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佛语中的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首页

佛语中的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4 03:07:19
      问"佛语中的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
    答:阿赖耶识是八识心王中之一识。
    八识心王(名相解说)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大乘佛法这前六识合名六转识,这六转识若再加上末那识(意根),则合名为七转识。
      七转识,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 1,第六识意识。一切有情皆有意识,意识是由末那识触五根所现五尘境诸法后而起作意,想要仔细分别法尘,而由如来藏生出来的。意识须以如来藏为内因,以根尘触而起分别作意为缘才能生出。这就是说,能见闻觉知心、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都是意识心,都是因为五根接触外五尘,然后由末那识触五尘境而有。
      若五根全部毁坏、或全身麻醉期间,五根不能接触外境,则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之前五识悉皆不起,五根不能作用故末那不触法尘,则了了常知之意识心亦不能起。故知以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为真实心的诸方大师,其实都是落在意识心的境界里,把依诸缘而有的意识心当成常不坏的我而不自知。
      意识有证自证分,能返观自己,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往往会以为意识——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当作自己。故西方有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把意识心当成我了。末那识和第八识无自证分,所以必须通过意识才能找到它们,借假修真。   2,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识亦即小乘佛法所说之意根。末那识,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末那识。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恒”;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在地审度一切法,所以说它“审”。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思量作主——遍计执性,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它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不断地攀缘一切法。
      不管是在清醒的时候,或者于闷绝等五位中,它都是不断地想要作什么,不甘于寂寞,不愿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所以当意识的你正在修定,想要在定中长时安住,它会悄悄地给你一个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禅定修不好、妄想很多的原因,就是由于末那识的你喜欢攀缘贪着,不肯安于无为寂寞的境界之中。
      虽然意识的你知道要修定而证取俱解脱,可是无法说服末那识的你去改正攀缘的习气。所以要修定,你就必须在历缘对境之中去断除对世间法的贪着,才有可能成就。  末那识的这种遍计执性在意识尚未加以检查的时候,末那识往往会依过去的习气运作。所以难陀尊者仍有先看女众的习气,但是当他的意识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会纠正末那;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而消除染污末那的习气以后,才能渐渐成为清净的末那,习气才算是真正的修除了。
      染污的末那识想要转变为究竟清净的末那识,必须在悟后历经长时间的历缘对境中,一分一分去转变它,并非一悟就可完成的。  人往往以意识心为自己,将末那识的自己以为是不可知的心。其实这个末那识——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
      人对于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饿了、睡醒了、身体痒时……经由前六识的分析之后,都必须由末那识的你去作决定——是否吃饭、是否起床、是否抓痒,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众生却都不知道这个事实,往往将那夜夜断灭的意识“我”误认为是自己,甚至连正在学佛的佛子们也如此,乃至连佛学大师的印顺法师都跟着误会了。
        有的学佛的人可能会认为:睡着无梦的时候,这个处处作主的我,明明消失了啊!这是因为从狭义的种智来说,末那识没有证自证分,不能返观自己;所以你在睡着无梦时,意识的证自证分消失了以后,虽然末那识仍然存在、仍然在不停地运作时,但它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要等到醒来之后,意识重新现行后,有了证自证分才会自觉自己的存在。
