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山行说课稿(优选7篇)

山行说课稿(优选7篇)

这*** 23-04-06 说课稿

山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山行》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三、说教法、学法:

1话激趣,营造气氛。

2握方法,主动学习。

3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秋天已经悄悄得来到了我们身边,睁开你明亮的眼睛看看,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播放课件)

生交流。

师小结:秋天,天蓝得像蓝宝石一样透亮,让人神往。菊花怒放,千姿百态。树叶呢,有的黄了,像缀满了金子,有的红了,红得像火一样,有的仍旧青翠,显得很顽强??多么迷人的秋色啊!在古代,诗人们为秋天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学的《山行》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1板书:山行,读题,猜猜山行的意思。释题:在山上行走。

2简介作者: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三步、指导学法。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自由说)

2、出示学习指导:

①读一读: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②动一动: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③想一想: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画出这些景物。

第四步、自学古诗。(给予一定的时间)

(1)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了解。

(2)合作学习,完成自学的任务。

(3)自学反馈,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我会读_____我知道_____我不明白_____

第五步、感知诗意,体会诗境

1、诗人杜牧仅用了28个字,就描绘出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么多

美景!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吧!随范读跟读古诗

(出示图片,出示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深秋,诗人杜牧坐着的马车慢慢驶来??此时,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色?

①时值深秋,阵阵秋风向你吹来,想象一下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站在山坡上的你会有何感受?诗人用哪个字准确地写出了这种感受?

(深秋,天气寒冷,山上草木一片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所以称“寒山”。)

②在你的面前是一条石头铺的小路。(理解“石径”:石头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课件理解“斜”:曲折)

③此时仰望蓝天,是什么感觉?感觉白云怎么样?人家在什么地方?(和你想得一样吗?出示插图)

④读读这两句诗,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⑤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诗。

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对诗句的感悟?

(2)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美丽的秋景让人陶醉,诗人也不得不停车驻足观看。诗人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②二月花是什么季节的花?春天的花什么样?(欣赏春天的花的图片)

③春花是五颜六色的,是多姿多彩的,可是,这么美的春花却远比不上那似火的霜叶。(欣赏秋天的红叶的图片)

同学们,欣赏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地读后两句)

④理解重点字的含义

爱:舍不得

坐:因为

⑤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吗?

⑥“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一读这千古佳句吧。 第六步 、指导朗读古诗。

1、多种方式的朗读古诗。

(1)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

(2)配乐朗读。(创设诗情画意)

(3)再次欣赏美丽的图片——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第七步、小结延伸:

1、试着唱一唱歌曲《山行》

2、小结:这首诗用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向人们却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秋景图,置身期间,让人留恋往返。作者写“秋景”,全诗却不露一个秋字,真实让人折服。我想,称这首诗是“千古之绝唱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山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山行》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金秋时节”中《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依据学生知识水平,单元主题以及课标对中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特制订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会认“径、斜”2个生字,会写“寒、径”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课文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路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法:

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诵读诗歌、想象画面、句子训练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这样教学,符合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古诗,而且学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图文结图联系生活实际。

五、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课伊开始,我让学生用四字词语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然后自然的导入本节课也要学习一首有关秋天的古诗,《山行》,并猜测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接着检查孩子的预习情况:

1)读诗字音准确,节奏正确。

2)四个生字的书写情况重点指导“霜”的写法。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本单元教材编写的重点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寒山、石径、坐、红于等并让孩子讲讲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样学生有法可依,为理解古诗做好了准备。

2、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在古诗学习中,吟诵是一个重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初读我的要求是学生能读准字音,读流利,有一定的节奏。再读想象,体会情感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朱光潜也说过,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当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意境。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让学生自己想象意象,加深印象,再加以情趣引导,从而让学生悟出诗的意境。最后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关注课下注释、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并小结:我们运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把看似难懂的古诗变成我们自己的语言,以后学习其它古诗都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为了梳理课堂所得,加深学生记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写:默写古诗《山行》(必做)

2)画:画一副画,画出秋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找:另找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试着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必做)


山行说课稿(3)

山行说课稿范例

一、说教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山行》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三、说教法、学法:

1.话激趣,营造气氛。

2.握方法,主动学习。

3.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秋天已经悄悄得来到了我们身边,睁开你明亮的眼睛看看,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播放课件)

生交流。

师小结:秋天,天蓝得像蓝宝石一样透亮,让人神往。菊花怒放,千姿百态。树叶呢,有的黄了,像缀满了金子,有的红了,红得像火一样,有的仍旧青翠,显得很顽强??多么迷人的秋色啊!在古代,诗人们为秋天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学的《山行》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1.板书:山行,读题,猜猜山行的意思。释题:在山上行走。

2.简介作者: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三步、指导学法。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自由说)

2、出示学习指导:

①读一读: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②动一动: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③想一想: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画出这些景物。

第四步、自学古诗。(给予一定的时间)

(1)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了解。

(2)合作学习,完成自学的任务。

(3)自学反馈,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我会读_____我知道_____我不明白_____

第五步、感知诗意,体会诗境

1、诗人杜牧仅用了28个字,就描绘出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么多

美景!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吧!随范读跟读古诗

(出示图片,出示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深秋,诗人杜牧坐着的马车慢慢驶来??此时,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色?

