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赤壁说课稿(必备19篇)

赤壁说课稿(必备19篇)

S*** 23-06-14 说课稿

赤壁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

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记叙了战役的经过。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叙述了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这篇课文编写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了解战事的全过程,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引导、点拨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学法

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通过读、思、讲、议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和理清前四个自然段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重点认真分析。

1、指名朗读课文。问: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要求学生概括这部

分的意思。

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读第五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思考“火攻”分几步?意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出示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合并。小组代表汇报。接着分组朗读火攻这四步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把火攻这四步用小标题或简明的提纲概括出来。然后抽几个小组代表到黑板板书出来。老师再小结。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5.问:火攻的四步,咱们清楚了,但“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肯定回答的是:东南风。这时要求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6.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那么,周瑜和黄盖根据什么情况制定了“火攻”之计?要求学生找出有关段落读读。在分析。

8.指名按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通过复述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而实施由繁到简、由简到繁,进一步进行语言条理性的训练。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高认识。

1.集体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分析:“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来,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骄兵必败指名上台板书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益?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

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3.教师总结:“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它确实使人从中受益匪浅。我们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制定方案,要优中选优,要牢记傲兵必败的道理。让我们永远谦虚,不断进步!

第四步: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赤壁说课稿(2)

我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人教版本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宋词,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对前两篇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词的发展脉络和文学常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词的能力,因此《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是作者游览“赤壁”时的所见所想,作者以古怀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联系自己的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诗歌鉴赏和诗歌的背诵默写为必考的内容,其中表现手法既是高频考点,又是我校学生的薄弱环节。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正确理解词的鉴赏手法。但是高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能力较低,知识面较为狭隘,习惯于被动接受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单元教学要求和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朗读、背诵。

2、能力目标:学会诗歌中情景交融和对比两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学习作者从容旷达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从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来讲,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阶段诗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享受,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诗歌阅读题也是高考中的一大难点。本词又是辽宁高考诗词默写的必背篇目。因此我确定本课的: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学会诗歌中情景交融和对比两种表现手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着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宗旨,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诗词中有意象和意境,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图片和声音,营造类似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联想,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描绘出当时的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苏轼当时的情感。

学法上,针对高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能力较低,知识面较为狭隘,习惯于被动接受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我设计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引导学生多多朗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将朗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语文是个开放性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用彩色笔勾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准备了六个环节。

环节1:导入:

我设计的导语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歌词是出自哪里?

三国中有无数的英雄,你最喜欢那个人物?让学生一个词概括理由,这样提问一两个同学。再问问有没有喜欢周瑜的,如果有同学喜欢,英雄所见略同。(准备两种可能性)但是在一个大文豪苏轼的笔下偏偏何独爱周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导入,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打开课堂局面,让学生能畅所欲言。然后顺势提出了和课文相关的问题,自然导入。

环节2:理解内容

理解是鉴赏的基础,为了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这首词,我又将这一环节分成几个步骤:

首先,释题,题目是文学作品的眼睛,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学会借题目分析隐含的信息是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主旨的重要步骤。

赤壁,怀古,咏史诗,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作一些猜测,或者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首词,会更有目的性。

“念奴娇”为词牌名,题目是“赤壁怀古”,说明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借古战场抒发自己的感情。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风,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诗词,为学生理解词的内容作铺垫。

学生们对苏轼并不陌生,所以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明确的方式。

第三步:朗读。

诗词的学习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学生“四次读”

第一次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做到不添不漏不错。

此时我会设置问题,上下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能不能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读。

第二次自读——读懂内容

读过之后,学生一般都能找出概括词上下片内容的一句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三次单个读,然后范读(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针对我两个班的情况,有播音班的学生,找他们读,一是可以鼓励学生,二是这些学生读的都很不错,可以作为范读的蓝本。

通过三次读学生充分熟悉了本词的内容,同时也体会了豪放派的文章的高亢激昂、铿锵有力,为他们的背诵和鉴赏教学做了铺垫和基础。

环节3:赏析。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设置两个题,让学生讨论完成,分析之后,再次感悟性齐读一遍。

1、通过朗读我们初步体会了词人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2、浪淘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是谁?怎样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学生发言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赏析上片的过程中,我会展示我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当时的场面,重点描绘“乱石穿空——”,尽可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并掌握表现手法。

赏析下片的过程中,当时英雄很多,但是单单写到了周瑜,先引导学生分析周瑜,再分析出对周瑜的敬慕之情,此时我会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就能分析出对比的手法,并且体会作者“人生如梦”的情感。

环节4:课堂小结。

这首词中运用了情景交融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描绘了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赤壁之景,由景写到了功成名就的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抒发出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苦闷。

环节5:高考链接。

这首词是09年宁夏的高考题,难度适中,题型设置和本课教学紧密相连,通过这首词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而且能学会答题,同时也是一个反馈,可以掌握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

环节6:背诵。

背诵的方式采取小组连环(自己点名)比赛式背诵,表扬为主

先带着学生利用课件作为提示背一两遍,然后给他们时间自己背,最后小组比赛背。这样比赛式的背诵不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同配合的精神。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

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上片:赤壁美景——情景交融

乱穿(形)

惊拍(声)豪放洒脱

卷雪(色)

下片:缅怀古人周瑜——苏轼

年龄2447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难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成才之路》28页古诗鉴赏6、7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背诵,学生学会了分析诗歌鉴赏中的两种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和对比,达到了考纲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提高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突破了重点难点。语文是灵活的学科,学生当堂学会了不等于可以灵活运用,还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多多积累,灵活运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赤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记叙了战役的经过。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叙述了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这篇课文编写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了解战事的全过程,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引导、点拨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学法

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通过读、思、讲、议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和理清前四个自然段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重点认真分析。

1.指名朗读课文。问: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要求学生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读第五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思考“火攻”分几步?意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出示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合并。小组代表汇报。接着分组朗读火攻这四步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把火攻这四步用小标题或简明的提纲概括出来。然后抽几个小组代表到黑板板书出来。老师再小结。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5.问:火攻的四步,咱们清楚了,但“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肯定回答的是:东南风。这时要求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6.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那么,周瑜和黄盖根据什么情况制定了“火攻”之计?要求学生找出有关段落读读。在分析。

8.指名按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通过复述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而实施由繁到简、由简到繁,进一步进行语言条理性的训练。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高认识。

1.集体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分析:“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来,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骄兵必败、指名上台板书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益?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

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3.教师总结:“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它确实使人从中受益匪浅。我们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制定方案,要优中选优,要牢记傲兵必败的道理。让我们永远谦虚,不断进步!

第四步: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四、说板书设计

(一)写诈降书,施火攻计

知己知彼

(二)满载火药,借东南风

赤壁之战

(三)火船冲曹,大火漫天

骄兵必败

(四)带兵追杀,曹军大败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又体现文章的重点,使板书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板书主要引导学生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敢于上台展示自我的勇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赤壁说课稿(4)

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评价过中国古代的一位文人,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展示课件1,逐一让学生猜想说的是谁)不错,这位文人就是北宋的大文豪苏轼。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文艺通才,他在诗词文等各方面都开风气之先,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紧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尤其是他的词,打破了传统婉约的靡丽词风,开创了壮丽雄劲的豪放派词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示课件2,题目),感受一下他豪放的气概!

