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写一篇一本杂志的书评,500_1000字谢谢

首页

写一篇一本杂志的书评,500_1000字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5-24 18:44:24
      [书评]一本杂志记录的气质
    --------------------------------------------------------------------------------
      《三联生活周刊》很是影响了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不记得是在好久开始看这本杂志了,但我仍然记得在书店里遇见他的样子,好奇、惊喜,只用惊喜形容的话,就太庸俗了些。那个时候,我还常常看《城市画报》等等,但后来都失去了兴趣。而对于《三联生活周刊》来说,却是始终偏爱的,以至于后来陆续出来的《上半截与下半截》、《玫瑰花与肉丸子》都拿了回来。
         也许今天,办一本杂志已经不像当年那么难。大家盘算好市场的份额,找出“定位“,就把杂志给“做“出来了。很多人生产媒体“产品“已经驾轻就熟,缺的就是资金,也许还有那么点运气。     当年可完全不是这样。10年前,没有人对市场了解,即使有也是朦胧的,仿佛刚进青春期的孩子对爱情的理解。
      但是10年前的媒体人,却有着后人不具备的认真态度。他们很纯洁地去办一本杂志,有对市场的渴望,也有对理想的追求。现在看起来甚至有点笨,但没有当初的笨,怎么会有今天的经验呢?所以,回头来看《三联生活周刊》,便不免有了让人生发出更多的感情了。   在拿到《三联生活周刊十年》,很是兴奋,因为在我的想像中,他们的生活一定十分的有意思的,并且充满趣味,在这之前,我经常去看孟静、王小峰等人的博客,在那里,常常为他们的精彩而叫好。
      但是,我还是在彻夜读完这本《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之后,才真正透彻了解了这本杂志的艰辛,还有在朱伟的拯救下,这个杂志扭亏为盈的奥秘,更重要的是,它所形成的自由与严厉紧密结合的属于“三联“的独特文化氛围。   这种艰辛可以从这本杂志的 “史前史“期间周刊参与者朱正琳的文字中看出来,他坦白地说自己不过是个三联的一个打工者,并详述种种茫然与失落。
      文末,他坦白写了四个字:“黯然离去“。这四个字极具杀伤力。据说,在当年,离开《三联生活周刊》的很多人都亲力亲为地实践过那四个字。这让人想起了那个时代,做一份杂志的不易,即便在当时高手如云,几乎汇集了中国最好的新闻人物,还是历经大半年才正式出刊。
         在中国,能坚持十年做一本杂志,而且是一本好看的杂志,是有些难度的,所以,在看到开初的几个主编雄心勃勃,想当做一份事业来做,就像当年,邹韬奋在《生活》周刊的发刊词中说:“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正是由于这个才支撑着他们不断努力,尽管有些人还没等杂志正式出刊就离开了。   不过,有这么一些奇特的人缔造了这么一个奇特的文化空间,它的十年历史,大抵也正是一些个体生命的鲜活成长,我们可以从中窥得这十年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他们确实传承了老“三联“的精髓,这一点,后来的《读书》不免酸腐,可《三联生活周刊》做到了。
         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曾说:“今天,我们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现在,来看这些文字,给我们更多的是启迪,亦即坚持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承诺以最快、最丰富、最好看的标准梳理。
         在看朱伟的文字时,更为突出的印象是有历史感。他很了不起,前数任主编几乎都是他的好朋友。而在三联做一本新闻文化周刊,也几乎全无凭借。他将创刊号整个组稿过程记录在案,可其实,那时他所面临的压力无可言传。他说,走在胡同里,抬头看那些掉光了叶子,伸向天空的树枝,我总感觉露着它们的质,显得特别丰富,比长满了绿叶要有味道的多。
      这更多的显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气质来。   苗炜是《三联生活周刊》招的第一批记者,可以说,他经历了这本杂志的各个时期。在刚进去的时候,杂志不能尽早面市,但工资照发,而且上涨了,有些人纷纷离去,他这样说自己的状态的,“到哪里找到这样好的工作:不用干活,偶尔来上班就讨论杂志如何定位这样虚头八脑的问题。
      “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体育新闻,能免费看足球,能在报纸上发议论。   黄集伟也是这个时候进来的。说起来,十年时间真不算短了,且不说一个人没几个十年,就算真能有结结实实十个十年,把其中的“三年“扔给一本杂志,也算奢侈。1995年夏天那个闷热下午,他独自一人黯然离开《三联生活周刊》。
      从净土胡同那个似乎熟悉的小楼往鼓楼地铁站慢慢走,也就十来分钟。这样的场景,说起来也是心酸而又谨慎的,他说,从那时起,“微不足道“开始明确成为我自我认知中的一个默认配置,一个美丽妥协,并使我因它而快乐。   李鸿谷的文章是本书中惟一对技术予以关注的文字。
      这其实是一个值得大谈特谈的话题。钱钢主编周刊期间,曾讨论分ABCD四个组轮流采写,那也是技术。忽视技术对一家周刊而言,常容易造成致命损伤。而拥有真正契合自己的一整套技术,常常是一个机构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假使有很好的技术,再在原本就丰沛无比的品味里混合上一点野性或疯魔,周刊的精致里多出点儿粗犷,应该是很不错的。
         有个朋友这样说王小峰的:我终于彻底明白了,王小峰这么苛刻、动荡、当然也是有才华的人怎么在这本杂志干了四年多竟然没有离开。王小峰,你丫这次算是压对了宝了,呵呵。我想,这也说明了《三联生活周刊》不断赢得读者信赖的缘故吧。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是老老少少的三联人对一本杂志诞生与成长的回忆,是一群媒体人成长的记录,更是一本媒介的教科书。
      它把传媒人对市场磕磕绊绊的理解与实践生动地描述出来:别具特色的记者培训、一波三折的出刊过程,还有那些亦庄亦谐的小玩闹。。。。。。文章写作的特点等都有涉及,一些记者以亲身经历写就的采访和写作故事,对于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年轻学生不无裨益,也是关心周刊的读者过去无从了解的文章以外的世界。
      从利润的角度来说,《三联生活周刊》不是最辉煌的杂志,但从文化氛围和对人的培养来说,它又是那些投机主义媒介所无法取代的:从那里出来的人,现在正活跃在传媒文化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心里也有着不一样的风骨。     这种文化气质,也许就是目前传媒所缺乏的。
      它也许无助于迅速地赚钱,但它却有助于人的成长,有助于文化的繁衍。人们最终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气质。 。

    燃***

    2018-05-24 18:44: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