①时值深秋,阵阵秋风向你吹来,想象一下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站在山坡上的你会有何感受?诗人用哪个字准确地写出了这种感受?

( 深秋,天气寒冷,山上草木一片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所以称“寒山”。) ②在你的面前是一条石头铺的.小路。(理解“石径”:石头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课件理解“斜”:曲折)

③此时仰望蓝天,是什么感觉?感觉白云怎么样?人家在什么地方?(和你想得一样吗?出示插图)

④读读这两句诗,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⑤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诗。

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对诗句的感悟?

(2)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美丽的秋景让人陶醉,诗人也不得不停车驻足观看。诗人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②二月花是什么季节的花?春天的花什么样?(欣赏春天的花的图片)

③春花是五颜六色的,是多姿多彩的,可是,这么美的春花却远比不上那似火的霜叶。(欣赏秋天的红叶的图片)

同学们,欣赏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地读后两句)

④理解重点字的含义

爱:舍不得

坐:因为

⑤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吗?

⑥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一读这千古佳句吧。 第六步 、指导朗读古诗。

1、多种方式的朗读古诗。

(1)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

(2)配乐朗读。(创设诗情画意)

(3)再次欣赏美丽的图片——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第七步、小结延伸:

1、试着唱一唱歌曲《山行》

2、小结:这首诗用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向人们却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秋景图,置身期间,让人留恋往返。作者写“秋景”,全诗却不露一个秋字,真实让人折服。我想,称这首诗是“千古之绝唱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山行说课稿(4)

《山行》说课稿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山行》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确日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五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夫读。(确定基调)

(2)读出节奏感。分辨重音 区别语调 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一齐读一个别读一小组读一扮演角色读)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山行说课稿(5)

《山行》说课稿范例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山行》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确日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五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夫读。(确定基调)

(2)读出节奏感。

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山行说课稿(6)

古诗两首《山行》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山行》

一、 说教材:

《山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诗里写了石径、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枫林热烈蓬勃的景象赞美枫叶的顽强,从而表现自己学习枫叶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决心。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学习这首诗中所赞叹的枫叶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的课标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歌意境。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朗读,能自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通过了解诗意及我的补充材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美,理解诗人的情感,感悟枫叶的精神,从而学习枫叶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意,想象诗的意境美,理解诗人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难点在于让学理解诗人的情感及枫叶的精神。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是采用反复诵读法、想象体验法、品评赏析法,此外,我还通过适时的为学生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对古诗有更深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这首古诗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分五个环节)

(一) 介绍诗人,导入诗文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诗人的认识,我再进行补充小结,以便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接着就可以导出诗文: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诗人杜牧,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山行》,接着就可以解题:行是什么意思?那山行呢?

(二)初读古诗,学会吟诵

在古诗学习中,吟诵是一个重点,而且五年级学生也已经有一定的学能力,所以这一环节的初读我的要求是学生能读准字音,有一定的节奏。在这一环节里,我分三步实现我的目标:

第一步、先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在这一环节里,我会以指名读、学生评的方式检查字音并纠正,还可以引出第二步:对,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好是因为他注意了停顿节奏,以前我们也学过古诗的停顿节奏,那谁能来试试加上停顿符号,并读出来?紧接着就可以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进行吟诵的初步教学。

(三)再读想象,体会情感

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朱光潜也说过,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当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意境。所以, 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让学生自己自己想象意象,加深印象,再加以情趣引导,从而让学生悟出诗的意境。

在这一环节里,我又分为三个部分:

1、 想象整体画面,理解诗意

在这一部分里,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诗意,想象整体画面,我会先引导学生理解“寒山”、“霜叶”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因为“生”字是古今异义词,所以我会直接告诉学生它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我会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体会诗中的画面,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这个问题的设置,既是为了便于我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情况,也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诗。

2、 体会前两句诗,想象美景

在引导学生体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两句诗时,我重点通过抓寒、斜、生处等字词来引导学生生体会意象美。

在理解“生处”时,我会设一问:同学们,有的版本印成“白云深处有人家”,你们觉得“生处”和“深处”哪个更好,为什么?可以先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看看。 之所以设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希望学生能通过自主对比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生处”所描绘出的动态美,从而能理解前两句诗描绘的意象美的目的。

