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膀胱癌

双手震颤难查因

所患疾病: 双手震颤,原因未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双手震颤
 以下?樽≡盒〗Y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雙上肢震颤年,于2010,10.20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双上肢手腕部屈曲时诱发手指震颤,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肢上臂无明显诱因肌束颤抖,震颤与进食、睡眠无关,喝酒加重,不累及下肢,无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眩晕、出汗、寒战、腹泻等症,无家庭史,近期无用药史。
 查体:颅神经查体无阳性体征,查房时见右上肢上臂肌束震颤,无静止性、意向性震颤,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亢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踝阵挛阴性,指鼻稳准,步态正常,病理征未引出,颈软无抵抗。曾行颅脑MRI检查,双上肢肌电图检查未见异常,颈椎MRI见3一6可见异常信号;颈椎间盘变性,颈4/5、5/6椎间盘轻度膨出。
 住院诊疗经过:
 完善相关检查:颈椎MRI增强:1、颈椎骨质增生,结合前MR平扫片,拟颈3、6椎体内血管瘤。2、颈椎间盘变性,颈4/5、5/6椎间盘轻度膨出。3、颈髓灶性软化。4、双侧颈深部多发淋巴结可见,拟部分轻度肿大。风湿痛风四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未见异常。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比例(EOSR)10.90%KFT,嗜中性粒细胞比例(NEUR)38.60%.大便、尿常规正常,心肺膈未见异常。眼科会诊未见K-F环。铜蓝蛋白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体感、运动诱发电位未做

出院时病情:诊断未明确,症状同前
出院医嘱:嘱上一级医院诊治

在市三甲医院住院一个星期检查未查出原因,无改善
在各大医院就诊过,但仍查不出所以然,始终找不着方向。想问下医院此类症状属何病类?颈椎方面自己买了些搞骨质增生药吃了有些疗效,但震颤方面并没有得到改善。

想问下各位专家:
 此病是否会遗传?对下一代有影响吗(没有家族遗传史,本人未婚。。)
该如何求医?很是困惑。。。问过一些医生说是神经传导紊乱,是否有种叫异丙嗪的口服药对此症状有效?全名是否叫盐酸异丙嗪,想去药店买些试试。烦请各位专家帮帮忙。。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我*** | 2018-03-20 03:08:44

好评回答

2018-03-20 05:01:27
刘*** |2018-03-20 05:01:27 2 2 评论
采用中医治吧,这病西医效果不佳,你已经尝试。中医认为本病属肝脾,疏肝利脾。可以完全康复,自是可结婚。异丙嗪断不可用,是治标之法,症状会渐进性加重。黄芪桂支汤加红花,黄柏,全虫,寄生,葛根妙,上方定震汤也可。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18-03-20 14:01:27
  • 建议您试一试中医的办法,请参考下文:
    震颤麻痹综合征
    本病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本病的主要病理为黑质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神经递质多巴胺与乙酰胆硷系统以及组织胺与5-羟色胺系统内部平衡的破坏。临床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至今不明,所以现代医学将其归为原因不明性脑病。而由其它各种已知原因,如脑炎后、脑血管疾...

