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爱莲说知识点(合集20篇)

爱莲说知识点(合集20篇)

配*** 23-06-26 知识点

爱莲说知识点(1)

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香远益清——芬芳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清高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莲的形象来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

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用牡丹反衬莲,用菊正衬莲,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衬托’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用来衬托的两种事物通常有主次之分,。衬托可以区分为正衬、反衬。)

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本文主题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对追逐名利的世风的厌恶和鄙视。

根据本文,说一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爱莲说知识点(2)

1、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年), 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与李宽、韩愈、张拭、黄干、李士真、朱熹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XX年版)。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濂学创始人、二程(程颢和程颐)的老师。他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明断狱案,得到人民的赞赏。

这篇文章是周敦颐做南康(今江西庐山市)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莲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浑浊,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爱莲说知识点(3)

阅读探究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

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

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以上就是初二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爱莲说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知识点(4)

可:值得蕃(fán):

多。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涟:水清而有微波。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

直: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亵(xiè)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助词。

隐逸(yi):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宜是应当的意思,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众:多。


爱莲说知识点(5)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

?3 、 植:立。 4、鲜:少

5、 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

7、只,仅 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爱莲说知识点(6)

爱莲说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爱莲说句子翻译: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非常多。

爱莲说句子: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句子翻译:

而我却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爱莲说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爱莲说句子翻译: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爱莲说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句子翻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爱莲说重点句子: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知识点(7)

一、文学常识

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二、原文

水陆草木之(1)花,可爱者甚(2)蕃()。晋陶渊明独(3)爱菊。自(4)李唐来,世人甚(5)爱牡丹。予(6)独爱莲之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不蔓(12)不枝(13),香远益(14)清(15),亭亭(16)净(17)植(18),可远观而不可亵(19)玩(20)焉(21)。

予谓(22)菊,花之隐逸(2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24)!菊之爱,陶后鲜(25)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26)乎众(27)矣(28)!

三、注释

(1) 之:的。(2) 甚:很。(3) 蕃:多。

(4) 独:仅,只。(5) 自:自从,从。(6) 甚:更,特别。

(7) 予:我。(8)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9) 染:沾染。

(10) 濯:洗涤。(11)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12) 妖:美丽而不庄重。(13) 蔓:生出枝蔓。(14) 枝:生出枝节。

(15) 益:更加。(16) 清:清芬。(17) 亭亭:挺立的样子。

(18) 净:洁净。(19) 植:竖立。(20) 亵:亲近而不庄重。

(21) 亵玩:玩弄。(22) 焉:相当于“呢”。(23) 谓:认为。

(24)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25) 噫:相当于“唉”。(26) 鲜:少。

(27) 宜:当然。(28) 众:多。(29) 矣:相当于“了”。

四、译文

水中、陆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开始,世上的人很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五、字词、句式

字音

蕃(fán) 予(yú)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亭亭净植 亵(xiè)玩 焉(yān) 隐逸 噫(yī) 鲜(xiǎn)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生出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出枝节。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古今异义词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一词多义

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暮寝而思之(代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无实意)远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距离长)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特殊句式

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动句。染,受沾染。

六、理解性默写

文中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写出莲的可爱之处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中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中与“洁身自好”意思相近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互为反义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中描写莲花品质、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中通外直。

文中最能概括(集中表现)莲的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章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中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中说明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的两个句子:

①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②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在“简答题”的第六项的表格里,也包含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

七、简答题

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

本文的感情线索:爱

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

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

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②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③ 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

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能够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作者写莲的具体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

方面对应句子莲的品质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

(AB)生长环境(A)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A)高洁 (B)质朴比喻君子(A)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B)又不以孤高自诩。

(C)体态 (D)香气(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C)正直 (D)芳香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 (D)美名远扬。

(E)风度 (F)气质(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清高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

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回答):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

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睦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用意是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爱莲说知识点(8)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写作风格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爱莲说知识点(9)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_____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3、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6、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7、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案牍():官府的公文。

12、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1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15、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16、蕃():多。

