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评析周浩的《蟾宫曲·题《录鬼簿》》?

首页

如何理解评析周浩的《蟾宫曲·题《录鬼簿》》?

蟾宫曲·题《录鬼簿》

作者:周浩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8 10:38:37
  •   《录鬼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戏曲著作,由元代后期戏曲兼散曲作家钟嗣成撰写,成书于1330年(元文宗至顺元年)。全书记述了元代戏曲作家152人,曲作400多首,它是有关元代戏曲的第一手宝贵的资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评论元杂剧的必读书目。所谓“录鬼”是指记录杂剧和散曲作家。
      杂剧和散曲作家和元朝以前的那些文人作家不同,他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最底层,以写杂剧剧本勉强糊口度日;他们地位卑贱,和“鬼”差不了哪去,故有此谑称。由于他们地位的低贱,所以关于他们生平事迹的资料非常少,所以就更加显得了这本《录鬼薄》的重要史料价值。
       贞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里假借唐朝暗指大元朝。大元朝没有多少真正的读书人。上苑本指皇帝娱乐、狩猎的地方,这里指大都。作者接着写道,大都和杭州城很繁华,因此就需要有人唱歌以娱乐大众,而有唱歌的就得有写歌的。 “麒麟冢”和“凤凰台”这些地方埋葬着出身高贵的人物,他们生前经历坎坷,而死后却又寂寂无闻,所以,作者认为那些人不如“纸上清名”的人物更容易让人记住。
      这是为何?因为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比现实中的人物在形象上更加丰满,因此更容易被人所记住。说到这里,作者不由得得意起来,说其创造的艺术形象将是“万古难磨”,虽然语气大,有些夸张,但是却也是有些道理的。这篇题《录鬼薄》想必意义也就在于此。

    曾***

    2016-06-28 10:38: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诗歌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