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甘罗教案(汇编8篇)

甘罗教案(汇编8篇)

朱*** 23-02-16 教案

甘罗教案(1)

甘罗(生卒不详)战国末期秦国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 甘罗,甘茂之孙,战国时的少年英雄。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

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的少年政治家。他是秦国丞相甘茂的后代,从小聪明过人,12岁时就做了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家臣。当时秦国企图联燕攻赵,打算派大臣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却借故推辞。吕不韦无计可施,甘罗自告奋勇,愿去劝说张唐赴任。吕不韦开始不大相信他,甘罗理直气壮地说:“从前项橐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已经12岁了,你就不能让我试一试吗?”吕不韦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甘罗驱车去见张唐,说:“当年武安君白起就因为不服从应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被应侯撵出咸阳,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的权力比应侯大得多,你违抗他的命令,看来你的死期不远了!”一席话吓得张唐乖乖答应出使燕国。

甘罗又争得吕不韦的同意,按照秦国扩大河间郡的意图到赵国去进行游说,他针对赵王担心秦燕联盟对赵国不利的心理状态,大加攻心,说:“秦燕联盟,无非是想占赵国的河间之地,您如果把河间五城割让给秦国,我可以回去劝秦王取消张唐的使命,断绝和燕国的联盟。到那时你们攻打燕国,秦国决不干涉,赵国所得又岂止五城!”赵王大喜,忙把河间五城的地图、户籍交给甘罗。甘罗满载而归,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河间之地,秦王就封12岁的甘罗为上卿,并把当年封给甘茂的土地赏给他。由于当时丞相和上卿的官阶差不多,民间因此演绎出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的说法。

明代,颍上县建“二贤祠”,纪念甘茂、甘罗祖孙。后二贤祠扩建为“四贤祠”,增祀管仲、鲍叔牙。

《史记》第71卷载有《甘罗传》。

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


甘罗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甘罗的聪明机智,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2、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积累“不慌不忙”“胡言乱语”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能通过表演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甘罗的聪明机智。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动做,语言感悟甘罗的聪明机智。

教学准备事先收集有关甘罗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甘罗这个人吗?甘罗是中国历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年仅十二岁时就已经是秦国的宰相,并且凭着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很受秦王的赏识和重用。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同学们,想了解甘罗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甘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甘罗的爷爷甘茂、甘罗、秦王)

2、 围绕着这三个人发生了什么事。

(甘茂是秦国的宰相,有一次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难为大臣们,甘茂的孙子甘罗听说后想出了个办法,解救了大家。)

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4)事情的起因

(5-9)事情的经过

4、 默读课文,快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感受甘罗的聪明、机智、勇敢。

1、学习第一部分

(1)请学生合作读1-4自然段

(2)通过这一部分内容,你了解到秦王是个怎样的君主?甘罗的爷爷甘茂又是一个怎样的臣子?

(3)甘罗得知秦王难为百官的事后,他又是怎么说的?可见甘罗是个怎样的人?

(4)再读第一部分。甘罗真的有办法帮助爷爷和大臣们吗?接着学习第二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

(1)请学生读5-9自然段。用“——”画出甘罗的动作、语言的句子。

(2)练习读5自然段。

(3)第二天甘罗替爷爷上朝了。他是怎么做的?这里你想对甘罗说点什么?

(4)当秦王看到甘罗后,这一国之君的反应怎样?

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

(5)秦王听了甘罗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6)甘罗看到秦王哈哈大笑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甘罗又是怎样回答秦王的?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这是个什么句子?说明了什么?

3、给课文编结尾。

二、甘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幽默的语言解决了大臣们的难题,你还想了解甘罗的其他故事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并整理。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找甘罗的其他故事。

四、板书设计: 甘 罗

聪明 机智 幽默


甘罗教案(3)

学习目标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

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成功的人生智慧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相、使、强、难、事”和“于、其、以”等虚词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学习难点

较难翻译的语句

对甘罗的评价

文本解读

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本传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

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所以《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 樗里子、甘茂并显于秦而境遇大不相同。樗里子是惠王兄弟“以骨肉重”,故秦王信而不疑。他在惠王时受封,历任武王、昭王两代秦相,秦人称他为“智囊”。对此,明凌稚隆指出:“夫秦素猜忌而残忍之国也,非智囊何以周旋其间而结数主之心耶?此太史公意也。”(《史记评林》)所言当是。甘茂则是由楚入秦的“羁旅之臣”,尽管他是个“非常之士”,任为左丞相后,却得不到秦王的真正信任,因而他事事小心、提防,最后仍遭谗逃往齐国。传文中反映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同时还对当时秦国于其他诸侯国、秦国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作了详细记载。

二. 甘罗

《樗里子甘茂列传》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主要不是靠他的天才,除了他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外,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诚如赞论所说:“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司马迁在当时即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谓难能可贵。

三. 研讨探究

甘罗是怎样把握现实矛盾并妥善解决矛盾的?

