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异体字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首页

异体字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异体字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8 04:18:48
      异体字形成主要有以下六种方式:(1)形声字的形符不一样。如“睹:覩”,“嘻:請”。(2)形声字的声符不一样。如“溯:泝”,“馈:愧”。(3)组成部分的位置不一样。如“群:羣”,“峰:峯”。(4)形声字与非形声字的不一样。如“淚:泪”,“黥:剌”。
      (5)古体的遗留。如“埜”(野),“艸”(草)。(6)书写风格的差异。所谓“帖体”即属这一类。如“冉:”,“皂:皁或体即“异体”。许慎《说文解字》把一部分秦汉时的异体字放在正字之后,用“或从某”表明。因此,文字学上也把异体叫做“或体”。如《说文解字•口部》:“噍,啮也,从口焦声。
      嚼,噍或从爵。”《说文解字•肉部》:“1,匈骨也,从肉乙(据段注本)。臆,见或从意。”《说文解字》中也有些“或体”另立字头,不在一字之下,许慎也未说明为某字或体,但从声音和意义两方面能看出来。如《说文解字•心部》:“恤,忧也。”《说文解字•血部》:“卹,忧也。
      ”《说文解字•人部》:“惊,彊也。”《说文解字•力部》:“勃,彊也。”等等。前人称为“异部重文”(王筠《说文释例»)。这些“或体”不置于一字之下,可能是它们的使用频率不相上下,难以断定其主次之故。

    y***

    2018-02-08 04:18: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诗歌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