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宝宝到没什么感觉?

小儿疝气手术 我家宝宝是在满月后发现的斜疝,到现在还没自愈。当宝宝早晨起床后蛋蛋很好,不过只要一使劲就会掉下来,现在天越来越热了,下来的就越大,看着很心疼。宝宝到没什么感觉。看来自愈的可能不会有多少了。我想知道是秋天还是春天更利于伤口的恢复。
改*** | 2016-05-07 02:05:21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2016-05-07 02:05:21
  •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    水疝: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种。    症状:逐渐增大,按压不可消失,无痛感。    小肠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

    查看全部>>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    水疝: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种。    症状:逐渐增大,按压不可消失,无痛感。    小肠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切口疝等。    一般症状: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顿疝、绞窄疝则有疼痛感且很难推回腹腔。小肠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因此应及早接受治疗。   疝气知识问答  一、疝气是如何形成的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 ,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等原因引起。  二、疝气的危害  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
    性功能障
    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 三、疝气治疗的方法 1、保守疗法 保守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 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更无法根治疝气。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 疝气带疗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缺点是使用不便和无法根治疝气。 2、根治疗法 根治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和疝医用胶注射吻合术四类 疝修补术:通过剥离部分腹外斜肌用以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代替剥离部分腹外斜肌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修完成疝修补术或疝补片修补术 疝医用胶注射吻合术:将一种与人体组织相似而且完全兼容的吻合剂直接注射到疝管内闭合疝管和疝环口,取得了与剥离部分腹外斜肌修补疝环口或用补片材料修补疝环口完全一样的效果。 四、四种根治术比较 疝修补术: 有1个大切口;需住院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肠粘连常见,有疤痕、阴雨天有不适感;复发率约占2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12个月。 疝补片修补术:有1个大切口;需住院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肠粘连常见,有疤痕、阴雨天有不适感;复发率约占1%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9个月。 疝腹腔镜修补术:有3个小切口;需住院4天左右;常规抗感染;主要为全麻、戳创、置镜、气腹导致的损伤;复发率约占15%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9个月。 疝医用胶注射吻合术: 无切口;不住院;不需抗感染;无疤痕,偶有小硬结;复发率约占3%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个月。 五、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法 患疝气病后可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有无其它疾病按如下程序选择治疗方案: 1、起病1~15天之内可选疝带治疗。婴幼儿1个月之内仍可考虑疝带治疗。如果病情不太严重,用这种方法婴幼儿约90%可获得治愈,成人则有约70%可获得治愈。 2、大多数病人则应考虑根治疗法,但在接受根治疗法之前及时使用疝带亦很有益,其一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其二可有效预防疝嵌顿、肠梗阻等急危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让宝宝少哭啊.
    周*** | 2016-05-07 02:05:21 122 40 评论
    0/300
  • 2016-05-07 02:05:21
  •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 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於两侧。    2.症状  疝...

    查看全部>>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 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於两侧。    2.症状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3.治疗  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 全身麻醉,采高位结 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 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 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 难与生命的危险。至於阴囊水肿,则可观察 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 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4.手术后注意事项   [1]除另有特别医嘱外,返家后饮食及活动如 常,但尽量避免过度用力。  [2]如有呕吐发生,暂时禁食四小时。  [3]伤口疼痛,可依处方服用止痛药。  [4]伤口如有出血、红、肿、热、痛、有渗出 液、发高烧,请即回医院诊治。  [5]伤口最表层仅用美容胶布、纱布及透明膜 覆盖,内层则以羊肠线缝合,能自行吸收, 不须拆线。  [6]手术后四天内,伤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后可 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 纱布即可。  [7]有任何问题,请即回医院诊治。    5.问与答  Q1.腹股沟处有肿块,是否就一定有疝气?   A1:不一定。若发觉腹股沟处有肿块,除了可能罹患疝气外,亦有可能为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症、肿瘤、淋巴腺炎或股疝气。须详细检查,作鉴别诊断。    Q2.为何男生患疝气的比例远高於女生?  A2.一般疝气患者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 9:1,原因与睾丸有关。睾丸在胎儿初期,位於腹腔内,在胎儿后期,才由腹腔进入阴囊;随著睾丸的下移,腹腔会产生一管状突出,称为「鞘状突 ( processus vaginalis ) 」,如果婴儿出生后,鞘状突仍未闭塞,同时深部腹股环又很宽大,则婴儿的哭声即有可能诱发疝气产生。此外,男生和女生在腹股沟处的肌肉排列和附著亦有差异。上述原因会导致男生罹患疝气的比例较女生高。   Q3.何谓「高位结扎」?会不会影响日后生育能力?   A3.小儿疝气大多数是因鞘状突闭塞不完全,高位结扎就是将鞘状突在原发的位置结扎、分开,使腹腔与鞘状突不再相通,就不会有疝气。若手术过程正常,是不会影响日后生育能力的。   Q4.如何判断小孩有疝气?疝气是否会造成疼痛?   A4.最常见和最典型的疝气是在腹股处发现有隆起肿块,有些甚至会肿至阴囊部位。这些肿块多数是在哭闹、咳嗽、打喷涕、久站或剧烈运动后才突起来,但经平躺或休息后便会自然消失,有时须用手将它压回去。单纯的疝气所引起的疼痛,通常不会很厉害,但如果腹股沟处发生持续的剧痛,同时肿块无法压回去,且症状持续二三天,就有可能是因掉入的肠子、输卵管等坏死。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有生命的危险。   Q5.若有疝气或阴囊水肿,何时手术较适当?   A5.由於疝气随时有箝闭的危险,所以一旦诊断确定后,最好早日接受手术治疗;目前因手术与麻醉进步,疝气手术非常安全。至於阴囊水肿,若是与腹腔不相通,则一岁以前,它可能自行消失。所以阴囊水肿在婴儿期并不急著手术,一岁以后,若仍未消失再行手术即可,不过应随时注意是否转变成疝气。   Q6.疝气手术后,是否会复发?   A6.小儿疝气手术的复发率很低。一般引起复发的原因为腹股沟内环太大而腹压又高,如长期便秘或经脑室腹膜分流术后,皆有可能造成复发。
    花*** | 2016-05-07 02:05:21 120 40 评论
    0/300
  • 2016-05-07 02:05:21
  •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睪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症状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

    查看全部>>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睪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症状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治疗 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结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至于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手术后注意事项 1.除另有特别医嘱外,返家后饮食及活动如常,但尽量避免过度用力。 2.如有呕吐发生,暂时禁食四小时。 3.伤口疼痛,可依处方服用止痛药。 4.伤口如有出血、红、肿、热、痛、有渗出液、发高烧,请即回医院诊治。 5.伤口最表层仅用美容胶布、纱布及透明膜覆盖,内层则以羊肠线缝合,能自行吸收,不须拆线。 6.手术后四天内,伤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后可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纱布即可。 7.有任何问题,请即回医院诊。 不可忽视的小儿疝气.
    蔡*** | 2016-05-07 02:05:21 121 4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