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通用8篇)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通用8篇)

w*** 23-06-26 答案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1)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

15.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B)(4分)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4分)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B)(4分)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重庆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作报告时提出,女士的爱美之心,也导致全球变暖。因为,化妆品中含有氟利昂,这种物质释放出来后上升平流层,如果没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就无法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导致了紫外线辐射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

李先生的女性爱美让全球变暖其实就是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会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所以,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低破足迹的行为方式,即在生活和生产中少排放二氧化碳。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嚣来测算,你自驾年消耗了100公升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碳足迹越大,说明你是高碳生活,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进入了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也大。

当然,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而是处处体现,尤其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已得到确认。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只是我们对此并不在意而已。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减少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长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每千克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危及环境,但却不能因噎废食去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更不能禁止农业生产,相反,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在我国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花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也就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等等,都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

个人在尽力减低自己碳足迹方面还有许多可以采纳的方式。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电消耗;购买商品时要首选当地产品;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1.本文开头举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重庆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的具体事例有什么作用?(4分)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5分)

3.既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而我们又不能因噎废食去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更不能禁止农业生产,那人类又该如何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防止全球变暖?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 (1)以具体事例开题,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这样写能自然地引出本文的主要话题低碳生活。

1.本文的主要内容:(1)什么是低碳生活,并自然引出碳足迹的概念(2)低碳生活如何可行,即个人和社会如何尽量减少碳排量,来保护地球环境。

本文的主要观点:(1)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或间接加速全球变暖。(2)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日常生活开始,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1、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一二氧化碳,因此我们还应该尽量减少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2、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加快科技进步与革新,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减少和改善碳排放。例如在我国推广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等。

3、个人尽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来弥补和抵消其他领域的碳排放量,也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答案解析: 1.引用事例的作用,是为了证明观点,开头引用也是为了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两个方面皆要答到,前一部分3分,后一部分2分。

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3)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作报告时指出:女士的爱美之心,也会导致全球变暖。(以报告中的话开篇,一方面起到引出说明话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因为,化妆品中含有氟利昂,这种物质释放出来后上升进入平流层,如果没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就无法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线辐射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

②李先生的报告其实是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如果女性减少使用化妆品,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此段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④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得说明层次清晰,有条理)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⑤所以,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低碳足迹的行为方式,即在生活和生产中少排放二氧化碳。(通过上文对碳足迹的介绍,作者对低碳生活下定义,揭示出其本质。)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碳足迹越大,说明你是高碳生活,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进入了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也大。

⑥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也就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⑦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等等,都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具体到化妆品而言,也有两种方法。其一,像冰箱生产禁止加氟利昂一样寻找化妆品原料的替代品,减少或替代化妆品中的氟利昂。其次,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就像每个月少开一次车一样,在不太重要或非正式的场合,就没有必要浓妆艳抹,素面朝天或许更好。

⑧个人在尽力减低自己碳足迹方面还有许多可以采纳的方式。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电消耗;出行多乘公共汽车;购买商品时首选当地产品;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的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用煮土豆来举例子、作比较,形象地、突出地说明了我们在减低碳足迹方面可以采纳更佳的方式)甚至吃牛肉也要比吃猪肉排放的碳多,因此应减少吃牛肉。

⑨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两个更多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深刻地说明我们在低碳生活和高碳生活之间是完全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⑩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此句对全文总结,也照应了标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1、本文开头举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重庆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的具体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以报告中的话开篇,一方面起到引出说明话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答: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以气象学家李崇银的话作为开篇,引出说明的对象,并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对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作简要的解说,这样人们对并不留心的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此作者顺其自然地进入对低碳生活的介绍。通过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我们能从中了解到个人或群体的碳足迹对环境的影响。最后作者从生活细节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低碳生活的选择与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全文呈现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语言平实自然,读来给人以生活方面的启示。

3、那人类该如何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防止全球变暖?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答: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利用科技的力量减少、改善碳排放,从个人来讲,尽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阅读练习】2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2.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最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①段中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这一句话中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4.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假如学校要开展一次低碳生活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请你你两条宣传标语。

(1)

(2)

