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口算除法说课稿(推荐11篇)

口算除法说课稿(推荐11篇)

陈*** 23-06-14 说课稿

口算除法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除法”,也就是有关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打基础的,口算和估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笔算除法的学习,所以这部分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已完全掌握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所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还有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教学为生活服务。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及相应的估算,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系统的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

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五大块:

一、复习导入新知

课的开始我先出示几道口算及估算题,比如:20×4﹦ 30×7﹦ 80÷2﹦ 210÷7﹦ 81÷8 ≈ 122÷4≈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本节课做好铺垫,并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在布置班级分气球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列式“80÷20=”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并汇报,教师评议。总结两种方法:第一种:因为20×4=80,所以80÷20=4 。也就是算除想乘 。第二种:因为8÷2=4,所以80÷20=4 。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做除法。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整个设计让学生凭着各自已有经验进行完成。

第二步:练习60÷20 = 90÷30 = 80÷40 =

第三步:(多媒体出示)分彩旗的活动,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名说一说“ 120÷30=?”。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要求学生说的完整表述的更具体。

第四步:总结算法,巩固练习180÷30 = 240÷40 = 420÷60 =

第五步:探索估算

出示了两道估算题:83÷20≈ 80÷19≈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完成,交流并总结估算方法

有了刚刚两道题的基础,我直接让学生估算122÷30≈ 120÷28≈ 。

三、多层训练,巩固练习: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内容:

例如比一比:准备几道口算和估算题进行比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

誉感,又让学生对口算和估算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还有赠书活动:新年到了,学校准备了一些书打算赠送给希望小学各班同学寒假阅读。一共有240本书,你打算怎样捆包呢?

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再次巩固。

五、布置作业:

为了学生在课后能够得到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请同学们编几道像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考考你身边的朋友们,看看他们会不会。


口算除法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小学数学组XX号的。

一、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二、设计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设计中我把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欲望。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1)基本练习;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2)内化提高。练习中巧妙设计300÷5教学资源,实现了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良好效应。相对课始的探究素材,显然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小的这类口算除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辨别,对比练习,突破难点。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有层次的体验贯穿全课,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二是突出对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使教学目标不再是一个虚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分解并落实到了具体环节中。三是广泛地链接周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口算除法说课稿(3)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78~80页例(1)、(2)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三。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卡片

六、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新课程义务教育第七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第1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除法以及估算,有关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和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打基础,所以,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七、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数,分析、讨论,逐步抽象出算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八、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结合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推向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并从情境中抽取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让学生自已独立列式解答、思考,并和同桌交流口算过程,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用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一)根据乘除法关系用乘法想除法。(二)、用表里除法进行计算。

4、教学两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出示两道除法估算式题,让学生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估算,接着让学生试估算,并说出思考过程。最后引导学生交流,归纳两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5.做一做

用金鱼卡片出示口算题指名让学生口算,并说出思考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相当高。

(二)教学例(2)

1.创设教学情境,从情境中取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说一说口算的思考过程。

2.引导学生归纳用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出示两道除法估算式题,让学生运用前面的知识自已估算,并说出思考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3.把算式写在灯笼图片上,让学生口算,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4.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

让学生把图上提供的信息编成完整的应用题,然后独立解答,师生共同订正,

5、找朋友。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再小结。


口算除法说课稿(4)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情境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及练习十三中的习题。

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算理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他们的迁移、有序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情境的创设。“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是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思考最多的。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是分气球和分彩旗,我自认为这个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于是就想到了我们学校比较有特色的海洋月活动,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我觉得比较有海岛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新颖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在课开始前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让学生多说,说算理,说想法。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于是在课堂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不同口算方法后,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本堂课在“剖鱼”、“剥虾”、“兜绳”等活动中引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生也应该能够体会到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很精确的结果,这时就要用到估算的方法。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我觉得这样的计算教学更有意义些。

4、让学生多练,练速度,练准确率。计算说白了就是需要多练,所以在课中安排了“开小火车”、“钓鱼”、“闯关”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除法说课稿(5)

今天,我所执教的《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第78和79页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首先我说教材及学情分析: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的学习作了铺垫。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教材的编排:例1(1)和(2)是分气球和分彩旗的情境图,让学生探究口算除法的方法,都是先口算再进行估算练习。我在设计这节课是稍做了调整,把例1(1)分气球和例1(2)分彩旗的口算部分放在前面,把教材中例1(1)后面的估算算式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估算方法,在掌握估算方法后再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和教具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事:1.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探索口算除法的算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了教具: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境的创设。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是分气球和分彩旗,我认为这个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于是就想到了元旦开联欢会,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我觉得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把学生推上了学习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让学生多说,说算理,说想法。在课堂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口算方法后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让学生多练,练速度,练准确率。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所以在课中安排了“夺红旗”、“拔萝卜”、“摘桃子”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本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求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

