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甄选4篇)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甄选4篇)

说*** 23-03-13 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1)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二、教学设计反思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反思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反思教学最终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依托。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反思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先生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对物理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教学设计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么多的反思内容中,教学设计的反思对“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具有最具体、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推动作用。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实现反思教学最终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反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常最着力考虑的就是教学设计,虽然有了好的教学设计不一定会有一堂好的课,但没有好的教学设计一定不会有一堂好课。而反思教学其实就是教师跟自己、跟同事、跟经验、跟教学理论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思维碰撞”,提高自己的过程。但教学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笔记本上,否则只能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切实的、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可以真正将反思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反思教学的作用。

三、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

1、对教材的分析与反思。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的载体。全面、透彻的理解和熟悉教材既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反思可以准确确定教学内容:即可以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是计划性和生成性的有机结合。计划性自不必多说,所谓生成性,是指学生在进行计划学习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能会进行的活动,也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在研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反思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强调教学内容的计划性,更应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以保护学生难得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就是说教材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一句话,在对教材和内容进行分析与反思时,要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1)摩擦起电案例:出现了两根橡胶棒相互吸引的情况。你是要教学生们什么?如果只是教教材、教给他们课本知识,很好。但换一个角度看却可以借机加深学生对正电荷、负电荷两个概念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打好基础。经此一事,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让某个小组的同学故意进行这样的实验,制造疑惑,探究原因,合理安排,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平面镜成像案例:准备两根相同德蜡烛还是准备四根蜡烛?以前多数是准备两根。我们的反思是:你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如果仅仅是教材中物像等大?那么够了。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那么就不能预设答案:就给了两根相同的蜡烛,那不是在探究之前就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了吗?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准备四根蜡烛:一根长的,一根短的,两根相同的,让学生任选。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反思。

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是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简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反思抽取其精髓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换言之,所谓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对“怎么教”研究的较多,但却往往忽略了“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目标往往成为一种好看的“摆设”:你让我分三维我就分三维,反正我就重视知识与技能,还是原来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反思的时候就是要抓住这样日常被忽视的环节,努力提高教师全面的教学素养。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声音发生时的振动现象,体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对物理有亲近感。

二、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三、教学器材:

扬声器在外的录音机、纸屑、小鼓、音叉与小槌、盛有水的大烧杯、铁板琴、带塞子的试管、注射器、音乐芯片(能放进试管里)、细线、装有金鱼的鱼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学生回答:铃声)许多科学家都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对刚刚响过的铃声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选取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新课教学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①进行猜想:

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并进行猜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进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进行实验:

(自己没有器材的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其中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一,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二、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三)

实验一、把小纸片放在正在发音的扬声器上,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二、把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三、将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小纸片在发生的扬声器里“跳舞”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小纸片在鼓面上做“自由体操”是因为发声的鼓面在震动。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④学生活动: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如:二胡、提琴等乐器的发声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靠管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师敲击铁板琴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板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铁板琴发生时并不是直接贴着你们的耳朵,为什么你们还能听到声音呢?(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①进行猜想: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进行实验:

实验一:(演示试验)教师把音乐芯片用细线吊在软木塞下,塞入试管中,芯片不能与试管壁接触。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管底,再将针管插入软木塞内。缓缓向外抽出活塞,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二:(演示试验)将装有金鱼的鱼缸放在讲桌上,在一边拍手,观察金鱼的运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三: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把耳朵靠在课桌的一端。另一个同学用手轻轻敲击课桌的另一端,感觉声音的传播。(学生如果有更方便易行的实验方案更好)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思想渗透: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段,另一端定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命运》等一系列名曲就是这时候创作出来的。他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因为木、骨都是固体、都能传声。)

师:同学们要学习贝多芬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优秀品质。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肯定有鲜花也有荆棘,不论何时何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坚定、坚强的面对生活。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④学生活动:

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举出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声音传播的事例。

(3)相关知识介绍:

①人耳的结构与听力的关系。

②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③ 天坛回音壁的介绍。

3。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①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③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发声现象是什么振动的结果: 悠扬的钟声——;

海浪的波涛声——;

气球破裂时的爆裂声——‘

水沸腾时发出的声音——;

下雨天听到的雷声——;

用嘴贴着空瓶口吹气发出声音——。

(2)把正在走动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听到闹钟的“滴答”声是( )。

A 越来越响 B。越来越弱 C没有变化 D都有可能

(3)古代的人在旷野里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军队、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4)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为什么?

