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汇编18篇)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汇编18篇)

王*** 22-11-07 故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

草木皆兵

基本释义

[ cǎo mù jiē bīng ]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出 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例 句敌人吓得惊恐万状,~。

典 故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

完璧归赵

基本释义

[ wán bì guī zhào ]

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出 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例 句 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请你放心。

典 故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3)

负荆请罪

基本释义

[ fù jīng qǐng zuì ]

《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出 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例 句只怪我们用错了人,应当~。

典 故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4)

围魏救赵

基本释义

[ wéi wèi jiù zhào ]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 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 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典 故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

四面楚歌

基本释义

[ sì miàn chǔ gē ]

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 处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例 句我们利用有利地形,又调来几支队伍,使敌人陷于~的绝境,不得不缴械投降。

典 故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6)

负隅顽抗

【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解释】: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出处】: 《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举例造句】: 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发生饥荒,饿死了许多人。孟子的弟子陈臻要孟子再次劝说齐王开仓放粮,孟子说他不想再做冯妇,于是讲一个众人赶虎,虎负隅顽抗,冯妇前去打死老虎,虽然为民除了害,但很多读书人去讥笑冯妇的故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7)

风吹草动

【拼音】: fēng chuī cǎo dòng

【解释】: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举例造句】: 万一后边有些风吹草动,被人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

【故事】: 春秋时期,楚平王十分昏庸荒淫,竟霸占自己的儿媳妇,太子老师伍奢认为不妥被抓起来,楚平王命他写信叫回外地的儿子伍尚与伍员(伍子胥)。伍尚回去后与父亲被杀,伍子胥历尽艰辛,昼伏夜出,十分小心风吹草动,终于逃到吴国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8)

分崩离析

【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解释】: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处】: 《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举例造句】: 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

【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9)

多多益善

【拼音】: duō duō yì shàn

【解释】: 益:更加。越多越好。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举例造句】: 这位公子却有钱癖,思量多多益善,要学我这烧争之法。

【故事】: 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朝廷所杀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0)

道听途说

【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举例造句】: 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故事】: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1)

大逆不道

【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解释】: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举例造句】: 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

【故事】: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军与汉军在广武城相遇,项羽想与刘邦单独角斗来结束战事,刘邦死活不肯应战,只是列举项羽十大罪状,说项羽是大逆不道。项羽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士兵向汉军放箭,刘邦中箭,汉军只好退回皋城防守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2)

大笔如椽

【拼音】: dà bǐ rú chuán

【解释】: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处】: 《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举例造句】: 大笔如椽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故事】: 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3)

程门立雪

【拼音】: 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 《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举例造句】: 程门立雪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杨时,淡薄名利,放弃做官的机会,拜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顥与程颐兄弟为师学习理学,学成后回南方讲学。程顥病故后,杨时去拜访程颐,见程颐正在休息,便恭恭敬敬站在院外的雪地里等恩师的醒来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4)

大材小用

【拼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解释】: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处】: 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举例造句】: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

【故事】: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终日借酒浇愁,张飞来巡视才发现庞统的真实才能,孔明推荐庞统给刘备,刘备任命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5)

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解释】: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举例造句】: 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

【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唇红齿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人们见了,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6)

指鹿为马

基本释义

[ zhǐ lù wéi mǎ ]

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出 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典 故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7)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8)

荆轲刺秦王:燕国太子丹让荆轲去刺杀秦国国君,献上地图以后,图穷而匕首现,最终却没能刺杀成功,荆轲被杀,但这种英雄形象却深深刻在了我们脑海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成为千古绝唱。

四面楚歌: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并且夜里四周包围的军队唱的都是楚地民歌,可见战事形势并不乐观,最后项羽带八百骑兵突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结局还是悲凉的。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兵败,到吴王夫差马鹏处干活,但每天睡柴草、舔苦胆提醒自己复仇。久而久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不杀反而放了勾践,勾践最终灭了吴国。告诫我们要学会忍辱负重、励精图治。