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做了六道口算乘、除法题和两道估算题,主要复习表内除法和想乘法算除法的口算方法及乘法的估算方法,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本节课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在布置班级教室分气球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分析同意列出算式“80÷20=”,从而揭题导入新课。接着请先学生思考“80÷20=”的口算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并汇报。我板书主要方法。

第二步:(多媒体出示)分彩旗的情景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指名说一说“120÷30=?”。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认为最优化的算法。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

第三步:出示4道夺红旗的口算练习,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学生对口算方法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3.拓展估算,巩固算法

第一步: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大约说明要估算,然后合作讨论估算方法并全班交流。

第二步:估算变式练习,把原题中的每班分20根彩带变成每班分19根彩带,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步:是两道估算的题:有了前面两道估算题的基础,我直接让学生进行估算。

第四步:出示三组口算估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估算就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就把估算转化成口算了。让学生明确估算和口算之间的练习。

4.综合练习、提高技能: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设计了摘桃子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八道口算估算练习题,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接着我设计了两道乘船、乘车的实际问题,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进行口算估算练习,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知道乘车、乘船时绝对不能超载。

5.归纳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学校庆元旦联欢会的准备工作。新的一年里就要有新的气象,老师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快乐成长!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收获。


口算除法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口算除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口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估算和笔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以及掌握算法的多样化。

四、教学难点:

如何使每位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

1、引导自学法。

2、引导发现法。

3、组织讨论法。

4、组织练习法。

5、创设情境法。

6、引导探究法。

六、学法:

1、自主发现法。

2、小组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敢于尝试,应用新知。

4、知识外延,拓展训练。

主要教学过程:

1、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用故事导入法创设一则乐于助人的小故事,创设三个问题情境。

2、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60÷3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理解这种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通过“说”来加深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

3、尝试让学生用所得的新知解决第二个问题。“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4、知识的拓展、外延,(练习)。

八、作业

课后练习。


口算除法说课稿(7)

《口算除法》的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口算除法》(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二、知识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欲望。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1)基本练习;

(2)内化提高。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口算除法说课稿(8)

口算除法说课稿怎么写

一、教学理念

1、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

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储备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口算除法》即课本第13至15页例1。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估算和笔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数学解决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如何使每位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

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1、 3次就能运完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平均分——用除法——60÷3=20

(2、 600箱,这么多我也只运3次,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我们知道60÷3=20;那么600÷3=200

(3、 120箱,我也只运3次,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有的'同学想:6个十÷3=2个十=20 20×3=60 那么60÷3=20(这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想稍微复杂的方法)有的同学想:20x3=60;那么60÷3=20(这是用乘法来想除法的结果,嗯这个方法不错)有的同学想:用木棒来分,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0。

3、大胆尝试,运用新知 。想:24个十÷3=8个十=80;80x3=240;那么240÷3=80

4、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

1、口算:

90÷3=30 80÷2=40 15÷5=3 270÷9=30

900÷3=300 800÷2=400 150÷5=30 2700÷9=300

在这里我试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除号是怎么来的吗? 除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个瑞士人首先使用的,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了平均分的意思。你看这个符号多有意思啊!

2、课本第15页“做一做”第1题

一排有10只蜂蜜,有这样的4排,就是40只,但只有2间房,平均每间房子住多少只蜂蜜?

40÷2=20(只)


口算除法说课稿(9)

新课标四年级《口算除法》说课稿

一、教学任务分析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

第一 以生活情境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

第二 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

第三 做一做(1、2两题)。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所以采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信息让学生解决文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由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理解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口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

教学难点: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口算。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1 . 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 . 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理解8020这种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3 .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部分学生的领悟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明算理时,教师借用直观的小棒图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 . 注重练习多样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的多样化,既有学生平时最熟悉的口算比赛,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安排了拓展题,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过渡。

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往往利用前面学习的经验,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这里,我不仅让学生说清算理,还安排了判断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反思今天的课,还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不够,对学生的评价贫乏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口算除法说课稿(10)

四年级口算除法的说课稿

一、教学任务分析: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

第一 以生活情境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

第二 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

第三 做一做(1、2两题)。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所以采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信息让学生解决文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由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理解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口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