(5)有一个足够长的钢管(两端开口),一个人在钢管的一段用铁锤敲击一下。另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如果知道声速,再给计时器,能知道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吗?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6、37页1,2、3题。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探究型的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本节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小试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通过这一节的教学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接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3)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二、教学设计反思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反思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反思教学最终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依托。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反思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先生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对物理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教学设计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么多的反思内容中,教学设计的反思对“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具有最具体、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推动作用。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实现反思教学最终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反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常最着力考虑的就是教学设计,虽然有了好的教学设计不一定会有一堂好的课,但没有好的教学设计一定不会有一堂好课。而反思教学其实就是教师跟自己、跟同事、跟经验、跟教学理论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思维碰撞”,提高自己的过程。但教学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笔记本上,否则只能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切实的、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可以真正将反思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反思教学的作用。

三、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

1、对教材的分析与反思。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的载体。全面、透彻的理解和熟悉教材既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反思可以准确确定教学内容:即可以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是计划性和生成性的有机结合。计划性自不必多说,所谓生成性,是指学生在进行计划学习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能会进行的活动,也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在研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反思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强调教学内容的计划性,更应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以保护学生难得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就是说教材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一句话,在对教材和内容进行分析与反思时,要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1)摩擦起电案例:出现了两根橡胶棒相互吸引的情况。你是要教学生们什么?如果只是教教材、教给他们课本知识,很好。但换一个角度看却可以借机加深学生对正电荷、负电荷两个概念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打好基础。经此一事,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让某个小组的同学故意进行这样的实验,制造疑惑,探究原因,合理安排,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平面镜成像案例:准备两根相同德蜡烛还是准备四根蜡烛?以前多数是准备两根。我们的反思是:你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如果仅仅是教材中物像等大?那么够了。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那么就不能预设答案:就给了两根相同的蜡烛,那不是在探究之前就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了吗?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准备四根蜡烛:一根长的,一根短的,两根相同的,让学生任选。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反思。

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是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简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反思抽取其精髓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换言之,所谓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对“怎么教”研究的较多,但却往往忽略了“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目标往往成为一种好看的“摆设”:你让我分三维我就分三维,反正我就重视知识与技能,还是原来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反思的时候就是要抓住这样日常被忽视的环节,努力提高教师全面的教学素养。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4)

物理课《原子的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判断原子的构成。

3、知道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

过程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自己提出问题、并自主地跟同学交流、自己完成讨论结果的方法,教师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总结出规律。

情感态度

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讨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的同时又体验自己学习后获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视频观察、思考、讨论提出问题: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原子可以再分,它是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呢?

2、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C-12原子是什么原子?

阅读、归纳与整理联系上节课,从哪个原子结构模型就可以说明?从哪个结构图可反应出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相对质量和电量学生有了原子结构的新知识,能否进一步解析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说明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能力,化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发展。空间想象力还未建立起来!应该对学生讲一个形象比喻,体育场与蚂蚁的关系。

教师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设疑】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为什么加”绝大多数”呢?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这三种粒子的带电荷情况、质量大小等方面有什么差异?请同学们运用教材表1-7中的数据进行比较阅读表1-7,比较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质子、中子、电子带电荷情况,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显电中性,说明每种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跟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教师追问:从微粒的质量大小分析,你认为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还是原子核外?为什么?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原子核外某个电子的质量能否忽略不计? 学生展开讨论,大部分学生快就得出结论,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外某个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教师提问:请某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有关原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若这位同学不能完整总结出来,再请另一位同学来补充)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理解C-12原子的构成、相对质量的含义。

被提问的同学回答: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跟中子的质量基本相等。

同时多数同学会提出下列问题:什么是相对质量?根据刚才同学们的研究,大家已获得一些共同的认识。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大小由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由于原子显电中性,所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跟核外电子数相等。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完成教材第30页“问题解决”。结束后请同学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讨论。

有的小组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质量数?“AZX”是含 义是什么?为什么在“AZX”中不直接标出中子数、电子数?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由于难度不大,教师不一定要直接回答,可以让学生之间经过交流后自己解决,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还可以根据当时的教学活动情况和学生的个别差异再适当补充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就为学生在后续学习“核素”“同位素”、等基本概念打下了基础。

讨论结果:

1、质量数( A )=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且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 的任意两个,便可推算出第三个。

2、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表示为AZX

课堂练习:

1、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那么它的中子数是多少?

