代的中国文化与欧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本课的学法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明确要求:

(1)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内容的调查研究。

(2)围绕所研究的内容,共同上网站查找有关资料,相互交流,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组合,合作完成学习成果的书面资料。结合书面资料小组内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并每组推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如此,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学习课文,也可以与周围同学互相讨论,协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求帮助。在教学网络中教师通过这套系统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对学生个别指导。

(三)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通过学生自学前两个问题,已经弄清楚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过渡段的作用,在此处汇报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交流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他们需要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收获与伙伴共享,需要在争辩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不足。针对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这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同学认清问题,找出原因,又提醒了其他暂时未发现问题的同学,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学生在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经过的汇报中,利用网站提供的复述方法,在讨论重点句子及关键词语的交流中,深切体会了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课内自检,语言积累。

1、首先,学生共同完成添加过渡段的练习。

2、其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预设了A、B两套自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作答。此环节可帮助中、差学生查缺补漏,落实语文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总结学习,课外延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同学们利用网络学习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使我们又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怎能不被张骞那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打动呢?

智慧的灵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对课文已经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反而产生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这就是真正得学习的内涵。教师抓住这个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还想了解些什么,建议学生对专题网站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既是一种学习成果的展示,又为以后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形成学习的一种持续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是打破学习一定在课堂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课外更丰富的世界,走进神 奇的网络空间去充实自己,去体味学习的快乐

六、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理解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学会找过渡段和添加过渡段。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先到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搜索自己有用的信息。再读课文,第五至第七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再在组内交流关键词语。每人先练习自己说,然后在小组内说,最后小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上网速度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实践、去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中我刚刚迈出了一小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深入钻研。

谢谢各位老师!


丝绸之路说课稿(7)

关于丝绸之路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二、 说教法

1、 《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 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 说目标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是因为学生生活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差太远了,又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此了解不多,但互相交流能让生在交流资源、共享中互相补充,以丰富内涵,有助于学习课文。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读自评为主,教师查读为辅。让生在诵读中实现与文体初次对话,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自己从文本获取知识的过程。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鼓励学生细听互评。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评议能力。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我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具体学习,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

首先,粗读第1、2自然段:这部分不是课文重点在文中是起烘托证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学生读后能体会丝绸的高知名度就行,主要安排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接着,精读3―7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主要讲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所遇到的困难。这是值得学生精读体会的。于是,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就重在让学生读相关语句,抓出重点词句去体会,并要求以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体会。因此,我安排如下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哪里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从哪些词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从哪些词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过度段的教学。因为我认为学语文一定要学方法,认识过度段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读文中理解文义,在写作中谋篇布局。于是我安排如下教学: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得出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3)再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又得出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此时教师可联系文本总结过渡段的作用和意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最后,品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的一个总结,内容较浅显,学生自读就读懂,因此我在教学该段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四步:情感升华:阅读文章的最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悟就尤其重要。由于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足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完全了解张骞的艰辛,于是我在此就收集了相关资料以补充课文,让学生能更深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

最后一步,我安排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因为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能复述课文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主要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组内练说再在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课标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丝绸之路说课稿(8)

有关丝绸之路的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二、 说教法

1、 《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 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 说目标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是因为学生生活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差太远了,又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此了解不多,但互相交流能让生在交流资源、共享中互相补充,以丰富内涵,有助于学习课文。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读自评为主,教师查读为辅。让生在诵读中实现与文体初次对话,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自己从文本获取知识的过程。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鼓励学生细听互评。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评议能力。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我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具体学习,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

首先,粗读第1、2自然段:这部分不是课文重点在文中是起烘托证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学生读后能体会丝绸的高知名度就行,主要安排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接着,精读3―7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主要讲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所遇到的困难。这是值得学生精读体会的。于是,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就重在让学生读相关语句,抓出重点词句去体会,并要求以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体会。因此,我安排如下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哪里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从哪些词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从哪些词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过度段的教学。因为我认为学语文一定要学方法,认识过度段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读文中理解文义,在写作中谋篇布局。于是我安排如下教学: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得出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3)再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又得出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此时教师可联系文本总结过渡段的作用和意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最后,品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的一个总结,内容较浅显,学生自读就读懂,因此我在教学该段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四步:情感升华:阅读文章的最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悟就尤其重要。由于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足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完全了解张骞的艰辛,于是我在此就收集了相关资料以补充课文,让学生能更深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