教学难点: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口算。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1)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理解80÷20这种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部分学生的领悟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明算理时,教师借用直观的小棒图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注重练习多样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的'多样化,既有学生平时最熟悉的口算比赛,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安排了拓展题,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过渡。

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往往利用前面学习的经验,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这里,我不仅让学生说清算理,还安排了判断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反思今天的课,还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不够,对学生的评价贫乏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口算除法说课稿(1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的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的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二、知识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四、设计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设计中我把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

(1)基本练习;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

(2)内化提高。练习中巧妙设计300÷5教学资源,实现了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良好效应。相对课始的探究素材,显然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小的这类口算除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辨别,对比练习,突破难点。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有层次的体验贯穿全课,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二是突出对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使教学目标不再是一个虚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分解并落实到了具体环节中。三是广泛地链接周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日记:摘草莓

二年级语文
今天上午跳舞回来我又带着叮咚来到了学校。自从学校装上了健身器材,叮咚简直把学校当成了游乐园,每次到学校都很兴奋。中午饭后和小虫玩了好久才肯跟我走。路过草莓棚的时候,我说咱们去摘草莓吧。小家伙可开心了。
展开详情

初中政治优秀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一、重过程,优习策略所谓重过程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时,传统的学习过程是
展开详情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范文800字

八年级语文
在80年之前,有一个叫川端康成的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伊豆舞女的,有着淡淡的哀愁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本身很简单:少年初恋。如果要再多说一点儿,便是: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一个就读于大学预科的少年,在一
展开详情

高一财富议论文范文800字

高一语文
世界上的财富有许多种:金钱、地位、名誉……许多人便借着这些扶摇直上,平步青云。这些财富永远带着很强的诱惑力,令人羡慕,眼红,嫉妒。而我要说的财富,不是这些,有的并不是人们渴望得到的,但它却极为宝贵。人
展开详情

因小失大的近义词

知识分享
因小失大的近义词:得不偿失、舍本逐末、惜指失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剖腹藏珠、因噎废食、争鸡失羊、打草惊蛇、杀鸡取卵、削足适履、劳民伤财、得不酬失。因小失大造句1、这样做是没有错,不过很多时候,变成因
展开详情

华雄

全科知识
华雄——桌游三国杀2012一将成名包中的.一种武将牌,势力群雄,体力6,拥有一个技能【恃勇】,武将称号【魔将】。目录武将介绍艺术形象武将技新武将介绍收缩展开武将介绍魔将势力:群体力:6勾玉画师:地狱许
展开详情

高二春节作文议论文2022

高二语文
我的家乡是郧西,这里因为闭塞,所以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风俗,春节大灯会就是其中一种人人喜爱的活动。家乡的灯会不仅在于观看灯会,而在于参加灯会的过程。山村人口本来不多,灯会从初一一直持续到十五之间,每天晚上
展开详情

2022超详细中考备考攻略,2022中考备考攻略

中考辅导
一、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二次考试发挥失常,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
展开详情

关于春天的话题作文

五年级语文
春天的脚步踩碎了残存的冰块,正阔步向我们走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惊醒了小燕子,吓得它在天空中飞上扑下,可爱极了!?阳光从树梢处撒过来第一缕斜斜的温暖,小麻雀不情愿的睁开眼睛,轻轻地叫了两声,像是随意打了
展开详情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笔记

