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吃奶的宝宝嘴唇起泡是妈妈吃的咸的缘故吗?

首页

吃奶的宝宝嘴唇起泡是妈妈吃的咸的缘故吗?

吃奶的宝宝嘴唇起泡是妈妈吃的咸的缘故吗? 宝宝已经40天了,在这40天里,宝宝嘴唇曾3次起泡,宝爸说是因为我吃的咸了,可是我觉得我吃的菜比我以前吃的淡多了。我不知道,宝宝嘴唇起泡到底是因为我还是有别的原因?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05 15:06:14
  • 宝妈吃咸了,宝宝就容易嘴角起泡。我那时也是这种现象。

    梦***

    2016-05-05 15:06:14

  • 2016-05-05 15:06:14
  •   吃奶的宝宝一般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1。不要认为吃奶的宝宝就不喝水,也要给你的宝宝喝水。每次10-20毫升左右。(天气干燥:4-5次/天;凉爽:2-3次/天) 2。妈妈也要多喝水。 3。不要吃太咸的,尽量以淡为主(最好是放点盐就OK)。  可能是疱疹性口腔炎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
      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 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口服板蓝根冲剂,保持口腔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此外应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
      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患儿烦躁不安、拒食。
       ●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饮食卫生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
      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营养供给 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怎样预防 先看看这些引起鹅口疮的念珠菌是怎么来的吧。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主要来自产妇阴道、带菌的医护人员以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和尿布。
      宝宝的皮肤或口腔粘膜接触到这些被霉菌污染过的东西后就会引起局部的感染。所以刚做母亲的产妇,和婴儿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母亲喂奶前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奶头,医护人员每次接触孩子以前也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每次用奶瓶前要经过沸水消毒。
      当发现宝宝的口腔里长出白色絮状物时,有的老人喜欢用手或布擦洗口腔,这样做是徒劳的,白斑过几天又会重新长出来。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许多霉菌存在,到了一定时候又繁殖起来。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故可用2%-5%的苏打水清洗口腔。其他方法如1%甘油或中药冰硼散涂口腔均有疗效。
      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10万单位的液体涂局部,每天3次即可,涂药时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药,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到医生处咨询。 小儿口腔粘膜薄而嫩,易被过热食物烫伤、过硬食物擦伤或进食时咬伤,继而发生感染导致口腔溃疡。
      有的幼儿在腹泻或营养不良时也会发生口腔溃疡。一旦溃疡形成,所进食物的化学成分就会对溃疡面产生刺激,引起创面疼痛,此时,小儿会表现出拒食、烦躁甚至发热的症状,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小儿发生口腔溃疡后,除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外,药物治疗是不可缺的。
      现介绍一种简易的药物治疗方法:取品服维生素c1片,放在一起研成细粉,用消毒棉蘸少量散粉敷于溃疡面上,每隔2小时一次,1-2天创面即可愈合。药粉刚敷上创面时有疼痛感,但很快会消失。 上述治疗方法之所以能够奏效,主要是:维生素c能促进伤口愈合;而人体缺乏核黄素时会发生口角溃疡。
      将这两种药物直接敷于创面,能使药粉较快发挥作用,缩短治疗时间。 口舌生疮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中医根据口疮的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叫做“鹅口疮”、“口疮”和“口糜”。若发生于口的两角者,又名 “燕口疮”。引起口疮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情亦有轻有重,轻者仅影响小儿乳食的摄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所以对小儿的口疮病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并针对不同的病因,在平时应做好预防。
       早期发现小儿出生后,应经常查看小儿的口腔,若见舌上布满白屑,其状如鹅口或雪片者,或似奶块而不易擦去者,即是患了鹅口疮病。对先天不足的早产儿,或久病体弱儿,特别是消化不良腹泻的患儿,更需经常查看口腔有无白屑或舌上、口颊两侧黏膜、口唇内侧、齿龈、上腭的咽部有无生疮。
      若婴幼儿突然不吮奶,不愿饮水,或拒绝喂食,或闻口臭,语音不出,或见流口水等时,要注意查看孩子的口腔是否有口疮。当幼儿诉口痛时,一般来讲口舌生疮为多(除牙痛外)。若孩子患其他的疾病,同时较长期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时,也要多查看患儿的口腔有无口疮发生。
       及时治疗患儿口疮被发现后,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应想办法积极治疗,病情较轻的可以试用以下方法治疗: 单方口服 1。仙鹤草30克,一日一剂,分多次口服。2。板蓝根或大青叶15~3 0克浓煎服,一日一剂分多次服,亦可服板蓝根冲剂。3。黑芝麻15克咀嚼,治儿童口疮久不愈属虚者。
       外用涂局部:1。柿霜,每日少许涂患处。2。百草霜、橄榄碳各等份,研成细末,撒患处,每日3次。3。野蔷薇花露涂拭患处,每日3~4次。4。养阴生肌散,先用 3%双氧水棉球洗患部,再用0。1%雷佛奴尔棉球洗去泡沫,擦干再涂用此药。5。冰鹕ⅲ咳丈傩恚劣诨即Γ咳?~6次。
      或用冰硼散药少许加蜜糖,调成糊状,涂布患处亦可。6。鹅口散,用于幼儿鹅口疮,外用少许涂口,每日3~4次。7。锡类散或青黛散,用于口疮溃疡者,少许涂口,每日3~4次。 西药:1。维生素B2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2。2%~5%碳酸氢钠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3。对服用抗生素引起的口疮,可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拭患处,一日3次。 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其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细颗粒。思密达对胃肠道黏膜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服用后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 ,增加了肠道对细菌、病毒及其它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 ,并可改善黏膜的通透性 ,减少了肠液的分泌 ,因此对腹泻及黏液便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腹泻。
      近年来发现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病也有明显效果。 据张芳报道 ,取 30例口腔溃疡病患儿作为治疗组 ,取同期患儿 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是 :两组中有发热及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者均使用青霉素静滴 ;有口腔疱疹病变者给予病毒唑静滴 ,同时口服多种维生素。
      
      两组不同点是对于口腔溃疡局部处理 ,治疗组用思密达喷敷患处 ,每日 5~ 6次 ;对照组用西瓜霜喷敷患处 ,每日 5~ 6次。两组均以 7天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 9 3。4% ,对照组为 59 。9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L***

    2016-05-05 15:06: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