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蜜蜂引路的教案(汇集20篇)

蜜蜂引路的教案(汇集20篇)

分*** 23-01-03 课件教案

蜜蜂引路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蜜蜂引路》,“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齐读题目。

2、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人?

(2)、比较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

列宁住在莫斯科的一座小山上。

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3)、“附近”的意思。(离得很近)

用“附近”说一句话。

(4)、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列宁的住处、养蜂人在哪儿)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列宁常常派人去找养蜂人,那么他们究竟谈些什么?又是怎么去找他的,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读的时候划出列宁为什么要自己找养蜂人的有关句子。

列宁找养蜂人有什么事? 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

第二段中的第二句前后有什么联系?

(前半句讲列宁亲自去找的原因,后半句讲找养蜂人的结果)。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列宁要亲自去找,他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边读边把表示位置的词用“”画出来。

(3)、同学之间分组交流。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列宁的住处和养蜂人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

(4)、师:列宁住在小山上,他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花丛、蜜蜂,由此引出了园子、房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

列宁的住处在 ,花丛在 ,园子在 ,小房子在 。

(5)、列宁跟着蜜蜂走,结果怎样?

为什么列宁认为跟着蜜蜂就找得到养蜂人?

(6)、齐读二、三句。

“果然”说明了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的人,他们见面后怎样呢?指名读课文。

(2)、指导看图。(出示课件)

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表情怎样?

说一说,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惊讶?

(养蜂人没想到不知道他住处的列宁会自己来到他的家,所以非常惊讶。)

用“惊讶”的语气读养蜂人的话。

(3)、列宁是怎样回答的?“向导”是什么意思?

请两位同学表演来理解。

列宁为什么把蜜蜂称为向导?蜜蜂真能当向导吗?

(不能,是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利用蜜蜂来引路的。)

用喜爱、风趣的语气读列宁的话。

分角色读。

三、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板书设计:

蜜 蜂 引 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蜜蜂引路的教案(2)

【教材简析】

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却让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学习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九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经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读文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2、导语:

小蜜蜂不仅勤快,还会给人领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蜜蜂引路》(板书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游戏“蜜蜂采蜜”玩中识字。

3、交流识字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字词

1、联系生活理解“附近、谈天”。

2、换一换掌握“常常”的用法。

3、朗读中体会“果然、惊讶”。

四、深读课文,体会感悟

蜜蜂真的会给人领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3、再读第二段,谈谈你的感悟。

五、朗读全文

六、我们该向列宁学习什么呢?

学生交流。

七、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课件出示列宁图及资料

八、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蜜蜂引路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莫斯科 附近 派人 谈话 交谈 惊讶

引路 指引 列宁 排列 蜂蜜 敲门 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

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3)用果然说一句话。

◎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蜜蜂引路的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懂得重点词语的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汉字“引、养、丛、仔、采、志”及偏旁“弓”。

教学重点:理解列宁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图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电脑课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个字。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齐读密蜂引路),今天我们就学第16课--密蜂引路。

二、新授:

1、师: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问题先不解决)请同学们把课文熟,看看你喜欢读哪一段?

2.指名读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词语:当地,派人,聊天,

用“附近”说一句话。

师: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4、师:我们看看这位伟人与密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写了什么?

5、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电脑示出问题:

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2)结果怎样?

3)请你试着画一画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相互交流。(读、说、画)

6、学生汇报学习的情况:并请同学到黑板画出来,贴图片。

7、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

8、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9、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总结:生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语:电脑

引路 养蜂 花丛 仔细 采蜜 同志

加点的字教读音指出是本文要学的汉字。

二、学写生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3、组词,扩句。

4、课后习题第2题。


蜜蜂引路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蜜蜂引路:范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二、合作交流

(一)认读生字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

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

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生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6、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蜜蜂引路的教案(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pái cǎi mì jīng yà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

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

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

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

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

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

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3.反馈。

(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

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

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

(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

②他指谁?

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

(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

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

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

(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

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第三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

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

(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

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

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

2.选做一个问题: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3)第2题用图配文。

板书:

31 蜜蜂引路

许多蜂蜜 他想:

飞回园子 他想:

园子旁边有所房子 他想:

果然


蜜蜂引路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蜜蜂引路:范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二、合作交流

(一)认读生字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

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

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生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6、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蜜蜂引路的教案(8)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白纸两张。

教学目标

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

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第15课的时候,展示了画风的水平。今天,我们要学习《蜜蜂引路》,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画画,愿意吗?

