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请问茵陈蒿汤对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如何?

请问茵陈蒿汤对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如何?
U*** | 2017-01-07 09:19:0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01-07 10:17:08
  • 
    
    
     
    
    方解:本方为治湿热黄疸之名方。方中重用茵陈为主
    
    药,以其最善清热利湿退黄;辅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 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
    
    纵观全方,茵陈配梔子,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茵陈配大黄,可使瘀 热从大便而解。总之,三药合用,能泻肝胆,利三焦,通腑浊,清利 降泄,引湿热由二便而去,使邪有出路,则黄疸自除。《伤寒论》用 本方治瘀热发黄,《金匮要...

    查看全部>>

    
    
    
     
    
    方解:本方为治湿热黄疸之名方。方中重用茵陈为主
    
    药,以其最善清热利湿退黄;辅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 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
    
    纵观全方,茵陈配梔子,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茵陈配大黄,可使瘀 热从大便而解。总之,三药合用,能泻肝胆,利三焦,通腑浊,清利 降泄,引湿热由二便而去,使邪有出路,则黄疸自除。《伤寒论》用 本方治瘀热发黄,《金匮要略》用本方治谷疸,其病因皆缘于湿热交 蒸,热不得外越,湿热熏蒸肝胆,致使胆液外泄肌肤所致,故证同治 亦同。
    
    按语:本方以一身面目倶黄,黄色鲜明,小便黄赤,脘痞 腹胀,舌质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 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 旋体病等,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证属阳黄热重于 湿,重型肝炎湿热疫毒炽盛的患者,对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湿郁 化热证、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胆湿热证也可根据情况选用。现代药 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使 .血清胆汁酸、胆脂质含量改变,减轻肝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促 进肝细胞再生,使血清转氨酶活力下降。应当注意的是,本方药性 寒凉,寒湿黄疸(阴黄)不宜用。方中大黄用作攻下者,宜后下;用 作行瘀热者,宜共煎。
    
    归脾汤
    
    来源:《济生方》。
    
    组成:白术9克,茯苓、当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各1〇 克,黄芪、人参各12克,木香、甘草各5克。
    
    用法: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也可作丸剂服, 每次6克〜10克,每日2〜3次。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证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
    
    头晕耳鸣,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妇女 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
    
    方解:方用黄芪、人参为主药,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 肉养血和营,合主药以益气养血;用白术、木香以健脾理气,使补而 不滞;茯苓、远志、酸枣仁以养心安神,共为佐药;使以甘草、生姜、 大枣和胃健脾,以资生化,则气旺而血充。各药合用,能补益心脾, 气旺血生,则失眠、头晕、心悸、健忘等症状自会消失。
    
    按语:本方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苔 薄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归脾汤乃临床最常用的方剂之一,以此 方为基础演化出来的方剂很多,如加味归脾汤、黑归脾汤等。现在 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功能性子宫出血、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病、慢性肝炎、胃及十二 指肠溃疡、白细胞减少症、脑外伤后遗症、特发性水肿、心脏病等。 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不足型、脾虚气弱型的患者。 本方对虚弱性疾病有较好疗效,但凡以实证为突出表现者不宜使
    
    用。
    天*** | 2017-01-07 10:17:08 59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