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将相和教案设计(精编5篇)

将相和教案设计(精编5篇)

亲*** 23-04-09 教案

将相和教案设计(1)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学会简要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学会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课文中的三个故事是围绕怎样一个中心组织在一起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导入  新课:学生自学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

一、解题

1.介绍时代背景(略)

2.抓题眼“和”,理解题意(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要求:(1)查字典学习字词,解词要联系上文;(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3)给文章分段;(4)拟定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注意:

廉 颇 蔺 相如 胆怯 抵御 上卿

(2)组词

秦 璧 击 协 渑

泰 璧 缶 胁 淹

(3)解词:

完璧归赵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4)指名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并说明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

(6)给三个故事拟小标题。

四、熟读课文

五、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

教学步骤 :

一、从整体入手,启发提问,直奔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后提问: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廉颇、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廉颇是怎么说的?从课文中找出廉颇说的这段话,读一读。

3.继续提问: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爬到他的头上去了,他说的对不对?不对,靠什么(引导学生读议第一段。提示三个故事的联系)?

二、学习第一段,幻灯提示本段重点内容,通过重点部分人物言行的读议,了解人物品质

1.默读第一段。

思考题: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是怎样立功的。

阅读要求:抓住蔺相如的言行,认真理解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即他具有怎样的品质。(学生默读、勾画、思考;教师板书:言行→品质)

2.幻灯出示图片——课文中第一幅插图。学生看图后,教师提问:画面上表现的是这一段中哪一小节的内容?然后指名读这一节。(第八自然节)

3.结合这一小节描写蔺相如言行的语言说一说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读议中,教师适时做如下点拨:

①蔺相如理直气壮地面对秦王,他的理在哪里?

②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说是要往柱子上撞。在他要撞却没撞的瞬间,他可能想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机智勇敢”

4.教师小结:蔺相如是怎样做到完璧归赵的呢?他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秦王的骗局,又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机智勇敢地与秦王斗争,争取主动,赢得时间,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了大功。那么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的呢?

三、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言行,了解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第二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强化训练重点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加深训练重点:“言行→品质”的印象。

2.提出进一步要求:不借助图片提示,确定此段的重点内容。(第三自然段)

3.学生默读、思考、抓住人物言行议论(议论重点:“生气极了”,“再要求…再要求……”“不答应……拼了”)。

4.教师小结:蔺相如不畏强暴,在与秦王的斗争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认为他是靠一张嘴上去的,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继续学习第三级。

四、读议第三段,围绕“和”字,抓住人物言行,进一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贯穿全段的思考题。

3.抓住人物言行,围绕“将相是怎样和好的”读议此段。

教师适时点拨:

①“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是不是蔺相如自我吹嘘,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立功的情景,再与对廉颇忍让的言行对比,突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

教师板书:“顾全大局”

②“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秦国必然趁机来打我们。课文中哪个地方证明了蔺相如的话是对的(引导学生体会;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大作用。板书:英勇善战;蔺相如充分估计廉颇作用,可廉颇却贬低蔺相如的功劳,两相对比,看出蔺相如的高尚;认识到:为了国家的利益,必须和好。)

4.教师范读蔺相如说的'这一段话。

5.这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等教师提示后,学生齐读“我所以……利益”。

6.学生读议“负荆请罪”一节。(引导学生通过廉颇的动作描写,突出他为了国家利益,知错就改的品质)。

教师点拨:

①在对蔺相如的态度上,廉颇开始是“很气”,后来又觉得“很不应该”,这是为什么?

②廉颇认识到自己错了,登门请罪,他为什么把自己的错误看成是罪过?

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学生看图,教师小结

学生齐读“负荆请罪”一节。

五、总结全文

教师提问:

1.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蔺相如和廉颇哪些高尚品质。

2.这些品质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来,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板书:言行品质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学习了廉颇、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团结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而且学到了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第三课时(略)

【板书设计 】

21.将相和

[评:《将相和》一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赞扬了蔺相如和廉颇的高尚品质,说明了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将相之间要加强团结的道理。本文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是本文篇幅较长,为了不中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完整地体现作者精妙的艺术构思,我把全文三个故事的读议安排在一节课之中,体现了长文短讲。

根据大纲和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2.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思想


将相和教案设计(2)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 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阅读第二、三两大段;搞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步骤 :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二、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两节课内容,朗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巩固字词。

教学步骤 :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 3)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评:《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写人物的,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说明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和加强团结。从教材特点和读写训练的任务考虑,教学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是很有特点的,课文按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对独立。但组合在一起,它们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与整篇也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时,要体现“大纲”的精神,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段落和整篇课文的联系……。”所以从特点考虑,教给学生“抓联系”也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大纲还指出,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在“整——分——合”课堂教学结构上,做了一些尝试。

下面谈谈在处理这篇教材中如何着力体现以上观点的。

整,要从整篇入手,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首先有个总的印象。学习《将相和》一文,通过预习,初步阅读,学生应该了解课文是历史故事,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言和的事。

整,还指在下面的进一步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时要有“整体”观念,处处着眼于整篇文章,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能把一课分析成几段书。