二、学习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注意三个问题(展示课件3,目标),一是带着感情去朗诵苏轼的词作,二是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三是了解苏轼豪放词的特点。在下面学习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这几个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文

1、听朗诵。(展示课件4)这首词很短,文字上没有多少障碍,我们直接看词的内容。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词,请大家认真体会,并注意纠正个别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请大家自己自由地朗读,注意放慢速度,体会其中的感情。

(学生在读课文时,师板书题目)

3、齐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尽可能慢下来,要注意抑扬顿挫。

(二)分析题目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基本上感知到了苏轼这首词的美。大家看一下这首词的题目,有两个部分组成。

1、“念奴娇”是什么?(词牌名,只要词牌确定了,每句话的字数也就确定了)

2、“赤壁怀古”是什么?(题目,告诉读者词的内容)

3、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诗词的题材有很多种,比如送别啊,边塞啊,田园啊,这首词你觉得应该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题目中有两个字已经提醒我们了!是怀古诗!它也是一种很典型的诗歌类型,这一类诗词有很多,下面我们会陆续遇见。

(三)总括怀古诗特点

这样的诗词,一般是由眼前所见到的景物,引起与之相关的历史人事的联想,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或者胸怀。这样大体我们可以概括为:(展示课件5)观眼前之景、怀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今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不是也大约有这么三个部分组成。

(四)分析眼前之景

1、请大家速读上阕,思考一个问题,看是不是写了眼前之景?如果是,请大家找一个短语(用原话就可以)对所见到的景做一个概括。学生读完后请学生回答——江山如画。

2、既然是“江山如画”,能不能找到比较典型的反应“如画”特点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我们再深挖一下,有没有哪几个词更加凸显了它的画面感?——穿、拍、卷。

4、欣赏诗词,既要从整体上感知,也要从它细小的环节上去揣摩、玩味,去咬文嚼字。我们看看这几句话好在哪里呢?

①把这三句话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博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②这几句话好在哪里?——从不同的角度诉诸不同感觉,“穿”“惊”“拍”都是比拟,“雪”借喻,“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像,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5、景的特点

大家看一下,苏轼笔下的景物美不美?能不能在“美”之前再加一个字,能够更好地概括苏轼景物的特点?——壮美!

6、重读上阕,体会壮美特点

所以,在上阕,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壮美的如画江山图景!现在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三句话,要读出“穿”“拍”“卷”的气势来!——学生齐读。

(五)分析历史人事

1、引出历史人事。上阕写完了眼前之景,看看有没有对历史人事的联想?文中哪个词已经明显地告诉我们联想到历史人物了?——遥想公瑾当年!

2、上阕中哪一句话把眼前之景和历史人事自然地串联起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一时”是什么时候?——三国。

说到三国时,你的脑海里都想到了哪些三国人物?——(选择一排,每人说一个三国人物。)

4、苏轼想到的是谁?——周瑜。

请找出一个既点出了时代有点出了他名字的短语——三国周郎。

5、读下阕,找出作者联想到周瑜的哪些事情?用文中的话概括。——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几句话看出周瑜什么样的特点?年轻、英俊潇洒、儒雅风度、指挥若定。

6、总结填表。

7、用原文中一个词概括周瑜的特点。(周瑜很雄姿?周瑜很豪杰?周瑜很风流?)

8、集体读一下,要读出周瑜的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指挥若定。“遥想”轻一点,飘渺一点,“小乔初嫁”轻一点,“羽扇纶巾”儒雅风度,“谈笑间”指挥若定,“灰飞烟灭”有蔑视之感!

9、三国历史人物众多,苏轼为什么要写周瑜?(从作者的遭遇经历的角度思考)(展示课件——介绍苏轼黄州状况)

10、对比人物形象。

周瑜是怎样的形象?自己是怎样的状态?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无论哪一个方面自己都是和周瑜相差甚远啊!

(六)分析一己之怀

1、集体读“故国神游”至最后。

2、文中找出一个短语,精炼地概括他的感怀。——人生如梦

3、哪一个词体现了他的失意?——多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

4、除了失意,还有什么情感?哪里体现出来?——笑,嘲笑,自我解嘲,释怀,表达出旷达乐观的情感。

(七)回顾总结苏词——豪放词的词风。

景是壮美之景,人是风流之人,情是旷达之情,苏词把写景、咏史、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一首词之中!总的来说,苏轼的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这就是苏词。

(八)我们一起朗诵一下课文,最后体会一下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赤壁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 “诗词四首”的第四首。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学习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理解词人怀古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一些特点。

5.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四、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教法:指导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悬念法。

学法:诵读品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PPT,MP3,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可联网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课时,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布置、检查个人预习作业,把学生异质分为4组,布置小组预习任务,检查并指导各组整合资料。

学生准备有三:上传个人预习作业;各组完成录音评价任务;各组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PPT,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预习为课堂小组探究性学习准备资料,锻炼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全班最优朗读录音,展示小组学习评价表。学生听录音,感受韵律,进入课堂学习;了解各组预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设疑(3分钟)

首先,学生回忆并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后,学生默读并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描述其画面。老师提出悬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象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感情?

对比两词意象不同,关注意象背后隐藏的感情,实现由“文”到“情”的过渡;设疑贯穿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品读解疑(25分钟)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组朗读上阙,体会赤壁之景。之后,分析意象和语言,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其一,江水是什幺样子?词人为什幺写江水?其二,可否将“人道是”改为“曾经是”?其三,可否改为“乱石向空,惊涛击岸,堆起千堆雪”?为什幺?其四,上阙中的意象共同体现出赤壁什幺特点?最后,男生朗读,读出赤壁气势。

分析上阕,体会意象特点,理解作者用词的豪放大气与准确生动。明确豪放词意象的整体特点,提高学生的对豪放词的感性认识。

2.怀古之情

首先,齐读下阙,感受词人情感。之后,分析豪放意象背后词人复杂的情感,主要提出五个问题。问题一,周瑜是谁?问题二,词中周瑜是什幺样子?问题三,作者实际情况如何?问题四, “笑”词人什幺?问题五,寄托词人哪些情感?最后,全班齐读下阙,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

品读下阕,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对比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际遇,理解苏轼当时处境和复杂心态,从而培养学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对比朗读

请课前全班朗读最优者配乐朗读,其他组各派一名代表配乐朗读。得分记入小组成绩。各组按朗读标准评价,并进行点评。

通过再次诵读,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本词的理解;同学的点评,可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归纳破疑(5分钟)

比较《一剪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题材等方面比较,归纳填表。通过比较两词不同,初步了解两词派的一些特点。

环节五:拓展阅读(4分钟)

同学展示整合资料:苏轼豪放词作品《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豪放词题材广的特点。

环节六:课后作业(1分钟)

比较学习:秦观的《鹊桥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婉约之美和豪放之气。以小组作业形式上交。进一步理解两个词派的风格特点。


赤壁说课稿(6)

尊敬的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人教版本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宋词,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对前两篇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词的发展脉络和文学常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词的能力,因此《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是作者游览“赤壁”时的所见所想,作者以古怀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联系自己的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诗歌鉴赏和诗歌的背诵默写为必考的内容,其中表现手法既是高频考点,又是我校学生的薄弱环节。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正确理解词的鉴赏手法。但是高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能力较低,知识面较为狭隘,习惯于被动接受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单元教学要求和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朗读、背诵。

2、能力目标:学会诗歌中情景交融和对比两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学习作者从容旷达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从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来讲,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阶段诗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享受,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诗歌阅读题也是高考中的一大难点。本词又是辽宁高考诗词默写的必背篇目。因此我确定本课的: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学会诗歌中情景交融和对比两种表现手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着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宗旨,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诗词中有意象和意境,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图片和声音,营造类似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联想,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描绘出当时的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苏轼当时的情感。

学法上,针对高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能力较低,知识面较为狭隘,习惯于被动接受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我设计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引导学生多多朗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将朗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语文是个开放性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用彩色笔勾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准备了六个环节。

环节1:导入:

我设计的导语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歌词是出自哪里?