2.不过,今天的画画,不光要动手,更要动脑,用我们的智慧来画。觉得自己聪明有智慧的同学举手。

3.好啊!个个聪明,人人有智慧!现在请大家听清楚画画的内容和要求。内容: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线路图。要求:

(1)必须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和最简单的线条;

(2)三人或四人一小组合作画;

(3)画正确。

4.对聪明又有智慧的孩子来说,这些要求还高啊?

1.愿意。

2.全部举手。

3.啊,要求这么高呀!

4.不高──!

自主合作学习

1.现在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

2.等各小组画好以后,我们将进行比赛。比赛优胜组的同学将获得智慧之星的光荣称号。内容包括三项:

(1)看哪个小组课文读的熟。

(2)看那个小组的线路图简单明白。

(3)根据课文内容介绍画图的依据。怎么样,可以开始了吗?(每组发一张8开的纸)

1.分组

2.可以了!

3.小组合作读书、讨论、画图。

读书感悟

1.可以开始比赛了吗?

2.第一项,读书比赛。请第一小组。要求先每人读一段,考察个人能力;再齐读最后一段,考察合作能力。开始。

3.现在请第二小组朗读。要求和第一组一样。

4.第一项比赛,两组战成平手。

5.第二项比赛开始,请展示你们的线路图。第一组展示。(教师作适当评价)

6.第二组展示。(适当评价)

7.第二项比赛结果:平局!

8.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第三项比赛开始。要求是:先说出画图的课文依据,再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否则,就算失败!要不要再练练。

9.请第一小组。

10.请第二组。

11.现在,我宣布比赛结果……(清清嗓子)经过激烈的比赛,被评为智慧之星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全体同学!


蜜蜂引路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并会用“常常”造句。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生字卡片、练习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板书

2、顺势提问:你们知道蜜蜂是干什么的吗?(采蜜)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蜜蜂,它还会引路呢?(添加“引路”一词)知道“引路”是什么意思吗?(带路)

3、看到这个题目,心中是不是有许多疑问呢?(学生提问:蜜蜂它不是人怎么会引路呢?它为谁引路呢?引向哪里?结果如何呢……)这些问题很好,但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平时老师经常告诉大家,不知道答案要怎么办呢?(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6课《蜜蜂引路》中怎么讲的吧!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讶、敲”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y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 路 莫斯科 派 人

谈天 敲 门 惊讶 向导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蜜蜂引路》,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请大家注意:蜜蜂是一种小昆虫,“蜜”和“蜂”两个字都有虫字旁。“引”是个前鼻音。

谁来领读课题。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说说“引路”是什么意思?(领路、带路)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蜜蜂 引路 谈天 委派 观察 果然 惊讶 附近 莫斯科

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红色字为本课生字,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

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句子: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常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到句子中读一读吗?

你能用“常常”说句话吗?

再齐读此句。

3、通过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发现,列宁常常派人去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可是,这次却有所不同,列宁是亲自去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赶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指名说。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吗?“因为……所以……”

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往常”是什么意思?(平常、过去、从前、以前)

你能区别开这两个词语吗?

出示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练习:选词填空

往常 常常

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学校的校车( )都是由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 )由一个女司机开。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句子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4、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不在,别人也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里,列宁连养蜂人住在东南西北那个方向都不知道,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列宁最后找到养蜂人了吗?

出示课文插图

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你还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5、同桌分角色练习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表演读。相机指导:“惊讶”是什么意思?养蜂人惊讶什么?养蜂人的话应该怎么读?指导朗读养蜂人的话。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

“向导”是干什么的?课文中列宁说的“向导”指的是谁?列宁说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指名读,齐读。

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列宁这样回答,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师生合作表演读。

6、蜜蜂不会说话,它们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交流。

齐读本段,划出列宁一路寻找养蜂人的动作。

“看” 怎么看?

“一边走一边看”。列宁此时最想看见什么?结果,他发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花丛中可能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结网的蜘蛛,为什么列宁发现的却是蜜蜂?他是怎么想的?

“观察” 列宁在观察蜜蜂的什么?(飞行路线)

谁能说说蜜蜂的飞行路线?指读。齐读。

看到房子列宁会怎么想?他的判断对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齐读。

“果然”是什么意思?齐读体会。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为什么说蜜蜂是他的向导了吗?我们再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列宁( ),发现( )。他( ),只见( )。列宁走到( ),开门的( )。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齐说。

你能试试背诵这一段吗?

