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珐琅釉面气孔是怎么形成的

首页

珐琅釉面气孔是怎么形成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4 01:33:53
  •   釉中的气泡是由N2、水汽,CO、O2、SO2、H2等引起,釉层产生气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坯体中存在的气孔,在烧制时进入釉面。
    (2)    坯釉中含有CO32-、SO22-,NO3-,Pb3O4等在高温下分解而排出气体
    (3)    Fe2O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生成FeO和O2,O2在釉层中形成气泡。
      
    (4)    烧成气氛中的CO气体容易被方石英所吸附,而且CO在高温下裂解产生CO2和C,CO2气体在釉层中形成气泡。
    (5)    在施釉时一部分气泡被封闭在釉中,也会产生气泡。
    (6)    快速烧成时,坯釉种气体来不及排出,被已经烧融并硬化的釉层封闭在其中形成气泡。
      
        由以上釉层中气泡的形成原因我们得知,釉中气泡的形成因素时复杂的,釉中气泡本是釉面的缺陷,使釉面的外观品质下降,有些人在其发表的文章说,用形成的铁离子就会在常温下被氧化,古瓷中的气泡往往有铁的氧化物堆积,用放大镜观察往往会发现气泡中有淡黄色堆积物,我们曾经在高倍显微镜下将仿品和真品的气泡做了对比,在显微镜下极易分辨仿品和真品,仿品的气泡时干净的,而真品的气泡中却有明显的氧化物。
      在此应当注意的是有些仿品将气泡浸蚀破后,在气泡中染入杂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分辨,真品气泡中氧化物的形态,色调,与人为造假者有明显不同,只要多观察多对比,就很轻易地将其伪品区分开来,我们总结如下:
        极细小且均匀的气泡一定是仿品的气泡,但大小不一且疏朗的气泡却不一定是真品,气泡中有堆积自然,色调自然的铁的氧化物,且气泡未被人为破坏的器物是真品。
      因为这些氧化物在高温下是不存在的。紫窑烧的气泡和用气窑烧的气泡不同,用紫窑烧的气泡与古代其品釉面中的气泡相同,用气窑则烧不出与古代真品相同的气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古代真品釉面的气泡大小不一,且较多,也就是说古代真品釉面的气孔率高是因为它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气泡形成的原因,也没有可以要消除气泡,然而许多现代仿品用烧现代瓷的技术烧制古代真品,其气孔率低,气泡极细密且分布均匀。
      我们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气泡分布,及大小是不能用来鉴定古陶瓷的真伪的,固与要烧出与古陶瓷气泡相同的釉面是人为可控的。
        釉面气泡中的后生氧化物是我们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气泡是釉面中的空洞容易堆积个汇总活跃的金属元素,只要是铁离子,瓷器出窑后所处的环境是常温环境下。
      
        气泡中是否有后生氧化物是判断真伪的依据之一,在千倍的显微镜下观察真伪品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要注意区别人为添加的气泡中做染色物,假的堆积物与真品的堆积物质感、形态、色调均不相同。

    沙***

    2018-11-24 01:33: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