三国中有无数的英雄,你最喜欢那个人物?让学生一个词概括理由,这样提问一两个同学。再问问有没有喜欢周瑜的,如果有同学喜欢,英雄所见略同。(准备两种可能性)但是在一个大文豪苏轼的笔下偏偏何独爱周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导入,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打开课堂局面,让学生能畅所欲言。然后顺势提出了和课文相关的问题,自然导入。

环节2:理解内容

理解是鉴赏的基础,为了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这首词,我又将这一环节分成几个步骤:

首先,释题,题目是文学作品的眼睛,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学会借题目分析隐含的信息是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主旨的重要步骤。

赤壁,怀古,咏史诗,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作一些猜测,或者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首词,会更有目的性。

“念奴娇”为词牌名,题目是“赤壁怀古”,说明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借古战场抒发自己的感情。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风,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诗词,为学生理解词的内容作铺垫。

学生们对苏轼并不陌生,所以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明确的方式。

第三步:朗读。

诗词的学习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学生“四次读”

第一次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做到不添不漏不错。

此时我会设置问题,上下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能不能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读。

第二次自读——读懂内容

读过之后,学生一般都能找出概括词上下片内容的一句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三次单个读,然后范读(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针对我两个班的情况,有播音班的学生,找他们读,一是可以鼓励学生,二是这些学生读的都很不错,可以作为范读的蓝本。

通过三次读学生充分熟悉了本词的内容,同时也体会了豪放派的文章的高亢激昂、铿锵有力,为他们的背诵和鉴赏教学做了铺垫和基础。

环节3:赏析。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设置两个题,让学生讨论完成,分析之后,再次感悟性齐读一遍。

1、通过朗读我们初步体会了词人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2、浪淘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是谁?怎样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学生发言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赏析上片的过程中,我会展示我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当时的场面,重点描绘“乱石穿空——”,尽可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并掌握表现手法。

赏析下片的过程中,当时英雄很多,但是单单写到了周瑜,先引导学生分析周瑜,再分析出对周瑜的敬慕之情,此时我会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就能分析出对比的手法,并且体会作者“人生如梦”的情感。

环节4:课堂小结。

这首词中运用了情景交融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描绘了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赤壁之景,由景写到了功成名就的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抒发出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苦闷。

环节5:高考链接。

这首词是09年宁夏的高考题,难度适中,题型设置和本课教学紧密相连,通过这首词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而且能学会答题,同时也是一个反馈,可以掌握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

环节6:背诵。

背诵的方式采取小组连环(自己点名)比赛式背诵,表扬为主

先带着学生利用课件作为提示背一两遍,然后给他们时间自己背,最后小组比赛背。这样比赛式的背诵不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同配合的精神。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

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上片:赤壁美景——情景交融

乱穿(形)

惊拍(声)豪放洒脱

卷雪(色)

下片:缅怀古人周瑜——苏轼

年龄2447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难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成才之路》28页古诗鉴赏6、7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背诵,学生学会了分析诗歌鉴赏中的两种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和对比,达到了考纲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提高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突破了重点难点。语文是灵活的学科,学生当堂学会了不等于可以灵活运用,还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多多积累,灵活运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赤壁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定位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赤壁赋》分别被收录在不同的教学单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本次说课将《赤壁赋》定位于第二种情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单元教学要求: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经过必修①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美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同学们,让我们品读其三咏之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伴随多媒体录音,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约15分钟)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三)美读指导(5——8分钟)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

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

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

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8——10分钟)


赤壁说课稿(8)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学习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理解词人怀古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一些特点。

5.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四、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教法:指导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悬念法。

学法:诵读品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PPT,MP3,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可联网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课时,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布置、检查个人预习作业,把学生异质分为4组,布置小组预习任务,检查并指导各组整合资料。

学生准备有三:上传个人预习作业;各组完成录音评价任务;各组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PPT,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预习为课堂小组探究性学习准备资料,锻炼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全班最优朗读录音,展示小组学习评价表。学生听录音,感受韵律,进入课堂学习;了解各组预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设疑(3分钟)

首先,学生回忆并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后,学生默读并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描述其画面。老师提出悬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象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感情?

对比两词意象不同,关注意象背后隐藏的感情,实现由“文”到“情”的过渡;设疑贯穿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品读解疑(25分钟)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组朗读上阙,体会赤壁之景。之后,分析意象和语言,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其一,江水是什幺样子?词人为什幺写江水?其二,可否将“人道是”改为“曾经是”?其三,可否改为“乱石向空,惊涛击岸,堆起千堆雪”?为什幺?其四,上阙中的意象共同体现出赤壁什幺特点?最后,男生朗读,读出赤壁气势。

分析上阕,体会意象特点,理解作者用词的豪放大气与准确生动。明确豪放词意象的整体特点,提高学生的.对豪放词的感性认识。

2.怀古之情

首先,齐读下阙,感受词人情感。之后,分析豪放意象背后词人复杂的情感,主要提出五个问题。问题一,周瑜是谁?问题二,词中周瑜是什幺样子?问题三,作者实际情况如何?问题四, “笑”词人什幺?问题五,寄托词人哪些情感?最后,全班齐读下阙,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

品读下阕,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对比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际遇,理解苏轼当时处境和复杂心态,从而培养学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对比朗读

请课前全班朗读最优者配乐朗读,其他组各派一名代表配乐朗读。得分记入小组成绩。各组按朗读标准评价,并进行点评。

通过再次诵读,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本词的理解;同学的点评,可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归纳破疑(5分钟)

比较《一剪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题材等方面比较,归纳填表。通过比较两词不同,初步了解两词派的一些特点。

环节五:拓展阅读(4分钟)

同学展示整合资料:苏轼豪放词作品《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豪放词题材广的特点。

环节六:课后作业(1分钟)

比较学习:秦观的《鹊桥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婉约之美和豪放之气。以小组作业形式上交。进一步理解两个词派的风格特点。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追慕赤壁之景 怀古之情 伤己

(气势宏大、险奇壮阔) 旷达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学习需要,课前组内分工整合信息,课上组间展示分享信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构了知识。

2.根据职高生自信心不强和畏难情绪,指导学生借鉴和学习本词人文信息——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朗读基础,反复品读文本,感悟用词之精妙和词人复杂情感,比较两首词的不同特点。

在合作学习、感悟文本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整合信息能力、欣赏能力。

本设计体现了“外研版”教材“感悟文本——生成能力——指向应用”的基本理念。


赤壁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了解骈散结合“以文为赋”的语言特点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有机交融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诵读感悟,吟咏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学难点: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依据:关于哲理性的东西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有些难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师徐徐善诱,点拨引导。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应缠、机械训练的做法,给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除此以外,结合课外资源,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对苏轼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诗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主要停留在阅读背诵和低层次的鉴赏阶段,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但从总体上,学生对苏轼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独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完全可以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使学生能感悟苏轼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并受到启迪。

2.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另外,光靠学生“自悟”也比较费时间,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去领悟、欣赏、评价。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以老师点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老师推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苏轼。)

2、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声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诵全文,然后学生齐读或齐背。再次培养文言语感,把握““以文为赋”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导语: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问题设计: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儒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然后明确: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尚出世。

结合我们对苏轼的了解,纵观苏轼一生,虽被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着。其积极用世的思想显而易见。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的语句,尽管作者被贬于蛮荒之地,但苏轼依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如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第三段写曹操,言辞中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但叹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是作者不甘心、不服输。(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小结: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流传。