练习背诵。齐背诵。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相机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判断。

3、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五、拓展

课下搜集列宁名言。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蜜蜂引路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三、四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

3、理解“附近、果然、惊讶、向导”等词语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录像、幻灯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谜语,想不想猜一猜呀?听仔细呀!“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老师带动作表演)

师:谁知道说的的是谁?(生:蜜蜂)对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和蜜蜂有关的26课--《蜜蜂引路》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字词,活跃气氛。

师:你们喜欢小蜜蜂吗?接下来让我们变成勤劳的小蜜蜂,看看有什么任务等我们去完成呢?(课件出示快来开小火车读读吧)我先不出示词语,看谁有胆量来试试,好!你们是蜜蜂一号小火车,你是列车长,看你们的小火车开的快不快呀!(试两组)

3、回顾全文,引入本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二自然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9页,小声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下1、课文写了谁?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列宁、养蜂人、小山(如有人提出蜜蜂就顺便画上)

二、研讨互动。

1.设疑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问题: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吗?是谁带着列宁找到的呢?你是从课文中那句话知道的呢?引出最后一句,课件出示。

师:什么是向导?(给人领路的人)蜜蜂不是人,也不会说话,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课件出示第三段,找一名学生读)

师:这是第几自然段?请你拿起笔,圈画一下列宁在去找养蜂人的路上,都看到了些什么?巡视指导。

生:花丛、蜜蜂、小园子、小房子。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师:我想把这些景物画下来,你们要告诉我怎么画呀!(师画景物,并让学生指出应该画在哪,你是从书中的那句话看出来的)提出“附近”“旁边” 画完后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旁边坐着的都有谁?附近都有谁?

师:这都是列宁一路上看到的,他是怎样看的呢? 谁能用书中的话说一下呢?

一男生:他是一边走一边看。

师:很会读书。还有怎样看?

学生:仔细观察

师:不管是一边走一边看,还是仔细观察,列宁不是简单的“看”。他还在用心去————想。可书中只写了他怎么看,没写他怎么想,大家再来读读这段,试着猜猜列宁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填空题。读完后可以同桌讨论一下。指导学生回答,可以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注意要鼓励学生多说。

2、理解词语,练习画路线图

师:你们说列宁的想法对吗? 生:想对了。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呢?

(学生找出第三句读句子)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特别的词,告诉我们列宁的想法对了,列宁真的找到养蜂人了,是哪个词啊? 学生:(齐答)果然

结果和列宁设想的一样,就用了果然一词,如果结果和设想完全相反用什么词呢?(竟然)投影填空题。

师:列宁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了养蜂人的家,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这一自然段,感受一下列宁的认真与仔细。(找一个同学读,给予指导,再找一个同学读。不行就范读)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1、研读讨论

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他们见面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四自然段,同桌讨论一下,图上的这俩个人是谁?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养蜂人见到列宁后是什么反应?谁说说?

生:惊讶。可以把“惊讶”换成什么词? (惊奇 好奇 奇怪)

师:我们就来读读养蜂人的话,读读他的惊讶、惊奇、奇怪。

(学生读,教师适时评议) 列宁的回答很风趣,他说——课件出示,找一学生读一下即可。

师:老师也想展示一下,可以吗?注意看,我读的和刚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注意语气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学生:你读的有热情的感觉。

学生:就是有惊奇的感觉。

学生:就是我觉得你读的好像比他们更夸张一点。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还带上了动作,带上动作读课文啊,能使课文读得更生动。你们以后在读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加上动作,效果会更好的。(分角色读、同座位读)

四、小结拓展

1、总结中心,紧扣课题

本课的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的能引路吗?其实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引路,所以在这里列宁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来的。”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

课件出示问题“如果你是养蜂的人,听到列宁这么说,你会情不自禁的对列宁说:“列宁同志,你真是一个( )的人。”

2、再读课文,感受列宁的认真仔细

跟着视频小声朗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列宁的认真与仔细。。

3、拓展中心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蜜蜂引路的教案(1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蜜蜂引路》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教学准备:课件等

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出示投影片)

嗡嗡嗡,嗡嗡嗡,

成群飞进百花丛,

传播花粉又采蜜,

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

导:这个英雄是谁?(小蜜蜂)

导:蜜蜂还有一个会引路的本领。

2、揭示课题。

3、解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4、设置悬念。

蜜蜂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会引路,大家知道吗?(不知道)列宁让蜜蜂引去哪儿?蜜蜂又是怎么引路的?请小朋友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人?