提示:

①与文信侯对话:对丞相吕不韦的反驳

②与张唐对话: 对张唐的威慑

③与赵王对话: 对赵王的规劝

如何理解本文个性化的语言?

提示:

抓住甘罗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由于作者善于选择、提炼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所以无论是较长的对话,还是三言两语,都能把人物的个性揭示出来。甘罗对丞相吕不韦的反驳则表现出一位少年政治家年少气盛,敢想敢说敢做的鲜明性格,都从他富有个性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如何评价甘罗的作为?

提示:

可从两个方面探讨

①智谋

②品行

四. 拓展延伸

甘罗在劝说赵王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辩才,而赵王只说了“闻之”之类的话,“就自割五城以广河间”。请描述一下赵王被甘罗说动时的心理活动。

甘罗可谓人小鬼大,假如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了甘罗,请写一篇短消息,报道采访甘罗的全过程(200字左右)

五. 语言积累

通假字

女焉能行之 通“汝”,你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通“欤”

古今异义

令秦有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十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以为上卿 古义:以之为 今义:认为

一词多义

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丞相(名词)

秦使张唐往相燕 辅助(动词)

燕、秦不相欺者 互相(副词)

欲与燕共伐赵 跟(介词)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给(动词)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通“欤”

与强赵攻弱燕 帮助(动词)

今之燕必经赵 到(动词)

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的(介构助词)

臣请行之 他(代词)

臣请行之 请允许(表敬副词)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告诉(动词)

臣尝为秦昭王伐赵 替 (介词)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做(动词)

君其试臣 副词,表希望语气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他(代词)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到(介词)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在(介词)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 对 (介词)

以广河间之地 来(目的连词)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把(介词)

未有以强也 勉强(动词)

武安君南挫强楚 强大(动词)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承接关系连词

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转折关系连词

常见实词

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侍奉(动词)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派(动词)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老师(动词)

何遽叱乎 急(形容词)

孰与文信侯专 权重,权大(形容词)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离开(动词)

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 病(名词)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缘故(名词)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赠送(动词)

常见虚词

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厉害(形容词)

女焉能行之

怎么(形容词)

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 现在(名词)

请因孺子行 按照(介词)

词类活用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做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臣请行之 使……行(使动用法)

武安君难之 使……为难(使动用法)

武安君南挫强楚 在南面(名词做状语)

赵襄王郊迎甘罗 在郊外(名词做状语)

欲攻赵而广河间 使……广(使动用法)

请归燕太子 使……归(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

甘罗者,甘茂孙也 判断句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省略句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状语后置

应侯之用于秦也 被动句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状语后置


甘罗教案(4)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积累文言知识点,掌握重点实词“相、 使、强、难、事”和“于、其、以”等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读并翻译文本,概括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生智慧

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成功的人生智慧

【学习难点】

目标1和目标2 【学习重点】

目标3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朗读分析法

【预习方法指导】

一、阅读理解文本之外的故事,把握文学常识

①《樗(chū)里子甘茂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本传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

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二人并显于秦而境遇大不相同。樗里子是惠王兄弟“以骨肉重”,故秦王信而不疑。他在惠王时受封,历任武王、昭王两代秦相,秦人称他为“智囊”。甘茂则是由楚入秦的“羁旅之臣”,尽管他是个“非常之士”,任为左丞相后,却得不到秦王的真正信任,因而他事事小心、提防,最后仍遭谗逃往齐国,最终死于魏。 ②少年宰相

甘罗幼时聪慧过人,12岁那年,祖父甘茂因力阻秦王兴土木而招致秦王极为不满,秦王就令其上贡“公鸡蛋”来刁难他。翌日一早,甘罗则随满朝文武官员进了金殿。秦王一见就问:“小孩子来做什么,你爷爷呢?”甘罗镇定地说:“爷爷在家生孩子。”秦王拍案斥道:“一派胡言,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也不甘示弱地回答:“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秦王一听恍然大悟,称赞道:“小小顽童却有宰相之才!”

