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肛肠外科
精神衰弱治疗新进展

小儿普外科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治疗的新进展是怎样的?

小儿普外科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治疗的新进展是怎样的?
用*** | 2015-12-28 13:52:26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28 13:52:26
  •    一、术后便秘  Pena手术应用后,近年来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第二骶骨以下骶骨发育良好者很少出现大便失禁。而无肛术后合并便秘现象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趋势是直肠位置越低,合并便秘的发生率越高,且女孩较男孩高。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多倾向于远端直肠的神经和肌肉系统发育异常,对于顽固性便秘合并巨大直肠和乙状结肠者多主张手术切除。  二、一穴肛的治疗  对于高位一穴肛患儿的治疗仍...

    查看全部>>

       一、术后便秘  Pena手术应用后,近年来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第二骶骨以下骶骨发育良好者很少出现大便失禁。而无肛术后合并便秘现象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趋势是直肠位置越低,合并便秘的发生率越高,且女孩较男孩高。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多倾向于远端直肠的神经和肌肉系统发育异常,对于顽固性便秘合并巨大直肠和乙状结肠者多主张手术切除。  二、一穴肛的治疗  对于高位一穴肛患儿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点,为减少患儿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目前主张早期一次性完成尿道、阴道和肛门成形术。对于阴道膀胱瘘合并尿失禁的患儿,术中通过重建膀胱颈和尿道后,患儿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排尿控制功能。  三、腹腔镜技术的应用  世界上许多小儿外科中心开始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和复杂的一穴肛畸形。手术的关键技术是:①腹腔镜下明确盆腔器官的病变(如子宫、阴道、尿道瘘和直肠等)②游离乙状结肠系膜,松解直肠和乙状结肠③游离、切断和结扎直肠泌尿系瘘④明确两侧耻骨尾骨肌间隙,指导经会阴的穿刺针穿过其中心,进而形成隧道,将直肠从中穿出,成形肛门。此手术的优点是打击小,穿过横纹肌复合体中心准确,对肌肉损失小,因此大大提前了手术年龄。目前许多医生采用此术式在新生儿期一次行肛门成形术,免除了传统的造瘘之苦。但是此术式的应用只有两年的历史,远期的排便控制功能尚有待于观察。
    戴*** | 2015-12-28 13:52:26 47 2 评论
    0/300
  • 肛肠外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