(2)、比较句子。(出示投影片)

列宁住在莫斯科的一座小山上。

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板书:

(3)、“附近”的意思。(离得很近)

用“附近”说一句话。

(4)、齐读第1自然段。

(5)、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列宁的住处、养蜂人在哪儿)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列宁常常派人去找养蜂人,那么他们究竟谈些什么?又是怎么去找他的,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读的时候划出列宁为什么要自己找养蜂人的有关句子。

①列宁找养蜂人有什么事?

②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

第二段中的第二句前后有什么联系?

(前半句讲列宁亲自去找的原因,后半句讲找养蜂人的结果)。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列宁要亲自去找,他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边读边把表示位置的词用“△”画出来。

(3)、同学之间分组交流。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列宁的住处和养蜂人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

(4)、师:列宁住在小山上,他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花丛、蜜蜂,由此引出了园子、房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

列宁的住处在 ,花丛在 ,园子在 ,小房子在 。

老师修改一下板书:

(5)、①列宁跟着蜜蜂走,结果怎样?

②为什么列宁认为跟着蜜蜂就找得到养蜂人?

(6)、齐读二、三句。

“果然”说明了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的人,他们见面后怎样呢?指名读课文。

(2)、看图。(出示插图)

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表情怎样?

说一说,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惊讶?

(养蜂人没想到不知道他住处的列宁会自己来到他的家,所以非常惊讶。)

用“惊讶”的语气读养蜂人的话。

(3)、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向导”是什么意思?

请两位同学表演来理解。

列宁为什么把蜜蜂称为向导?蜜蜂真能当向导吗?

不能,是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利用蜜蜂来引路的。

用喜爱、风趣的语气读列宁的话。

分角色读。

(五)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参与,教学才能达到理想化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都动态化。嗡嗡嗡,嗡嗡嗡,成群的蜜蜂飞进百花丛中,传播花粉又采蜜,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蜜蜂好奇,并带着这种好奇心积极地去朗读课文,去寻找其中的秘密。

2、培养语感 以读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论”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阅读目标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提出了“推想课文中有关词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果然”、“惊讶”等词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位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用语感连结了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

3、提供探究 合作交流

探索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教学中,教师充分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胆思考,勇于认识事物的规律。当学生边画边圈之后,产生了思考,进行了交流。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养蜂人的住处和列宁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教师不是忙着让学生回答,而是巧妙地让学生把板书补充完整,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

列宁的住处在 ,花丛在 ,园子在 ,小房子在 。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的不气馁的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并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我们往往把课堂教学时间看成是教师支配的专利,学生则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从本案例的反思中使我感受到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对课堂有了一定的支配权才能拥有思维的空间,拥有发展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能促进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与拓展。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胆思考、勇于认识事物的规律,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少动的时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把信任的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不气馁的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教学中一定大胆放手,让激励和鼓舞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大脑,使其学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蜜蜂引路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并会用“常常”造句。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生字卡片、练习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板书

2、顺势提问:你们知道蜜蜂是干什么的吗?(采蜜)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蜜蜂,它还会引路呢?(添加“引路”一词)知道“引路”是什么意思吗?(带路)

3、看到这个题目,心中是不是有许多疑问呢?(学生提问:蜜蜂它不是人怎么会引路呢?它为谁引路呢?引向哪里?结果如何呢……)这些问题很好,但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平时老师经常告诉大家,不知道答案要怎么办呢?(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6课《蜜蜂引路》中怎么讲的吧!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讶、敲”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y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 路 莫斯科 派 人

谈天 敲 门 惊讶 向导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蜜蜂引路》,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请大家注意:蜜蜂是一种小昆虫,“蜜”和“蜂”两个字都有虫字旁。“引”是个前鼻音。

谁来领读课题。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说说“引路”是什么意思?(领路、带路)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蜜蜂 引路 谈天 委派 观察 果然 惊讶 附近 莫斯科

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红色字为本课生字,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

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句子: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常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到句子中读一读吗?

你能用“常常”说句话吗?

再齐读此句。

3、通过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发现,列宁常常派人去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可是,这次却有所不同,列宁是亲自去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赶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指名说。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吗?“因为……所以……”

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往常”是什么意思?(平常、过去、从前、以前)

你能区别开这两个词语吗?

出示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练习:选词填空

往常 常常

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学校的校车( )都是由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 )由一个女司机开。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句子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4、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不在,别人也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里,列宁连养蜂人住在东南西北那个方向都不知道,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列宁最后找到养蜂人了吗?

出示课文插图

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你还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5、同桌分角色练习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表演读。相机指导:“惊讶”是什么意思?养蜂人惊讶什么?养蜂人的话应该怎么读?指导朗读养蜂人的话。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

“向导”是干什么的?课文中列宁说的“向导”指的是谁?列宁说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指名读,齐读。

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列宁这样回答,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师生合作表演读。

6、蜜蜂不会说话,它们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交流。

齐读本段,划出列宁一路寻找养蜂人的动作。

“看” 怎么看?