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呢?很明显,课题《将相和》将引起读者如下思考:将相有过什么矛盾,为什么要讲和,为什么又能言和?可见讲和的原因,失和的原因,言和的基础,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条线索去阅读理解,搞清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搞清三个故事与整篇《将相和》是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完整的深刻的认识。

分,指分析,有内容的分析与结构的分析。要知道各个部分的内容,还要理清本部分与其它部分的联系


将相和教案设计(3)

有关《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将相和教案设计(4)

《将相和》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一)疑

在正确读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好?……质疑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在学生质疑时,教师板书:

(二)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课文。在阅读中识读生字新词,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去掉上面板书中的问号,第一次完善板书。

(三)讲

要求学生讲讲三个小故事。既是复述的训练,又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准备。三个小故事的复述指导由“扶”到“放”。具体做法如下:

“完璧归赵”:师生一起阅读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同列出提纲(小黑板上)。让学生边看提纲,边看课文插图进行复述。

“渑池会”: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列提纲,看提纲复述。

“负荆请罪”: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回想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品

一品人物特点。在复述故事后,追问: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第三次完善板书。

二品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特点的(这是整篇的教学重点,花时要多)。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分别注明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随机进行品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通过交流、品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廉颇、蔺相如的可贵,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思想教育。

三品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前两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写

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一个人物片断。要求选取一件典型的事,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小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学到的写作方法,也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关于教学设计的三点说明:

1.把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即“读”),有利于加强指导,提高教学效益。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较多。不要集中学习,可随课文识读理解,个别词语也可随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3.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将相和教案设计(5)

课文《将相和》教案设计范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五)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2)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

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③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灯片,阅读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b.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说得对。从渑池会见之后,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总结、扩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间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疑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解决疑虑:

(1)分角色朗读全课,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品质。)

(2)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讨论、交流、点拨:叙述了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敌我矛盾;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矛盾。)

(3)贯穿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蔺相如)蔺相如在这两个不同的矛盾面前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点拨:对秦国敌我矛盾采取坚决斗争、针锋相对的解决办法;对同廉颇的内部矛盾采取顾全大局、求和、团结的解决办法。)

(4)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讨论、交流、点拨:师:三个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蔺相如有完璧归赵之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前是因,后是果。师: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奇功却是廉颇与他失和之因,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是因果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这个原因,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而最后蔺相如忍辱退让,廉颇受感化,负荆请罪,主要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大敌当前,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这是促成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三)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根据将相的高尚品质来谈感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都能向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相关推荐

晨会励志故事及感悟(汇编3篇)

故事
晨会励志故事及感悟(1)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普吉岛的ClubMed渡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英文的翻译公关。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位满脸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员,安慰着一位大约四岁的西方小孩,饱受惊吓的小
展开详情

黄金时代读后感范文

八年级语文
从前我说不出最喜欢的作家,今天后有了,他叫王小波。21年前的今天,他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浪漫骑士、行吟诗人的背影。20多年过去了,我捧着《黄金时代》,仿佛置身那个时代,感受着人生的荒诞和悲喜。《黄金时
展开详情

我与社会教案(集合18篇)

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活动准备:1、学生设计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2
展开详情

大学英语作文300字

英语
如果我们分析海水的盐度,会发现地区间只有轻微的变化,然而有些小的变化是重要的。导致海洋的盐度变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其中之一是通过蒸发的方式即把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来减少海洋中的水分。这样由于盐留了下来,
展开详情

高二英语下学期大小考知识点归纳

高二英语
基础梳理rollfolkjazzmusicianpretendattachearnpasser-byinstrumentcashstadiomillionairehumorousactorreplya
展开详情

语文试卷分析(推荐15篇)

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分析(1)考试是检验学生近期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更是对教师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挑战,也是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还是反映出一定
展开详情

高中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
掌握每一个公式定理做课本的例题,课本的例题的思路比较简单,其知识点也是单一不会交叉的,如果课本上的例题你拿出来都会做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做课后练习题,前面的题是和课本例题一个级别的,如果
展开详情

桃源洞

全科知识
桃源洞全国有四个:一个是福建永安桃源洞,一个是湖南炎陵桃源洞,一个是安徽黟县桃源洞,最后一个是香港大浦桃源洞。目录简要概述人文历史主要旅游周边景点收缩展开简要概述在永安市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
展开详情

