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思路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思路

李*** 21-12-29 高考辅导资料

一、以规律解文

这里的规律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材料和规则,也包括言语运用的具体规律。文言诗文特殊的语法规范、修辞手法,遣词用语、炼句炼意方面的独特规律,都是我们理解文言作品的切实有效的工具,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从规律出发来解读作品,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比如辞赋一类的作品,上下句多采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处在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这一特点来推断词意,可以避免望文生义的错误。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一个对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对“游泳”二字,教材没有注解,而译文多是“游来游去”“穿来穿去”之类。其实这是不确切的。上句“翔集”既为两个不同的动作,下句的“游泳”与之相对,也应是两个不同的动作。原来“游”和“泳”是有区别的,“泳”不是一般的游,而是指潜行水底。这样,上句译为“沙滩上的鸥鸟一会儿展翅飞翔,一会儿栖止聚集”;下句译为“五色的鱼儿一会儿浮上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正好对应。这不仅涉及到一个词的理解,也涉及到是否真的领悟到作者所描绘的境界。

文言文行文简洁,省略很多。从成分上说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定语、省宾语、省兼语、省介词等;从省略方式上说有承前省和蒙后省。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到底省略了什么。如199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题,“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中的“货”“市”词意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卖出”B、都是“买入”C、卖出、买入D、买入、卖出。

要答好此题,关键是弄清“辄货市粟麦”是一个省略句,应是“月俸得白米,辄货(之)市粟麦”,这样一来句子意思就清楚了,是卖出白米,买入粟麦,应选C。

文言文中经常使用通假字,如果对这一特点有所认识并形成阅读意识,解读时就会时时提醒自己,少犯错误。如《汉书李广苏建传》中关于苏武的一节,其中有一句“单于招会武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教材把“前以”注解为“以前因为”,翻译过来就成了“以前因为投降(匈奴)以及死亡,跟随苏武回到汉朝的共九人”,这在文理上根本不通,如果通假的意识强一点,判断或查明“前”同“翦”,即“除去”的意思,那么译文就是“除去投降(匈奴)以及死亡的,跟随苏武回到汉朝的共九人”,如此便可文通字顺。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词句作出分析判断。一个词,一个句子只有联系它所处的语境才能产生实际的意义,如果将它们从中孤立起来,就有可能不知所云或发生误解。因此,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意义就成了古诗文解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白居易《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里的“弟”和“阿姨”,指的是谁,他们与琵琶女是什么关系?对此教材并没有作出注解,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句与上下文的连贯情况来推断其在文中的所指对象。琵琶女在自述身世遭遇时,只说了自己的籍贯和住处,没有涉及家世,所述内容全是教坊里的欢乐奢华和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看不出同家人有何来往。从“十三学得琵琶成,名数教坊第一部”一句可知,琵琶女自幼就来到教坊,早已失去了和家人的联系,可见“弟”和“阿姨”是她的亲属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也就不可能翻译成“弟弟”和“姨妈”。查唐代《教坊记》中的记载:“坊中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由此可知“弟”应当是指琵琶女在教坊中气类相似的诸姐妹。从琵琶女自幼生活在教坊的事实可知,“阿姨”所指应当是教坊中歌伎娼女的养母(即鸨母)。据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同教坊的姐妹们,前去从军服役(充当营妓),教坊的鸨母也离开了人世,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容貌也已衰老。”这等于教坊散伙,琵琶女无以为生了。迫于生计,不得不嫁给商人。这样的解释,与琵琶女年轻时欢乐奢华的生活叙述以及她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叙述恰好一脉相承。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用于习惯不假思索将“弟”和“阿姨”解释为“弟弟”和“姨妈”,就会造成前后内容难以贯通。

三、以事解文

以事解文就是根据相关的种.种事实去解析文意,其中包括与诗文有关的事实、作者的经历、创作的动机和目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包括可以作为参照的相关文章。作者写诗著文,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相关的事都说得明明白白,有很多意思是蕴含在相关的事实之中的。读者从作品中能解读出多少信息,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作品,永远和这相伴随的事实有关。

