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医生为什么又叫大夫、郎中啊?


      		
**** | 2007-07-07 22:36:26

好评回答

2007-07-07 22:41:51
霞*** |2007-07-07 22:41:51 123 42 评论
汉代官制中有“郎中令”,职掌宫廷的警卫,就是后来讲的御林军。郎中令大部分由建树功勋的将门之后担任,所以官品较高,最高可为正或属五品,另外,在朝中议事的文官称“大夫”,一般也是五品官。据记载,唐代时,巫医的地位依然低下,但部分长期为皇室治病的御医却得到皇帝额外的封赏,但凡郎中和大夫,最高不得超过正五品,人们为示尊重就称有医道的巫医为郎中或大夫。到了宋代,郎中或大夫就替代了巫医而成了职业名称,在北宋大...

查看全部>>

汉代官制中有“郎中令”,职掌宫廷的警卫,就是后来讲的御林军。郎中令大部分由建树功勋的将门之后担任,所以官品较高,最高可为正或属五品,另外,在朝中议事的文官称“大夫”,一般也是五品官。据记载,唐代时,巫医的地位依然低下,但部分长期为皇室治病的御医却得到皇帝额外的封赏,但凡郎中和大夫,最高不得超过正五品,人们为示尊重就称有医道的巫医为郎中或大夫。到了宋代,郎中或大夫就替代了巫医而成了职业名称,在北宋大学问家洪迈的《夷坚志》中就有把赵氏医人叫作“赵三郎中”,医人张二叫作“张二大夫”的记载。不过有一个奇怪的语言现象,就是黄河以北大多称医人为“大夫”,而以南又多称“郎中”,至于这是何原因造成的,就谁也讲不清了。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7-07 22:47:49
  •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1、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2、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

    查看全部>>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1、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2、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3、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4、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 
    
    l*** | 2007-07-07 22:47:49 113 4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医院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