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格调”和 “格调说”?

首页

什么是“格调”和 “格调说”?

什么是“格调”和 “格调说”?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2-02 23:01:57
  •   格调,也就是体格声调,它包含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两个方面,这是关于格调最早的解释。《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中的“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 格高,声辩则律清,就是从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两个角度提出的,在唐朝以 后的诗歌理论中,往往都涉及诗的“格”与“调”;而明代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则认为“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等。
      这些诗论 家都比较重视诗的格调,但尚未把它作为论诗的决定性环节。一直到明代前 后七子,才把格调作为一个决定性环节来形成他们的诗歌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清朝时,诗人沈德潜对前后七子十分景仰,因此又重新提出“格调 说”。沈德潜称赞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是“力挽颓澜”,从而使“诗道复归于 正”。
      而对钱谦益贬低王世贞、李攀龙则表示不满,他写了《说诗晬语》,并编撰《唐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几部诗选,加上评语,更系统、完整 地宣扬其格调说。他强调作诗者必须要“学古”和“论法”,并以“去淫滥, 以归雅正”为原则,在诗歌的体、格、声、调等各个方面也都制定了许多规则,认为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
      他提出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的“诗 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的主张,因而归之于有法可循、 以唐音为准的“格调”。因为沈德潜所提倡的“格调说”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所以自然取代了 “神韵说”的地位,但其明显排斥诗歌怨刺的一面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对 诗歌的创作起了束缚作用。
      当然,“格调说”积极的一面也是值得肯定的,沈德潜提倡的“蕴蓄”、“理趣”、诗的化工境界及重视作品主导作用等有益观点具有审美理论价值。

    张***

    2016-12-02 23:01: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