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感遇其一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首页

感遇其一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4 01:30:11
  •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①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②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   【作者】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理想,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注释】  ①葳蕤(wēi ruí):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皎洁:这里是形容桂花蕊晶莹、明亮。  ②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生意:生气勃勃。
      自:各自。尔:如此。  ③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  ④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译文】  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春秋二季,正因为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时节。
      谁能想到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兰桂的芬芳会更加欢悦。草木自有散发清香的本性,什么时候企求过让别人将其攀折欣赏呢?  【赏析】  开元后期,唐玄宗沉湎声色,奸佞专权,朝政腐败,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
      这是第一首。  这首诗赞誉高雅清香的春兰秋桂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芳香出于自然。以此来自喻,从而抒发诗人洁身自好、恬淡从容的襟怀,表达坚持政治理想的高尚节操。  开头两句,运用对偶描写春兰与秋桂这两种高雅的植物。写兰突出其叶,“葳蕤”写出兰草迎春勃发,生机无限的景象。
      写桂突出其花,嫩黄的桂花在深绿桂叶衬托之下,显得分外洁净。  接着两句统写,突出它们共具的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各自在适合的季节里展示着自己的生命。一个“自”字,不但写出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为结句埋下伏笔。
        第五句转而写人——居住于山林之中的隐逸之士对它们的态度。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隐士油然而生爱慕之情。这似乎出乎兰桂的意料之外,所以用“谁知”一转。  诗的最后两句,又用“何求”再作转折。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攀折欣赏。
      很显然,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获得外界的称誉,以求富贵通达。这两句对全诗作了一个总结,自然引出主旨,且照应上文,滴水不漏。“何求”二字,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地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起承转合,严谨有致。意尽词尽,没有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比兴手法,自然而又巧妙,词意温和,委婉蕴藉。在不知不觉中,道出了高雅的生活哲理。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积极的作用。
      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唐诗品汇》里指出:“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
      春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之意。而“葳蕤”二字又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觉有皎洁明净的感觉。而“皎洁”二字,又十分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正因为写兰、桂都兼及花叶,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加以总括,第四句又以“自尔为佳节”加以赞颂。
      这就巧妙地回应了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一般选注本将三四两句解释为:“春兰秋桂欣欣向荣,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认为写兰只写叶,写桂只写花。这样的解释未必符合诗意。这大概是将“自尔为佳节”一句中的“自”理解为介词“从”,又转变为“因”,把“尔”理解为代词“你”或“你们”,用以指兰、桂。
      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前二句尽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语分明是“兰叶”和“桂花”,怎能将“春”“秋”看成主语,说“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呢?其次,如果这样解释,便与下面的“谁知林栖者”二句无法贯通。再次,统观全诗,诗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会把兰、桂抬到“使春秋成为美好季节”的地步呢?根据诗人的创作意图,结合上下文意来看,“自尔为佳节”的“自”,与杜甫诗句“卧柳自生枝”中的“自”为同一意义。
      至于“尔”,应该是副词而不是代词。与“卓尔”、“率尔”中的“尔”词性相同。“佳节”在这里也不能解释为“美好的季节”,而应该理解为“美好的节操”。诗人写了兰叶桂花的葳蕤、皎洁,接着说,兰叶桂花如此这般的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好的节操。
      用“自尔”作“为”的状语,意在说明那“佳节”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这就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文“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的前四句写兰桂而不及人,“谁知林栖者”一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
      “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感。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便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意却另辟蹊径,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
      实际上,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作者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情况而发的。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看见人,看到封建社会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
    简而言之用的是比兴的艺术手法。

    P***

    2018-11-24 01:30: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