“一边走一边看”。列宁此时最想看见什么?结果,他发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花丛中可能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结网的蜘蛛,为什么列宁发现的却是蜜蜂?他是怎么想的?

“观察” 列宁在观察蜜蜂的什么?(飞行路线)

谁能说说蜜蜂的飞行路线?指读。齐读。

看到房子列宁会怎么想?他的判断对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齐读。

“果然”是什么意思?齐读体会。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为什么说蜜蜂是他的向导了吗?我们再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列宁( ),发现( )。他( ),只见( )。列宁走到( ),开门的( )。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齐说。

你能试试背诵这一段吗?

练习背诵。齐背诵。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相机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判断。

3、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五、拓展

课下搜集列宁名言。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蜜蜂引路的教案(13)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发现”等造句。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课前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会写“附近、谈、派、引、列、蜂”。

2、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3、品读课文1、2自然段。

课时重难点:识字写字。

一、谈话激疑、引入课题

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附近、谈、派、引、列、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识字,正确朗读全文。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时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全文。

难点:用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系说话

懂得留心生活,遇事要思考的道理,并能指导自己生活与学习。

一、复习回顾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展示交流、拨升点华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品味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练习评议。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


蜜蜂引路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九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经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读文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2、导语

小蜜蜂不仅勤快,还会给人领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蜜蜂引路》(板书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游戏“蜜蜂采蜜”玩中识字。

3、交流识字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字词。

1、联系生活理解“附近、谈天”。

2、换一换掌握“常常”的用法。

3、朗读中体会“果然、惊讶”。

四、深读课文,体会感悟。

蜜蜂真的会给人领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3、再读第二段,谈谈你的感悟。

五、朗读全文。

六、学生交流。

我们该向列宁学习什么呢?

七、资料展示。

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课件出示列宁图及资料

八、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蜜蜂引路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莫斯科 附近 派人 谈话 交谈 惊讶

引路 指引 列宁 排列 蜂蜜 敲门 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

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3)用“果然”说一句话。

◎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 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蜜蜂引路的教案(16)

课文《蜜蜂引路》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pái cǎi mì jīng yà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

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

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

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

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

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

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3.反馈。

(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

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

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

(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

②“他”指谁?

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

(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

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

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

(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

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第三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

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

(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

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

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

2.选做一个问题: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3)第2题用图配文。

板书:

31 蜜蜂引路

许多蜂蜜 他想:

飞回园子 他想:

园子旁边有所房子 他想:

果然


蜜蜂引路的教案(17)

《蜜蜂引路》的教案范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

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

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

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

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

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20 蜜蜂引路

y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敲门 惊讶 向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0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四)课堂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mò sī kē qiāo mén jīng yà pài rén xiàng dǎo

( ) ( ) ( ) ( ) ( )

2.组词。

导( ) 蜜( ) 蜂( ) 采( ) 圆( )

异( ) 密( ) 峰( ) 彩( ) 园(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 经常—— 愉快—— 壮丽——

仔细—一 聊天——一 兴奋—一 洪亮———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小山——( )房子一( )火车一( )草地

——( )园子一( )蜜蜂一( )飞机一—( )f绢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 )里有许多( )。他仔细( )。

只见那些( )采了蜜, 就飞进附近的—个( )里,( )旁边有一所小(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2、导(向导) 蜜(蜜蜂) 蜂(蜜蜂) 采(采访) 圆(圆形)

异(奇异) 密(茂密) 峰(山峰) 彩(彩色) 园(园子)

3.惊奇——惊讶经常——常常愉快——高兴壮丽一一壮观

仔细——认真聊天——谈天兴奋——激动洪亮——响亮

4.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车一(片)草地

一(个)园子一(群)蜜蜂一(架)飞机一(块)手绢

5.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六,蜜蜂引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蜜蜂引路的教案(18)

蜜蜂引路教案范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白纸两张。

教学目标

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

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第15课的时候,展示了画风的水平。今天,我们要学习《蜜蜂引路》,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画画,愿意吗?

2.不过,今天的画画,不光要动手,更要动脑,用我们的智慧来画。觉得自己聪明有智慧的同学举手。

3.好啊!个个聪明,人人有智慧!现在请大家听清楚画画的内容和要求。内容: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线路图。要求:(1)必须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和最简单的线条;(2)三人或四人一小组合作画;(3)画正确。

4.对聪明又有智慧的孩子来说,这些要求还高啊?