【参考答案】

1.事理逻辑顺序

2.分类别从寻找化妆品原料的替代品和减少化妆品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使说明层次清晰,更有条理性。

3.不能。因为只是使用含氟化妆品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爱美之心都有破坏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示例:(1)倡导低碳生活,保护人类环境(2)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4)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9.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

答:

11.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2.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

答:

9、(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10、(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11、(4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12、(3分)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1分)(语意相近即可)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5)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2.“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

3.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

参考答案:

1.(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2.(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3.(4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4.(3分)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1分)(语意相近即可)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6)

可为答案低碳生活冯云处处阅读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阅读练习:

1.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2.“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

3.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

参考答案:

1.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2.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3.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4.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1分)(语意相近即可)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7)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理解答案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2.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

3.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

参考答案:

1.(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2.(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3.(4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4.(3分)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1分)(语意相近即可)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答案(8)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①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作报告时指出:“女士的爱美之心,也会导致全球变暖。”(以报告中的话开篇,一方面起到引出说明话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因为,化妆品中含有氟利昂,这种物质释放出来后上升进入平流层,如果没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就无法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线辐射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

②李先生的报告其实是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如果女性减少使用化妆品,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此段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④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得说明层次清晰,有条理)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⑤所以,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低碳足迹的行为方式,即在生活和生产中少排放二氧化碳。(通过上文对碳足迹的介绍,作者对“低碳生活”下定义,揭示出其本质。)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碳足迹越大,说明你是高碳生活,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进入了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也大。

⑥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也就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⑦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等等,都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具体到化妆品而言,也有两种方法。其一,像冰箱生产禁止加氟利昂一样寻找化妆品原料的替代品,减少或替代化妆品中的氟利昂。其次,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就像每个月少开一次车一样,在不太重要或非正式的场合,就没有必要浓妆艳抹,素面朝天或许更好。

⑧个人在尽力减低自己碳足迹方面还有许多可以采纳的方式。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电消耗;出行多乘公共汽车;购买商品时首选当地产品;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的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用煮土豆来举例子、作比较,形象地、突出地说明了我们在减低碳足迹方面可以采纳更佳的方式)甚至吃牛肉也要比吃猪肉排放的碳多,因此应减少吃牛肉。

⑨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两个“更多”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深刻地说明我们在低碳生活和高碳生活之间是完全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⑩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此句对全文总结,也照应了标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1、本文开头举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重庆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的具体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以报告中的话开篇,一方面起到引出说明话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答: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以气象学家李崇银的话作为开篇,引出说明的对象,并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对“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作简要的解说,这样人们对并不留心的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此作者顺其自然地进入对“低碳生活”的介绍。通过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我们能从中了解到个人或群体的碳足迹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作者从生活细节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低碳生活的选择与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全文呈现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语言平实自然,读来给人以生活方面的启示。

3、那人类该如何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防止全球变暖?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答: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利用科技的力量减少、改善碳排放,从个人来讲,尽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阅读练习】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2.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最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①段中“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这一句话中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4.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假如学校要开展一次“低碳生活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请你你两条宣传标语。

(1)

(2)

【参考答案】

1.事理逻辑顺序

2.分类别从寻找化妆品原料的替代品和减少化妆品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使说明层次清晰,更有条理性。

3.不能。因为只是使用含氟化妆品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爱美之心都有破坏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示例:(1)倡导低碳生活,保护人类环境(2)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

相关推荐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精品14篇)

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2、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3、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4、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5、以水
展开详情

我来帮助你教案(汇总15篇)

教案
我来帮助你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孩子懂得怎样帮助我们身边的人。2、激发幼儿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活动
展开详情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反思(汇总4篇)

教学反思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反思(1)在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以大众轿车图标作为情境引入相交线、平行线的基础知识,复习融在了实际生活的发现和观察中,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传统的办法,往往是从知识结构入手,提
展开详情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设计(汇编3篇)

教案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设计(1)学习任务1、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通过整式乘法逆向得出因式分解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3、通过猜想、观察、讨论、归纳等
展开详情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反思(精品4篇)