      包括在闷绝、定中亦是如此。如果没有末那的你在眠熟等五位中继续存在,你一旦睡着了,将会永远醒不过来了。  3,第八识阿赖耶识。此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禅宗开悟明心之内容,又名:心、识、如、我、真我、真如、如来、法身、涅??、本际、异熟、阿陀那、种子识、如来藏、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无心相心、等如是多名皆同一识。
        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心”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它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吾人之五蕴身心及外界的山河草木皆是自识所变。
      阿赖耶识虽然能生万法,但它本身却离见闻觉知,也没有思量性,没有证自证分——所以它不知道有自己,它也不作主;它完全是寂灭性,完全是无我性,所以无余涅??之中只有它。  此阿赖耶识非断非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无形无相,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与五蕴和合似一,然非一非异。
      故名中道。 何故非断非常?如来藏性如虚空,无形无色,其体永不坏灭,无量劫来始终自在,将来能至佛地,改名真如,永不坏灭,故名非断。如来藏本体虽不坏灭,而有异熟性,故能世世随业受异熟果,受异熟果便有异熟生,种子流注不断,故有八识心王及诸心所法之运作。
        何故非空非有?如来藏有真实体性,众生日用而不知,故名非空。如来藏虽真实有,但体如虚空,无形无相,故名非有。  何故不生不灭?如来藏本体永不坏灭,故无老死,既无死灭即无出生,故名不生不灭。 何故非有变易非无变易?如来藏本体永不转变改易,故非有变易。
      于本体不变易中,内有诸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生灭增减变易,故非无变易。 何故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如来藏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故非有作用。如来藏虽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而于熟眠、闷绝昏迷、无相心定、灭尽定等四位中皆能寂照不灭、任运随缘,醒觉时亦同,故非无作用。
      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  何故非一非异?五蕴虽因如来藏而生,然非即是如来藏,五蕴若即是如来藏者,老死之后,如来藏应坏,然实不坏,故名非一。如来藏虽非即是五蕴,然离于五蕴则不能觅得如来藏;五蕴由如来藏变现,二者和合似一,故云非异。  如来藏非断非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非空非有,不生不灭,非一非异,故名中道。
       《般若经》中说此阿赖耶识是“菩萨心”“不念心”,“无心相心”;佛是依这个实相心阿赖耶识的体性来说般若,般若所说的种种法,就是这个实相心的法;它是实体法,永不生灭的法,具有八不中道的体性。  阿赖耶识这个菩萨心为什么叫做“不念心”?众生的心总是会想这个、会想那个,一天到晚念念不忘,总是放不下事情;但是菩萨所证得的不念心,它既不想念欲界的人天五欲,也不想念色界、无色界的一切法,祂也不会想要出三界;这个菩萨不念心的中道体性,才是般若经所说的主旨。
      由于触证这个不念心的缘故,佛说菩萨从这个不念心的体性来领受它的中道之后,再来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因为它本来就是涅??,它从来不挂念一切法,所以叫做不念心。 《般若经》里面又说这个实相心叫做“无心相心”——没有心相的心;菩萨所证得的真实心,不像众生所知道的心;众生所知道的心,有心相——能见闻觉知、能思想、能处处作主;菩萨所证得的心没有众生心的心相,从来离见闻觉知,从来不打妄想,从来不思维一切法,从来不作主,一向没有这些心相,所以名为无心相心。
        第八识阿赖耶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佛地断尽习气及尘沙无明,改名为第十识——无垢识、真如。未到佛地,不能称为真如。
      如是阿赖耶识一体而三名,比如女人小时候叫女孩,生育后叫妈妈,年老后叫奶奶,三种名称其实是同一个人,只因不同人生阶段而有不同的称谓。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因此明心的人所谓的真心真如,其实只是阿赖耶识,是真如的前身,为众生方便说为真如。
        第七识并没有遍一切处又遍一切时,遍一切处、遍一切时的,是第八识。因为第七识只是在我们的五根——五胜义根里面,它并没有遍在我们的五扶尘根,所以它并不是遍一切处。此外,它只在五尘所生的法尘上面起作用,不直接在五尘上起作用,所以它不遍十二处,那就不可以说它遍一切处。
      第七识从无量劫以来固然是通一切时而不曾暂断,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是不可能遍一切时的。  第八识从无量劫以来就是遍一切处的,而且也遍一切时都不会暂断,乃至入无余涅??时也是不会断灭的。
       正觉/文 7-10-2005 (转贴) 。

