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白话文运动是一场怎样的文体改革运动?

首页

白话文运动是一场怎样的文体改革运动?

白话文运动是一场怎样的文体改革运动?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2-14 23:14:44
  •   白话文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以北京为中心,并扩展到全国的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改用白话语体,不用文言。 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起,在“思想革命”中进一步发展,是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的提倡者主要有胡适、陈独秀。
      钱玄同、鲁迅 等。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以北京大学的一些进步师生为主要力 量,同形形色色的文言维护者开展了一系列激烈的论战,并最终取得胜利。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一篇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 以此作为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
      文中提出了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的观点,这个纲领性的意见很快就得到陈独秀等人的响应。钱玄同也及时在《寄胡适 之〉〉中发出打倒“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的口号,最先把反对文言文同反 对“独夫民贼”、反对弄坏白话文章的“文妖”(《尝试集序》,1918年) 联系在一起,并在陈、胡强调“文学革命”的时侯,第一个考虑到应用文的改 革。
      1918年1月,《新青年》终于实现自己的主张,全部改用白话文。1918年5 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这是白话文运动在文艺方面首 先突破的一个标志。同年年底,李大钊、陈独秀创办白话周刊《每周评论》,随后又有很多人创办白话文月刊。
      不久,鲁迅在《杂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 者》一文中指出,白话文应该是“四万万中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从而进 —步把白话文放在现代中国人口语的基础上。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 作的范围内取得了正统的、合法的地位,这是白话文运动取得的成功结果。
      特别是1921年,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发表,以及郭沫若诗集《女神》的出版,为白话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话文运动给散文、诗歌、小说等文体开创了新的形式和境界。从“五四”运动开始,白话文的推行已成了时代的主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五四”时 期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在文体改革上是一个革命,而且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 成部分,促进了新文学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以及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
      

    你***

    2016-12-14 23:14: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