最后一步,我安排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因为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能复述课文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主要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组内练说再在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课标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丝绸之路说课稿(9)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古老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想一想“为什么称张骞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通过“读一读”明确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通过“算一算”感受丝绸之路的古老,同时板书:古老;通过“想一想”理解张骞是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6、在读故事后,组织一个学生动手的小组体验活动。我给每组学生一些丝绸之路上传递物品的小图片,让学生们从这些图片中挑出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是哪些?传递到西域的物品有哪些?出示图12

请几位同学将物品分类,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将物品拖到相应的圈里。

7、思考交流:传递的这些物品给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带来了什么好处?

在活动后,教师总结到:“在这条路上传递的众多物品中,以丝绸的影响最大,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

8、继续补充介绍“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的商人们来到我国做买卖,这是人们之间的贸易交流;一些佛教僧人来我国传播佛法,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随着交往的深入,佛教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

9、讲故事,主要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课前了解到的玄奘西游的经历,从而认识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位友好使者玄奘。图13

在本环节的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为什么称张骞、玄奘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提升学生对张骞、玄奘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的友好作用的认识。

(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几个活动中,认识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在中西各国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友好往来带来的好处,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

以看“现在的丝绸之路的图片”、听“老师讲丝绸之路的兴衰”, 来了解丝绸之路的200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过程,感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和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随着发生变化,到最繁盛的时期甚至形成了道路网。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过度使用水等自然资源,再加上战争等原因,丝绸之路也一度衰落。现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同时在原丝绸之路基础上修建的亚欧大陆桥,更是欧亚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第五个环节,想一想,说一说。

想:“这节课,你是怎么样学习的?”,说“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从而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是通过读图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故事,知道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和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既回忆了本课的学习过程,明确总结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全课,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之处。

板书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它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回忆本次教学的思路,直观的板书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教学手段是交互式白板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努力,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首先,白板教学操作比较它很灵活、简单,不用每次老师在电脑和屏幕之间跑来跑去,就是一支笔就可以搞定一切,学生也更熟悉,教师也更自然,师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教、学。当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想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张骞的路线,要是用普通的多媒体PPT做的话,要设置路线,一段一段的弄,弄不好就出现偏差,就得从头再来。而利用白板教学,只要选中图片,然后右键里边选择“拖动复制”就可以拖拽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图片,然后按着路线走,那样随意性比较大,也适合本次的教学。其次,交互式白板的动态效果没有演示文稿绚丽,但是它比较神奇,你可以讲文字进行拖拽,还有可以用遮挡功能将文字盖住,让人们感觉没有任何东西,其实你自己知道其中的奥秘,当给学生展示的时候,他们觉得很神奇、好奇,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还特别主动要表现,使他们主动地来学习,来展示自己。最后,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只是让学生看、听,但是白板教学不一样,利用它可以让学生走到白板前,自己去画线、自己去做题、去选择、连线等,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交互,其实白板就是把普通多媒体的功能和黑板的作用放在里一起,集合于一身了,即可以当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图片、视频、试题,也可以像黑板一样,效果更好。


丝绸之路说课稿(10)

《丝绸之路》的说课稿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并通过“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才开辟了丝绸之路。“它”成为促进欧亚和人类文明的纽带。在今天我们要教育学生深切体会张骞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

(1)利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方法。

3、教学重点:

借助“丝绸之路”专题网站,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4、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学法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电脑知识,会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都非常大,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独立钻研、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整理资料,讨论切磋,推选代表,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楚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深深的爱国情怀。

四、说教学手段。

本节课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丝绸之路》涉及的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非常适宜网络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目标,走进网络学习。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浏览“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第二课时,教师在事先整理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出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如:

1、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是过渡段?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并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兴趣所在,对学习问题进行选择,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接下来的时间就放手由学生去漫游网络世界,借助“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人机交互,自主学习”的环节。

(二)研读课文,网络学习。

学生可通过操作,了解到丝绸之路的来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汉代的中国文化与欧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本课的学法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明确要求:

(1)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内容的调查研究。

(2)围绕所研究的内容,共同上网站查找有关资料,相互交流,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组合,合作完成学习成果的书面资料。结合书面资料小组内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并每组推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如此,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学习课文,也可以与周围同学互相讨论,协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求帮助。在教学网络中教师通过这套系统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对学生个别指导。

(三)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通过学生自学前两个问题,已经弄清楚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过渡段的`作用,在此处汇报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交流”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他们需要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收获与伙伴共享,需要在争辩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不足。针对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这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同学认清问题,找出原因,又提醒了其他暂时未发现问题的同学,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学生在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经过的汇报中,利用网站提供的复述方法,在讨论重点句子及关键词语的交流中,深切体会了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课内自检,语言积累。

1、首先,学生共同完成“添加过渡段的练习”。

2、其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预设了A、B两套自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作答。此环节可帮助中、差学生查缺补漏,落实语文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总结学习,课外延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同学们利用网络学习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使我们又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怎能不被张骞那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打动呢?

智慧的灵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对课文已经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反而产生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这就是真正得学习的内涵。教师抓住这个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还想了解些什么,建议学生对专题网站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既是一种学习成果的展示,又为以后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形成学习的一种持续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是打破“学习一定在课堂”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课外更丰富的世界,走进神 奇的网络空间去充实自己,去体味学习的快乐……

六、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理解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学会找过渡段和添加过渡段。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先到“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搜索自己有用的信息。再读课文,第五至第七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再在组内交流关键词语。每人先练习自己说,然后在小组内说,最后小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上网速度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实践、去探索。


丝绸之路说课稿(11)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说教材】

1.本课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

一、说教材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第二主题《路在脚下延伸》中的一个课。其内容展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能力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四、教学准备: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地图、尺子。

【说教法】

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多元化的体验、小组探究、视觉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发现身边交通情况的点滴变化,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从中感受到道路、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的紧密联系以及交通带来的巨大便利,从而提升为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体验。

【说学法】

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教《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活动时,我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师生间的动态信息,孩子们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这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说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及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

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小组交流

教师巡堂,了解小组搜集资料及发言的情况,并参与其中。

针对每个小组搜集的资料的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归纳整理的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内容上,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3)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事先掌握的小组讨论的情况,将每个小组介绍的重点随手写在黑板上。

(4)小组探究

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请学生在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

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或骆驼行走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现在重走丝绸之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以需要的时间又是多少。

(5)教师总结

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

(6)布置家庭作业。

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路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说课稿(12)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最后一部分内容,本课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的空间联系,选取了汉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史实,凸显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中国南北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重点强调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日渐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大运河则突出它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课文还以历史性的眼光,描绘了当代新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课标联系: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要求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等知识,体会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及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

3、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敦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过程,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流经的省区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评价历史上的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作用。难点是: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

2、 已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 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乏思想深度。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我认为,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能否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了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角色表演法:表演中,学生似乎亲临其境,知识当然水道渠成。

四、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构想的最佳途径。因此围绕上述构想,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古今对比、感悟新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整合知识,延伸拓展。依据这一逻辑顺序,层层递进。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用激情导入法,以视频《张骞出使西域》,既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又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主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第二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自学教材、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P99页内容与图,探究:

(1)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又经过了哪些地形?

(3)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重要城市?

2、交流反馈,体验成功:

反馈学生探索收获,并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及相关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体验古丝绸之路的艰辛,培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感受到新课程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渗透。)

3、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1)活动: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2)提问: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熟悉路线的基础上让同学通过表演感受丝绸之路当时的盛况,再步步突出重点:当时交流的物品及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第三步:古今对比、感悟新知

多媒体展示《古丝绸之路线图》与现代《亚欧大陆桥图》,比较:两者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这条铁路称为大陆桥呢?