《樗里子甘茂列传》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

二、阅读文本疏通生字词并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三、文本内重点基础知识预习掌握

【温馨提示】请写出答案并把以下知识点圈点勾画到课本上,并把难点标记

在学案上。

通假字

①女焉能行之 通“ ” 翻译:

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通“ ” 翻译:

古今异义词

①令秦有十一 古义: ;今义:十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②以为上卿 古义: ;今义:认为

一词多义

①相

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名词)

秦使张唐往相燕 (动词)

燕、秦不相欺者 (副词)

②与

欲与燕共伐赵 (介词)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动词)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语气词)

与强赵攻弱燕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

失其所与,不知 (动词)

③之

今之燕必经赵 (动词)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结构助词)

臣请行之 (代词)

④请

臣请行之 (表敬副词)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动词)

⑤为

臣尝为秦昭王伐赵 (介词)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动词)

⑥其

君其试臣 (副词 )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代词)

⑦于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介词)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介词)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 (介词)

⑧以

以广河间之地 (目的连词)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介词)

⑨强

未有以强也 (动词)

武安君南挫强楚 (形容词)

⑩而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承接关系连词

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转折关系连词

常见实词

①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动词) .

②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动词) .

③欲与燕共伐赵。 (动词) .

④何遽叱乎 (形容词) .

⑤孰与文信侯专(形容词) ⑥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动词) .

⑦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 (名词) .

⑧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 (动词) .

⑨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动词) .

词类活用

①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名词活用作动词) .

②臣请行之 (使动用法) .

③武安君南挫强楚 (名词做状语) .

④赵襄王郊迎甘罗 (名词做状语) .

⑤欲攻赵而广河间 (使动用法) .

⑥请归燕太子 (使动用法) .

特殊句式

①甘罗者,甘茂孙也

②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③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④应侯之用于秦也

⑤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预习结果】

一些难点实词和句式做的不好,把其归纳到课中改进中去集中突破。

课中改进环节

目标: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完成目标一的学习并突破预习中出现的难点

【新课导入】

学习了第一单元,我们认识了廉君、蔺君、晁错等爱国志士,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以国家利益为先;学习了第二单元,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忠义之士。侠肝义胆的程婴、公孙杵臼,美貌如花的如姬,白发苍苍的侯生,力大无比的朱亥等英雄人物,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义薄云天,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文本的第三单元把握现实的智慧,去认识历有名的智慧之士。首先去认识一位12岁的丞相小甘罗。

【一读】----------夯实基础字词

阅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温馨提示: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齐读幻灯片上基础字词:

秦使张唐往相( )燕(

) . 昭( )王

. 未有以强( )也

女( )焉能行之

大项橐( )

何★遽( )叱乎

破城堕( )邑

武安君难( )之

五乘( ) 赍( )臣五城

【二改】----------针对预习结果

1,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2,臣★请行之

3,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4,★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5,张唐称★疾不肯行

6, ★应侯(范睢)之用于秦也(句式)

【三译】---------训练文言翻译能力

①四名同学逐段翻译课文(温馨提示:准确翻译出自主预习中勾画出的疑难知识点)

②其他同学纠错

③教师点拨翻译难点

【四读】------齐读课文,教师针对再次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

【五测】---------高考文言难点测试达标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赏赐

孰与文信侯专 权重,专擅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离开

武安君南挫强楚 挫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燕、秦不相欺者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请因孺子行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以广河间之地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权,然后知轻重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封甘罗以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①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②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③令装治行 ④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⑤秦归燕太子 ⑥(赵)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①②③ ②③⑤ ①④⑥ ③④⑥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秦始皇派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帮助燕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因为惧怕经过赵国,不肯前往。

吕不韦因张唐之事不太愉快,当甘罗请求去做说服工作时,吕不韦表现出了不信任。甘罗反驳说服了丞相吕不韦,表现出一位少年政治家年少气盛,敢想敢

说敢做的鲜明性格。

甘罗面对张唐,先进行了两组对比,向张唐陈以利害,让张唐意识到不出使就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于是张唐答应了此事,收拾行装准备出行。

