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血小板高怎么治?

血小板高怎么治疗
无*** | 2018-02-24 02:24:45

好评回答

2018-02-24 13:24:45
y*** |2018-02-24 13:24:45 85 32 评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介绍: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原核细胞过度增生,血小板数量有持续性明显的增多,功能也不正常,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发病率不高,以40岁以上多见。 

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导致原核细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寿命大多数正常。在血小板的内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内5-羟色胺减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

查看全部>>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介绍: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原核细胞过度增生,血小板数量有持续性明显的增多,功能也不正常,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发病率不高,以40岁以上多见。 

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导致原核细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寿命大多数正常。在血小板的内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内5-羟色胺减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等可能是导致出血的原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也产生血栓素,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可形成微血管内血栓。部分病人凝血机制的异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缓慢,表现不一。轻度头晕、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和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有反复发作,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齿龈出血和鼻衄、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甚至坏疽。80%有中度脾肿大,但肝较脾肿大多见。 

诊  断: 

对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增多、计数持续在80万/立方毫米以上,骨髓中原核细胞显著增加,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考虑此病。本症应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鉴别。 

辅助检验: 

血象:血小板计数多在100-300万/立方毫米之间,最高多达20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3万/立方毫米),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骨髓象:有核细胞尤其是巨核细胞可显著增生,血小板聚集成堆。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凝血象: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消耗试验不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血小板粘膜功能及肾上腺素,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 

治  疗: 

1、骨髓抑制性药物,马利兰为常用、安全、有效的药物。开始4-6mg/d。也可用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左旋溶肉瘤素。 

2、放射性核素磷(32P)。 

3、干扰素:α-干扰素:3-5mu/d。 

4、其他:潘生丁、阿司匹林、消炎痛,也可采用血小板分离置换术。禁忌切脾。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8-02-24 19:24:45
  • 病情分析:
    您好,从您上述所描述的情况为您做一下分析
    指导意见:
    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数量>4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此类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数一般不超过500×109/L,且经过治疗病况改善以后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

    查看全部>>

    病情分析:
    您好,从您上述所描述的情况为您做一下分析
    指导意见:
    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数量>4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此类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数一般不超过500×109/L,且经过治疗病况改善以后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上升,常可高于600×109/L.血小板数升高如果与某些疾病有关(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应针对原发病.如果治疗成功,血小板计数通常应回降至正常水平.建议用药尊医嘱为好.
    我*** | 2018-02-24 19:24:45 83 34 评论
    0/300
  • 2018-02-24 15:24:45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介绍: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原核细胞过度增生,血小板数量有持续性明显的增多,功能也不正常,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发病率不高,以40岁以上多见。 
    
    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导致原核细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寿命大多数正常。在血小板的内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内5-羟色胺减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

    查看全部>>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介绍: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原核细胞过度增生,血小板数量有持续性明显的增多,功能也不正常,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发病率不高,以40岁以上多见。 
    
    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导致原核细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寿命大多数正常。在血小板的内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内5-羟色胺减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等可能是导致出血的原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也产生血栓素,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可形成微血管内血栓。部分病人凝血机制的异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缓慢,表现不一。轻度头晕、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和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有反复发作,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齿龈出血和鼻衄、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甚至坏疽。80%有中度脾肿大,但肝较脾肿大多见。 
    
    诊  断: 
    
    对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增多、计数持续在80万/立方毫米以上,骨髓中原核细胞显著增加,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考虑此病。本症应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鉴别。 
    
    辅助检验: 
    
    血象:血小板计数多在100-300万/立方毫米之间,最高多达20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3万/立方毫米),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骨髓象:有核细胞尤其是巨核细胞可显著增生,血小板聚集成堆。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凝血象: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消耗试验不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血小板粘膜功能及肾上腺素,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 
    
    治  疗: 
    
    1、骨髓抑制性药物,马利兰为常用、安全、有效的药物。开始4-6mg/d。也可用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左旋溶肉瘤素。 
    
    2、放射性核素磷(32P)。 
    
    3、干扰素:α-干扰素:3-5mu/d。 
    
    4、其他:潘生丁、阿司匹林、消炎痛,也可采用血小板分离置换术。禁忌切脾。
    
    
    
    枭*** | 2018-02-24 15:24:45 84 3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血液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