《木兰辞》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于诗中的“思”“忆”一般都作“想”“考虑”来理解。我们知道木兰在织布时是怀着满腹的心事的,下文木兰也向母亲说明了自己的心事就是想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她为什么还要向母亲表白自己“无所思,无所忆”呢?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其实这里的“思”“忆”并不能当泛指的“想”“考虑”来讲,而是有着特定的意义和内涵的。与《木兰辞》同时代的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有这样几句诗“

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里的“何所思”、“何所忆”分明的道出一个多情的女子,希望与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因母亲的阻挠而不得如愿的幽怨和愁闷。同样《西洲曲》中的“忆梅下西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汉乐府民歌中的《有所思》等,“思”和“忆”都是表达女子的爱情之思,相思之忆的。根据民歌的这一传统再来看《木兰辞》中的诗句,原来是母亲听到女儿的叹息声,便敏感到已长大成人的木兰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想出嫁了?木兰的回答是对母亲猜想的否定。母亲问中含有关切,木兰答中带着斩截。这样一个不为儿女情长所困,勇敢地站出来为父分忧,报效国家的女英雄形象便清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不了解这些背景,则解读不出这些诗句中的丰富内涵,对木兰形象的认识也会受到局限。

四、以理解文

所谓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据事实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据生活的逻辑、事理常情来创作诗文的,这就给我们解读诗文提供一种参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义有悖于常理,不合逻辑,就需要回过头来再作仔细的推敲。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但教材对其中“借书满架”的“借”字向来不注,而译文则是“借来的……”。有人著文说:“所谓借书满架,也是散人闲趣;未必都是借来的。”看到“未必都是借来的”,说明已注意到了事之常理,对“借”的解释产生了怀疑,但所谓的“散人闲趣”之论,却未免牵强附会。归有光当时所读何书?那又是怎样的家庭?为什么要“借书”?何况,即使真需要“借”,哪有“满架”之理?这样以理推究,问题就来了,。因此就需要查阅,《康熙字典》上就有:借,音积义同。原来“借”就是“积”,即使堆叠,码放。于是文意便豁然贯通。在“借书满架”之后,接的一句就是“偃仰啸歌”。教材注为:“偃仰:安居,休息。指生活悠然自得。啸歌:长啸或吟唱。这是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借”来满架的书,这个归有光还不好好念,“生活悠然自得”还不算,还要显示什么“豪放自若”。如果真如此,他的满腹经纶从哪里来的?他真的那么懒散或者豪放吗?特别是为什么要在“借书满架”之后紧接“偃仰啸歌”一句?这些事“理”、文“理”,使我们对上述注释大惑不解。其实,偃仰者,头之低昂也;啸歌者,吟诵诗文也。原来这是在描写他自己非常投入地读书的情景。真是读书不讲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五、以情解文

以情解文的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诗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则是作品中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和艺术情景。只有从这些思想情感、生活情景、艺术境界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追寻诗文的准确含义。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作者思想感情的指向决定了诗文语句的意义归属。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一首七律诗“惯于长夜过春时”,该诗的颔联“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中的“慈母泪”,一般都认为是和文中“不几天,即听到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相照应。如果单从这两句来印证理解的话,“慈母泪”显然是指作者的母亲因担忧作者当时的险恶处境而落泪,这样的理解固然有道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失之浮浅了。这首诗在课文的第四部分,是鲁迅得知柔石等人遇害,在极度压抑悲愤中所作的。鲁迅在与朋友的信中也明确指明了这是一首“悼念柔石的诗”。诗的其它几联尽管都曲折的表达了对柔石的悼念,但显然都不及“梦里依稀慈母泪”更恰切更深刻的浓缩了对柔石的深深怀念。文章在引了这首诗后,紧接着有一段对柔石母亲的叙述,这段文字实际上就是对“慈母泪”的照应和具体解释。文中说,“我知道这失明母亲的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作者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纪念文章而不能,只得选了一幅一个母亲悲哀的献出自己的儿子取得名曰《牺牲》的木刻,算是只有作者一个人心里知道的关于柔石的纪念。木刻中这位悲哀的母亲不正是现实中柔石母亲的形象化身吗?作者知道柔石失明的母亲眷眷的心,是因为自己也有一位挚爱着自己的母亲;作者知道柔石那拳拳的心,是因为自己也和柔石一样一往情深的关爱着老母亲。这是基于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心灵才会产生强烈的震颤:自己的老母亲在异地听到自己被捕的传言时已经是“饮泣”而至于生病了,那么由己推人,柔石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呢?如果他得知自己挚爱的儿子被杀害的消息后将会怎么样呢?“梦里依稀慈母泪”正是这种假想情景的艺术概括,“慈母泪”也就成了巧妙融会作者悲与愤两种情感的鲜明意象。它既是对柔石的最深沉的纪念,又是对反动派暴行的无声胜有声的血泪控诉。照此说来,“慈母泪”除了写自己的母亲外,更重要的是写柔石的母亲,因为作者写自己是为了更好的写柔石,写自己的母亲,恰恰是为了衬托写柔石的母亲。把握住了诗中作者情感的脉络,才会对诗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写作用意有更深刻的领会。