张唐行期已经确定,甘罗又请求出使赵国,他先向赵襄王讲明秦燕联合的目的在于得到赵国的河间地。赵王考虑到献出五城能打破秦燕联盟,就听从了甘罗的计策。

翻译句子达标(10分)

①卿之功孰与武安君?(2分)

②臣不知卿所死处矣。(2分)

③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3分)

④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3分)

小组讨论环节

目标:概括故事情节

(温馨提示:可根据情节发展六要素,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各小组讨论后,把答案写到黑板上,根据答案评出小组前三名)

小组讨论问题:

1、故事中秦国遇到了什么样的连文信侯吕不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开端)

2、画出文中甘罗的三次对话,分析甘罗是怎样把握现实矛盾并妥善解决问题的?(发展)

① 与文信侯的对话:

弦外之音:

结局:

② 与张唐的对话:

弦外之音:

结局:

③ 与赵王的对话:

弦外之音:

结局:

3、故事的大结局如何?(结局)

师生合作探究归纳:

归纳故事情节,教师做相关补充如下:

开端:秦欲扩地 联燕攻赵

发展:遣唐相燕 称疾拒行 文信不快

高潮:毛遂自荐 陈以利害 分析形势

结局:秦得城池 破燕赵盟 拜为上卿 复得田宅

弦外之音:

①他行,我也一定行?

②你不去,一定不行?


甘罗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甘罗的聪明机智,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2、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积累“不慌不忙”“胡言乱语”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能通过表演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甘罗的聪明机智。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动做,语言感悟甘罗的聪明机智。

教学准备事先收集有关甘罗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甘罗这个人吗?甘罗是中国历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年仅十二岁时就已经是秦国的宰相,并且凭着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很受秦王的赏识和重用。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同学们,想了解甘罗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甘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甘罗的爷爷甘茂、甘罗、秦王)

2、 围绕着这三个人发生了什么事。

(甘茂是秦国的宰相,有一次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难为大臣们,甘茂的孙子甘罗听说后想出了个办法,解救了大家。)

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4)事情的起因

(5-9)事情的经过

4、 默读课文,快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感受甘罗的聪明、机智、勇敢。

1、学习第一部分

(1)请学生合作读1-4自然段

(2)通过这一部分内容,你了解到秦王是个怎样的君主?甘罗的爷爷甘茂又是一个怎样的臣子?

(3)甘罗得知秦王难为百官的事后,他又是怎么说的?可见甘罗是个怎样的人?

(4)再读第一部分。甘罗真的有办法帮助爷爷和大臣们吗?接着学习第二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

(1)请学生读5-9自然段。用“——”画出甘罗的动作、语言的句子。

(2)练习读5自然段。

(3)第二天甘罗替爷爷上朝了。他是怎么做的?这里你想对甘罗说点什么?

(4)当秦王看到甘罗后,这一国之君的反应怎样?

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

(5)秦王听了甘罗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6)甘罗看到秦王哈哈大笑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甘罗又是怎样回答秦王的?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这是个什么句子?说明了什么?

3、给课文编结尾。

二、甘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幽默的语言解决了大臣们的难题,你还想了解甘罗的其他故事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并整理。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找甘罗的其他故事。

四、板书设计: 甘 罗

聪明 机智 幽默


甘罗教案(6)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积累文言知识点,掌握重点实词“相、 使、强、难、事”和“于、其、以”等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读并翻译文本,概括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生智慧

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成功的人生智慧

【学习难点】

目标1和目标2 【学习重点】

目标3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朗读分析法

【预习方法指导】

一、阅读理解文本之外的故事,把握文学常识

①《樗(chū)里子甘茂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本传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

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二人并显于秦而境遇大不相同。樗里子是惠王兄弟“以骨肉重”,故秦王信而不疑。他在惠王时受封,历任武王、昭王两代秦相,秦人称他为“智囊”。甘茂则是由楚入秦的“羁旅之臣”,尽管他是个“非常之士”,任为左丞相后,却得不到秦王的真正信任,因而他事事小心、提防,最后仍遭谗逃往齐国,最终死于魏。 ②少年宰相

甘罗幼时聪慧过人,12岁那年,祖父甘茂因力阻秦王兴土木而招致秦王极为不满,秦王就令其上贡“公鸡蛋”来刁难他。翌日一早,甘罗则随满朝文武官员进了金殿。秦王一见就问:“小孩子来做什么,你爷爷呢?”甘罗镇定地说:“爷爷在家生孩子。”秦王拍案斥道:“一派胡言,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也不甘示弱地回答:“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秦王一听恍然大悟,称赞道:“小小顽童却有宰相之才!”