(设计意图:了解古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异同,使学生感受到,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沟通作用,并领会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第四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

自主学习:有关大运河的基本知识(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开通的意义,今天的大运河等)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丝绸之路》的部分,学生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此时,将《大运河》部分交由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其自身潜能,并锻炼其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第五步: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展示皮日休诗《汴梁怀古》,讨论分析:对隋朝大运河如何看待?并寻找相应论据。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分析开通大运河的利与弊,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并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突破难点)

第六步:整合知识,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所得

2、课后搜集有关资料,任选一题,小组合作,试试,能不能完成?

1、历史小论文“丝绸之路经商记”或“古今丝绸之路”

2、历史小论文“古今大运河”

3、介绍世界上的著名运河,列表比较京杭大运河与世界上的著名运河

(设计意图:学习、讨论、发言之后,由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一、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之路----------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桥梁

(敦煌)

亚欧大陆桥-------新丝绸之路

二、大运河-----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今天的大运河------水路运输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中,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凸显,但多媒体似乎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用多媒体展现丝绸之路的路线,不如让学生用笔画,更有深刻印象,再配以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动手、动脑,效果可能更好。


丝绸之路说课稿(13)

张骞与丝绸之路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骞与丝绸之路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张骞与丝绸之路》,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1)说对教材的分析。《张骞与丝绸之路》是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中国的丝绸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内容生动,尤其是文章开头引人入胜。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接着写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成为联结欧亚大陆的纽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张骞为国献身精神的赞扬,本课主要学习张骞通西域的过程和张骞的那种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

(2)说教学重、难点。自主识字、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3)教学时数的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课文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同时学习张骞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理解分析的能力,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小状元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并且能根据现有的资料查询课外信息。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文内容和我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对于课文的引入,我采用谈话法;对于感悟张骞的优秀品质,我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法;对于课外拓展,我采用合作型教学法。

【说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

2、让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和丝绸之路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课件:唐僧师徒四人)同学们请看,他们是?他们是《西游记》当中的人物,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中土大唐去西天取得了真经,真是了不起!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比唐僧还了不起的人物,他历尽磨难,从中国通往西域,他开通了一条有名的道路,名叫“丝绸之路”,他是谁呢?——张骞!是的,咱们一块来学习《张骞与丝绸之路》。

这篇课文跨时代跨空间,学生们对于以前的事了解很少,如何让他们充满兴趣地学习这课呢?我觉得课堂伊始就得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西游记》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他们对里面的.人物、事件了解地比较详细。而且,《西游记》当中人物的品质和取经的艰辛与本课极其相似,所以我以《西游记》为导线引出课题,一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二来可以用类化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看课题,《张骞与丝绸之路》中有两个关键词,“张骞”和“丝绸之路”,课前让大家搜集了他们的相关资料,现在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搜集到的资料呢?(课件出示张骞和丝绸之路的资料)这里我会请几位学生说说他们找到的资料。对于“丝绸”,学生陌生但又充满好奇,在此,我课前搜集了一些有关丝绸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古代丝绸战袍、杭州丝绸、蓝丝绸、奥运丝绸服饰。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张骞”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如:张骞把丝绸之路开辟了、丝绸之路被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是张骞开辟的)

——这个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张骞和丝绸之路;二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明确张骞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2)看了这个课题后,同学们有哪些问题?(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在此,我采用激疑法,鼓励学生提问,并提取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课堂。接下来我将采取以下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解决生字问题和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借助课后拼音识记生字,把文章读通顺、流利。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老师泛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请两到三个学生到台前扮演相关表情,其他学生点评。

(这部分用了很多四字词语,且戏剧性强,单纯讲解可能过于枯燥,于是在此我安排学生扮演“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这些表情,再让学生来夸赞一下古罗马皇帝的新装,感受“赞不绝口”的场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四字词语。)

2、刚才同学们关于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下。

①默读第三段,说说当时从中国去欧洲有哪些困难。

(学生比较容易找出这些句子,但在概括方面还是有点欠缺。在这里,我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②阅读第五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

想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你觉得他们受到了哪些屈辱?他们逃出来后又遇到哪些困难呢?

