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又叫丑宝、犀黄或西黄。为牛科(Bovidae)动物黄牛、水牛及牦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名说:“丑属牛,故隐其名”。因其结石呈黄色而得名。
牛黄因来源于个别牛体,一般多天生于10岁以上的老牛体中。牛患肝胆结石症的机会很少,仅占千分之几,因此天然牛黄十分难得,故数量极少,是一种珍贵稀有的中药。
目前,国际市场上1克牛黄比1克黄金的价要贵4倍多,价值与钻石相等。在15世纪,英国与法国贵族,以家中有无牛黄来炫耀他们的财富。英国女王的项链中,就有一条镶的是牛黄,可知牛黄的珍贵了。
牛黄多自然生于病牛体内。系由病牛的胆道发炎或胆汁排除障碍,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沉淀凝结而形成的粒状物或块状物。
这种结石多呈卵椭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方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鸡蛋,小者如豆粒,一般直径0.6~4.5厘米,少数呈管状或碎片。有的牛胆中含很多粒,也有只含1粒的。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体轻,质松脆,易破碎;断面为金黄或棕黄色,细腻有光泽,可见多层排列整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