九年级关于理想优秀作文

九年级语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是你对自己负责的境界。但扪心自问,我们有多
展开详情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为了更好的推进这个目标,我借助暑假的机会,认真查找了关于社会的环境、工作、生活,并大胆主动的迈出了自己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以下是我在这次实践中的体会和心得:一、对社会的认识,对自我的了解在走上大学之前,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热爱劳动班会教案(汇集4篇) 《狄仁杰大唐新语》阅读答案 新学期语文学习方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法院实习自我总结鉴定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暑期实践的心得体会 七年级英语竞赛试题 2022年简洁的人生格言(精选295句 ) 长征读后感范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轰隆隆老师读书笔记 四字成语祝福语大全(集锦14篇) 观狮子王有感范文500字 2022年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500字 假期实践心得体会 高三英语学习计划 描写母亲河的相关文章 政治教学总结归纳范文 初一军训心得体会700字2022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6篇) 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 2022高中英语必修二知识点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稿范文 三年级的写景作文怎么写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00字 交通安全知识的顺口溜(精选165句)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家庭教育》读后感 宇宙中的能量最初是从哪来的 高一新生军训总结范例 考试以后作文500字 比例知识点大全(集合3篇) 除夕六年级作文300字 故事幼儿(推荐20篇) 美术教师实习报告怎么写 安全知识演讲稿 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考试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优选4篇) 寓言故事600字(汇编20篇)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实用6篇) 2022上海市最好的专科学校 虎成语大全(汇总15篇) 小小的船音乐教学反思(通用4篇) 实用的中考优秀作文 高三生物专项题型突破 大学专业自荐信 含有春的成语(汇编8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汇集19篇)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巴金的家的读后感高一800字 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6年级上册应用题的练习 体育实习工作周记 数学趣味题目(推荐3篇) 清明的谚语(通用15篇) 李白散文(精品4篇) 电子商务教案(集合5篇) 五年级我爱我的家乡作文范文 2022年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800字 难忘的考试作文 高考语文的偷分技巧 成人高考语文精讲炉中煤 普通话水平考试说话题目 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 献给准高三生的励志演讲稿 青鸟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 大学英语角策划方案 关于劳动最光荣的作文_五一劳动节话题作文650字 中考化学怎样复习之九个必考考点 教师节学生代表演讲稿 高二数学题(人教版) 家庭教育作文 高二历史根本原因分析法 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具体事项2022参考(集合8篇) 呵护孩子好奇心的5个方法 笑猫日记读书笔记800字 学习英语心得 雨的交响曲550字五年级作文 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高二英语范文2022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英语学习随笔 常用的成语(集合18篇) 高二英语提升阅读能力方法 磁极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集锦3篇) 大学生部门单位实习报告 成长的烦恼500字五年级 描写成长的优美句子(汇总5篇) 《老天会爱笨小孩》读书笔记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七月的天山读后感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 高三作文800字范文 做数学题有何技巧方法(热门5篇) 关于感恩朋友的句子(热门8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高一距离议论文800字 天上的星星阅读答案(汇总6篇)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搭石读后感 高三人物作文素材整理 诗歌的英文(集合18篇) 高一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 个人座右铭 表达心情烦躁的句子(实用6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编5篇) 以停电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变色鸟教案(集合8篇) 雨天安全教案(热门11篇) 高三作文换位思考800字2022 初三理想作文大全 2022小升初语文写作文技巧 咬文嚼字说课稿(汇集4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儿童故事文本(合集20篇) 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告别母校作文六年级 学校实习工作报告 六级听力真题(合集15篇) 大学志愿者实践心得 高三网上购物英语作文范文 高三命运议论文800字 七年级读匆匆有感范文 关于幸福中考满分作文500字 我家的故事作文800字(推荐5篇) 比喻句的练习题(热门5篇) 另一扇窗子阅读答案(合集6篇) 大学生贫困证明模板参考(精选15篇) 售货员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趣味数学谜语及答案(汇总3篇) 范烟桥《太湖碎锦》阅读答案 海洋地理知识点(甄选7篇) 小学一年级我的理想作文 以童年趣事为题的作文(汇集5篇) 六年级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草房子读后感800字高一范文 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五一劳动节诗歌朗诵 以信任为题的800字中学生议论文作文 高一议论文尊重800字范文 关于歌颂青春的诗歌(优选3篇)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合集3篇) 肩膀500字优秀话题作文 大自然的启示为500字初中作文 三年级英语优秀学习方法 2022高考冲刺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关于夏天散文(汇编20篇) 八年级阅读《昆虫记》有感范文 小学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孔乙己续编作文 开学第一课班会主持稿(汇编5篇) 考试的感受小学生作文 四年级语文重要的知识点 2022年五一劳动节祝福语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热门15篇) 巴蜀小升初优秀作文 新中国成立的诗歌(甄选17篇) 时间的议论文高一范文 我的笔记本作文 学习英语的好处 小学生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2022高中化学化学电源教案 光污染阅读答案(合集5篇) 柳林风声小学生阅读笔记 三分钟诗歌朗诵(汇总4篇) 初中物理要点大全与学习方法 浅谈地理图像的学习方法(汇总8篇) 实用的中考作文600字 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汇集12篇) 有关高三英语优秀作文 关于心理的名人名言(甄选3篇) 高三点滴作文800字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考试小学作文 学好高中历史的四个关键 成人高考英语专升本知识点 化学学习方法 部编版语文教材教学重点 读书名人名言大全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整式乘法教案(甄选3篇) 英语语法填空的技巧与模板 小学生五年级读书笔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我是小主人教案(优质15篇) 2022新高三特殊的英语学习技巧 2022高三广州调研语文 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 好好开始! 把握时间800字精彩作文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习题(集合3篇) 高考理科学习方法大全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制度 商朝历史人物故事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