17、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18、染:沾染(污秽)。

19、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20、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1、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22、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23、焉:助词。

24、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2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26、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7、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28、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29、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0、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文后练习:

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附加练习

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回应__________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

阅读理解。

①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_____________,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陋室铭》)

本文意在说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陋室铭》)

《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10、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1、你喜欢哪一种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样的志趣?简要谈一谈。

答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对官府公事厌倦

“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菊花牡丹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追逐富贵、趋炎附势已经形成了恶浊的社会夫风气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

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否定态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

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0、答案不一,选择一种观点,只要有道理就可。

11、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爱莲说知识点(10)

一、文学常识

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二、原文

水陆草木之(1)花,可爱者甚(2)蕃()。晋陶渊明独(3)爱菊。自(4)李唐来,世人甚(5)爱牡丹。予(6)独爱莲之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不蔓(12)不枝(13),香远益(14)清(15),亭亭(16)净(17)植(18),可远观而不可亵(19)玩(20)焉(21)。

予谓(22)菊,花之隐逸(2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24)!菊之爱,陶后鲜(25)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26)乎众(27)矣(28)!

三、注释

(1) 之:的。(2) 甚:很。(3) 蕃:多。

(4) 独:仅,只。(5) 自:自从,从。(6) 甚:更,特别。

(7) 予:我。(8)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9) 染:沾染。

(10) 濯:洗涤。(11)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12) 妖:美丽而不庄重。(13) 蔓:生出枝蔓。(14) 枝:生出枝节。

(15) 益:更加。(16) 清:清芬。(17) 亭亭:挺立的样子。

(18) 净:洁净。(19) 植:竖立。(20) 亵:亲近而不庄重。

(21) 亵玩:玩弄。(22) 焉:相当于“呢”。(23) 谓:认为。

(24)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25) 噫:相当于“唉”。(26) 鲜:少。

(27) 宜:当然。(28) 众:多。(29) 矣:相当于“了”。

四、译文

水中、陆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开始,世上的人很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五、字词、句式

字音

蕃(fán) 予(yú)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亭亭净植 亵(xiè)玩 焉(yān) 隐逸 噫(yī) 鲜(xiǎn)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生出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出枝节。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古今异义词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一词多义

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暮寝而思之(代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无实意)远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距离长)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特殊句式

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动句。染,受沾染。

六、理解性默写

文中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写出莲的可爱之处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中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中与“洁身自好”意思相近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互为反义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中描写莲花品质、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中通外直。

文中最能概括(集中表现)莲的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章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中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中说明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的两个句子:

①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②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在“简答题”的第六项的表格里,也包含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

七、简答题

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

本文的感情线索:爱

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

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

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②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③ 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

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能够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作者写莲的具体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

方面对应句子莲的品质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

(AB)生长环境(A)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A)高洁 (B)质朴比喻君子(A)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B)又不以孤高自诩。

(C)体态 (D)香气(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C)正直 (D)芳香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 (D)美名远扬。

(E)风度 (F)气质(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清高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

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回答):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

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睦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用意是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爱莲说知识点(11)

一、作者及文体介绍

作者链接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着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文体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一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二、读音

周敦颐( yí ) 蕃( fán ) 淤泥( yū ) 濯( zhuó )清涟( lián )

亵玩( xiè ) 隐逸( yì ) 鲜有闻(xiǎn ) 噫( yī )

三、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之:的。可:值得。蕃:多。

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唯独。

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自)从。甚,很,十分。

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下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同。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通,空。直,挺立。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益,更,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可:可以。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语气助词。

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柄内部贯通,外形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但是不能靠近玩弄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谓:认为。之:结构助词,的。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鲜(xiǎn):少。闻:听说。

译: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众,多。

译: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是很多了。


爱莲说知识点(12)

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香远益清——芬芳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清高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莲的形象来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

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用牡丹反衬莲,用菊正衬莲,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衬托’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用来衬托的两种事物通常有主次之分,。衬托可以区分为正衬、反衬。)

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本文主题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对追逐名利的世风的厌恶和鄙视。

根据本文,说一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爱莲说知识点(13)