教学反思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反思(1)回到学校之后上的第一节课是高二年级的复习课:地图部分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和地形剖面图》。结果是内容上不完,但假如不看教学任务,单看教学过程和效果,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效
展开详情

旋转木马教案(集合7篇)

教案
旋转木马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听辨乐曲A段的断顿和B段的连贯,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旋转木马一上一下与旋转的特点。2、听辨特殊的音响效果,通过适宜的语词与肢体动作表现加油和变魔法的情节。3、
展开详情

洗手绢教案(集合8篇)

教案
洗手绢教案(1)设计背景因本班部分小朋友不太讲卫生,为了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而设置本课。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跟随教师念儿歌。2.丰富词汇:干干净净。3.教育小朋友做个爱清洁的好孩
展开详情

白鹅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5篇)

教学设计
白鹅优质课教学设计(1)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白鹅》教案设计。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邻近”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展开详情

茉莉花音乐教案(推荐16篇)

教案
茉莉花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本国民歌的热爱之情。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3.了解与茉莉花相关的文化知
展开详情

幼儿讲述活动教案(优选5篇)

教案
幼儿讲述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鸟巢的特点和功用。2、引导幼儿尽量用密集的线条画出小鸟的巢。3、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氧气课件(优选5篇)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精编6篇) 小红帽教学反思(汇编20篇) 鱼的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英语作文高分句型(甄选16篇) 秦兵马俑的教学反思(汇集20篇) 教学设计案例数学(精品5篇)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优选20篇) 会计审计考试试题(精编6篇) 鱼儿游游教案(优质7篇) 写秋雨的散文(精选3篇)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集锦5篇) 有关饮食的谚语(集锦4篇) 白鲸教学设计(合集3篇) 我们手拉手教学反思(优选6篇) 童话作文的评语(实用5篇) 比和比例应用题(优质4篇) 父亲阅读短文答案(精选7篇)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通用17篇) 爱集体主题班会(必备3篇) 大道理小故事(必备15篇)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集合5篇) 十二生肖牛故事(合集5篇) 环保的诗歌(甄选17篇) 点线面教案(精编4篇) 物理热机知识点(必备4篇) 中学阅读题答案(实用7篇) 荆轲刺秦知识点(通用15篇) 责任心主题班会(实用3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汇总12篇) 感人亲情故事(汇编17篇) 一顿午餐阅读答案(甄选5篇) 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精品16篇)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案(集合3篇) can句型练习题(优质4篇) 英语优美散文(精品7篇) 说唱脸谱教案(精品5篇) 坚持阅读答案(汇编4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汇集16篇) 小动物的叫声教案(热门6篇)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实用17篇) 猫的阅读题及答案(必备5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合集4篇)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优质17篇) 苏轼词两首教案(汇总4篇)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6篇) 秋天的雨的教案(实用19篇) 阅读拱桥阅读答案(汇总17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第二课时(精品3篇) 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优选16篇) 语文试卷评析(通用7篇) 人教版观潮教学设计(精编19篇) 销售正能量小故事分享(甄选15篇) 认识方向说课稿(优选8篇) 比长短教案(汇集15篇) 阅读答案壁虎(优质3篇) 井底之蛙成语故事(优质3篇) 适合朗诵的散文分钟(精编6篇) 春秋时期的历史小故事(通用7篇)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集合8篇) 蒲公英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看戏阅读答案叶君健(推荐4篇) 人教版数学必修知识点(优质12篇) 范进中举说课稿(必备6篇) 池上教学设计(优选15篇) 麻雀优秀教学设计(优选8篇) 全国爱牙日教案(精编13篇) 安全消防考试试题(必备5篇)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品7篇) 一下的数学知识点(优质4篇) 励志童话故事(集锦4篇) 青花瓷课件(集锦18篇)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优选17篇)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汇集5篇) 