完璧归赵:秦国想要赵国的和氏璧,赵国蔺相如智斗秦王,最终完好无损的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秦国强大,虽然表面上是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但实际上想巧取豪夺,蔺相如就趁秦国斋戒之日,让随从从小路逃回赵国,保住了和氏璧。

信陵君窃符救赵:长平之战后,秦昭王继续进攻邯郸,赵国想请楚、魏出救兵援助,可魏国惧怕秦国强势不敢出兵,魏信陵君就帮如姬报仇,如姬替他偷了兵符,最后楚春申、赵平原、魏信陵三支军队把秦军赶回河西。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考试作文
监考老师带着铃声走进教室,我的心跳每分钟200下。扑通!老师一脸严肃无情地看着我们,当着我们的面翻开试卷。我看着大队领导小杨。她一口接一口地咽了下去,拍拍胸口,叽里咕噜地乞求上帝的保佑。老师把试卷倒着
展开详情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大全

七年级地理
复习内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共四章十节课复习时间:20XX年6月—20XX年7月8日共十课时复习材料:教科书、课时训练、六套试题、两套往年期末试卷复习目的:迎接丰润区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争取取得优异
展开详情

伟大的悲剧读书心得

八年级语文
悲剧,总会悄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有时,如一只拦路虎,堵着你不敢向前;有时,如一座山,咬紧牙关,翻过山,迎接你的,又将是一片广阔大地。《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斯科特一行人代表英国向南极发起了挑战,但由阿蒙
展开详情

考试后作文

考试作文
复习阶段结束了,紧张的'期末考试给这个学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这次考试让我对我的学习情况有了很大的反思。语文考试可是我的奖项呢!可考试期间的一道题却让我很伤脑,这道题是这样的:“什么样的九寨沟真美啊
展开详情

物业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高考
今年7月20日开始,我在曲阜市龙虎小区物业进行了物业管理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依次对设施管理、事务管理、保安管理进行了实习。在实习中,我在管理处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物业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
展开详情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笔记

笔记
教了这么几年数学,终于略微懂一点数学语言如何去说才有效。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语言不仅仅要求精准,还要求不啰嗦,最好做到言简意赅,用最简洁的话语来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复杂的思想。(1)在
展开详情

鲁教版初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骇hài:惊骇;惊诧;惊动。掳lǔ:俘获;抓获。惶急huángjí:恐惧慌张。疮疤chuāng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诘问jiéwèn:追问;责问。渴慕kě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展开详情

1000字左右的军训总结

军训专题
军训是我考入高中的第一次考验,他挑战了我的毅力,坚强和耐力。给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刚开始军训真的很累,自己都不想坚持了,但是看到大家一个个耸立在操场上,一动不动,就会问自己:“同样的苦,同样的累。
展开详情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张嘉佳到底是一个温暖的人,《云边有个小卖部》依然跟他以前的书一样,又是一个温暖而又动人的故事。本书生动地讲述了刘十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先说主人公刘十三,他是一个纯朴善良又说到做到的人。小时候他总是把
展开详情

描写战争诗句(通用6篇)