2、钠离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那么它的中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3、硫原子的质量数为32,中子数为16,那么它的质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4、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5、氢氧根离子的质子数是多少?电子数是多少?……(做成图表)

[讨论]回答:

1、中子数为12

2、中子数12;电子数10

3、质子数16;电子数18

4、因为 S2- 核外电子数是18,即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是18,那么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则16+17=335、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夸克的发现

【解决】根据以上所学,知道C-12指的是什么原子?

【设疑】

1、分子由原子构成,绝大多数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构成。那么基本粒子可不可再分呢?

2、夸克的发现对我们有何启发?

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栏目小组讨论与交流学习核素、同位素概念指导学生阅读:P31—P32

提出问题:

1、什么是核素?

2、什么是同位素?

课堂练习:

下列的粒子中有几种核素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有 ;元素有 种① 11H ② 126C ③ 168O ④ 21H ⑤ 178O ⑥ 31H ⑦ 188O ⑧ 146C强调:质子数( Z )相同:表示同一元素,中子数( N )不同,质量数(A)不同,原子也不同。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同位素是原子的互称。

[讨论]回答: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学生回答:人们把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绝大多数元素存在多种核素。我们把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核素有8种,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有:①④⑥;②⑧;③⑤⑦。元素有三种。归纳: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既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原子;同种核素特征: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的应用学生阅读P32《拓展栏目》——同位素的应用然后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学生回答:同位素的应用

1、医学中于显影、诊断、治疗、消毒等;

2、农业上的辐射育种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3、146C的放射性被应用于考古断代

4、21H、31H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作业布置:P33第2、3、4题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怎么做高考语文主观题

高三语文
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
展开详情

我的学习方法作文

学习方法
有许多人都这样体会,就是对某个事情以前一直懵懵懂懂的,忽然有一天,豁然开朗。有时候,是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玉成的,好似“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便是睡梦中突然感悟而得
展开详情

高考生物五大复习方法

高三生物
有很多章节存在大量的概念或某些结构,将这些概念或结构分类整理尤为重要,否则会显得比较混乱。如复习到细胞器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将这些细胞器进行分类:有无膜结构(单层膜和双层膜)、有无核酸或遗传物质、
展开详情

有关母亲的诗句(优选5篇)

诗句
有关母亲的诗句(1)第一首《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第二首《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
展开详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500字范文

四年级语文
我可以说是语文老师的掌上明珠,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因为曾写出了几篇很不错的作文。每次作文讲评课,老师总要表扬我几句,经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每当此时,我的心里呀,真是灌满了蜜。那小尾巴,
展开详情

以义卖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四年级语文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义卖活动。义卖活动是高年级同学来卖东西,低年级同学来买东西,最后,把收到的钱送到雅安灾区的小朋友那里。所有的班级集中到操场上,活动就开始了。我拿着零花钱转了几个小卖部,终于找到一本
展开详情

乡下人家教学案例(汇总4篇)

教学案例
乡下人家教学案例(1)语文课《乡下人家》教学案例及反思案例记录: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师:课文中陈醉云先生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每一个场景。现在,有人把每个场景都画了一幅画,想欣赏一下吗?
展开详情

高考生物必备的知识

高三生物
1、模型方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
展开详情

马云经典语录大全

名人名言
1、看见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终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展开详情