古诗赠汪伦教案(必备5篇) 关于立冬的古诗(汇总15篇) 简短童话故事(集锦18篇) 影子优秀教学设计(优选3篇) 诚信是金说课稿(精品5篇)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集合5篇) 庆祝祖国周年诗词(精品13篇) 藏羚羊跪拜教案(集锦6篇) 油菜花开了教学反思(合集8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热门16篇) 太阳船教案(甄选3篇) 三峡的课件(汇集10篇) 对花教学反思(汇总3篇) 花脸教学设计(优质4篇) 青花教学设计(集合8篇) 咏柳的赏析(必备15篇) 心怀感恩主题班会(优质8篇) 奇异的激光教学反思(汇编5篇) 动漫课件(热门6篇) 讲的知识点(精品5篇) 仿写乡愁的诗歌(汇集8篇) 关于诗词的故事(汇编5篇) 小蚂蚁教学设计(热门6篇) 马说公开课教案(汇集3篇) 图书馆教学反思(集锦19篇) 启示的练习题(汇集4篇) 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优质3篇) 水痘教案(推荐4篇) 分类教案(通用17篇) 跳水教学设计(汇集19篇) 母鸡课件(甄选5篇) 质量教案(汇编20篇) 除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集合16篇) 3以内的点数教案(精品18篇) 中国结教案(集合15篇) 路遥散文(推荐7篇)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优选4篇) 9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优质16篇) 主题班会内容(合集19篇)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汇总9篇) 李白诗歌的风格(热门4篇) 分类垃圾主题班会(必备18篇)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必备18篇) 写景议论文(汇总11篇) 两角钱阅读答案(优质6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方案(汇集4篇) 重点考试题型(汇编3篇) 环保诗歌朗诵(优选16篇) 10的认识教学反思(精编18篇) 团队正能量小故事(推荐6篇) 寒露节气诗词(汇集6篇) 安全教育地震逃生教案(必备10篇)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讲话稿(精品16篇)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下册(汇总15篇) 低碳经济阅读的答案(推荐5篇) 霜降教案(热门17篇) 年冬奥会征文(集合3篇) 找不到眼镜教案(汇编8篇) 大与小教案(合集11篇) 武术教学设计(汇集8篇) 语文阅读答题模板(必备17篇) 夜莺的阅读答案(集锦6篇) 诗歌摇篮(热门18篇)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汇编7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16篇) 动画开题报告(优选3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通用17篇) 英语绕口令英语(甄选6篇) 微笑散文(集锦17篇) 会计试卷及答案(通用10篇) 长江之歌音乐课件(精编3篇) 准备课教案(实用8篇) 卫生教育主题班会(汇总5篇) 不进位加法教案(合集3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集锦17篇) 护理实习生出科评语(推荐7篇) 多米诺骨牌教案(精品4篇)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优选6篇) 斗鹅阅读答案(集合3篇) 想象作文年级(实用18篇) 关于环保的主题班会(精选5篇) 关于成长的主题班会(合集7篇) 幼儿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汇总17篇)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集合19篇) 努力主题班会(汇总6篇)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集合19篇) 寓言故事阅读(甄选15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必备19篇) 大数据时代阅读答案(优选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说课稿(合集8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集锦7篇) 语言十二生肖教案(优选18篇)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汇编15篇)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通用18篇) 植物写生教学反思(集合3篇) 简短的神话故事(实用6篇) 天净沙教案设计(必备8篇) 天津的试卷(集合10篇) 白鹅教案设计(集锦10篇) 贾平凹散文(优选14篇)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10篇) 诗意对联(精编3篇) 关于青春的英语作文(集锦9篇) 触摸春天练习题(实用3篇) 实验语文试卷(热门3篇)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反思(通用9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汇集3篇) 教案模版(优选17篇) 8和9的认识教案(集合17篇) 桃花源记练习及答案(甄选3篇) 名人故事演讲稿(汇集15篇) 关于阅读答案的古诗(精品5篇) 关于美好的散文(推荐4篇) 篮球游戏教案(汇集18篇) 粉刷匠教学设计(精品6篇) 守护生命教案(优质7篇) 最佳路径教学反思(汇总18篇) 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教案(推荐20篇) 英语必修一教案(合集4篇)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实用15篇) 生物细胞基本知识点(优质9篇) 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15篇) 一枚金币教学反思(优质4篇)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合集18篇) 旷野城市阅读答案(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