《樗里子甘茂列传》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

二、阅读文本疏通生字词并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三、文本内重点基础知识预习掌握

【温馨提示】请写出答案并把以下知识点圈点勾画到课本上,并把难点标记

在学案上。

通假字

①女焉能行之 通“ ” 翻译:

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通“ ” 翻译:

古今异义词

①令秦有十一 古义: ;今义:十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②以为上卿 古义: ;今义:认为

一词多义

①相

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名词)

秦使张唐往相燕 (动词)

燕、秦不相欺者 (副词)

②与

欲与燕共伐赵 (介词)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动词)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语气词)

与强赵攻弱燕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

失其所与,不知 (动词)

③之

今之燕必经赵 (动词)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结构助词)

臣请行之 (代词)

④请

臣请行之 (表敬副词)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动词)

⑤为

臣尝为秦昭王伐赵 (介词)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动词)

⑥其

君其试臣 (副词 )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代词)

⑦于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介词)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介词)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 (介词)

⑧以

以广河间之地 (目的连词)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介词)

⑨强

未有以强也 (动词)

武安君南挫强楚 (形容词)

⑩而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承接关系连词

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转折关系连词

常见实词

①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动词) .

②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动词) .

③欲与燕共伐赵。 (动词) .

④何遽叱乎 (形容词) .

⑤孰与文信侯专(形容词) ⑥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动词) .

⑦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 (名词) .

⑧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 (动词) .

⑨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动词) .

词类活用

①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名词活用作动词) .

②臣请行之 (使动用法) .

③武安君南挫强楚 (名词做状语) .

④赵襄王郊迎甘罗 (名词做状语) .

⑤欲攻赵而广河间 (使动用法) .

⑥请归燕太子 (使动用法) .

特殊句式

①甘罗者,甘茂孙也

②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③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④应侯之用于秦也

⑤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预习结果】

一些难点实词和句式做的不好,把其归纳到课中改进中去集中突破。

课中改进环节

目标: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完成目标一的学习并突破预习中出现的难点

【新课导入】

学习了第一单元,我们认识了廉君、蔺君、晁错等爱国志士,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以国家利益为先;学习了第二单元,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忠义之士。侠肝义胆的程婴、公孙杵臼,美貌如花的如姬,白发苍苍的侯生,力大无比的朱亥等英雄人物,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义薄云天,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文本的第三单元把握现实的智慧,去认识历有名的智慧之士。首先去认识一位12岁的丞相小甘罗。

【一读】----------夯实基础字词

阅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温馨提示: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齐读幻灯片上基础字词:

秦使张唐往相( )燕(

) . 昭( )王

. 未有以强( )也

女( )焉能行之

大项橐( )

何★遽( )叱乎

破城堕( )邑

武安君难( )之

五乘( ) 赍( )臣五城

【二改】----------针对预习结果

1,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2,臣★请行之

3,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4,★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5,张唐称★疾不肯行

6, ★应侯(范睢)之用于秦也(句式)

【三译】---------训练文言翻译能力

①四名同学逐段翻译课文(温馨提示:准确翻译出自主预习中勾画出的疑难知识点)

②其他同学纠错

③教师点拨翻译难点

【四读】------齐读课文,教师针对再次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

【五测】---------高考文言难点测试达标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赏赐

孰与文信侯专 权重,专擅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离开

武安君南挫强楚 挫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燕、秦不相欺者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请因孺子行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以广河间之地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权,然后知轻重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封甘罗以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①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②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③令装治行 ④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⑤秦归燕太子 ⑥(赵)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①②③ ②③⑤ ①④⑥ ③④⑥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秦始皇派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帮助燕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因为惧怕经过赵国,不肯前往。