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道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讨论然后明确:

与儒家的核心思想相对,道家思想的核心世崇尚出世,打开心灵枷锁,顺应自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

分析:《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内心毕竟还是痛苦无比的。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滤净苏轼心灵上的功利观念,不为外物所累。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从而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呈现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在苏轼身上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苏轼吸取了每一种传统文化的精髓,使自己既入世又出世,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在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锻炼了旷达乐观的胸怀。

三.课堂小结:

文章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我们应该汲取苏轼的人生智慧,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既积极进取,又淡薄名利。

四.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说课稿(10)

尊敬的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人教版本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宋词,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对前两篇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词的发展脉络和文学常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词的能力,因此《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是作者游览“赤壁”时的所见所想,作者以古怀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联系自己的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诗歌鉴赏和诗歌的背诵默写为必考的内容,其中表现手法既是高频考点,又是我校学生的薄弱环节。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正确理解词的鉴赏手法。但是高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能力较低,知识面较为狭隘,习惯于被动接受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单元教学要求和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朗读、背诵。

2、能力目标:学会诗歌中情景交融和对比两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学习作者从容旷达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从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来讲,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阶段诗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享受,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诗歌阅读题也是高考中的一大难点。本词又是辽宁高考诗词默写的必背篇目。因此我确定本课的: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学会诗歌中情景交融和对比两种表现手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着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宗旨,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诗词中有意象和意境,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图片和声音,营造类似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联想,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描绘出当时的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苏轼当时的情感。

学法上,针对高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能力较低,知识面较为狭隘,习惯于被动接受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我设计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引导学生多多朗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将朗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语文是个开放性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用彩色笔勾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准备了六个环节。

环节1:导入:

我设计的导语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歌词是出自哪里?

三国中有无数的英雄,你最喜欢那个人物?让学生一个词概括理由,这样提问一两个同学。再问问有没有喜欢周瑜的,如果有同学喜欢,英雄所见略同。(准备两种可能性)但是在一个大文豪苏轼的笔下偏偏何独爱周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导入,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打开课堂局面,让学生能畅所欲言。然后顺势提出了和课文相关的问题,自然导入。

环节2:理解内容

理解是鉴赏的基础,为了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这首词,我又将这一环节分成几个步骤:

首先,释题,题目是文学作品的眼睛,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学会借题目分析隐含的信息是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主旨的重要步骤。

赤壁,怀古,咏史诗,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作一些猜测,或者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首词,会更有目的性。

“念奴娇”为词牌名,题目是“赤壁怀古”,说明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借古战场抒发自己的感情。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风,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诗词,为学生理解词的内容作铺垫。

学生们对苏轼并不陌生,所以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明确的方式。

第三步:朗读。

诗词的学习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学生“四次读”

第一次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做到不添不漏不错。

此时我会设置问题,上下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能不能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读。

第二次自读——读懂内容

读过之后,学生一般都能找出概括词上下片内容的一句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三次单个读,然后范读(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针对我两个班的情况,有播音班的学生,找他们读,一是可以鼓励学生,二是这些学生读的都很不错,可以作为范读的蓝本。

通过三次读学生充分熟悉了本词的内容,同时也体会了豪放派的文章的高亢激昂、铿锵有力,为他们的背诵和鉴赏教学做了铺垫和基础。

环节3:赏析。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设置两个题,让学生讨论完成,分析之后,再次感悟性齐读一遍。

1、通过朗读我们初步体会了词人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2、浪淘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是谁?怎样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学生发言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赏析上片的过程中,我会展示我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当时的场面,重点描绘“乱石穿空——”,尽可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并掌握表现手法。

赏析下片的过程中,当时英雄很多,但是单单写到了周瑜,先引导学生分析周瑜,再分析出对周瑜的敬慕之情,此时我会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就能分析出对比的手法,并且体会作者“人生如梦”的情感。

环节4:课堂小结。

这首词中运用了情景交融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描绘了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赤壁之景,由景写到了功成名就的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抒发出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苦闷。

环节5:高考链接。

这首词是09年宁夏的高考题,难度适中,题型设置和本课教学紧密相连,通过这首词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而且能学会答题,同时也是一个反馈,可以掌握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

环节6:背诵。

背诵的方式采取小组连环(自己点名)比赛式背诵,表扬为主

先带着学生利用课件作为提示背一两遍,然后给他们时间自己背,最后小组比赛背。这样比赛式的背诵不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同配合的精神。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

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上片:赤壁美景——情景交融

乱穿(形)

惊拍(声)豪放洒脱

卷雪(色)

下片:缅怀古人周瑜——苏轼

年龄2447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难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成才之路》28页古诗鉴赏6、7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背诵,学生学会了分析诗歌鉴赏中的两种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和对比,达到了考纲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提高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突破了重点难点。语文是灵活的学科,学生当堂学会了不等于可以灵活运用,还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多多积累,灵活运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赤壁说课稿(11)

一、导语

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评价过中国古代的一位文人,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展示课件1,逐一让学生猜想说的是谁)不错,这位文人就是北宋的大文豪苏轼。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文艺通才,他在诗词文等各方面都开风气之先,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紧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尤其是他的词,打破了传统婉约的靡丽词风,开创了壮丽雄劲的豪放派词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示课件2,题目),感受一下他豪放的气概!

二、学习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注意三个问题(展示课件3,目标),一是带着感情去朗诵苏轼的词作,二是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三是了解苏轼豪放词的特点。在下面学习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这几个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文

1、听朗诵。(展示课件4)这首词很短,文字上没有多少障碍,我们直接看词的内容。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词,请大家认真体会,并注意纠正个别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请大家自己自由地朗读,注意放慢速度,体会其中的感情。

(学生在读课文时,师板书题目)

3、齐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尽可能慢下来,要注意抑扬顿挫。

(二)分析题目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基本上感知到了苏轼这首词的美。大家看一下这首词的题目,有两个部分组成。

1、“念奴娇”是什么?(词牌名,只要词牌确定了,每句话的字数也就确定了)

2、“赤壁怀古”是什么?(题目,告诉读者词的内容)

3、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诗词的题材有很多种,比如送别啊,边塞啊,田园啊,这首词你觉得应该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题目中有两个字已经提醒我们了!是怀古诗!它也是一种很典型的诗歌类型,这一类诗词有很多,下面我们会陆续遇见。

(三)总括怀古诗特点

这样的诗词,一般是由眼前所见到的景物,引起与之相关的历史人事的联想,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或者胸怀。这样大体我们可以概括为:(展示课件5)观眼前之景、怀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今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不是也大约有这么三个部分组成。

(四)分析眼前之景

1、请大家速读上阕,思考一个问题,看是不是写了眼前之景?如果是,请大家找一个短语(用原话就可以)对所见到的景做一个概括。学生读完后请学生回答——江山如画。

2、既然是“江山如画”,能不能找到比较典型的反应“如画”特点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我们再深挖一下,有没有哪几个词更加凸显了它的画面感?——穿、拍、卷。

4、欣赏诗词,既要从整体上感知,也要从它细小的环节上去揣摩、玩味,去咬文嚼字。我们看看这几句话好在哪里呢?

①把这三句话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博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②这几句话好在哪里?——从不同的角度诉诸不同感觉,“穿”“惊”“拍”都是比拟,“雪”借喻,“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像,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5、景的特点

大家看一下,苏轼笔下的景物美不美?能不能在“美”之前再加一个字,能够更好地概括苏轼景物的特点?——壮美!