相关推荐

阿甘正传读后感范文1000字

高一语文
第一次看,《阿甘正传》里面有一句话甚是喜欢,是这样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怎样。我们活着也如阿甘,有喜有忧,有欢笑也有悲哀,这一秒才上眉梢,下一秒就又要才下心头。然而一生都在奔
展开详情

二年级参观日记怎么写

二年级语文
今天,我和妈妈去舅舅家做客,吃完午饭,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养兔场。我们先去看了他家养的小兔子。一进场地,只看见一排排住宅楼一样的笼子里住满了许多雪白的小兔子。哇!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兔子呢!我正看着,
展开详情

全国优秀大学生个人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xxx从入学起至今一向担任主要学生干部,他在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突出,始终以服务广大同学、促进校园发展为己任,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同学具有突出的综合潜力,在20xx-20xx学年,xxx同学以该
展开详情

高一演讲稿范文800字保护环境

高一语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21世纪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
展开详情

2022会计实习的心得体会总结

实习专题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时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展开详情

正能量诗歌朗诵(必备13篇)

诗歌
正能量诗歌朗诵(1)《只要你坚强》在人生的风雨中总有坎坷在你的左右总有出忽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总有人要和你作对总有些许的不如意的事情突现在你的面前无论是多么大的人生灾难即使天瞬间就要塌下来你也要挺起你的
展开详情

高一历史知识点

高一历史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一、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根本特征:至高无上。本质:君主专制。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
展开详情

细品生活550字五年级作文

五年级语文
中国人向来就有喝茶的习惯,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如今,茶已经变成一种文化,博大精深。饮料是甜的,喝饮料者,就像是在享受人生;而茶是苦的,喝茶者,则似乎在品味人生了。人生是什么?我想谁也不能得出
展开详情