    查看全部>>

    建议您试一试中医的办法,请参考下文:
    震颤麻痹综合征
    本病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本病的主要病理为黑质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神经递质多巴胺与乙酰胆硷系统以及组织胺与5-羟色胺系统内部平衡的破坏。临床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至今不明,所以现代医学将其归为原因不明性脑病。而由其它各种已知原因,如脑炎后、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肿瘤及中毒等所引起者,则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征,本病大致上可归属于中医学“颤振”、“振掉”、“痉”等病证范围。
    【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缓慢发展、徐渐进展,病程长逾数年甚至数十年。临床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徐缓等。
    ①震颤:震颤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也常是首发症状。多自一侧上肢的远端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上肢的震颤比下肢重,震颤的特点是比较粗大,有节律性,每秒约4-8次。手指的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安静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可减轻,故名静止性震颤。情绪激动时可使之加重,入睡后震颤完全停止。
    ②强直:有不少患者的首发症状是肌强直,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硬、不灵活,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开始,以后逐渐累及同侧及对侧上下肢,躯干、面部、颈部的肌肉也可受累。检查患侧肌力并不减弱,所以并非真正的麻痹,而是肌张力增强所致。在关节作被动运动时,由于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均匀的阻力,称为“铅管样强直”。若病人合并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
    ③运动徐缓:患者常呆坐,较少移动躯体或交换体位。由于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构成震颤麻痹的特殊面容、姿势和步态。患者面部表情呆板,很少眨眼,形成所谓“面具脸”。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均略为弯曲。行走时后步困难,但一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为“慌张步态”。走路时,两上肢屈曲,几乎不见摆动。精细动作较难完成,表现为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④其它:由于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不能把唾液自然咽下,患者可大量流涎。严重病人亦可发生明显的吞咽困难。此外,大多数病人尚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多汗、皮脂溢出增多,皮肤发红、发热等。患者的智力一般能保持,少有感觉障碍,腱反向正常或减弱。
    【诊断要点】
    ①年龄在中年以上,缓慢起病,呈进行性发展。②具有节律性震颤、肌张力增强及运动徐缓三个主征。③参考“面具脸”、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行走时上肢无摆动及“慌张步态”等特征。④其它可见脑脊液中高香草酸(HVA)含量与5-羟哚醋酸(5-HIAA)含量降低,尿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HVA含量亦降低。肌电图检查群放电位明显,也可协助诊断。
    【病机分析】
    本病的突出症状是震颤。此为风气内动之象,但其实质却是本虚标实。其虚,主要是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其实,除风之外,还挟有痰、瘀、火等。
    1.虚:本病多发于老年人,40岁以下发病者少见。《素问》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人过中年,肝肾阴气自然衰减,若摄养不慎,极易造成肝肾阴虚。肝藏血而主筋,肾藏精而主脑髓。肝肾乙癸同源,肝肾阴虚,精血亏少,筋脉失濡则肢体震颤、肌肉挛急而强直;脑髓失养则神失所荣、身失主持而失灵。故本病阴虚者多见。但久病阴虚,阴损及阳,故亦可兼见阳虚。此外,气血亏虚者也不少见,气虚失运,血不养筋而发是症。
    2.风:《素问》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指肝风而言,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阳化风而致,也可因血虚失生风。此外,五志化火、食积化火、外邪内袭等,往往都是引动肝风的重要因素。
    3.痰:痰由湿所化,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过食肥甘,大量饮酒,痰湿内蕴;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胃,水湿停蓄而致。痰湿内阻,经气不畅,以致筋脉失养而僵硬强直,手不持物,动作迟缓、振掉等。痰瘀相挟,风痰阻络,使诸症更重。
    4.瘀:瘀指瘀血,乃由气滞而成。肝肾阴虚,木失所养,疏泄失权,气机不畅,气滞久而致瘀;或因气血两亏,气虚失运,血少而涩,血行迟缓而瘀阻脉道。此外,情志内郁、痰湿积滞等,也可影响气的流通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以致产生血瘀。瘀血阻滞,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屈伸不利,此即“血瘀生风”。近年来,国内学者临床观察所见,本病患者无论属何种证候,大都兼有瘀血阻络之象,因此治疗上重视活血化瘀、通络熄风。
    5.火:可因肝肾阴亏,虚火内生;也可因痰湿内蕴而生痰火;气滞血瘀,日久化火;或情志内郁,五志化火;食积化火等。火邪在本病发病中多与它邪夹杂,从而形成风火、痰火、瘀火等,进一步加重病情。
    总之,本病的病机重点是本虚标实,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痰、瘀、火可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影响阴血对筋脉的濡养。风、痰、瘀、火之间也相互联系,甚可互相转化。因此临床辩证论治时,绝不应忽视这个特点,而机械地拘泥于几个证型。
    【辩证论治】
