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言句式总结(优质18篇)

文言句式总结(优质18篇)

杨*** 23-07-13 总结

文言句式总结(1)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问句


文言句式总结(2)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6、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文言句式总结(3)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文言句式总结(4)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3、“删”“换”“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5、句式分析法

常用句式参考第三大点。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文言句式总结(5)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文言句式总结(6)

1、课文求义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

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文言句式总结(7)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句式总结(8)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文言句式总结(9)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问句


文言句式总结(10)

“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文言句式总结(11)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6、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文言句式总结(12)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文言句式总结(13)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文言句式总结(14)

1、课文求义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

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文言句式总结(15)

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句式总结(16)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优秀总结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安:<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②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④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焉:<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

(2)宾语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③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申之以孝悌[ti4]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③覆之以掌 (《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能谤讥于市朝 (《邹[zou1]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③生乎吾前 (《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为学》)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文言句式总结(17)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总结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句式总结(18)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小总结

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相关推荐

员工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
数控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接下来的
展开详情

年度工作亮点总结(推荐4篇)

总结
年度工作亮点总结(1)20xx年x月x日的各项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了,在那里我只简要的总结一下我在这一年中的工作状况。我是20xx年xx月有幸被xxx录用,进行培训。于xx月x日正式到上海就职,至今已有四
展开详情

学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我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下面是我的学期自我评价:本人就读于xx省XX经贸大学,将于2012年6月毕业。我非常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文化课程,较熟悉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此同时,我还学会
展开详情

酒店面试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自我介绍
Goodmorning/afternooneveryone!ItismyhonortobehereandIreallyappreciateyouoffermethechanceofinterview.
展开详情

应聘有关老师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考官:你们好!今天能够在这里参加招聘教师的面试,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是xxx号考生,从小我就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深深的向往,但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
展开详情

公交公司春运应急预案(合集5篇)

预案
公交公司春运应急预案(1)为确保20xx年春运期间旅客运输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进行,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广大旅客安全、方便、有序出行,实现“平安春运”的工作目标,本着“以客为主、科学组织、
展开详情

【荐】广告策划岗位职责

职责说明书
职责:1、深入了解客户行业市场情况,洞悉所负责行业、核心客户及其竞争对手的信息及动态,高效准确地理解客户需求;2、带领并引导团队的策略思考、品牌调研、消费者洞察,协助输出KA及新竞标业务的核心策略及创
展开详情

毕业生求职自荐信模板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的名字叫**,我性格开朗,爱好旅游,书法,设计。现就读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是旅游系07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大三的学生。在两年的学习里,学习了《会展经济学》、《会展实务》、《会展
展开详情

护士自我鉴定范文

自我鉴定
毕业上岗距今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从一名大学生,走进医院,我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在完成身份转变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不断进步。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一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
展开详情