1、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中心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比喻君子只刻在远处恭敬的观赏,而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作者把菊花比喻为(隐逸者)把牡丹比喻为(富贵者):把莲花比喻为(君子)

7、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菊,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我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写莲花可爱形状的目的: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9、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0、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3、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1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1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7、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的人。

18、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知识点(14)

1、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年), 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与李宽、韩愈、张拭、黄干、李士真、朱熹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XX年版)。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濂学创始人、二程(程颢和程颐)的老师。他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明断狱案,得到人民的赞赏。

这篇文章是周敦颐做南康(今江西庐山市)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莲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浑浊,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爱莲说知识点(15)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儿,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并)不(显得)过分艳丽,(它的柄)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爱莲说知识点(16)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下面是其知识点,欢迎阅读: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写作风格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爱莲说知识点(17)

爱莲说知识点总结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我们搜集了这篇八年级语文爱莲说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原文及翻译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繁,多

翻译: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丹。独:只;自:从;甚:众、多;

翻译: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却(可是,但是);  染:被污染。翻译:我则唯独喜爱莲——(我喜欢)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

原文: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

翻译:经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娇媚。

原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蔓:不生枝蔓; 不枝:不长枝节。

翻译:它的茎梗里面通透,外形挺直,不过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

原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越发,更加;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

翻译:香气远播,越发清新,笔直洁净地站在那里。

原文: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焉:助词;

翻译: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认为,以为。隐逸:隐世避居;

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原文: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翻译:牡丹,是花中的富豪;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原文: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叹词,相当于“唉”;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鲜:少;

翻译:啊!对于菊花的钟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原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应当;众:多;

翻译:对于莲的钟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钟爱,自然人数就很多了。

三、中心思想:

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四、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可爱者甚蕃:    繁,多

(2)亭亭净植:   树立

(3)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庄重

(4)香远益清:    越发,更加

(5)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6)而不染:被污染

(7)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清涟: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

(8)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9)不可亵玩焉:亵玩:玩弄。

(10)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说)

(11)宜乎众矣:(宜:应当)

(12)出淤泥而不染:   不被沾染

(13)陶后鲜有闻: 少

(14) 同予者何人?   我

(15)晋陶渊明独爱菊:   只

(16)自李唐来:    从

(17)世人盛爱牡丹:   众、多

五、一词多义:

1、之

(1)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4)何陋之有: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可

(1)可爱者甚蕃:   值得;

(2)可远观:可以;

3、鲜

(1)陶后鲜有闻: 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艳;

4、远

(1)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2)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副词,远远的;

五、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植: 古义:树立   今义:种植

宜乎众矣

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六、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七、判断句: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表判断)

八、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九、用原文语句回答:

1、入题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出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写莲长成后的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莲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的句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9、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1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0、“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十、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总提句,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4、莲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作者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5、菊之爱有哪两重含义?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什么?

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

6、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既照应上文“与独爱莲”,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事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7、本文以“爱”为脉络,写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时又是花中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句表达了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

9、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0、“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12、“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14、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5、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6、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7、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8、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9、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思想感情。

20、文章中“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这些具体特征代表了莲花的哪些可贵品质?

“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这些特征代表莲花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21、细细揣摩“菊之爱”有两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如赞成两种都有道理。自圆其说即可。)

作者的意思是避世者不染尘世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2、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你能具体指出都用了哪些句式吗?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的句式分别是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哪些?

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24、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25、《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26、本文运用托物言志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莲,所言的的志是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7、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衬托,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莲的高洁品质,本文写“莲”的品质,用菊花作正面映衬,用牡丹作反面映衬。

28、《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29、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十一、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5、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7、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成隐士,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莲花比喻成君子。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9、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10、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写出莲花的别称三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2、写出描写莲花的名句两句以上: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3)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王昌龄)


爱莲说知识点(18)

初二上册文言文之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鉴于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二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爱莲说,欢迎阅读!