6、重读上阕,体会壮美特点

所以,在上阕,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壮美的如画江山图景!现在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三句话,要读出“穿”“拍”“卷”的气势来!——学生齐读。

(五)分析历史人事

1、引出历史人事。上阕写完了眼前之景,看看有没有对历史人事的联想?文中哪个词已经明显地告诉我们联想到历史人物了?——遥想公瑾当年!

2、上阕中哪一句话把眼前之景和历史人事自然地串联起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一时”是什么时候?——三国。

说到三国时,你的脑海里都想到了哪些三国人物?——(选择一排,每人说一个三国人物。)

4、苏轼想到的是谁?——周瑜。

请找出一个既点出了时代有点出了他名字的短语——三国周郎。

5、读下阕,找出作者联想到周瑜的哪些事情?用文中的话概括。——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几句话看出周瑜什么样的特点?年轻、英俊潇洒、儒雅风度、指挥若定。

6、总结填表。

7、用原文中一个词概括周瑜的特点。(周瑜很雄姿?周瑜很豪杰?周瑜很风流?)

8、集体读一下,要读出周瑜的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指挥若定。“遥想”轻一点,飘渺一点,“小乔初嫁”轻一点,“羽扇纶巾”儒雅风度,“谈笑间”指挥若定,“灰飞烟灭”有蔑视之感!

9、三国历史人物众多,苏轼为什么要写周瑜?(从作者的遭遇经历的角度思考)(展示课件——介绍苏轼黄州状况)

10、对比人物形象。

周瑜是怎样的形象?自己是怎样的状态?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无论哪一个方面自己都是和周瑜相差甚远啊!

(六)分析一己之怀

1、集体读“故国神游”至最后。

2、文中找出一个短语,精炼地概括他的感怀。——人生如梦

3、哪一个词体现了他的失意?——多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

4、除了失意,还有什么情感?哪里体现出来?——笑,嘲笑,自我解嘲,释怀,表达出旷达乐观的情感。

(七)回顾总结苏词——豪放词的词风。

景是壮美之景,人是风流之人,情是旷达之情,苏词把写景、咏史、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一首词之中!总的来说,苏轼的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这就是苏词。

(八)我们一起朗诵一下课文,最后体会一下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赤壁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目标:

1、领会宋词的艺术特点 。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的艺术风格。

3、初步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词八首》中的一首词。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名家名篇,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苏轼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词八首》中又特意选了婉约派与豪放派两相对照的词篇,我选择这首词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一个比较性的体会,因此本节课在单元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区分两大风格词派的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平行班与美术班的学生,其语文基础较差。经过上一首词《雨霖铃》的学习,他们对婉约词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对于豪放词还不太熟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理解两种不同词风的特点,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对此,我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主要针对教学重点)、合作探讨式教学法(主要针对教学难点)、多媒体演示法(主要用于诵读部分)。

四、学习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诵读法,感受词的语言和意境。

运用对比的思维方法,掌握两种词风的不同特点。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人生如梦”。

五、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知识。

2、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第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通过比较,认识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第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比较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全词。

2、为下面的字词注音:

瑾( ) 纶( )巾 樯橹( )

酹( ) 垒( ) 华发( )

(三)合作探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四)教师质疑

1、为什么诗人单单怀念周瑜?

明确:

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2、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五)课堂小结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六)当堂检测

背诵并默写本首词。


赤壁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 “诗词四首”的第四首。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学习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理解词人怀古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一些特点。

5.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四、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教法:指导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悬念法。

学法:诵读品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PPT,MP3,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可联网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课时,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布置、检查个人预习作业,把学生异质分为4组,布置小组预习任务,检查并指导各组整合资料。

学生准备有三:上传个人预习作业;各组完成录音评价任务;各组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PPT,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预习为课堂小组探究性学习准备资料,锻炼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全班最优朗读录音,展示小组学习评价表。学生听录音,感受韵律,进入课堂学习;了解各组预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设疑(3分钟)

首先,学生回忆并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后,学生默读并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描述其画面。老师提出悬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象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感情?

对比两词意象不同,关注意象背后隐藏的感情,实现由“文”到“情”的过渡;设疑贯穿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品读解疑(25分钟)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组朗读上阙,体会赤壁之景。之后,分析意象和语言,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其一,江水是什幺样子?词人为什幺写江水?其二,可否将“人道是”改为“曾经是”?其三,可否改为“乱石向空,惊涛击岸,堆起千堆雪”?为什幺?其四,上阙中的意象共同体现出赤壁什幺特点?最后,男生朗读,读出赤壁气势。

分析上阕,体会意象特点,理解作者用词的豪放大气与准确生动。明确豪放词意象的整体特点,提高学生的对豪放词的感性认识。

2.怀古之情

首先,齐读下阙,感受词人情感。之后,分析豪放意象背后词人复杂的情感,主要提出五个问题。问题一,周瑜是谁?问题二,词中周瑜是什幺样子?问题三,作者实际情况如何?问题四, “笑”词人什幺?问题五,寄托词人哪些情感?最后,全班齐读下阙,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

品读下阕,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对比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际遇,理解苏轼当时处境和复杂心态,从而培养学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对比朗读

请课前全班朗读最优者配乐朗读,其他组各派一名代表配乐朗读。得分记入小组成绩。各组按朗读标准评价,并进行点评。

通过再次诵读,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本词的理解;同学的点评,可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归纳破疑(5分钟)

比较《一剪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题材等方面比较,归纳填表。通过比较两词不同,初步了解两词派的一些特点。

环节五:拓展阅读(4分钟)

同学展示整合资料:苏轼豪放词作品《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豪放词题材广的特点。

环节六:课后作业(1分钟)

比较学习:秦观的《鹊桥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婉约之美和豪放之气。以小组作业形式上交。进一步理解两个词派的风格特点。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追慕赤壁之景 怀古之情 伤己

(气势宏大、险奇壮阔) 旷达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学习需要,课前组内分工整合信息,课上组间展示分享信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构了知识。

2.根据职高生自信心不强和畏难情绪,指导学生借鉴和学习本词人文信息——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朗读基础,反复品读文本,感悟用词之精妙和词人复杂情感,比较两首词的不同特点。

在合作学习、感悟文本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整合信息能力、欣赏能力。

本设计体现了“外研版”教材“感悟文本——生成能力——指向应用”的基本理念。


赤壁说课稿(14)

说教材:

一、 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 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 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 这首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苏轼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苏轼,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文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背诵本词

2、 熟记作家作品地位及并称

3、 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4、 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

说教法

一、 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

二、 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如“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人道是”,我安排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一、 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 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例如对苏轼在文、词、诗、书画并称方面的介绍,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讲了。学生虽然在小学初中学过苏轼的诗词,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但越是熟悉的,越容易记不清楚,所以在这多讲了一点,算是对苏轼一个简单的小结,这样在讲三册24课《赤壁赋》时就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苏轼,加以强化。我想如能在适合的篇目中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小结,平时就以全局观念注意点滴积累,就可以减轻学生高三复习的压力。这一点属于个人一点想法,希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三、 在背景介绍中,我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介绍乌台诗案,讲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和本词有关的事实背景;另一方面对苏轼的胸襟性格做简单评价,便于学生把握词风和词人。

四、 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豪放词,应读得铿锵有力。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五、 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诗词跳跃性大,而我们的学生史学知识欠缺,所以我在讲述时补充了一些史学知识,这似乎把语文课讲成了历史,也不知得当与否,算是一种尝试,还望各位前辈提出批评意见。

六、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柳词和苏词为例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词风,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在这一部分有些地方总结得不是很恰当,例如,把“壮志难酬之恨”说城是一种“悲愤”,“悲愤”一词明知用得不是很合适,但一时又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替换,显得勉强和别扭。