医学生个人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尊敬的领导:各位好。今天可以前来面试,有机会向各位医学界的前辈们请教和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希望能够通过这次面试把自己展示给大家,我叫xx,今年xx岁,本科。我平时喜欢看书和浏览网络信息,网上能够找到许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高校学生应聘自我介绍范文 维修人员岗位职责(通用10篇) 学前教育个人简历简短的自我评价 护理专业个人自我介绍 优秀试用期英文自我评价 【热门】毕业生专业求职信范文锦集 业余专升本自我鉴定 初一新学期自我介绍范文 化妆品导购岗位职责 英语老师工作职位的自我鉴定 总分总求职自我介绍 函授毕业自我鉴定 有关自我介绍作文 护士求职简历自我评价范文 酒店离职辞职报告怎么写 小学教师的工作自我鉴定 高中可用的英文自我介绍 正规面试三分钟自我介绍 毕业生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 大学生自动化专业自荐信 机电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小学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转正自我鉴定 企业员工培训心得(集锦17篇) 新员工试用期个人转正自我鉴定 面试自我介绍模板参考 杰出大一新学自我鉴定 老师个人工作方面自我鉴定 会计毕业生自我鉴定参考示例 毕业自我鉴定200字左右 初中生自我鉴定 文秘自荐信范文 成本会计自我介绍范文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电工求职信 物流专业英文自我评价 大学个人求职自我介绍范文 银行工作职工自我评价范文 2022大学军训自我鉴定 大学团员自我评价 建筑行业个人年度总结(必备7篇) 最新个人原因辞职信 物业经理工作职责 有关实习工作自我鉴定模板集合 公司员工离职报告模板范文 大学生自荐书怎么写 开会制度(集锦7篇) 文秘自我鉴定范文 初三学生的自我鉴定 大学学生个人求职信 中专生求职信模板 关于护理专业自荐信范文 高三毕业详细自我鉴定评价最新 关于工作实习自我鉴定 业务总监岗位职责(实用19篇) 高等学校毕业生自我鉴定 工厂员工离职申请书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 2021年大学生个人自我鉴定500字 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会计审计毕业生求职信 2022年药剂师自我鉴定 2022医学生实习手册自我鉴定 关于员工工作会上自我鉴定 大一学生个人军训自我鉴定 关于管理求职信范文 大学新生简短的一分钟自我介绍 研究生自我鉴定 超市员工辞职信范例 cad设计师的自我评价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销售人员个人简历 大学学生会面试自我介绍 幼师求职面试自我介绍 酒店员工辞职报告范文 师范毕业生自我评价 销售助理工作鉴定1000字左右 管理英文求职信 学前教育专业求职信范文 雪地里的温暖作文 毕业生英文简历的自我评价范文 2022年导游个人年度总结范文 新人自我介绍 一分钟自我介绍 有关高三毕业生自我鉴定 走心的自我介绍 进新单位自我介绍 个人求职简历 初中生学业水平的自我评价范文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800字 试用期满自我鉴定 大学生自我评价1500字以上 非师范专业小学数学教师自荐信 酒店服务员管理制度(汇总6篇) 研究生自我鉴定模板 办公室主任自我评价 英语面试自我介绍 教育实习自我鉴定范文大全 大专毕业生的自我鉴定(合集) 酒店入职面试的自我介绍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应届生求职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业务员辞职报告范文 2020大三学年自我鉴定范文 开学第一课自我介绍 儿科实习生自我鉴定评价 优秀学生自我鉴定 个人的自荐书 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鉴定 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精选15篇) 小学生的自我介绍作文400字 资源专业求职信 学前教育专业自我鉴定 求职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计算机专业自我评价 三年级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学生档案里的自我评价范文怎么写 大学期末自我评价短 个人求职信300字 设计师求职自我介绍最新模板 求职面试1分钟自我介绍 大专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 800字以上教师转正定级自我鉴定 关于求职面试自我介绍 简短的自我介绍范文 应聘小学老师自我介绍 关于市场营销求职信范文 cta面试英文自我介绍 小记者一分钟自我介绍-一分钟自我介绍 一份好的简历 事业单位年底总结(集锦16篇) 应届毕业生的简历自我评价范文 收银员岗位职责 前台试用期个人总结(集锦18篇) 电大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优秀范文 大学生应聘业务员自我介绍范文 高校大学生毕业辅导员鉴定意见 公司年终总结主持稿(精编11篇) 高三学生自我评价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自荐信 自我鉴定范文大全欣赏阅读 虎年大学生个人鉴定表自我鉴定 高空坠落应急预案(优质10篇) 简历的优秀自我评价 高校教师离职申请书范文 大学毕业生自荐书范文 仓库负责人岗位职责规章制度 护士实习自我鉴定模板 电子专业简单的求职信 初中生自我鉴定 应届护士的自荐信模板整合 助理的面试自我介绍 毕业生本人德智体美劳自我鉴定 客服求职自我介绍500字 导师带徒自我评价报告 实习自我鉴定范文 工程总结怎么写(集合15篇) 国贸面试自我介绍 高三毕业鉴定班主任评语 最新的物理专业自招自荐信 入党积极分子团评议意见 大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 教育自我鉴定范文 中专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 有关幼师求职自我介绍范文 老师入职自我介绍范文 专业实习个人自我鉴定范文 2020学生自我介绍范文 食堂员工的辞职信范文 高中生毕业的自我鉴定范文 关于自我介绍【热】 2022年的员工个人自我鉴定 2022大学生求职信范文_大学毕业求职简历大全 计算机专业求职信 体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关于试用期员工转正自我鉴定 中职求职信范文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 在校大学生求职信 小学教师个人自我评价范文 5年级英语自我介绍 工作能力评价范文 比较幽默诙谐搞笑的自我介绍 介绍信的格式及范文 语文老师应聘职位自我介绍范文 有关工程专业求职信 党员个人的自我批评总结 有关销售求职信模板 员工工作总结与自我鉴定 IT人员工作职责 2022学生简历自我介绍 员工培训自我介绍 2022年应聘个人简历怎么写范文 个人求职简历自我介绍 模板大学毕业自我鉴定700字 办公室后勤岗位职责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实用的大专自我鉴定范文 应届生学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