吕不韦因张唐之事不太愉快,当甘罗请求去做说服工作时,吕不韦表现出了不信任。甘罗反驳说服了丞相吕不韦,表现出一位少年政治家年少气盛,敢想敢

说敢做的鲜明性格。

甘罗面对张唐,先进行了两组对比,向张唐陈以利害,让张唐意识到不出使就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于是张唐答应了此事,收拾行装准备出行。

张唐行期已经确定,甘罗又请求出使赵国,他先向赵襄王讲明秦燕联合的目的在于得到赵国的河间地。赵王考虑到献出五城能打破秦燕联盟,就听从了甘罗的计策。

翻译句子达标(10分)

①卿之功孰与武安君?(2分)

②臣不知卿所死处矣。(2分)

③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3分)

④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3分)

小组讨论环节

目标:概括故事情节

(温馨提示:可根据情节发展六要素,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各小组讨论后,把答案写到黑板上,根据答案评出小组前三名)

小组讨论问题:

1、故事中秦国遇到了什么样的连文信侯吕不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开端)

2、画出文中甘罗的三次对话,分析甘罗是怎样把握现实矛盾并妥善解决问题的?(发展)

① 与文信侯的对话:

弦外之音:

结局:

② 与张唐的对话:

弦外之音:

结局:

③ 与赵王的对话:

弦外之音:

结局:

3、故事的大结局如何?(结局)

师生合作探究归纳:

归纳故事情节,教师做相关补充如下:

开端:秦欲扩地 联燕攻赵

发展:遣唐相燕 称疾拒行 文信不快

高潮:毛遂自荐 陈以利害 分析形势

结局:秦得城池 破燕赵盟 拜为上卿 复得田宅

弦外之音:

①他行,我也一定行?

②你不去,一定不行?


甘罗教案(7)

甘罗(生卒不详)战国末期秦国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 甘罗,甘茂之孙,战国时的少年英雄。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

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的少年政治家。他是秦国丞相甘茂的后代,从小聪明过人,12岁时就做了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家臣。当时秦国企图联燕攻赵,打算派大臣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却借故推辞。吕不韦无计可施,甘罗自告奋勇,愿去劝说张唐赴任。吕不韦开始不大相信他,甘罗理直气壮地说:“从前项橐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已经12岁了,你就不能让我试一试吗?”吕不韦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甘罗驱车去见张唐,说:“当年武安君白起就因为不服从应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被应侯撵出咸阳,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的权力比应侯大得多,你违抗他的命令,看来你的死期不远了!”一席话吓得张唐乖乖答应出使燕国。

甘罗又争得吕不韦的同意,按照秦国扩大河间郡的意图到赵国去进行游说,他针对赵王担心秦燕联盟对赵国不利的心理状态,大加攻心,说:“秦燕联盟,无非是想占赵国的河间之地,您如果把河间五城割让给秦国,我可以回去劝秦王取消张唐的使命,断绝和燕国的联盟。到那时你们攻打燕国,秦国决不干涉,赵国所得又岂止五城!”赵王大喜,忙把河间五城的地图、户籍交给甘罗。甘罗满载而归,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河间之地,秦王就封12岁的甘罗为上卿,并把当年封给甘茂的土地赏给他。由于当时丞相和上卿的官阶差不多,民间因此演绎出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的说法。

明代,颍上县建“二贤祠”,纪念甘茂、甘罗祖孙。后二贤祠扩建为“四贤祠”,增祀管仲、鲍叔牙。

《史记》第71卷载有《甘罗传》。

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


甘罗教案(8)

《甘罗十二为使臣》公开课教案素材

《甘罗十二为使臣》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新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4、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2、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

跟老师一起学:

1、介绍知识导入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以发明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为目的,是文学(主要指剧本)、造型艺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乐(主要指戏剧演出中的音响、插曲、配乐等,在戏曲和歌剧中又包括曲调、演唱)、舞蹈(话剧中演员的扮演艺术,舞剧、戏剧中的舞蹈成分)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属于戏剧文学,是独幕剧。全剧以赵王对甘罗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展开矛盾抵触,通过对白描写,通过场景渲染来刻画人物,塑造了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的形象,赞扬了甘罗机智勇敢、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表示了少年甘罗所具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承当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3、采取自身喜欢的方式学词。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邯郸 正襟危坐 觐见 拜谒 和睦 恭请