说板书及作业

一、 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时间来不及没有进行。

二、 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江成子》,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风格,这样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赤壁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苏轼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区分两大风格词派的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知识;2、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2、通过比较,认识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为:1、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比较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教学难点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对苏轼的诗文并不陌生,《题西林壁》《水调歌头》等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必修二《赤壁赋》抒写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借主客问答阐发人生感悟,旷达中透出老大无成的不遇之愤,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第4课《雨霖铃》的学习,学生对婉约词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对于豪放词还不太熟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理解两种不同词风的特点,以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对此,针对教学重点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针对教学难点主要采用合作探讨式教学法,而对于诵读部分则采用想像法。

四、学习方法

赏析是诗词学习的能力指点,比较是诗词学习的迁移提升,而诵读则是诗词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上安排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1、运用诵读法,感受词的语言和意境。具体为:泛读,了解背景;朗读,感受意象;研读,探究情感;选读,迁移知识;熟读,达到背诵。

2、运用对比的思维方法,掌握两种词风的不同特点。

3、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作者的“人生如梦”。

五、教学过程

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湖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由此形成了中国诗词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怀古诗词。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感悟东坡豪放的词风。

(一)、泛读,了解背景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背景音乐: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

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就的。

(二)、朗读,感受意象

播放名家朗诵,想像滚滚长江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诗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意象。

正音,集体朗读。

并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词描绘了赤壁哪些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提示: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基调:豪迈、奔放。(板书:绘壮景)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三)、研读,探究情感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诵读全词。然后自由讨论如下问题:

1、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感?

提示: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①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②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板书:写伟人)

提示:虽然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美要求: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于是作者选取了周瑜的三个方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东坡当年47岁,不但无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因而感慨万千。

3、在下阕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①“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提示: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这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可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来分析: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当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人生感慨时,里面包含着多少幽愤和怅恨啊!)

②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提示:学生讨论,只要抓住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学生未分析的教师课适当补充。

4、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板书:抒豪情)

5、苏轼所游的是湖北黄州赤壁,而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是在湖北蒲圻(q)。那么苏轼知不知道他所见的赤壁并非真正历史的赤壁?如果他知道,为何还要这样感怀?

提示:从上阕的“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一句可以看出,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至少他对此有怀疑,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再联想到当时的处境,已经情难自已,故此以景为依托,咏史抒怀。

(四)、选读,迁移知识

比较:赏析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思考:

1、诗篇开头借什么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引起了“思古之幽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借一把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样写的作用是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2、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一句表现手法是运用典故。“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3、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根据上述所学及自己的了解,学生自由发言,归纳总结怀古诗词特点:“怀古诗词”是一种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感情寄托的诗歌类型。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一般包括述史和咏怀两部分,采用对比手法,主要有古人与作者的对比;永恒与短暂的对比;盛与衰的对比;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今与昔的对比等。鉴赏怀古诗词技巧: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其次,分析技巧,体察诗心。最后,披文入情,细致领悟。

(五)、熟读,达到背诵

总结全词。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全文线索:大江东去—→江山如画—→公瑾当年—→人生如梦

(总揽全篇)(描绘景色)(追想历史)(抒写情怀)

布置作业:根据所学、积累,勾勒自己心目中的苏轼形象。(这是一道开放题,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语言分析、概括的能力。)


赤壁说课稿(16)

《赤壁》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杜牧的《赤壁》这首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赤壁”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作者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二、说学生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内容的能力,已经知道有关绝句的常识。

三、说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基于这一指导我设计的目标如下:

(一) 知识与能力:⒈回忆“折”这个字的三个读音并区别用法⒉掌握“戟”的读音⒊解

释“销”、“将”、“与”等字的意思⒋理解每句诗的含义

(二) 过程与方法:⒌识别并掌握“兴、用典”这两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⒍懂得分析诗

歌要知人论世,学会分析诗歌“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⒎通过对该诗结构(由记叙引发议论)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议论文写作技巧: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⒏理解文章所抒发的情感⒐懂得在生活中要抓住机遇的道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⒈了解“咏史诗” ⒉诗歌结构的分析⒊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运用

难点: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分析、讲解⒉“二乔”的象征意义⒊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五、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诵读涵泳法、揣摩语言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对语言的细致揣摩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性的认识这首诗。“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而我还运用“提问对话法”共同挖掘、深讨该诗,理性的认识本诗。

六、说教学流程

提前布置好预习:划出自己认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做到会读会写。

导入:导语:大家还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以此引出作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杜牧(看屏幕)我们今天呢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赤壁》。这首诗呢作者不再描写眼前的雨景通过借景抒情抒发内心的苦闷而是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亲临历史的战场。 亮标:让学生対本课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切入:⒈解题:幻灯片展示赤壁的图片并介绍赤壁之战让学生对赤壁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⒉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然后教师幻灯片展示准备的字词,完成目标1、2,检查预习情况。

⒊教师范读诗歌,学生注意领会,把握古诗的诵读节骤。请学生读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全班一起朗读。

⒋分析诗歌内容①落实字词:幻灯片展示“戟”、“销”、“将”等字让学生回答这些字词在诗中的意思完成目标3

②理顺诗意:请一位学生读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并思考每句诗的意思接下来请学生翻译诗意完成目标4

推进:⒈分析结构理清作者思路:让学生默读该诗并思考问题“前两局和后两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联系?”完成目标7

⒉分别研究前后两句让学生知道前两句记叙是实写,后两句议论是作者的感慨是虚写从而引出“兴”这个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这一表现手法

⒊提问“诗人的感慨因何而发?”引出“以小见大”这一表现手法

⒋老师指出这首诗写了历史事件介绍“用典”这一修辞从而完成目标5、6 深入:⒈提问:“二乔”在诗中有几层涵义?分别是什么?

⒉提问:作者写了“赤壁之战”这个历史事件,他仅仅为了写历史吗? 完成目标8 收束:小组讨论:有人说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不过还有人说作者假设东风不帮助周瑜历史就将重写来论证机遇对人生的重要性,你觉得呢?完成目标9

七、说板书设计: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说课外作业布置:

⒈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⒉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赤壁说课稿(17)

《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一) 教学过程

引入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

(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


赤壁说课稿(18)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 “诗词四首”的第四首。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学习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理解词人怀古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一些特点。

5.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四、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教法:指导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悬念法。

学法:诵读品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PPT,MP3,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可联网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课时,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布置、检查个人预习作业,把学生异质分为4组,布置小组预习任务,检查并指导各组整合资料。

学生准备有三:上传个人预习作业;各组完成录音评价任务;各组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PPT,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预习为课堂小组探究性学习准备资料,锻炼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全班最优朗读录音,展示小组学习评价表。学生听录音,感受韵律,进入课堂学习;了解各组预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设疑(3分钟)

首先,学生回忆并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后,学生默读并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描述其画面。老师提出悬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象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感情?