诗句
描写战争诗句(1)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描写战争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朔气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当代大学生优秀事迹材料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作文范文 部编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热门6篇) 蒹葭优秀教案(集合5篇) 高二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作文 鲁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讲解 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家庭教育心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 贪玩老爸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教案(汇集7篇) 怎样快速高效提高复习效率(实用6篇) 时光不老600字优秀作文 渔夫的故事读后感 蜜蜂读后感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荐】 小学二年级日记:篝火晚会 5分钟大学英语演讲稿范文 三年级上册的练习题 高二历史的七大学习方法 教师节演讲稿4 岁到岁亲子课教案(优质5篇) 考试优秀作文 中专生建筑实习报告 找春天教案(精选19篇) 传统美德故事大全(优选5篇) 中考话题作文300字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反思(热门5篇) 2022年青鸟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00字 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测试卷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 关于感动的名人名言(汇集7篇) 昆虫记读书笔记300字 爱丽丝梦游仙境故事梗概(集合3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考试后感想(通用16篇) 写人评语(精品6篇) 数学谜语带有答案 以时间为话题的600字五年级优秀范文 新初一政治提分方法和中政治问答题大题套路 红色的画教学反思(必备7篇)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500字 高一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the”的妙用 英语心得 初一地理上册期中期末知识点 初一数学复习计划 蚊子和狮子读后感范文 形容天气热的成语(集锦3篇) 土木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日本狐狸犬 小升初专家指导:初中怎样学好数学?如何有效帮助孩子小升初考试? 军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500字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 医院新入职员工军训心得体会 声声慢教学反思(精品18篇) 幼儿诗歌春雨(汇集3篇) 安徒生童话六年级读书心得范文 人要懂得感恩500字小学作文 关于正能量的小故事(汇总4篇) 有关小学期中考试作文 家长期末评语(优质19篇) 幼儿讲故事活动方案(集合17篇) 新时代好少年推荐事迹材料 中考作文 学生座右铭 10以内加减混合练习题 关于考试前后的作文(集合20篇) 斑羚飞渡读后感范文 我眼中的秋天600字精彩作文 初一语文专题知识点总结 孝顺议论文(热门16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有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老猫睡觉醒不了教案(精编5篇) 我的教学故事 部编版二上语文教学设计(实用5篇) 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合集6篇) 分与合说课稿(精品10篇) 物流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读书有感笔记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汇编17篇) 三字经读书笔记 考试感悟作文 教师节祝福语短信 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 努力诗句(推荐5篇) 保险公司实习生心得体会范文 川岛茉树代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甄选4篇)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期中考之后作文 大学生实习编辑工作总结范文 我的考试烦恼作文 2022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 哄睡小故事(汇总18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大暑诗句(汇总18篇) 黄波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案(汇集15篇) 2012高考百日誓词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范文500字 学校对联大全带横批(集合3篇) 2022年新课标高中生物知识点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甄选10篇) 高一怎样听生物课的方法 滚球教案(精编15篇) 端午的阳光阅读题答案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反思(优质8篇) 六一儿童节的名言(甄选9篇) 大学英语自我介绍 新北师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的成语(集锦20篇) 第一次考试作文 函数应用题(通用3篇) 写作常用38个万能句型与优秀范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热门15篇) 数学考试作文400字 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 十二生肖歌音乐教案(优质7篇)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课后训练题 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青春进行曲500字小学作文 三宝树 相交线教案(集锦6篇) 600字军训个人感想 节约用水征文(必备4篇) 鲸说明文(汇总3篇) 历史高考答题技巧 口腔实习生自我鉴定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四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归纳 小学六年级作文读书作文 《目送》读书笔记 心情的签名 怒放的生命500字初中作文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优质16篇)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原则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范文500字 骨科护士的实习日记 正能量的诗歌(精品15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甄选18篇) 语文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感恩母校诗歌朗诵稿(精选5篇) 瓦伦西亚队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8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望洞庭阅读答案(必备4篇)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2022年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小学生教师节演讲稿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密度说课稿(推荐19篇)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精品6篇)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 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教案 每周同上一堂家庭教育课观后感 如何学好初三英语 发散思维训练(汇集20篇) 大学暑期军训日记总结 学校庆国庆节活动方案 高中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政治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集合4篇) 高一函数题目及答案解析 有关诚实的名言警句(优选3篇) 中考作文 命运高二作文 圆锥的认识教案(通用15篇) 商务英语考试报名时间(集锦3篇) 小兔请客教案(精品6篇) 军训个人参与感悟总结 小说《犯点傻》阅读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木垒鸣沙山 客人来了教案(合集10篇) 优秀事迹标题(必备5篇) 经典故事(汇总15篇) 生日诗词祝福语(集合4篇) 感恩父亲节700字七年级作文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考试随想作文 收心的句子(推荐10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第一次坐火车 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微信签名句子 小学二年级英语优秀作文 考试的启示作文600字 安全培训试题 选择人生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相关范文 乃哟乃教案(必备3篇) 指南针教案(优质7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