阅读探究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以上就是初二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爱莲说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知识点(19)

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解析

爱莲说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爱莲说句子翻译: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非常多。

爱莲说句子: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句子翻译:

而我却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爱莲说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爱莲说句子翻译: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爱莲说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句子翻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爱莲说重点句子: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知识点(20)

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知识点:《爱莲说》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

?3 、 植:立。 4、鲜:少

5、 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

7、只,仅 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相关推荐

高三作文师恩难忘800字范文整理

高三语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对啊!是老师从我们走进校园开始传授我们知识,从我们无知开始,老师就一天一天不停的教我们做人。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我们这祖国的日夜操劳,累白了头发。累黑
展开详情

2年级暑假的收获作文

二年级语文
7月份,抱着对保险有所认识的心态参加了“中国人寿保险”的培训。二次培训的生活虽然是辛苦的,但是这次的培训收获很大,他让我意识到了“保险”的可贵,增强了“人人需保”的意识;他让我认识了可敬的班主任,多才
展开详情

万圣节快乐作文

知识分享
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到了,这个西洋"鬼节"又给了大家一次放肆玩乐的好机会。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可爱的小弟弟一起去环球港参加万圣节活动。入口处的漂亮阿姨在我的左眼下画了一只红蜘蛛,在我的右眼下画了一
展开详情

会计实习体会总结

实习专题
一个多月的暑假过了大半了,历时一个月的专业实习也结束的很匆忙。一个月很短也很长,让我还没在公司工作烦呢就结束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感觉这个暑假都变充实了,在唐山___________
展开详情

结婚礼物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捷克]雅?哈谢克“无论如何,”卡丽契卡说,“我们得给他们寄去点什么。”耶尼克说:“把那只花瓶送给他们吧!”卡丽契卡睁大眼睛问道:“什么花瓶?”“那只刻花的红花瓶,安娜姑姑送给我们的那一只。”“可那花
展开详情

学会生存读后感范文1000字

高一语文
生存,看似两个普通的子,可是蕴含了多少深刻的哲理呀。又有多少人懂得生存,我们要学会生存,不能做天上的白云被风牵着走。弗雷德里克·多明格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离异的单身父亲,12月16日,多明格斯开车
展开详情

2022年最美劳动者范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
“是你们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始终战斗在环境卫生工作第一线!”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
展开详情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考试作文
一转眼,期末考试就要来了,我都要急疯了。如果考不好,那可就死定了。我该怎么办?没办法,只有好好复习才是正道。自从到了复习阶段,老师就开始让我们大量做卷子。那图书角上的卷子都快要堆成座小山了,据我估计已
展开详情

如何写好秋天的作文素材集合

高三语文
01描写秋天的词语秋高气爽、一叶知秋、春花秋月、春华秋实、金风送爽、春兰秋菊、秋风萧瑟、金风玉露、叶落知秋、秋风落叶、秋月春风、丹枫迎秋、秋收冬藏、落叶知秋、秋高气肃、春去秋来、秋月春花、秋高气和、橙
展开详情