一戳 秤砣 家喻户晓 放肆 狂妄自大 铜鼎

倏地 祈祷 酬报

4、强烈的戏剧抵触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特征,“没有抵触,就没有戏剧”。戏剧是通过表示矛盾抵触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生活实质的。戏剧抵触一定要尖锐、激烈,只有这样才干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聚精会神地看完演出。本剧的抵触是什么?(甘罗年纪小)

5、理清戏剧梗概。

剧情发展:

赵王 甘罗

正襟危坐,严肃高傲 不骄不躁

狂妄,污辱 陈说看法

威胁 不怕死,据理力争

震惊 分析形势

颓然坐下

相关推荐

我是家务小能手实践活动心得

实践心得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五一国际劳动节。今天,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要多多劳动,因为劳动光荣。今天一早,我往窗外一看,劳动的人们可真多呀!小区里绿化叔叔在修剪草坪,保洁阿姨在清扫小区垃
展开详情

狼图腾读后感范文500字

八年级语文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狼图腾》。这本书非常精彩,好像有只无形的大手,把我带进了书中的世界,让我欲罢不能,我一口气把这本厚厚的书读完了。这本书主要讲了: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在内蒙古额仑草原当羊倌的时候,对草
展开详情

七年级匆匆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七年级语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我们得日子一旦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匆匆》一文的作者朱自清用真实清淡的语言,细致地说明了时间流逝之快,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
展开详情

特殊的点名阅读题答案

阅读答案
同学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同学们听到这个特别的名字都愣住了,大家非常惊讶,一时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样表达最为贴切。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马教授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已经把自己看成是
展开详情

小学生写人的作文优秀范文整理

四年级语文
我的叔叔非常喜欢踢足球,而且已经入了迷。他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捧起足球擦擦,放在脚下踢踢,然后再带着足球去运动。只要有一天不摸足球,他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来。不管多晚只要电视中有球赛,他都会观看
展开详情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六年级语文
查理家并不富有,可以说穷得连一顿饭也吃不饱!今天是星期一,查理吃好早饭,和他爷爷一起去散步,看到墙上到处贴着海报,上面写着什么呢?查理走上前一看,上面写着:我在我的巧克力放了5张金券,得到这些金券的小
展开详情

六年级校园日记200字

六年级语文
10月3日星期一晴今天,学校举行了元旦主持人选拔赛。一个班有两组,七个班一共十四组,在多媒体教室里举行。“叮铃铃”下午开始上第二节课了。我和我的搭档一起拿着主持人稿,迅速而又开心地跑到多媒体教室参加主
展开详情

父爱其实很简单550字五年级作文

五年级语文
今天放学回家,天空并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顿时,雨大得好像银河泛滥,闪电到处“放肆”,好像天裂开了许多道缝似的。我和爸爸却合撑着一把小伞,根本容不下两个人。我和爸爸缩着头,匆匆地走在放学回家的道路上
展开详情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难道爱一个人就要恨吗?我读完《呼啸山庄》后,常常一个人坐在__岸边反思。每次读完一本名著,总是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纠结了很久。这次也不例外,读完《呼啸山庄》后,曾经何时,感动、震撼、惊讶、忐忑、困惑……都
展开详情