家庭教育短片观后感

家庭教育
作为一名母亲,我的愿望就是期望女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女儿从小到大,在老师面前总想做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但却适得其反,表现为顾虑太多,自信心不足。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
展开详情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知识分享
从全文看,其意为:因牵连而涉及祸害或损失,也说明事事之间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提醒我们用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属于联系的多样性中的间接联系,城门失火,要用到河里的水,水中生活着鱼。这是比喻祸事的蔓延,必将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关于中考作文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优选8篇) 甑糕 贴人教案(必备8篇) 席慕容诗歌(集锦12篇) 语文学习方法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做高中语文选择题有哪些技巧(热门5篇) 新时代好少年推荐事迹材料 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考试进行曲作文 考试后作文 社会实践教案(汇集16篇) 教师节短信祝福语 冒险故事(实用5篇) 黄山奇松优秀教学设计(实用5篇) 语文考试反思作文500字 骆驼王子读书笔记 人生经典格言 陕旅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六一儿童节教案(必备18篇) 高考经典成语故事 化学高二选修4重难点《化学平衡》 三字经读书笔记 考试感悟作文 有关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老驼的喘息阅读答案 分数应用题练习(甄选6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二课时(优选4篇) 2009经典教师节祝福语! 制作面具教案(汇总6篇) 李菲 2022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方法 哄睡觉的故事(汇编15篇) 我的学习英语计划 大学生实践心得体会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考试后作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师节随想 记忆名言(热门3篇) 加拿大留学优势和福利一览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山谷回声真好听教案(精选3篇) 初一军训心得体会700字范文 高一军训心得总结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汇编13篇) 六年级读书笔记 七色花故事(实用9篇) 北嘎 血色母爱读书笔记 简短幼儿故事(甄选1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必备8篇) 冲刺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 教师优秀读书笔记 生命的价值600字初中作文 有关教师节的名言 中考作文 健康心理名言(优质3篇) 学习方法演讲稿 六年级语文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瀑布课件(优质5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几米经典语录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00字 高一数学高效学习方法 唯美的情话句子(汇编8篇) 2020年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英语作文中常用短语,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有趣的历史故事(优质15篇) 九寨沟教学反思(合集18篇) 2022中秋、国庆放假通知 高中三年级英语作文提高的方法 五一劳动节话题作文精彩范文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实用3篇) 有关家庭教育作文 月是故乡明读书笔记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英语童话小故事(精编8篇) 三年级作文:上海科技馆一日游 高中语文作文怎样写好议论文 普通话水平考试说话题目 感恩征文500字(精编5篇) 我的教育故事 分桃子教学反思(汇总18篇) 庆祝六一儿童节作文300字二年级作文 初中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关于坚持议论文(集锦10篇) 小学生教师节演讲稿 高中必修五语文必背知识点 考研复试英语的自我介绍模板参考 关于英语的句子(推荐19篇) 课件中心课件(精选7篇) 神奇的校车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中考备考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 给曾老师的一封信 汽车销售技巧(集锦8篇) 有关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简介 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 返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生命的药方说课稿(热门4篇)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读书笔记 2022英语教师实习报告模板 2022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有哪些 走在花季600字精彩作文 我的父亲阅读答案(汇集18篇) 海底世界美术教案(优选19篇) 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下册 教师格言(精选295句) 晒太阳的句子(集合3篇) 中考缓解紧张的方法_中考缓解压力的方法 高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高考政治28个答题模板与政治复习的4大技巧 中职主题班会(精品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部编版 2022毕业银行实习计划 2022幼儿园教师实习报告范文 会计基础精选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 中学生军训生活感悟范文 心情预报教案(集合15篇) 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精选160条) 阿甘正传读书笔记800字 小池阅读答案(集合4篇) 高二上册英语单词表 父爱满分作文(集合17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第一次坐火车 手工课教学计划(推荐8篇) 寒假读《金钱的魔力》有感 文员实习周记范文优秀 高一化学计算题计算方法 成功人生格言 自然风光的诗句(汇总3篇)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 考试我想对你说作文 关于2022高考物理生物化学命题组出题提示和备考建议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汇集17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读书笔记100字 开学收心主题班会教案(合集4篇) 关于读书名言 语文考试反思作文 2022高一落日优秀作文范文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 实习生的药店实习报告范文 成长的烦恼作文450字六年级 造价师答案(必备3篇) 简单小数加减法说课稿(汇总14篇) 二年级的趣闻怎么写?好词好句与范文送给你 考试的阅读题答案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技巧2022 我与诗词作文(合集4篇) 选择自己需要的800七年级话题作文 暑假实践报告 城市规划实习生的评语 抖音火句子(汇集4篇) 迈向成功励志名言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塞下曲及把酒问月 关于普通话考试作文 致逝去的高一作文800字 军训生活心得体会 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幼儿园教育笔记 大学生诊所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淡泊名利的议论文(集合6篇) 学校军训霸气口号怎么写 2022年镜花缘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学而知之800字优秀议论文 202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音乐教案模板(推荐20篇)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最全五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描写十一月的句子(集锦3篇)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精品6篇) 最新家庭教育心得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整理 责任高三作文800字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 教师节礼物 双城记读书心得 《白蛇传》五年级读后感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的知识点 语文作业评语集锦(优质3篇) 我的母亲阅读题(汇集4篇) 壶口瀑布阅读答案(集锦5篇) 关于跳绳的小学生日记 失落的句子说说心情(热门7篇) 2022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型解题技巧与提分攻略 课外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关于《简·爱》的读书笔记 交通安全知识简单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