对比两词意象不同,关注意象背后隐藏的感情,实现由“文”到“情”的过渡;设疑贯穿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品读解疑(25分钟)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组朗读上阙,体会赤壁之景。之后,分析意象和语言,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其一,江水是什幺样子?词人为什幺写江水?其二,可否将“人道是”改为“曾经是”?其三,可否改为“乱石向空,惊涛击岸,堆起千堆雪”?为什幺?其四,上阙中的意象共同体现出赤壁什幺特点?最后,男生朗读,读出赤壁气势。

分析上阕,体会意象特点,理解作者用词的豪放大气与准确生动。明确豪放词意象的整体特点,提高学生的对豪放词的感性认识。

2.怀古之情

首先,齐读下阙,感受词人情感。之后,分析豪放意象背后词人复杂的情感,主要提出五个问题。问题一,周瑜是谁?问题二,词中周瑜是什幺样子?问题三,作者实际情况如何?问题四, “笑”词人什幺?问题五,寄托词人哪些情感?最后,全班齐读下阙,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

品读下阕,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对比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际遇,理解苏轼当时处境和复杂心态,从而培养学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对比朗读

请课前全班朗读最优者配乐朗读,其他组各派一名代表配乐朗读。得分记入小组成绩。各组按朗读标准评价,并进行点评。

通过再次诵读,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本词的理解;同学的点评,可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归纳破疑(5分钟)

比较《一剪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题材等方面比较,归纳填表。通过比较两词不同,初步了解两词派的一些特点。

环节五:拓展阅读(4分钟)

同学展示整合资料:苏轼豪放词作品《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豪放词题材广的特点。

环节六:课后作业(1分钟)

比较学习:秦观的《鹊桥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婉约之美和豪放之气。以小组作业形式上交。进一步理解两个词派的风格特点。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追慕赤壁之景 怀古之情 伤己

(气势宏大、险奇壮阔) 旷达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学习需要,课前组内分工整合信息,课上组间展示分享信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构了知识。

2.根据职高生自信心不强和畏难情绪,指导学生借鉴和学习本词人文信息——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朗读基础,反复品读文本,感悟用词之精妙和词人复杂情感,比较两首词的不同特点。

在合作学习、感悟文本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整合信息能力、欣赏能力。

本设计体现了“外研版”教材“感悟文本——生成能力——指向应用”的基本理念。


赤壁说课稿(19)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赤壁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导语:

欣赏了这段视频,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得享受和情理的熏陶呢?古代散文意境悠远、文字优美,以他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向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我们的学生“谈古色变”。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状况,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次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以教师的点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意境中。

二、说教材: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钱光昕教授将苏轼的《赤壁赋》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二单元中。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qì合间阐述哲理。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把它确立为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是因为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的点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三、说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高中起点的技校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2、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作为一篇讲读课文,它在文言文知识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因此,我把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作为其中一个知识与能力目标。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背诵课文。

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因此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了解“以文为赋”的特色作为第三个能力目标。学生在感受其优美文辞的同时,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使学生理解“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从而打破了作文中对文体的禁锢。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上关注背景,了解作者,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风格。此外,通过对本文学习过程的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和态度目标

从情感、态度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3、重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没有与苏轼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将它设定为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采用采用感官剌激法、追溯联系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交流互动法,学法指导采用多维听记法、合作探究。结构突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作用。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将做出如下两个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走出文本,寻找中国传统文人在身处逆境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心理特征,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拥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长,达到从诵读到研读、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使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情感激发,导入文本:(10min)

1、导入

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个桥梁,因此我采用感官剌激法和追溯联系法导入课文。

播放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视频朗诵,并让学生随着视频朗诵。目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好的基调。

另外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联系法由《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可以使两篇文章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2、常识积累

接着利用师问生答得方式,进入到课文。

在播放完视频后我会问学生“这首词是谁写的”,学生回答“苏轼”。我会接着问“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介绍苏轼作为 “文耀百代,词唱千年,诗传万世,书画俱工”的“魅力全才”,却注定漂泊一生,磨难一生,但又不失豁达、乐观。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黄州可以说是他政治的低谷,也可以说是他才华的巅峰,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写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的一咏,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赤壁赋》也是其中的一咏。从而完成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提问法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又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学到了文学常识,又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心理。

至此“导入文本”环节结束。

(二) 诵读品析 感知文本

这一环节中将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从听、读、问、看、记、想多维角度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1)听(听名家朗诵)

落实好正音读-识文字-察语气-断句读。教学中引用录音,打破了学生在上课时仅仅面对课本和老师的枯燥局面,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在听觉上吸引学生,抢占了学生的注意力。

(2)读(读课文)

我先列出生字和多音字,再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仿诵、朗诵,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且充实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

(3)问(提问题)

针对预习和诵读的情况,将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记(文言字、词、句)

我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学生梳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学生进行记忆。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我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动画,用视觉上的动态效果,弥(mí)补思维上的枯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达到娱教欲学效果。

(5)看(看视频)

在梳理字词的基础上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规范读音和断句。另一方面,好的视频能使学生随着动听的朗诵和优美的图片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视频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感受美得熏陶中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减轻了学生对学习的抵触。

(6)想(文章内涵和感情变化)

再看玩视频后,我会设置问题“在动听的阅读和优美的画面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你又是怎样理解本文的文意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在学生诵读和思考后,我会找学生回答,并通过课件将学生的答案引入正规,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水到渠成。

以问题导航,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课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又能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诵读品析”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从听、读、问、看、记、想的多维角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僵化模式。此外,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只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减少了课堂工作量。

(3)把握文义(10 min)

熟读课文,教师进行点拔,清理文章思路。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至此第一课时完毕,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准备所要讨论的话题,每组有一位同学进行总结,形成300字左右的发言稿。这有助于学生求同存异,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由于学生已经走入课文,所以第二课时在导入上可以简化,直接由第一节设置的两个讨论导入。并且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总结--教师适时引导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做到掌握文本,即第三个板块:

(三)合作探究,拥有文本

此板块中要求学生细品本文“美妙之景,曲折之情,深刻之理”,达到“拥有”文本的目的。

第一课时中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了《赤壁赋》的基本内容,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则是突破重点,分解难点。本节课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摒弃看似热闹,实则浮躁无功的特点,所以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由易入难,层层深入,逐步展开。

(1)检查巩固(5 min)

检查课文诵读及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

(2)讨论探究(15 min)

○1按照三人一组探讨,分析描写意向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我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并给他们分工(现实中、历史上和哲理中),最后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首先现实中的“水月”是作者与客的欣赏之实,是一种柔和之美;接着是历史中的“水月”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意,为的是凭吊古人,开始进入一种虚写;最后进入哲理中的“水月”,探讨人生之须臾,体悟人生之境遇,也是虚写。

○2再次让学生讨论哲理中的“水月”,侧重分析主客问答。让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并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一般会得出主和客分别代表达观和悲观的态度。我再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并在此讲解有关赋得特点。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分角色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求同存异,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发扬共性、张扬个性的作用。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3)重点突破(5min)

着我结合苏轼的感情变化,和学生一块讨论景、情、理紧密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而突破重点。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到此,对赤壁赋得本身教学已经完成。语文教学本身的外延是无限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文本”。

(四)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

此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理解苏轼--- 一个遭遇挫折,身处逆境而泰然处之、豁达乐观、苦乐随缘的人,一个具有生命厚度、韧度、高度的人,从而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个立德、立人、立言之高标,并使学生在人生路上得益。

(1)对比欣赏(8 min)

首先让学生结合《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接着由我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指出陶渊明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情是带性使气的;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而苏轼的“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并提出苏轼这种精神对现实生活得指导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2)难点解析(12 min)

设疑:“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我点拨(bō),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培养他们豁达的情怀。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抓住技校生渴望成熟的心态,引用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文末关于成熟的文字结束课程。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引导学生在分析占有的材料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观点。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一扇门,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挖掘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我向学生推荐以下资料: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百家讲坛--苏轼

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六、小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习”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是学习方法,是学习思路。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教一篇、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欣赏,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板书设计

最后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利用本次课的学习思路,自学《后赤壁赋》。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动方案

家庭教育
“创建阳光、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是海口桂林洋办学宗旨。为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家庭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学校决定开展“亲子共读”和“书香家庭”建设活动,倡导“亲子
展开详情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实用18篇)