1.愿意。

2.全部举手。

3.啊,要求这么高呀!

4.不高──!

自主合作学习

1.现在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

2.等各小组画好以后,我们将进行比赛。比赛优胜组的同学将获得智慧之星的光荣称号。内容包括三项:(1)看哪个小组课文读的熟。(2)看那个小组的线路图简单明白。(3)根据课文内容介绍画图的`依据。怎么样,可以开始了吗?(每组发一张8开的纸)

1.分组

2.可以了!

3.小组合作读书、讨论、画图。

读书感悟

1.可以开始比赛了吗?

2.第一项,读书比赛。请第一小组。要求先每人读一段,考察个人能力;再齐读最后一段,考察合作能力。开始。

3.现在请第二小组朗读。要求和第一组一样。

4.第一项比赛,两组战成平手。

5.第二项比赛开始,请展示你们的线路图。第一组展示。(教师作适当评价)

6.第二组展示。(适当评价)

7.第二项比赛结果:平局!

8.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第三项比赛开始。要求是:先说出画图的课文依据,再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否则,就算失败!要不要再练练。

9.请第一小组。

10.请第二组。

11.现在,我宣布比赛结果……(清清嗓子)经过激烈的比赛,被评为智慧之星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全体同学!

1.可以了。

2.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

5.(张贴线路图并开始介绍)

6.(张贴线路图并介绍)


蜜蜂引路的教案(19)

《 蜜蜂引路》的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8个生字的音形义。

2、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

板书课题18

谁说说什么叫引路?

(就是领路、带路。)

蜜蜂怎么会引路?它给谁引路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只有四个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读一段课文,正音。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字义,并在书上画出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再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附:读f),不读f(。引:读y!n,不要读成y!ng。

(2)字形:

谈:谈话就是说话,所以是言字旁。右边是两个火,上边的火,捺要写成点,要与谈字区别。

和爪字区别。

导:上边是巳,要封口,不要写成己。下边是寸。要与异区别。

(3)由这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

引路:领路,带路。

莫斯科:前苏联首都。

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

养蜂:饲养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谈天:很随便地谈话。

向导:带路的人。

3.指导书写生字的字头。

可提示以下几个字:

引:左边的弓字,三画,右边一条长竖。

斯:左边是其字,右边是斤,不要写成月字。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一个扁日,下边大的横写长些。

导:注意下边寸的横写长点。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后回答:

(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讲列宁告诉养蜂人是蜜蜂把他领来的。

(五)作业。

1.各写生字一行。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由于列宁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和科学分析而找到了养蜂的人。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认真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书: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导朗读:用陈述语气读出列宁是怎样请养蜂人的。

2.讲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

(2)板书:山路,遇到问题。

3.讲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回答:列宁最后是否找到了养蜂人,你从哪段知道的?

(2)指名读第4自然段。结合看插图,理解惊讶的意思。再说说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

(3)读列宁的话,理解向导。

(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段。

板书:解决问题。

过渡:那么,蜜蜂不会说话,怎么能当向导,把列宁领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块学习第3自然段,便会得出答案。

4.讲读第3自然段。

(1)默读,看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并说句意。

板书:一边一边发现、观察指名把花丛、蜜蜂的'图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读第二句,回答:列宁观察到了什么?

板书:仔细。

指名一人根据课文内容把园子和小房子的图贴到黑板上。

(4)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读一、二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

(5)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列宁发现许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细地观察起蜜蜂来,因为他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的。接着,他根据蜜蜂往回飞的路线观察到了花丛、园子、小房子,他看见蜜蜂飞进了园子,小房子就在园子旁边,所以他想养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养蜂人的住处。)

(6)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后齐读这三句话。

投影

告诉学生:列宁在仔细观察后,认真思考了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的关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门。

板书:认真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

(7)指名读第三句,思考回答:

为什么说开门的果然是养蜂人?(果然一词的意思是结果和预想的一样,表明结果和列宁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判断是依据自然规律,是合情理的。)

(二)总结全文。

1.指名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2.老师总结归纳:

列宁以蜜蜂为向导,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这课题目叫。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齐读全文。

(四)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形近字组词

引()莫()斯()

张()摸()期()

养()谈()导()

美()淡()异()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仔细观察,看看除了蜜蜂可以引路,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引路。然后向同学说说,看谁说得好。


蜜蜂引路的教案(20)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并会用“常常”造句。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生字卡片、练习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板书