何琳

全科知识
目录人物简介主要课程主要研究成果课题收缩展开人物简介副教授硕士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社会文化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方向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外语教材研究主要课程精读(本科3年级)会话(本科1年级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企业诚信的名言(集合4篇) 青春奋斗梦想励志句子(实用5篇) 体育理论教案(必备20篇) 乘法运算律教学反思(实用3篇) 考试的启示 父亲节的优秀作文600字八年级作文 清华学霸5个学习方法(通用5篇) 高考英语单词记忆的窍门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集锦7篇) 2020年寒假实践活动心得 朗诵诗歌大全(汇总18篇) 先进班组的事迹材料 小学生校园安全知识顺口溜 夷陵广场作文 六年级关于英语语法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 我的教学故事(甄选18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掰手腕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优秀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心得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汇总6篇) 市场营销实习的心得 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优质7篇) 正能量的诗歌(汇编20篇) 加速度教案(通用18篇) 简爱读书笔记【推荐】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2022高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 欲速则不达800字中考作文 论语读书心得感悟 大一军校暑假部队实习 大学生军训感言范例 四年级谚语j60句 读书笔记经典的 三只白鹤教案(推荐19篇) 高中军训随想2022 高考物理电学板块知识点总结 科幻作文400字四年级_科幻作文 寻人启事阅读题答案参考 高二语文复习知识点 高二政治知识点集合 初一读书笔记 实用的英语考研学习计划 描写雪的古诗(实用5篇) 高中学生军训感悟 800字军训感悟范文 会计事务所实习生总结 7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小结 2022大学生军训响亮口号 孝敬父母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2022坚持高中作文800字范文 愉快的教师节 英语语法原则就远原则 读书名人名言 高二重点的政治学习方法分享 初一军训后的感受600字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500字 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查理九世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论语》试题 春天来了教案设计(热门6篇) 家教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精】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甄选16篇) 90式122毫米轮式火箭炮 小学五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2022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优选3篇) 学生的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母爱的名言 九年级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论语读后感1000字范文 高考数学选填技巧 高三生物笔记_高三生物重要知识点 最全一年级语文知识点大全整理 世界地理奇观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精编7篇) 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 个人教学反思(合集17篇) 关于感谢的句子(热门8篇)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语文 高二英语必修七的知识点 实用的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霸气押韵军训班级口号 大闹天宫读书笔记 初中新生军训口号 亚热带 十月初一寒衣节的习俗与禁忌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集合10篇) 社会实践监考心得体会 干净的阅读题答案 师恩的名言(优选10篇) 400字初一军训日记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本 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高二理科数学学习方法指导(通用4篇) 成功的励志座右铭 关于加拿大高中留学的范文 雾都孤儿读书笔记 高考物理必备公式整理大全 小学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军训通讯稿150字左右 抗疫护士个人事迹材料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理解及答案(推荐4篇) 语言思维训练(推荐3篇)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物候诗句(合集3篇) 小学四年级日记包书皮 秋天的树林教案(精品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600字 小伙伴教案(精选19篇) 七巧板教案(集合17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嘉陵江话题作文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高中语文怎样写好作文 十字以内唯美句子(精品5篇) 2022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黄金土豆饼 大自然作文400字(精选16篇) 考试之后作文范文 机械厂实习个人总结 高考冲刺理科学习方法 欢度六一儿童节500字三年级作文 高中浪费时间话题作文范文 满分作文大全1000字(集合3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点 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家庭教育表演观后感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笔记 高考答题技巧选择题方法 小学测试题 秋游写作课堂教学案与秋游的小学生范文 你是我的一本书中考高分作文600字 2020年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大全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550字九年级作文 《中华少年》读后感优秀范文 故事在线听(汇编7篇) 万圣节·思考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散文朱自清(推荐18篇) 2022年狼王梦读书心得 2022施工员实习工作总结 家人的爱教案(汇编9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四年级秋天作文大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部编版1-5课) 专家指导:小升初语文高分技巧与考前心理辅导 不奋斗不青春演讲稿_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寻春》韩少华阅读答案 小王子读书笔记 闻一多名言(热门3篇) 庆祝父亲节500字八年级作文 高一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 难忘的考试 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大全 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观后感范文 如何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二年级作文 中小学生《傲慢与偏见》优秀读书笔记 《雄狮去流浪》读书笔记 谜语短信(合集6篇)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 关于实践心得作文 重阳敬老主题班会(精选7篇)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知识观后感 三位数的加法教学反思(汇集20篇) 3岁故事(热门19篇)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高三话题作文痕迹800字 中考作文400字 《匆匆》读书笔记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优质15篇) 猜字谜教案(优质6篇)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通用5篇) 点赞青春500字初中作文 暑假实习工作感想 五年级有关期末考试的作文 与诚信同行800字满分作文 我上三年级了作文 司马缸砸缸读后感400字范文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学会变通800字议论文 简约句子(集合5篇) 本科毕业实习评语 高中骆驼祥子读书笔记800字 议论文名言(精品5篇) 家庭教育家长心得体会 高三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高三语文答题方法整理 望岳说课稿(推荐3篇) 历年四级听力真题(热门3篇)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