教学设计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诵读与赏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展开详情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汇总3篇)

教学反思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书,充满想象力和灵气,很多话很古怪,不合逻辑,仔细想却充满哲学思辨意味,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我和孩子们用了三个星期完成这
展开详情

空城计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我看了中的”空城计“这一节,让我感触很深。《空城计》讲孔明出兵北伐,破了曹真,正要从祁山进取渭水,忽然接到探报:巍主派司马懿为平西都督,领兵二十万向祁山杀来。孔明惊道:”司马懿领兵,一定能夺取街亭,若
展开详情

白鹅教学反思

教育
小学四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的《白鹅》,出自丰子恺先生之手。在教学时,新课程理念主要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朗读,启发学生的内心感悟1、“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要抠词抠句”。在品味鹅的
展开详情

初二优秀英语作文

八年级英语
请以“Mybestfriend”为题写一篇介绍你的朋友的短文。短文要运用课文所学的有关句式,把你的朋友和你的长相(包括身高、头发、眼睛等)、体格(包括强壮强度等)、性格(开朗、文静等)、学习情况等方面
展开详情

查理九世四年级读书心得300字

四年级语文
在我生日那天,妈妈送我一本我最爱的《查理九世之失落的海底城》,这本书恐怖小说的一个方式教会我许多道理,我非常喜欢,看完后,我倍有感触!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勇敢DoDo冒险队误打误撞进了“救护者”号,认识
展开详情

驾照科目1考试技巧(集合15篇)

考试资料
驾照科目1考试技巧(1)1扣留机动车:未悬挂车牌、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未携带行驶证、伪造相关证件或使用其他车辆证件;在一个计分周期达到12分。2警告:不按规定挂号牌。3拘留15天:未有有效驾驶证(
展开详情

读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500字

六年级语文
终于一口气读完了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感受颇深。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心中便充满了疑问,“朝花”为什么要“夕拾”呢?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花儿”呢?读完全书,我心中便得到了答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展开详情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后感范文

三年级语文
这几天,我读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它讲述了住在地洞中的狐狸一家的生活趣事,以及狐狸爸爸经常到博吉斯鸡舍里偷鸡吃从而衍生惊险而又搞笑的故事。虽然,有时候鸡舍场主博吉斯会对它们发火,甚至拿枪打它们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小学老师师德师风事迹材料 语文百花园教学反思(甄选7篇) 小学四年级珍惜时间作文大全 考试过后作文 幼儿园读书笔记 半个奇遇阅读答案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 军训六连口号 《假小子戴安》读书笔记 《二氧化碳》阅读答案 选择人生800字七年级满分作文 毕业不舍的句子(集锦3篇) 麦克白读后感范文300字 有关普通话考试作文 党员干部的军训心得体会 爱因斯坦的名言大全(通用5篇) 万石岩 有关学习方法的作文分享 初一地理课本知识点 以风景为话题作文优秀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周心得体会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高中英语基础知识大全 2022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看知识点 自信的高一作文800字 军训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销售员实习报告大全 有关中考作文 喧闹800字优秀议论文 消防实习工作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范文 进士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总结 2022年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大数据时代阅读答案 关于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丑小鸭》读书笔记 阅读教学计划(汇总20篇) 狼图腾读书笔记 艽野尘梦读书笔记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考试风波作文 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学生演讲稿 成长的回忆初中生作文 春节与过年阅读答案(甄选4篇) 引用诗句的作文(推荐8篇) 迎国庆征文活动方案(集锦6篇) 励志正能量句子(精品19篇) 电力企业实习报告 《读书》阅读答案 南辕北辙读书笔记 安妮宝贝的经典语录 高考关于物理的知识点概括 中考反思作文 时间的议论文800字高二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真的不容易中考优秀作文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关于科普知识作文 感恩母亲节活动总结 高一作文范文生命中的感动 高考冲刺生物考点梳理 初三各单元要考的英语作文范文 乐观句子(汇编15篇) 石字的成语(精编5篇) 对高考的感悟高一作文800字 考试前的感想作文 学生军训的第二天日记 如何学习英语的英语作文 趣味语文故事【14则】 2022年寒假读军神有感 卫生与保健教学计划(通用3篇) 有关考试的作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材料600字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嘉峪关作文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总20篇) 生活自理教案(甄选10篇) 汉语可以治病阅读答案(优选12篇) 最新的读书笔记 初一军训的心得体会450字 学好高三语文的方法及技巧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作文叙事散文 形容失望和心凉的句子(优选7篇) 的英语知识点(汇编16篇) 爱情句子经典语录 端午节祝福诗句(甄选7篇) 最后一头战象的读书笔记 《论语》试题 山洪一样的掌声读后感800字范文 好的英语句子(精选15篇) 天净沙秋思赏析(汇总15篇) 读《我的长生果》有感800字范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电厂的实习工作心得 认识长方形课件(精编5篇)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的观后感 交通安全知识 高一数学的学习方法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教案(汇集3篇) 世界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胎教故事大全(通用4篇)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军训通讯稿150字左右 责任主题班会(实用19篇) 影响一生的心灵感悟经典语录 乡土情结阅读答案(汇集5篇) 成人高考语文精讲大同 不挑食教案(精编15篇) 在哈工大的即兴演讲白岩松阅读答案 我的成长之路普通话考试范文 谈“人文教育”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生命的魅力600字小学作文 英语学习反思 2022年教师节演讲稿 小学美术老师教学活动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化学寒假怎样复习 大班教育笔记 有关考试前作文 中秋节有关的故事(集合4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5课) 关于和的故事(通用15篇) 药学专业实习小结 数学课堂方法与技巧 高考语文语意连贯题的10大解题技巧 《关怀的人生》阅读答案 初一听力最常见的的英语对话 四年级下册这试卷答案 笑猫日记读书心得体会 我爱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十种应用题题型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歌颂祖国的作文_小学生歌颂祖国优秀范文 马良神笔的故事(热门11篇)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关注经济发展 2022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摘抄 2022年边城读后感范文500字 有趣的绕口令 雁门太守行教案(汇编14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父亲节写父爱如山600字七年级作文 二年级英语考试知识点与易错点 计算机教学反思(优质20篇) 女生小清新唯美签名 步步惊心经典语录 正直的成语(优选3篇)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2022年实习班主任的报告范文 小小粉刷匠教案(精品20篇) 小升初专家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复习数学 关于科普知识作文600字 高二读后感大全800字2022 初中优秀的学习方法介绍 尖子生三大高效学习方法 高二物理怎么才能快速提分 那一次考试作文 窃读记的阅读题答案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范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 乔忠延《采春》散文阅读答案 医院实践心得体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温暖的时刻550字五年级作文 pep小升初英语作文万能句型 高考前家长不能对孩子做的3件事,家长和孩子的相处之道 户外出游安全的七大注意事项 舜发于畎亩之中阅读答案(集合6篇) 《家春秋》读书笔记优秀范文 安塞腰鼓的阅读题答案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汇集7篇) 笨女孩安琪儿读后感范文 袋鼠跳游戏教案(优质3篇) 亲子阅读经验心得体会 父母的爱600字五年级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热门6篇) 夏至的谚语(精选20篇) 我们不玩火教案(热门16篇)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总结 高一政治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大一入学军训感想 最全六年级关于亲情作文 感悟时间650字优秀范文 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汇编5篇) 有关选择为话题议论文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 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汇编18篇)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汇集20篇) 生活在幸福中600字精彩作文 中国历史初二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高三语文基本学习方法 2022小升初数学考试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