六年级格林童话读书心得笔记范文300字

六年级语文
我就有几本,非常喜欢,没事的时候总是一遍又一遍的看。读了里面的《青蛙王子》的故事,其中国王对公主说的一句话:“他在困难时帮助过你,你不应当轻视他。”,使我懂得了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读了《小红帽》,大灰狼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pep小升初空间类英语作文模板 高二政治之实现人生的价值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师节快乐祝福语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关于动物的故事的作文(精编7篇) 高考倒计时成语整理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精品6篇) 色彩的色相教学反思(优质8篇) 昆虫记阅读笔记 小学二年级日记 高考必背古诗文必修一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的21个热门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点 2022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解读 形象800字精彩议论文 读名著《昆虫记》有感400字范文 旅程读书笔记 清晨散文(集合15篇) 英语考试试卷(优选7篇) 关于梦想的满分作文(汇总3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题16种规律总结 老鹰捉小鸡游戏教案(热门19篇)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作文如何拟题 足球句子(实用6篇) 小寒的诗句(精选8篇)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 应对2022年美术生高考新政 有关于回忆的经典语录 教师节快乐 关于资料员工作职责主要有哪些(必备7篇) 关于父爱的小故事(精选5篇) 5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优选16篇) 安全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作文800字 高一数学知识点重点例题 根鸟读书笔记 英语考试作文 引路人500字话题作文 关于权力的名言(热门4篇) 服装销售员实习报告范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伟人事迹材料大全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范文 抗疫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友善的故事(优质15篇) 贪玩老爸读后感范文 关于考试的作文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日记难忘的一天200字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上册 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实用6篇) 初三年级语文复习计划大全 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精编17篇) 风筝与线550字六年级作文 历史成语故事及出处 《黔之驴》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自信的诗歌(集合5篇) 教师节学生演讲稿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 初三语文知识要点大全 小公鸡和小鸭子 黄河的主人说课稿(必备18篇) 安全过马路安全教案(实用16篇) 青鸟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初中在关爱中成长作文600字 学会反省700字话题作文 放牛歌教案(必备6篇) 古诗词知识竞赛(必备3篇) 设置动画效果教学反思(通用5篇) 消防安全知识提示语 最全二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试卷 乡愁情怀650字优秀范文 2022高三理科逆袭学习方法 制作手抄报 高中生代表迎接期末考试的演讲稿(合集8篇) 大学生英语演讲稿 送行教案(精编3篇) 实践劳动心得体会 初一英语知识点梳理2022年 工会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优质8篇) 关于高考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 7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通用17篇)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 关于母亲节的英语作文(汇集15篇) 长春一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亲娘作文 2022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易错点整理及解题的方法技巧 点亮青春的道路550字八年级作文 高二物理选择题的技巧 2022中考语文选词填空的3个解题小技巧 有关记一次考试作文300字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精选 羊的成语大全(通用7篇) 六年级配套练习册答案 童年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集锦8篇)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贝壳》阅读答案(甄选19篇)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集合3篇)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读书心得 一次考试作文350字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题答案 幼师顶岗实习收获 教师节的感动 渡汉江阅读答案(集锦14篇) 认识负数说课稿(甄选14篇) 幼儿讲故事比赛总结(热门8篇)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500字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合集5篇) 护理实习自我总结 高考语文的备考建议 孙叔敖纳言阅读答案(优选4篇) 关于描写哥哥的优秀范文整理 激励自我的名言警句 教师节祝福语(精选125句) 高二语文必备知识点 倾城之恋读书笔记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推荐19篇) 留学学校介绍信英文版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插图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合集5篇)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范文500字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优质10篇)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优质16篇) 英文导游词结尾参考模板(甄选4篇) 军训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推荐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语文古诗词大全(热门10篇) 小学生最有效学好英语听力的方法 萤火虫故事(优选3篇) 2022年大学生实习鉴定评语大全 考试的作文 四边形说课稿(必备17篇) 6年级数学圆练习题(热门12篇) 浮与沉教学设计(推荐6篇) 假道伐虢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汇集4篇) 学生军训闭营式学生发言稿 九九重阳节教案(汇编15篇) 一粒种子的旅行教案(精品3篇) 2022高三英语作文写作指导 赠汪伦的古诗(热门6篇) 中考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 草房子读书笔记范文 考试的烦恼作文35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快速掌握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名句和名言 医院实习体会与收获 8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集16篇) 童年练习题(集合5篇) 关于考试风云作文 不到危险的地方玩安全教案(甄选3篇) 【荐】考试之后作文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 化工厂顶岗实习周记 换位思考主题班会(甄选4篇)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六年级下册语文《那个星期天》练习题及答案 作文议论文800字高一范文2022 有关安全知识的作文 关于信任与责任的议论文 神奇的盐水教案(必备3篇) 散文手抄报(汇集3篇) 高中必修一各单元英语知识点 8彩色的梦教学反思(汇集18篇) 劳动最光荣劳动节话题作文 2022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高二抒情作文800字议论文范文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作文 名人名言作文 高考文学常识整理归纳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文言文知识点 我是安全小卫士教案(优质5篇) 一个数乘分数的教学反思(合集4篇) 阳光教学设计(实用19篇) 2022创新高二作文范文 书类的中考满分作文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400字范文 家读后感800字高二 高三数学复习常见的三个问题及复习方法攻略 茶艺实践心得600字 学生学习英语的培养与激发 【热门】人生格言(精选525句) 学五年级语文学习的方法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测试卷(附答案) 微信朋友圈心情句子(汇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