    根据近十年来临床报道的105例分析结果,本病临床所见肝肾阴虚者居多,约占54.3%,这与本病的病机分析是相吻合的。此类病人,临床除见有肢体震颤、肌强直及动作不利主症外,一般都还见有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等肝肾阴虚兼症。治宜滋补肝肾、育阴熄风。可选用大定风珠(白芍、干地黄、麦门冬、阿胶、生龟板、生牡蛎、炙甘草、生鳖甲、麻仁、五味子、生鸡子黄)加减。若阴虚火旺,兼见五心烦热、口干舌燥、便秘溲赤、舌苔薄黄、脉弦细数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滋阴降火,无效时酌加炮附子或肉桂,以引火归原。肝肾阴虚,日久损及阳气,可出现阴阳两虚,兼见畏寒肢凉、舌淡苔白、脉缓者,可用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为主方,以滋阴扶阳、养血熄风。临床所见,此类患者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又常兼有血瘀阻络之象,如固定不移的头痛、肢痛,舌暗或舌上有瘀点、瘀斑等,因此治疗时还应辅以活血化瘀法,以收“血行风自灭”之效,常加用丹参、赤芍、鸡血藤、当归等。若风气较减,振掉不已者,可酌加钩藤、羚羊角粉、全蝎等平肝熄风。羚羊角粉,每次冲服1-1.5克,日2-3次;蜈蚣每次冲服1-2条,日2-3次;全蝎(不可去尾)每次2克,日2-3次。以上可单用,也可以同时用。
    本病初期阶段,本虚之象往往表现并不突出,而以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标实为主,症见震颤强直、肢体疼痛不移、屈伸不利、动作缓慢,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青筋横暴,脉细涩。治宜行气活血、通络熄风为主,辅以滋补肝肾。可用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合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干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加减,酌加钩藤、全蝎、羚羊角、生牡蛎、僵蚕、首乌、白芍、丹参等。此类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病程较短,由于正气尚未严重虚衰,所以病情较轻,疗效较好。
    年老体弱、病程较长者,则本虚之象逐渐突出,并从肝肾阴虚逐渐发展至阴阳气血皆虚,症见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肢冷、胃纳不佳,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舌质暗淡或夹瘀点,脉沉细无力。其肢体颤抖日趋加重,拘紧强直,活动不利,行步慌张,口中流涎,甚则生活不能自理。此类患者正气大亏,多见于本病后期,治疗也较困难,疗效欠佳。此时宜用阴阳双补、益气养血之法,辅以活络熄风。可选用《证治准绳》定振丸(天麻、秦艽、全蝎、细辛、熟地、生地、当归、川芎、芍药、防风、荆芥、白术、黄芪、威灵仙)合地黄饮子加减。方中黄芪用量宜大,一般50-100克左右。
    临床除见以上各种情况外,还可见有痰湿内盛者,症见胸闷脘痞、泛恶欲呕、痰多流涎、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因痰湿内盛,阻滞经络,经脉不和则动作迟缓、屈伸不利;血不濡筋则肢体颤掉、颈背拘急。治宜豁痰通络、熄风定颤,方选导痰汤(半夏、天南星、枳实、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加竹沥、天麻、钩藤、丹参、赤芍、郁金等。若痰湿化热、痰火动风而颤抖加重,见有胸闷烦热、脘痞呕恶、咯痰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则应清化痰热、熄风通络,可用《证治准绳》摧肝丸(胆南星、钩藤、黄连、滑石、铁华粉、青黛、僵蚕、天麻、辰砂、甘草、竹沥、姜汁)加减,以镇火平肝、消痰定颤。
    总之,本病临床虚实并见,但虚证远多于实证。上述各种证候临床都可见到,但又常常互相错杂、互相转化,因此临证时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应详审病机,辩证论治。本病虽以肝肾阴虚为本,但其发则因风气内动,因此在治疗时或恢复后,凡是一切引动肝风的因素都应避免,如抑郁、恼怒、惊恐等情志失调,房室不节,过食辛辣炙?埂⒎矢屎裎叮庑扒窒取?
    本病疗程较长,所以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精神,克服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本病的康复相当重要。
    --王克勤(1942年生,黑龙江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医学硕士,现任黑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基础研究室主任,《中医临床大全》内科主编)。
    详见“爱问知识人-共享资料”上的《现代中医内科学-何绍奇》。
    王*** | 2018-03-20 14:01:27 2 2 评论
    0/300
  • 2018-03-20 12:01:27
  • 我认为是“特发性震颤”,可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看看。该院神经科为WHO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不仅国内权威,国际上亦有知名度。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
    
    思*** | 2018-03-20 12:01:27 2 2 评论
    0/300
  • 2018-03-20 10:01:27
  • 你没到大医院看看,没做脑的检查吗?还是小脑的问题吧?你去大医院找专家看看!
    M*** | 2018-03-20 10:01:27 2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相关医院推荐

  • 膀胱癌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医院名称:解放军452医院
医院别名:(空军成都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医院
电话: 028-85399452(总机),028-84523990(预约挂号) 
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九眼桥顺江路317号 
医院简介:  解放军第452医院(空军成都医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医院。早在解放前就是前国民党空军成都医院,虽饱经抗战和动荡,但救死扶伤的精神一直得到了传承,并随着大西南的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新军事变革,不断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南地区的一所重要的和对地方建设有着突出贡献的军队中心医院...了解更多 >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