(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很容易找到相关句子,在这我重点带领孩子归纳张骞所走丝绸之路的线路、启发孩子去大胆想象张骞一路所受的艰辛。同时,在此我增加了一些课外内容----张骞被俘虏时的事件,拓展学生对史实的了解,进一步感知张骞的优秀品质。)

3、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联结欧亚大陆的纽带。

(感受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同时从侧面加深对张骞的敬佩之情。)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张骞是一位怎样的人?(不畏艰辛)

——培养学生概括感悟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五、拓展

同学们,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名人探险的故事吗?(课件出示:哥伦布、郑和相关资料)

——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视野。

【说板书设计】

31.张骞与丝绸之路

困难: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恶劣

野兽与强盗的袭击

经过:都城→黄河→浩瀚的沙漠→被俘虏→寒夜逃出→帕米尔高原→西域

↓↓

不畏艰辛

注:板书主要以困难和经过为主线,层次鲜明,最后总结出张骞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一目了然。

相关推荐

夏商历史人物故事

高三历史
夏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
展开详情

初中政治思路与答题归类方法整理

八年级政治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解题方法:A
展开详情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我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
展开详情

钟表店教案(必备18篇)

教案
钟表店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2、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懂得去发现和欣赏新事物的优点。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
展开详情

关于教育...

教育
公元XX年10月15日至11月16日,满怀着未知焦灼和期待的复杂心情踏上了泉州市实验小学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征途,第二次教育实习个人总结(实习手记)。紧张、繁忙、努力、自信,短暂而美好的教育实习生活就这
展开详情

关于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考试作文
我的个性一点也不好说,因为我是一个五味的小女孩。我长相普普通通,学习也平平常常,不过,我的个性是很独特的,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但我就是我。有时我是甜的,如果早上有一个好心情,到教室来我特别热情,见谁跟谁
展开详情

安全知识的作文

安全知识
天暖了,连最后一点冬的气息也被这几天的雨洗涮得一干二净,春天来了,代表着一年新的开始。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近年来,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有多少吗?真可谓是,“车祸猛如虎”呀!很多的同学因为不会走路而被
展开详情

英国大学排行榜

出国留学
1、哪所英国大学毕业生最受顶尖企业青睐百强企业最感兴趣的英国大学毕业生中,曼彻斯特大学蝉联榜首。由于布里斯托大学的挺进,牛剑相比去年排名都下滑了1名。除了英国大学的排名,更激动人心的要数毕业生就业情况
展开详情

2022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三生物
标记基因(通常选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用于检测重组质粒是否被导入受体细胞(不含抗性)而选择性培养基(加抗生素的培养基)的作用是:筛选是否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抗生素针对的不是目的基因,而是淘汰不具有抗
展开详情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优质14篇)

