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小孩惊厥怎么处理

宝宝发生过高温惊厥?

宝宝发生过高温惊厥,家庭应该常备哪些药品,物品以备家庭紧急处理
你*** | 2015-11-28 20:19:4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1-28 20:19:44
  • 给你推荐如下的内容,供你参考:
    
    1.家庭应常备哪些药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药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防病健身的意识加强了,许多家庭都备有药品,使得一些小毛病能得到及时治疗。但是,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既可治病,又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应根据家庭人员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准备少量比较安全有效的常用药物,并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家庭大致可贮备如下几种药品。
    (1)解热镇痛药:如...

    查看全部>>

    给你推荐如下的内容,供你参考:
    
    1.家庭应常备哪些药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药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防病健身的意识加强了,许多家庭都备有药品,使得一些小毛病能得到及时治疗。但是,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既可治病,又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应根据家庭人员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准备少量比较安全有效的常用药物,并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家庭大致可贮备如下几种药品。
    (1)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2)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康泰克、感冒通、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等。
    (3)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等。
    (4)抗生素:如氟哌酸、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先霉素等。
    (5)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6)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神曲等。
    (7)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8)止泻药:如易蒙停、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9)抗过敏药:如息斯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
    (10)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1l)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12)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
    胶布等。 
    2.家庭常备药物应注意什么?
     
      一般家庭必须贮备一些常用药品,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合理贮存: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因此家庭保存的药物最好分别装人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胎盘球蛋白、利福平眼药水等,可放人冰箱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
    (2)注明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存放日期、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失效期,每年应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换。
    (3)外观辨别:有的药物没有注明有效期,这就需要从外观上加以鉴别。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4)安全用药:每种药都应注明药名、用量、用法、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凡未经医生明确诊断的病,不能自己随便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放置,以免忙中取错。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3.家庭用药的原则是什么?
     
       家庭用药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不要随便用药: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再者,药物有双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导致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无严重症状时不必服药,尤其是镇痛类、解痉剂、洋地黄类、可的松类等药物,尽量以少用为佳。
    (2)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有时可使其中一种药物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类和四环素族合用,其抗菌效力不及单独使用。土霉素等肠道杀菌药与整肠生同时服用,会使整肠生失效,因为整肠生是一种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丛失调。因此若要一次同服数种药物时,应经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以免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失效。
    (3)注意服药方法:服药除了要注意时间、次数外,尚须注意方法。绝大多数药物是采取吞服的,但有些药物如酵母片则宜嚼碎后吞服。又如硝酸甘油片宜舌下含服,这样可以不通过肝脏的破坏而保证药效。
    (4)掌握用药剂量:用药一定要按剂量,超量服用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死亡。如老年人和小孩不注意退烧药物的剂量,可因出汗过多而使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哭*** | 2015-11-28 20:19:44 53 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儿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