在同学们理解诗中意象美的基础上,我将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欣赏着如此动人的景色,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诗呢? 然后就势告诉学生读诗的方法:我们在读古诗时就应该这样边读边想象,读出诗句中的画面。

3、 学习后两句诗,感悟情感。

在学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时,我主要是要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对枫林的喜爱。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首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说出了看到的美景,老师也觉得美,可是,最令诗人心动的是这幅美景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仔细读后两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抓“晚”、“坐爱”、“红于”这些关键字词体会枫林风景之美及诗人的喜爱之情。在学生理解诗人对枫林美景的喜爱之后,我在指导朗读:作者是如此的喜爱这片枫林,那他会如何吟诵这两句诗呢? 顺势可以交给学生吟诗的另一要点:不仅要读出我们看到的画面,还要读出我们的感情。

(四)品读末句,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理解诗人喜爱枫叶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美,更在于诗人敬佩它顽强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通过设问引导,材料补充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

首先,我问学生:读完《山行》,我们感受到了寒山、石径的美,也看到了白云人家的美,可是人都不曾停留;二月花也很美,可诗人独爱霜叶,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我通过让学生想象对比普通霜叶和枫霜叶的不同,问学生:你觉得诗人在赞美一种什么精神?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能自主思考,并且对枫叶的顽强有更深的理解。

在学生得出枫叶顽强的结论后,我会补充一段诗人的材料,然后问学生,你认为诗人仅仅是在赞美霜叶吗?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写诗意图不仅是为了赞美霜叶,也是为了激励自己。

(五)小结拓展,学习枫叶

在这一环节中,我总结了这首诗的,并联系生活,希望学生能喝枫叶一样顽强,面对困难不低头。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在这一课中,我主要是按让学生从理解景到理解情逐步拓展的顺序来开展的,所以我的板书也同样是体现这样的思想。

山行

——杜牧 唐

眼中景 心中情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感觉美

枫林、晚、霜叶、红 停车、坐爱

霜叶红于二月花 钦佩、向往


山行说课稿(7)

课文《山行》说课稿范文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山行》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确日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五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夫读。(确定基调)

(2)读出节奏感。分辨重音 区别语调 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一齐读一个别读一小组读一扮演角色读)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推荐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推荐7篇)

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1)当定下来讲《光的折射》这节课时,我们九年备课组每位教师都设计出自己独特的备课思路,每位教师都写出一篇导学案。如果把前提准备、初始教材、问题导读、合探解疑,每人分一块,一人备一部分
展开详情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汇编16篇)

教学反思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我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人物的一个动作、
展开详情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推荐5篇)

考试资料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
展开详情

高三高分作文800字

高三语文
对生命更完美的诠释动物与生俱来具有生存能力,生存需要食物,于是它们捕食;生存需要空间,于是它们竞争和攻击,如果不再让动物去捕食去竞争,那么它们会逐渐地丧失生存的能力,无法独立,任何需要不靠自身的努力就
展开详情

《昆虫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了《昆虫记》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身边的细微之处也留意了起来。走路的时候会发现小蜜蜂们在花丛中的忙碌,路过草坪时,会发现隐藏其中的蚱蜢,从树下走过,会停下来听听知了们的'歌声。杨柳天牛就像个吝啬鬼,身穿
展开详情

野蜂飞舞教案(合集5篇)

教案
野蜂飞舞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用弹簧线表现小蜜蜂绕来绕去飞行的路线。2、在故事情境中,借助音乐尝试用手腕动作表现小蜜蜂飞行的路线。3、乐意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1、小蜜蜂棒偶人手
展开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什么是公平?答: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一般说来,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
展开详情

小妇人的优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这本书主要将的是马奇家的四个不一样性格的女孩透过自我的善良和勤劳找到了自我幸福的故事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朴
展开详情

高考历史抢分必背:以史为鉴,去伪存精排除法

高三历史
例(20XX年广东历史卷)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C【研析】抓住题干的限定条件,“商朝”和“农耕生产”。A项是商朝的刑具;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依据图中所示,应为唐朝
展开详情