    猪***

    2018-04-14 03:07:19

其他答案

    2018-04-14 07:07:19
  • 阿耶赖识称为种子识,为第八识。具体解释可参考有关书籍啊!

    张***

    2018-04-14 07:07:19

  • 2018-04-14 06:07:19
  • 佛教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潜藏的意识,包含了过去世与今世,这里面的记忆是本人并不记得或熟悉的,往往是在相似的情景下会有感触或在梦境里会显现出,让你觉得似曾相识或曾经历过的人事物。

    你***

    2018-04-14 06:07:19

  • 2018-04-14 05:07:19
  •   阿赖耶是梵语音译,也作“阿陀那识”,如果翻译成汉语,大概意思是“含藏”,所以藏经中也有将“阿赖耶识”翻成“藏识”或“含藏识”的。
    阿赖耶这个词在原始佛教的阿含部经典和大乘佛教的法相瑜伽系统的经论中都出现过。
    综合原始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各种“阿赖耶识”说法,个人对此的理解如下,不周之处望方家指正:
    1、佛陀安立“阿赖耶”或“阿赖耶识”、“藏识”的意趣在于给人类提供一个“认知的模型”或者说“认识论层面的认知方法学”,其目的在于让人通过这种认知模型导引,逐步领会法界因缘果报的功能的存在性~即之所以存在善恶业果的作用,并最终了悟真实究竟义~圆成实性,并在了悟的同时超越对这种“认知模型”的执着~因为此法也和任何法门一样,仅仅是一种修行的方便~因为真实究竟义不是任何语言、概念、理论所能诠表的;世间人人都讲“真理”或“追求真理”,其实个人认为佛家思想是“一切理非真”,“真非理能诠”。
       如《六祖坛经》云: 一切不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2,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此“阿赖耶”说是逐步分析展开的,其分析展开的动机,是随着修行者教授禅观法门时,随人根性而对“心、意、识”剖析程度的深入。这一展开深入过程是这样的: (1)最初说“阿赖耶”是概括一切“心、意、识”等与色法(物质现象)相对的精神世界。
      这时的阿赖耶即指与色法相对待的一切心法(知觉、感受、心理、精神现象) (2)接着,又将一切心法展开为前五识和前五识之外的其他: 前五识:眼识(视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触觉) 前五识之外的一切心法概括为“阿赖耶”。
       (3)接着,随着禅观教学的深入,又将此“阿赖耶”分析为两部分: 意识:了别概念、名相,产生思想的心理机制 而将超越意识(或者说低于意识)的心理、精神作用归纳为“阿赖耶” (4)最后,大乘佛教法相唯识论师们又将此“阿赖耶”分析为两部分: 末那识:即前意识作用依托的习气作用,所以也叫“意根”。
      其特点是深层的“自我意识”(我执)的根本习气。 其他部分归纳为“阿赖耶”:即一切心、意、识根本所依,即一切习气种子存在,用现代话讲即一切“惯性作用”(能量守恒作用)的功能机制的本质性。 至此,才真正形成人们所熟知的佛教的“八识”理论: 前五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所以,随着“阿赖耶”概念范畴的开合程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禅观教学的分析方法的详略和深浅层面的不同。如果执着“一定是八识,不是六识”或“一定是六识,不是八识”都是不解佛意的表现,因为这只是一个“认知模型”,只是一个“认知方法学”。而且,在大乘佛教后期,确实也出现了“九识理论”,就是把上“阿赖耶”又作分析,分为“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
      所以,学佛不能执著名相,否则就不是领悟真实胜义,而是变成被名相所转。 3,现在有些人在给别人讲法的时候,把“阿赖耶”的概念与世间的、或者其他宗教的“灵魂”相比附,个人认为这是及其错误的,因为这有违“诸法无我”的法印。况且,佛陀早已预见后世弟子对“阿赖耶”的错会,在《解深密经》中告诫曰: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将“阿赖耶”与所谓“灵魂”概念比附,即是将阿赖耶执为“我”,执为“实有”。 又有教内人说“如果你不执阿赖耶为实有,是否落在空见”?个人对此的回答是: 前面已经说过,真实胜义非言说、概念能诠,即在意识层面以分别心事无法了悟实相的。所以,执有执无对于证悟都是障碍,但为了开智慧,必须有足够的省察力,观照意识现起的有无二边的执著而不住、不随,最终以智证而非以识识。
      所以,当你将“阿赖耶”作“灵魂”想的时候,若无省察此想的我执本质,即是错,是谬解;若有省察此想的我执本质,而作此说时候,就应当知道此说会使原来接受过世间或外道的“灵魂”说的人增益“我想”,所以不应将这种说法作为方便,而是采用其他说法~比如借鉴唯识宗的说法。
       4,在唯识宗在“阿赖耶”认知模型上建立的唯识理论中,将“阿赖耶”以“相分”和“见分”两种作用而分析: 阿赖耶相分:就是一切所谓的物理物质现象,即眼识、耳识乃至身识所触、所识、所觉、所知的所谓环境,所谓世界,所谓宇宙。 阿赖耶见分:就是一切知觉现象所依托的那种知觉的本质,即眼识识色的作用,乃至身识识触,意识识法的作用。
       所以,佛家讲的“唯识”根本不是哲学家讲的“唯心”。因为哲学家讲唯心是执“见分”实有,而执“相分”实无。而佛教唯识家却并非与此相同,也不是与此相反,即也不执“见分”实无、“相分”实有,而是双照双泯,心法俱幻有而实空,不落有无断常二边,终究以自内证智~离言法性为实。
       怎么个双照双泯? 如《楞严经》云:“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 阿赖耶认知模型就是通过“见分”的安立对治孤立地执著物质世界实有的偏见~即哲学家所说的“唯物”;同时以“相分”的安立对治执著精神世界实有的偏见~即哲学家所说的“唯心”。
       而此模型并未安立任何可以执著的性质,而是说明一种作用、一种机理、或者说一种规律性,让人们领悟这种规律、领悟这种永恒不易得道。可以说,这一认知模型的目的就是“解构”你所执著的那个“宇宙”,破碎你所执着的那个“虚空”。这八个字: 解构宇宙! 破碎虚空! 阿弥陀佛! 。
      

    何***

    2018-04-14 05:07: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