2、顺势提问:你们知道蜜蜂是干什么的吗?(采蜜)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蜜蜂,它还会引路呢?(添加“引路”一词)知道“引路”是什么意思吗?(带路)

3、看到这个题目,心中是不是有许多疑问呢?(学生提问:蜜蜂它不是人怎么会引路呢?它为谁引路呢?引向哪里?结果如何呢……)这些问题很好,但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平时老师经常告诉大家,不知道答案要怎么办呢?(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6课《蜜蜂引路》中怎么讲的吧!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讶、敲”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y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路莫斯科派人

谈天敲门惊讶向导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蜜蜂引路》,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请大家注意:蜜蜂是一种小昆虫,“蜜”和“蜂”两个字都有虫字旁。“引”是个前鼻音。

谁来领读课题。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说说“引路”是什么意思?(领路、带路)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蜜蜂引路谈天委派观察果然惊讶附近莫斯科

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红色字为本课生字,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

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句子: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常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到句子中读一读吗?

你能用“常常”说句话吗?

再齐读此句。

3、通过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发现,列宁常常派人去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可是,这次却有所不同,列宁是亲自去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赶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指名说。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吗?“因为……所以……”

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往常”是什么意思?(平常、过去、从前、以前)

你能区别开这两个词语吗?

出示

A、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练习:选词填空

往常常常

A、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得到老师的表扬。

B、我们学校的校车( )都是由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 )由一个女司机开。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句子

A、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4、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不在,别人也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里,列宁连养蜂人住在东南西北那个方向都不知道,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列宁最后找到养蜂人了吗?

出示课文插图

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你还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5、同桌分角色练习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表演读。相机指导:“惊讶”是什么意思?养蜂人惊讶什么?养蜂人的话应该怎么读?指导朗读养蜂人的话。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

“向导”是干什么的?课文中列宁说的“向导”指的是谁?列宁说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指名读,齐读。

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列宁这样回答,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师生合作表演读。

6、蜜蜂不会说话,它们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交流。

齐读本段,划出列宁一路寻找养蜂人的动作。

“看”怎么看?

“一边走一边看”。列宁此时最想看见什么?结果,他发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花丛中可能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结网的蜘蛛,为什么列宁发现的却是蜜蜂?他是怎么想的?

“观察”列宁在观察蜜蜂的什么?(飞行路线)

谁能说说蜜蜂的飞行路线?指读。齐读。

看到房子列宁会怎么想?他的判断对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齐读。

“果然”是什么意思?齐读体会。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为什么说蜜蜂是他的向导了吗?我们再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列宁( ),发现( )。他( ),只见( )。列宁走到( ),开门的( )。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齐说。

你能试试背诵这一段吗?

练习背诵。齐背诵。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相机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判断。

3、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五、拓展

课下搜集列宁名言。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做出判断

教学反思

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的开始,我请请学生默读整段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并通过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当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形深入的学习,通过提问学生: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想的?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了附近的'一个园子里,此时,列宁又是怎样想的?于是,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学生顺势就读出了“果然”,并在语境中理解了“果然”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对于发展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是很有意义的。然后是重视朗读训练。朗读训练形式多样,范读,自读,比赛读,等等读出感情,把课文变成有声的言语,受到教育和感染。

这节课采用了以生为主师为辅,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讲解,在处理重、难点自然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重点字、词、句,并利用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重点段,并能表达出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找到养人的。然后再由组长或组员进行汇报,使学生们有了成功之感,在学习课文时就非常认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扎实了。

一节课有好的一面,就一定有不足,本节课上虽然学生的参与意识很高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也较好,但是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我注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却忘了学习较差的两名学生,如果我能利用信息技术,制做一组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图,通过直观的演示效果将会更好一些。

另外,我认为本节课,我应该把列宁的生平做一个简介,让学生深层的了解一下列宁。同时应把花、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向学生进一步讲解。

相关推荐

喜迎新年主题班会教案

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2、学习做拉花,探索怎样粘贴才能漂亮。3、自己动手布置装饰教室,体验节日的气氛。活动准备:长条彩色蜡光纸,胶水。活动过程:1、观察环境,引出“拉花
展开详情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
展开详情

2022春节新年对联带横批_带横批春节新年对联

生活课堂
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心想事成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下联:勤俭持家有余
展开详情

秋天的图画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3、基本功训练点(锻炼表达能力),看图,想象表达,说句型:我走进秋
展开详情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
自从我校提出了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来,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展开详情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
展开详情

《秋天的雨》优秀说课稿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本组“秋天”这个专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
展开详情

