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男科
前列腺科

深夜电话惊醒后,满头大汗,头晕倒地,是什么病?


      		
H*** | 2019-05-06 17:29:26

全部答案(共5个回答)

    2019-05-07 09:50:21
  • 你好,考虑低血压引起,  低血压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室收缩向动脉射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其最低值为舒张压。  成人正常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于100/70毫米汞柱,也称为低血压...

    查看全部>>

    你好,考虑低血压引起,  低血压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室收缩向动脉射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其最低值为舒张压。  成人正常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于100/70毫米汞柱,也称为低血压。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多为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并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  据统计,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达10%。
    燕*** | 2019-05-07 09:50:21 0 0 评论
    0/300
  • 2019-05-06 17:47:20
  • 湿热阴虚所致
    形*** | 2019-05-06 17:47:20 0 0 评论
    0/300
  • 2019-05-06 17:40:26
  • 应该是心脏不好吧
    苏*** | 2019-05-06 17:40:26 0 0 评论
    0/300
  • 2019-05-06 17:39:21
  • 去医院做个专业检查吧
    平*** | 2019-05-06 17:39:21 0 0 评论
    0/300
  • 2019-05-06 17:32:40
  • 你好,考虑低血压引起,
    低血压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室收缩向动脉射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其最低值为舒张压。
    成人正常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于100/7...

    查看全部>>

    你好,考虑低血压引起,
    低血压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室收缩向动脉射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其最低值为舒张压。
    成人正常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于100/70毫米汞柱,也称为低血压。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多为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并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
    据统计,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达10%。
    发病原因/低血压 编辑
    低血压图册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2.病理性低血压病
    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1)原发性低血压病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
    (2)继发性低血压病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的低血压。
    临床表现/低血压 编辑
    原发性低血压
    (亦称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因心肌缺血、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降低所致,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休克、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胃出血、脑动脉硬化、中风等病症中。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继发性低血压,如结核病,慢性肝病,肾病,重症糖尿病等。
    体位性低血压
    (亦称直立性低血压)常见于体弱之人,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差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冬眠灵等)所引起,临床上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低血压常由于低钠、血容量减少、心搏减少等引起。排尿性低血压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常致突然晕倒,神智不清,造成一过性低血压昏厥,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min恢复正常。
    排尿性低血压
    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体质性低血
    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继发性低血压
    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乐休药方枕可以五效合一,从睡眠中汲取健康。牵引:颈椎位置充气调整高低--方便快捷。后脑勺位置可调节高低--获得不同的后仰幅度,达到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热疗:内置电加热装置,能够缓解颈部肌肉酸痛,促进药包内药物挥发,同时设有发热阶梯,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节温度,安全方便。
    药疗:外置可拆卸药包,大药包覆盖颈部和后脑勺部,上选地道药材,精细加工,传承秘方。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等多项疾病的治疗药方均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玉石磁疗:内置5颗高品质玉石片,玉石片具有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当使用者无需药包治疗时,可将保健枕反置使用,通过玉石片发挥保健效果。按摩:内置电动按摩器,通电后能够精准的对不同穴位进行自由组合按摩,按摩凸缘能够因个人体质不同选择不同的按摩强度,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
    疾病机理/低血压 编辑
     交感神经兴奋性图册
    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排血周围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三个因素,三者之间相互适应偪湘皽逇错绛簼虈,互相协调才能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这种协调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来完成。无论何种因素造成上述三种因素之一或多个功能发生障碍或使其协同作用受损必然导致血压的异常变化,如心脏排血减少、周围血管阻力下降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压降低反之引起血压升高。有关血压的调控机制参阅高血压一节有关内容。下面仅以体位性低血压为例介绍其发生机制。
    正常人在平卧休息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壁张力下降,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大约700ml左右的血液积于下肢血管这样就会因为供应头颈部的血液减少,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倾,一方面通过增快心率和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增加血管张力减少下肢淤血,当然,闪站立时下肢肌肉张力增高对血管(尤其静脉)的挤压促进血液回流,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代偿的结果就保证了正常人取直立位时仅有短暂的动脉收缩压下降(下降幅度一般为0.7-2.0kPa或5-15mmHg)丶舒张压不降或有上升趋势,平均动脉压一般保持不变。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主要与下列机制有关:
    ①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包括失血失液所致的血容量绝对不足和血管扩张剂所致的血容量相对不足;
    ②心血管反应性的降低;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和血管反应性的降低倾,临床上主要见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③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因阻断压力感受器反射弧的某一部分使周围血管张力不能随体位改变而变化,闪交感神阻滞剂、周围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脊髓病变或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运动中枢周围病变(如第四脑室肿瘤)丶揪某些中枢镇静剂、抗抑郁药等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皆与此有关;
    ④舒血管因子的释放增多:如组胺5一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血液浓度升高引起周围血管舒张等 。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不易突然起身,活动等,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4.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
    措施针对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约30-60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它事。同时要多饮水,每日至少喝2~-升。
    2、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浴垫或小椅子,洗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
    3、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它物体逐渐起立。
    4、运动锻炼可改善人体对血压的调节,持之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运动后应无气喘,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
    5、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一旦有这些症状发生,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测量血压,防止病情加重。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病人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王*** | 2019-05-06 17:32:40 0 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