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脑外科

“三氧化二砷”与“亚砷酸”是否同一种药物?

“三氧化二砷”与“亚砷酸”是否同一种药物?新药亚砷酸注射液可以治疗肿瘤,但是三氧化二砷也是治疗肿瘤的药物,它们的价格多少?用法怎样?
1*** | 2005-03-19 13:36:28

好评回答

2005-03-19 21:39:49
1*** |2005-03-19 21:39:49 685 378 评论
亚砷酸注射液
药品价格:一支215元元人民币
  处方/非处方药:处方药 
  有效成份: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 

  药理作用:本药属于长春碱类抑制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的动态平衡,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使分裂期微管崩解,仅在高浓度下影响轴突微管,对管蛋白螺旋化的作用低于长春新碱,通过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进入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 

 ...

查看全部>>

亚砷酸注射液
药品价格:一支215元元人民币
  处方/非处方药:处方药 
  有效成份: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 

  药理作用:本药属于长春碱类抑制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的动态平衡,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使分裂期微管崩解,仅在高浓度下影响轴突微管,对管蛋白螺旋化的作用低于长春新碱,通过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进入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 

  适应症: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疗效最为显著。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粒急变期适用于肝癌、肺癌、胰腺癌、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等的治疗。放化疗时应用有增加放疗敏感性提高化疗疗效作用。可用于介入治疗及术中动脉灌注。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严重损害及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消化道不适、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心电异常改变等症,停药或相应处理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请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使用过程中少数病人有白细胞增高现象,用药2-3周时出现,不必停止治疗,1周后白细胞可自行下降或口服羟基脲降低白细胞。用药过程中有部分病人转氨酶轻度增高,可加用保肝药物,停药两周后可恢复至用药前水平。 

  剂型和规格:注射剂:10ml: 10mg x5支x5盒。 

  用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4-6周为一疗程,亚砷酸注射液10mg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内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完全缓解后间隔两同重复用药以巩固疗效,维持治疗间隔时间为4周8周12周。儿童患者用药标准按0.16mg/kg计算。恶性肿瘤的治疗4周为一疗程间隔2周重复用药。介入治疗及术中灌注每次20mg稀释后注入