2021年校园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实用文
一、目标和任务: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消防宣传力度,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学校各部门,各班级要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真正做到消防安全走进学校、走进学生、走进家庭。二、消防宣传活动的主题:增
展开详情

幼儿园大班投掷教案

教案
设计意图:《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由于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
展开详情

关于语文科目的二年级教案范文

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对自己有信心,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教学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防溺水安全活动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 单位职工趣味运动会的活动方案 实用的文案策划模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手机店的促销活动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文案(精选110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同伴交往 大学生毕业典礼的方案 教师学年度自我鉴定模板示例 校园安全教育教案 爱护环境的实践活动方案 幼儿园2020年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大班数学比一比算一算教案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反思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最新大寒创意文案 飞吧,海鸥优秀教学设计 说课稿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教案 《新年好》教案 小班《圈圈乐》体育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 骨干教师工作鉴定总结 清明云祭扫活动方案 房地产认筹活动方案 适合新年促销文案 有关班级活动方案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 《荷花》优质课件 幼儿园园长发言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范文 大学生妇女节活动策划方案 夏令营活动方案暑期活动方案大全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中班美术教案 幼儿家长读书心得体会 《风》老舍教学设计 2022年采购员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小班教案《排队》 花钟说课稿 2021年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冬至微信朋友圈温暖文案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我的好帮手教案 小班入园安全我知道教案 《翠鸟》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中班幼儿交通安全的教案 小兔拔萝卜小班体育教案 初中的语文课教案 环保教育活动方案范文 小学国庆节教案 安全生产年度考核自我鉴定怎么写 工会五一活动方案 学校读书节策划活动方案 关于中班教案 元日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 小学生《静夜思》优秀教案 在职研究生自我鉴定总结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范文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关于清明节的常识与教学设计 幼儿园体验劳动活动方案 元宵节促销活动方案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范文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美术水粉画教案范文 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幼儿园园长年终述职报告 植树节的活动方案 各式各样鞋教学设计 描写人寒冷的简短文案 2022父亲节主题班会方案 520商品促销方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螃蟹吹泡泡》 高三必读名著整理归纳 小学毕业毕业文案(精选355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中班安全教案:吃药安全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露水蘑菇》 中班社会教案:规则 关于入伏的文案(精选210句)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有关于双十一的活动方案范文 11月再见12月心情的文案(精选50句) 化石吟教案 幼儿园运动节活动方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 202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个人事迹 平安夜简短暖心文案 2022小学秋季开学典礼活动方案 《昆虫》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教学反思 青少年健身活动实施方案 整理房间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社区中秋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的健康教育教案 2021读书日的活动方案 趣味运动会策划书模板 幼儿园新年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幼儿的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 英语开学第一课的教案范文 体育课耐力跑教案范文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 毕业感人文案(精选110句) 科学《动物的尾巴》教案 《动物过冬》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喜欢的水果教案 大班安全常识教案 幼儿园年会园长发言稿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范文 美甲店店庆活动方案 班会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方案 大班智能数学位置教案 《背影》的教案 感恩主题活动课教案 《我的家》教学设计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方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 2022防灾减灾工作方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有关工会活动方案模板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一儿童节班级主题的活动方案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设计 劳动节的教案 护士节祝福简短文案(精选125句) 学校防疫情应急预案 经典的生活百科知识问答题分享阅读 听力课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父亲节儿子写给父亲的文案(精选160句)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二年级班会活动方案 美术教案范文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防震减灾的活动方案 金色花教案 幼儿园家长会的发言稿范文 小朋友睡前故事全文 酒店父亲节的活动方案 《山行》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2022元宵节的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2022广州中小学开学时间_广州市什么时候开学 八月发朋友圈文案(精选180句) 2021感恩节搞笑走心文案 《采菱》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中班语言新年祝福教案 亲子活动方案 长征教学设计 大型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反思 校园法制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2021年幼儿园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实用的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2022宝宝睡前故事大全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创意活动 ktv春节活动方案 奇妙的声音教案 2022实用开学第一课日记 爱的人间教学反思 2021全国交通安全活动方案 交通安全防范知识教案 大班益智游戏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方案 劳动节选题的文案(精选170句) 幼儿园期中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小池》优秀教案 小白电脑基础知识大全 哲理性的寓言故事锦集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疫情防控教育方案 说课稿范文 2022年六一举办什么活动方案 《勇敢》大班教案 语言《我们都是好朋友》优秀教案 幼儿园活动方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公司端午节活动实施方案 冬季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 一年级数学计算的教学方案设计 幼儿园毕业主题活动教案 期中试卷讲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