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拘留、拘役?

首页

什么是拘留、拘役?

什么是拘留、拘役、违法拘禁?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1-04 11:18:30
  •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遇到 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 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①正在预备 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②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 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③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④犯 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⑤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 的。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⑦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 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 方法。
      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主要适用 于罪行较轻,但仍需短期关押改造的犯罪分子。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 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刑不能超过1年。拘役的刑期,从 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 1日。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 天,并且回家的天数计算在刑期之内;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违法拘禁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采取非 法手段剥夺特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构成违法拘禁行为一般应 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采取拘禁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非行政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所采取的拘禁行为,不是《国家赔偿法》所讲的违法拘禁 行为。 2。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行政机关工作人 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之外所采取的拘禁行为,不属于国家赔偿法中所说 的违法拘禁行为。
       3。被拘禁的对象是自然人。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健康人和 残疾人。 4。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实施了禁闭、强行类押、隔离 审査、绑架等方法,使特定的公民在一定的时间内失去行动自由的行 为。 5。在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拘禁行为为非 法,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违法拘禁行为使公民人身自由受到损害,行政机关担行政赔 偿责任。

    世***

    2017-01-04 11:18: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