八年级语文
这是一本当代作家王小波著作的书。他的小说风格独特,他的杂文“黑色幽默”充满智慧和理性,让一代代青年人视为精神偶像。书是父亲从图书馆借来的。这个书名一下就博得了我的眼球,而其中作者描述这个关于猪的故事深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与母爱有关的名言 鸟的天堂读后感作文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考试感想作文 高考数学指导方法:135学霸笔记分享 2022高三生物备考建议 大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的自我介绍范文 爱的奉献为题的七年级满分范文 童年读书笔记范文 简爱读书笔记 诗词大赛策划书(汇集7篇) 关于时光的比喻句 最美护士事迹材料 我的同桌作文300字 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必备3篇) 故乡的味道阅读答案(甄选3篇) 师范生实习评语(优选18篇) 珍惜母爱初中作文优秀范文 童年的发现课件(合集5篇) 中考满分作文 考研英语辞职信 高中数学学霸提分秘籍: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逆向思维小故事(推荐5篇) 水浒传第二回读书笔记 复活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2022珍惜母爱的高一作文记叙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学霸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阅读自然550字五年级作文 关于现实的句子(热门4篇) 精选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 励志的诗歌朗诵(必备19篇) 二年级数学复习方法及计划指导建议 高三成语故事大全 小动物过桥教案(汇总14篇)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 s版语文小升初试卷 巨人的花园读书笔记500字 《简爱》读书笔记范文 【推荐】一次考试作文 高三作文我的时间我做主800字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精选16篇) 大学英语作文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留学加拿大申请条件 故事拼音(通用5篇) 高三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方法演讲稿 员工晋升领导评语(汇集8篇)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小归纳 二年级有关理想作文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 2022秋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月亮船教案(集合20篇) 适合发微博的句子(汇编20篇) 教学设计心得(精品16篇) 初一军训收获作文600字 耐久跑教学反思(精品20篇) 关于电子厂的实习报告3000字 《师说》语文教案范文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 有关自强的名人名言 科普知识作文600字 暑假英语学习计划 关于创新议论文(汇编3篇) 百合花开教学设计(热门3篇) 创业实践心得体会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技巧 流动的空气教学设计(优质3篇) 银行实习实践报告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 提高高考听力的方法有哪些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高一600字 形容认真的成语(集合8篇) 水和溶液初中科学知识点提纲 三峡大瀑布话题作文500字 员工座右铭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优质7篇) 高考政治各种哲学主观题模板与陷阱预防 以冬日雪景为话题高三作文范文 初一军训的感受作文 冬至养生与禁忌 拔根芦柴花音乐教案(汇总18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义务劳动实践心得体会 小象消防员教案(优质6篇)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集合11篇) 传递爱心的精美句子(实用3篇) 高一时光作文议论文800字 布袋阅读题答案参考 农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公路工程实习日记 王子与贫儿读书心得 儿童学英语学习心得 边城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学习方法演讲稿 我的假日生活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小学一年级英语介词解析及练习 关于母校的诗歌(优质6篇) 向往高处的阳光读后感范文 励志的童话故事(汇总4篇) 2022经典高二数学题 告别500字初中作文 大班教育笔记 2022年高考政治学习方法 我爱我家教学反思(汇总14篇) 坚持自己的梦想550字四年级作文 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动方案 关于寿司的小学生作文 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有关安全知识作文 关于家庭教育作文 无私的爱600字精彩作文 国庆节注意事项 2022年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感范文 论语十二章教案(汇总17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读后感 看故事(精品16篇) 大学生暑假的社会实践心得 英语学习心得模板 英语教师实习报告如何写 企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数学的试卷教学反思范文 幼儿园读书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 以克服困难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 有关年的故事(集锦9篇) 优秀教师考核评语大全 种菜日记优质参考整合(精编4篇) 小妇人读书心得范文 黄仙洞 跋山涉水的近义词 思考的句子(热门3篇) 趣味数学小故事(汇总5篇) 小兔跳彩圈教案(精品6篇) 我长大以后教案(汇集5篇) 曹雪芹红楼梦读书心得 小组评语大全(精编5篇)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九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跪拜的藏羚羊阅读答案(实用14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九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家庭教育格言 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精选3篇) 小学三年级理想作文范文 关于清明节的话题作文怎么写 时间在流逝550字五年级作文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热门3篇) 精灵鼠小弟读书心得范文 李白教案(合集17篇) 对军训的认识和感想200字 高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难忘师恩的诗歌(精选6篇) 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出师表阅读答案(优质18篇) 论简单700字满分作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试题 《落花生》读后感800字范文 杭州西湖诗句(集合4篇) 师生故事600字精彩作文 大林和小林读书笔记400字 2022上海金山区和虹口区公办初中对口入学方式金山区 散文诗两首教学反思(集锦4篇) 消防安全知识作文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附记忆方法) 小学生作文草房子读后感 《重返狼群》读书笔记 形容温暖的句子(精编5篇) 大学专业自荐信 考试的作文 国庆简短诗歌(实用6篇) 《最美丽的本能》阅读答案 又临教师节 指数函数说课稿(推荐15篇)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阅读答案(集锦3篇) 高二作文挫折话题议论文 劳动节话题作文初中范文 好玩的圈圈教案(必备4篇) 庞泉沟国家自然风景保护区 小学一年级数学青岛版知识点 道路桥梁实习日记 作文:考试 怎么样写一篇关于我的哥哥的4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幼儿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夏商历史人物故事六则 二年级小学生的寒假假期计划总结 关于品德的成语(集锦6篇) 高一成长的路作文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爱与自由读书笔记1000字 关于珍惜的句子(汇总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