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风湿科
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

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
A*** | 2015-11-28 15:48:13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1-28 15:48:13
  •                  功效 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 一、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辛散,功擅祛风通络止痛,为治风湿骨痛、腰腿疼痛之良药。单用或配伍其他祛风湿药用,内服外用皆能奏效。如《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即用两面针根皮9g,鸡蛋的功效与作用1只,水煎服。亦可取两面针根30g,泡酒500mL,7天后取酒服,每次5~10mL,1日3次,用于风湿骨痛、跌打劳伤((云南...

    查看全部>>

                     功效 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 一、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辛散,功擅祛风通络止痛,为治风湿骨痛、腰腿疼痛之良药。单用或配伍其他祛风湿药用,内服外用皆能奏效。如《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即用两面针根皮9g,鸡蛋的功效与作用1只,水煎服。亦可取两面针根30g,泡酒500mL,7天后取酒服,每次5~10mL,1日3次,用于风湿骨痛、跌打劳伤((云南中草药选》)。又如《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用两面针9g,鸡骨香可制成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mL(相当根皮3g),每天1~2次,以治风湿关节肌肉疼痛。据临床报道,用此法治疗神经痛、头痛、风湿痛、肠胃绞痛,一般用药5~10分钟即可止痛。  亦有报道,用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1mL,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尚有用20%入地金牛溶液,治疗腰肌劳损及坐骨神经痛有效。  二、疼痛证  本品辛行苦泄,善能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为作用部位广泛而效力显著的止痛药。既是用治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瘀痛之良药,亦为治牙痛、胃痛、腹痛等痛症之佳品。  1.牙痛:《岭南采药录》谓“患牙痛,煎水含漱“。或取两面针9~15g,煎水服;或研成粉,每服1.5g,冲水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亦可用两面针120g,了哥王30g,加入75%乙醇浸泡,用药棉蘸药液塞入患处(《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或用两面针、水杨梅各1kg,用95%乙醇浸剂制取1000mL,治蛀牙引起的牙痛,用药棉馥取药液少许,放入蛀牙孔处(《全国中草药汇编》)。均能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近年用两面针提炼制成的两面针牙膏对牙痛牙龈出血、牙周炎确有明显疗效。  2.脘腹疼痛:治胃脘疼(十二指肠溃疡),可用两面针、单根木、千金藤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服0.5~1g,儿童酌减,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据临床报道,用两面针、水田七的功效与作用、七叶一枝花、白及,按2:9:3,配制成细末,每次服15g,每日3次,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一般服药,一般服药一个月症状消失;亦有用两面针2.4g,古羊藤、乌风根、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各9g,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子6g,乌贼骨12g,共研细末,每次服1g,每日3~4次,治疗上述病证,取得满意疗效。尚有报道,用两面针和七叶莲制成注射液,每次肌内注射2mL(相当于两面针1g,七叶莲2g),治疗胆道蛔虫、溃疡病、肠蛔虫病引起的腹痛亦有较好疗效(《中草药新药疗法处方集》)。  两面针注射液是一种良好的止痛剂,现代广泛应用于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腿疼痛、跌打伤痛及胃肠纹痛等痛证。一般药后3~10分钟即可止痛,药效持续4~8小时。  三、毒蛇咬伤  本品用于毒蛇咬伤,既可止痛,又能解毒消肿。内服外用均可。如《福建中草药》治蛇咬伤,即取鲜两面针根30g,水煎服;另用鲜根酒磨汁外敷。或用两面针研末,每次服9g;另取末调米泔水外敷。  此外,尚用于烫火伤、喉痹、对口疮、痈肿等,有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可捣敷或研末撤于患处。如治烫伤,用两面针粉撒布患处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对口疮,用两面针鲜根皮配红糖的功效与作用少许,捣烂外徽(《福建中草药》)。又如《本草求原》治喉闭,水饮不入:入地金牛根,擂烂,用黄糖煮,做成弹子,含化。括临床报道,取两面针根茎的第2层皮30g研末,加入琥珀末1.5g,调匀,喷于扁桃体表面和咽部;亦可制成片剂含化。每次1g,每日4~6次,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患者共28例,经治疗2~6天全部获愈。一般用药1天,病情即显好转,表现为体温下降,血象复常,症状改善(解放军180医院.临床资料选编)。  两面针 
    再*** | 2015-11-28 15:48:13 219 11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风湿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