人间草木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八年级语文
他说:“我所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他说:“我们有过各种的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就像是一片极明亮的溪流在心内缓缓展开,鲜活灵动。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溪岸边没有奇崛的山峰亦没有幽邃的深林,遍布的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2022五一游记作文500字 读名著《朝花夕拾》有感范文500字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反思(汇集6篇) 班主任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关于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大学军训新闻稿模板 考试为话题的作文 高三优秀作文800字 中考满分作文 写景作文的结尾(优质8篇) 个人暑期实践心得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_关于手机控的作文 初一的地理复习重点 高二文明作文话题800字 四年级上册作文童话故事400字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满分作文 考试的启示五年级作文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初一新生军训个人总结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高考英语:英语作文想得高分,最后逆袭有绝招 感恩班主任主题班会(热门5篇) 那一次考试作文 关于友情的名言名句(汇总5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精品8篇) 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医院实践心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测试题 牢记消防安全知识顺口溜 2022年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500字 先锋岗简要事迹材料 考试以后初中作文 注册会计师岗位职责 应届毕业生实习报告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必备4篇) 自然作文600字(汇总18篇) 2022主题是梦想高一作文 军训感想作文1000字范文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庆六一诗歌朗诵(甄选5篇) 专业大学生英语求职信 初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数学学习建议方法 关于独立的议论文(优质7篇)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 关于自考本科心得体会(优选4篇) 正能量名言名句 关于小学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求助信点评:写出“出彩”的高考英语作文很难吗? 父爱其实很简单600字精彩作文 你有故事我有酒(集锦18篇) 论语读书心得 二年级上册语文习题 高三作文范文亲情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带翻译) 期末考试表彰大会主持词(汇编8篇)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热门4篇) 垃圾分类签名活动总结 2022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超实用的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 静字成语大全(优质3篇)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通用13篇) 高一离骚的读后感800字 曾国藩传的读书笔记 夏天的钓鱼的四个技巧(精编5篇) 孝德故事(集锦3篇) 高一收获作文范文 做客阅读答案现代文 家长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高三作文学会放弃议论文 季羡林怀念母亲读后感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笔记 大学生评优事迹材料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心得2000字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学会道歉800满分作文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 2022高考英语知识点分类 议论文教学反思(热门4篇) 青春故事会(精编7篇)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撕纸教案(推荐19篇) 心情不好的签名 关于节日的故事(热门8篇) 自我鼓励的句子(合集3篇) 小学生最值得看的十本书 日常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员工先进事迹材料 考试作文 军训总结讲话范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2022年四川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关于军训的名人名言 螃蟹歌教学反思(精品15篇) 2022高考冲刺英语完型填空答题思路 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合集7篇)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800字范文 《童年》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青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建筑业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4个策略 经典心情语录(精选470句)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集锦6篇) 励志故事100字(推荐5篇)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范文 剥豆阅读答案(集合15篇) 读散步有感1000字范文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300字 高中历史重点和常错知识点 经典抗日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 安全知识竞赛主持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重点 读笑猫日记有感500字 官舍竹阅读答案(必备4篇) 英语话题作文模板(精编5篇)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合集5篇) 励志文章 牛虻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高三月考作文800字(集合15篇) 小学生日记:开心的节日 美丽的风筝教案(热门19篇) 连环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精选7篇)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优选12篇) 一次难忘的考试600字作文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绿野仙踪好词好句(推荐5篇) 愉快的万圣节 2022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计划大全 童话故事的英语(集锦16篇)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甄选8篇) 留住春天优秀作文 边城读后感范文1000字 高考生物非选择题答题策略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渔家傲教学反思(必备3篇) 曾子杀猪教案(汇总4篇) 六级作弊检讨书范文 晨会励志故事及感悟(通用3篇)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范文500字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必备9篇) 安全知识的作文400字 2022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 九年级上语文默写 女娲补天说课稿(汇总5篇) 有关学习方法演讲稿范文 市场营销实践心得体会 五年级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体会300字 以难忘的父亲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中考作文 pep小升初英语作文开头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知识点 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 冷库消防的安全知识 七年级上册英语复习讲义 以修养为题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相关范文 一次难忘的考试600字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名言(汇集3篇) 合作的谚语(优选15篇) 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热门10篇)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热门7篇) 学步教学反思(热门19篇) 2022高考语文成语知识 三年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9篇) 雷雨赏析(汇编3篇)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反思(合集8篇) 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警句(精选145句) 小学五年级怎么写写景作文 好书推荐爱的教育读书心得300字 小升初英语学习规划 激励工作的句子(优质20篇) 读书的价值高一作文 小学二年级日记 珍惜时间的故事(精品16篇) 人生差异在读书阅读题答案 快乐的平安夜作文 小学生日记心中的太阳 语文三年级知识点部编版 读书笔记作文 扫地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节约环保主题班会教案(汇集6篇) 自信诗歌(优质5篇) 篮球课教学设计(汇总3篇) 大一新生军训感想500字 一次特殊的考试作文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书笔记 学生重阳节作文参考模板(必备7篇)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实用7篇)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心得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劳动美实践心得体会 灰灰先生教案(必备5篇) 奉献爱心的名言(实用7篇) 寒假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