教学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1)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结合情景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有关初中期中考试作文 盗墓笔记的语录摘录 有趣为话题的小学二年级日记 实用的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精品17篇) 小托班教案(必备3篇) 中国商朝历史人物故事十则 《我是谁》阅读答案 细胞的分化教案范文 交通安全在身边500字范文 守口与守心阅读答案 英语考研学习计划 走在幸福中500字初中作文 丑小鸭读后感优秀范文 工厂实习报告心得 总体规划实习报告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工匠精神的作文初中范文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精编7篇) 中考游记作文600字 安全知识作文300字 幼儿课程教案(集合20篇)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600字 加拿大留学费用 高中化学选修三基础知识点 态度读书笔记 高二实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年味的议论文高二 小鹿斑比的读书笔记 荀子劝学读后感500字范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我爱踢足球 怎样提高初一数学成绩 考试风波作文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优秀读书笔记 五四精神演讲稿三分钟_中学生传承五四精神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500字 坚持奋斗的句子(精编4篇) 春节发生的事作文 关于期中考试作文400字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900字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奋斗议论文800字(集合15篇)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汇编12篇) 支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高考冲刺生物备考策略 高中高效学习英语学习方法 有关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商务英语BEC高级考试备考口语大全(必备5篇) 一年级数学课后练习题 班主任综合素质评语(优选20篇) 2022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打击乐教案(汇编15篇) 学生假期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次数学考试 关于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主题是梦想高一作文 青春舞曲说课稿(通用6篇) 实用的小学生写考试的作文700字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苦儿流浪记》读书笔记 团队激励人心的故事(热门9篇) 常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集合3篇) 小苗与大树教学反思(实用19篇)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 守株待兔的故事(热门17篇) 关于名人名言作文 幼儿园教育笔记随笔 高三政治之生活哲学主观题(附答案) 遇见秋天600字优秀作文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技巧有哪些(集锦4篇) 选择的重要性话题作文初中范文 军训个人总结 实践心得作文 蔡一智 我的大学英语作文 关于物品的谜语(必备18篇) 读书的笔记 爱自己的句子(精编13篇) 把时间留住550字五年级作文 史记故事读后感(必备18篇) 高中军训通讯稿300字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集锦6篇) 关于清明扫墓的优秀作文 高一新生军训方案 笑死人的中考零分作文 优秀学生干部主要事迹材料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00字 高二语文复习重要知识点 优秀教师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 水知道答案读书笔记 关于实践心得作文 有余数除法教案(精编15篇)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集合13篇) 三下英语教学计划(实用5篇)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诗歌(合集13篇)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精品5篇) 关于挫折议论文(优选3篇) 心理教师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古诗中的雪(实用3篇) 大学生在校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消防安全知识的倡议书 小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汇编18篇) 初三物理高频考点与复习攻略 英语美文摘抄字(热门11篇) 2022在职人员入党申请书1000字 昼夜交替教学反思(必备7篇) 漂亮的帽子教案(精品17篇) 高一新生军训感想范文 大学生餐厅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三峡话题作文 关于梦的六年级英语作文 考研数学知识点(汇集7篇) 开学第一课的作文(热门18篇) 工作日记范文(通用17篇) 剪窗花教案反思(精选3篇) 营养早餐教案(集锦6篇)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乱丢东西 高一语文知识点下册 海底两万里的读书笔记 合理用餐身体棒教案(汇集7篇)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药剂实习自我鉴定 有关实践心得作文 军训活动个人体会 安全法制教案(实用15篇) 大学专业自荐信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精品15篇) 不变初心550字四年级作文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集合6篇) 实用的考试的作文400字 小鸭子和小公鸡教学设计(优质20篇) 高中地理气候有关知识点 部教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下册 读书笔记300字 摆渡人读后感高一800字 拿的成语(精品3篇) 反义词教案(合集3篇) 创新名言名句精选 有关高考作文时评常用素材_作文时评素材 婚姻经典语录 假期兼职实践心得体会 我的学习方法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考试 我的家教案(汇编20篇) 最新学习方法 劳动最光荣小学生优秀范文 考试优秀作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狼王梦读书心得作文 高中历史重点和常错知识点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笔记500字 读《朝花夕拾》有感范文700字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祝福祖国的诗句(汇集3篇) 励志文章 三年级语文试题 猜字谜有哪些(集合3篇) 心底的记忆500字初中作文 教育哲理小故事(优质13篇) 四年级绿野仙踪读后感范文 幼儿园家庭教育促进宣传方案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高三月考分析会发言稿(热门5篇) 七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字 冲刺高考写人作文素材 欢庆六一儿童节700字六年级作文 一次难忘的考试600字作文 保安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中考英语作文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2022年笑猫日记读书心得300字 高三语文作文万能的素材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必备18篇) 高三生物的复习方法(精品20篇) 关于四年级介绍景点的导游词怎么写 考试感想作文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班主任教师实习参考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城南旧事摘抄(必备16篇)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大道之行也赏析(实用3篇) 大学生会计专业求职信 加减法练习题 激励高三学子的演讲稿3分钟 2022升学庆典致辞(汇集6篇) 高三英语改错题有哪些解题技巧 社会实践监考心得体会 目送读书笔记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本 关于友善的小故事(汇编13篇) 蛇的传说故事(精选6篇) 黄碧云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