睡前故事大全(集合15篇)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大全(1)一天,大家在擂台上比力量大小,大象把擂台上的大柱子连根拔起,让许多选手看得胆战心惊,许多人都拍大象的马屁说:“您的力气真是天下第一。”大象昂首挺胸,骄傲极了。森林之王狮子和百兽之王老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学生个人事迹材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甄选13篇)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安全知识作文 英语教学学习心得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以幸福的真谛为话题议论文 繁星春水读后感500字范文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高分范文 2022年伤心的签名 《王子与贫儿》读书笔记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秋的古诗(通用6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集合15篇) 努力的青春不后悔550字八年级作文 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2篇) 托班生活教案(集合6篇) 高一优秀作文范文善待生活 以爱国为话题的议论文精彩范文 三亚落日优秀教学设计(优质5篇) 母爱话题作文优秀范文 9字对联大全带横批(推荐4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勇敢的孩子教案(实用14篇) 惊心考试作文(集合7篇) 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 细节800字优秀话题作文 杞人忧天教案(必备8篇) 记住这一天作文 物流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小学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 我们的青春故事500字初中作文 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备考:关于如何听懂英语新闻技巧分享(推荐4篇) 描写考试的作文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集锦4篇) 高二政治必须掌握的常用理论知识 1000字读后感高二 励志名言名句 描写爱情美好的诗句(热门3篇)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宋史包拯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铁路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暑假实践心得 生命生命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我喜欢的书刊普通话考试范文 幼儿暑期安全教育教案(推荐7篇) 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整理房间说课稿(推荐6篇) 落花生的说课稿(通用15篇) 观察水教学反思(甄选19篇) 我向往的地方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美好时光的句子(通用7篇) 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优质3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合集17篇) 六年级读书笔记 高二梦想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 童话故事短篇(精编16篇) 与长江相关的文章 初三物理要怎么学?暑期怎么预习初三物理? 黄河大合唱教学反思(甄选5篇) 地平线教案(合集15篇)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 英语作文模版:99%学生作文能拿高分及短文改错题九大考点分析(集合4篇) 员工表现评语(优质16篇) 经典《名人传》的读书笔记 分享正能量的句子(汇总17篇) 山洪一样的掌声读后感800字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考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教师节板报 关于童年的句子(精选6篇) 暑期家教社会实践心得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2022八下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实用5篇) 专业英语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想你的句子大全(集合5篇) 寒假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7天军训计划安排 奔跑500字话题作文 考试小学作文 高中军训感悟心得总结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甄选11篇) 经典名人名言 母爱作文300字 高一英语的语法知识点 小学生关于尊严的作文 初三生中考英语复习重点,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解析 高三英语单词记忆法 高一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作文《沉着冷静方能成事》 一次难忘的考试小学作文 高考历史名师讲座 :试题如何解答? 亲子沟通 真实的自己650字优秀范文 把握时间800字精彩作文 学习英语心得 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5课) 服饰普通话范文 考试小学作文 成长的烦恼500字优秀作文1 药学专业实习小结 法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勤学创新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 军训日志500字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推荐7篇) 2022年夏天的校园作文 奇妙的影子教案(集锦10篇) 匆匆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中考话题作文 桃字成语(推荐3篇) 街市话题作文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合集14篇) 陈炜 高二英语试题作文 怎样学好数学高中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800字范文 班主任工作评语(汇编16篇) 高一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 数学常考的常识有哪些(必备5篇) 商务英语军训口号 二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县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大学英语作文 高考关于物理的知识点概括 六年级作文:难忘的第一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工先进事迹材料 2022年高一军训感想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精品7篇) 期中考试作文 关于我的学习方法作文400字 七年级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2022高考英语常用词组 8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必备19篇) 【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笔记 巨人的花园读书心得 初二英语成绩为什么会差?该怎么办 虚心接受批评为题的议论文 2022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梳理 贝壳风铃 繁星春水六年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汇集11篇) 日本地理小常识 趣味语文故事【14则】 公文的标题(实用3篇) 《雪国》读书笔记 我爱我班主题班会(实用6篇) 世说新语的小故事(热门3篇) 英文评语(集锦9篇) 军神读后感优秀范文 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600字 大自然的启示550字七年级作文 英语学习心得 六年级下册的读书笔记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名言(精品3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社会个案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路旁的橡树读后感作文 血色母爱读后感范文500字 公益的名言(实用3篇)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 寒假劳动实践心得 高一军训新生作文 期末考试说说(集合8篇) 考试心情的作文 衣成语(合集7篇) 高一作文叙事散文 我向往的地方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做生意经典名言(精品6篇) 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300字 冲过风雨中考作文 关于善良故事(精品6篇) 描写家庭教育的议论文优秀 五一劳动节的作文_七年级劳动节精彩作文 三年级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总结 八年级英语基础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2 关于错过的中考作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语文写作:细节描写 等差数列的教案(推荐20篇) 关于成功的小故事(推荐20篇) 关于爱情的诗歌朗诵(精品10篇) 生命的精彩600字精彩作文 朗诵的诗歌散文(通用8篇) 我和我的祖国教案(实用16篇) 高二作文挫折800字 机械专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