亚砷酸的成长之路
——关于中药国际市场的思考
衣晓峰

  亚砷酸注射液系哈医大一院专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明的中药注射液,曾被称作“713注射液”和“癌灵一号注射液”,它可用于多种白血病及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APL)的治疗上具有神奇的疗效,使APL从医生最感头痛的凶险顽症变成目前惟一能够治愈的白血病。但作为院内制剂,它一直以“独家绝技”的姿态出现,未能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上海血研所的陈竺院士、王振义院士、陈赛娟教授等人慧眼识珠,早在1996年就从分子肿瘤学的角度阐述了亚砷酸治疗APL的作用机理,证明亚砷酸是通过降解PML/RARa融合蛋白、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达到治疗APL的目的,从而将祖国传统医学“以毒攻毒”的朴素认识提升到现代医学最先进的理论高度,从基因学的角度阐明了亚砷酸诱导凋亡的作用,使亚砷酸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细胞凋亡的诱导之药物,著名杂志《science》这样称赞这项发明:“中国哈尔滨小组发现了一种传统中药,使传统医药真正进入现代药物治疗研究的主流。”目前亚砷酸治疗APL已被世界癌症专家视为20世纪一项主要的医学进展。
  而后,哈医大一院受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启发,于1998年正式建厂、1999年10月,亚砷酸注射液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二类新药正式生产,有关的深入研究也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但由于哈医大一院伊达药业毕竟是新成立的小企业,品种又仅以亚砷酸为主,经济实力有限,无法对更多的适应症进行二期临床试验,使得我国在亚砷酸研究领域的“领跑”优势越来越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00年9月美国FDA批准CTI公司在美国生产亚砷酸注射液以来,以美国为主的全世界肿瘤学界对亚砷酸备加关注,CTI公司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由NCI等著名肿瘤研究机构资助,正在进行十几个适应症的大规模2期临床试验。
  不仅如此,欧洲药品管理机构也于2001年批准CTI欧洲公司上市亚砷酸注射液。现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使用的均是美国CTI公司的亚砷酸注射液,每支高达200多美元。因为APL发病率低,CTI公司由此还享受美国政府对“孤少药”的优惠政策,每销售一支亚砷酸注射液,CTI公司还会得到政府的补贴。
  由于多种历史原因,亚砷酸没有得到国际专利;受某种协议的限制,在争夺国际市场上其又处于绝对劣势。其实,伊达药业作为哈医大一院附属企业,推广科技含量和学术性如此强的亚砷酸注射液难度是相当大的。尽管含有微量三氧化二砷的亚砷酸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毒性非常低,远小于一般化疗药的副作用,但医生和患者出于对砒霜的恐惧,非常担心,难于接受。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亚砷酸的研究一直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于去年11月上旬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国际亚砷酸应用研讨会”上,上海血研所陈赛娟教授、上海长征医院侯健教授、苏州血研所张日教授、美国CTI公司执行副总裁暨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成员Jack  nger博士、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大学血液肿瘤部教授Mjchaej J Mauro.M.D以及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血液肿瘤研究所Hank yang博士等多位专家,分别就亚砷酸在APL以外的多种白血病的治疗,以及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多种白血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行了精彩论述。
  从美国专家的演讲中可以看到,全世界对亚砷酸的研究一直是轰轰烈烈,特别是欧美等一些规模较大的肿瘤研究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下,一批高质量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都在进行当中,很多项目已有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国内目前已发表的关于亚砷酸治疗APL的论文中,均无遗传学缓解率。因为经济和医院条件的限制,我国医院的基因检测还不是必做项目,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专家论文的质量。可以预见,再过两三年,欧美国家在亚砷酸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领先优势,而欧美大药厂也在加紧研究第二代砷剂。
  于是,记者在采访中想到一些问题,关于中医药的开发与走向国际的问题。哈医大一院发明了国内外闻名的双黄连注射液和亚砷酸注射液,却只得到了亚砷酸的国内专利和经销权。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可惜我国的药厂对其并不会真正的发掘利用。这里,除了厂家要自强之外,政府机构是不是应该进行大力的引导和扶持?
  中医学说要经过现代医学理论的“翻译”才能被医学界主流认可。拥有30年历史的“癌灵一号”,只有被陈竺院士等人找到了分子肿瘤学的解释,才大放异彩。那么中国还有多少像“癌灵一号”这样的“珍宝”待人解析呢?
  中药的传统工艺只有“进化”到现代制剂水平才会被人接受,双黄连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无不如此。这种“进化”应该靠中药企业大的科研投入才可以做到,而在国内中药厂大都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西药厂的科研人员是不是可以先停下一部分盲目仿制,投一些精力、财力在有口碑的传统丸散膏丹中发现几个“宝贝”呢?
  有了“珍宝”要会保护,我们的《专利法》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比如以前保护工艺不保护成分就不好。此外,国内企业在申请国际专利时的经验不足,也造成宝贵中医药资源的外流。那么,既然我们的药厂和医院缺少这方面的合格专业人才,政府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国际专利申请促进会进行培训、指导、帮助、监督,不让外国人轻易将我们的“宝贝”拿去呢?
  既然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大药厂称雄世界,他们还有“孤少药”的优惠政策;既然FDA都将亚砷酸批准为一般化疗药,为其进入市场大开绿灯,我们的政府部门是不是也可以效仿一下呢?
  美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机构资助CTI公司做二期临床,以增加新适应症,对于中国有希望的中小企业,在开发中医药时又应该给予哪些扶持呢?
  亚砷酸注射液堪称是祖国医药“珍品”,它的问世和发展,对于如何开发中医药宝库,如何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如何加大科研机构与临床结合的力度,都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欣闻哈医大一院伊达药业正在酝酿进军国际市场的计划,衷心祝福他们成功,他们的探索必将会对国内医药界带来有益的启迪。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