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皈依佛门是什么意思?

首页

皈依佛门是什么意思?

日前传出已皈依佛门消息的付笛声、任静夫妇也出现在赏鲜会上,并首度向公众正式回应有关于他们皈依佛门的事情。16日晚,付笛声夫妇在长沙参加演出,在节目现场,一名男子提着两瓶“妇炎洁”药液强行闯入,被保安控制。该男子称不满他们拿“出家”炒作,准备用药液向他们泼洒。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19 09:33:02
      人家付笛声、任静夫妇是皈依佛门,不是出家,人家从来没有说要出家。不知是出于故意还是无知,有些媒体总是搞不清皈依和出家的区别,在这方面屡次误导公众!
    皈依佛门是正式成为佛教信徒的一个手续,具体包括参加皈依三宝仪式,然后领取皈依证书,此后就可以居士身份自愿参加定期的佛事活动了。
      这和成为基督教信徒要接受洗礼、此后自愿参加礼拜弥撒是同一个道理;也和入党要写申请、然后参加宣誓仪式,此后定期参加党支部活动是同一个道理。 之所以媒体会误导公众,或者说公众容易起这类误会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没有一个成型的、面向公众的宗教教育体系。
      其后果不仅仅是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层出不穷了,这还算小问题了;更严重的后果是,公民从小没有一个成体系的信仰教育,也就可以说是近乎没有终身奉持的道德体系了,没有道德体系的后果,就是会使一些人丧失道德底线、为所欲为,这绝非危言耸听,留意一下社会新闻。
      道德体系不依靠宗教就无法建立吗?我认为没有其他途径,这是人性问题,是宗教家千百年来所悟出的调治人性的妙道,不是政治家或哲学家能够一时半会儿明白的,等他们明白其中原理,恐怕一切都晚了。 。

    秦***

    2007-06-19 09:33:02

其他答案

    2007-06-19 10:28:10
  • 皈依佛法僧三宝,众善奉行,诸恶莫做.

    t***

    2007-06-19 10:28:10

  • 2007-06-19 07:38:17
  •   皈依佛门也叫皈依三宝
    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的说,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 
    佛宝 
    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麽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 
    1。
       佛身 于无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报身、应化身。 法身是诸佛的清净无漏功德所依,为真如实相的理体,常住不灭。 报身是诸佛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显现相好庄严的身相。
       应化身是诸佛以不思议神通力,为了因应一切众生的机缘,随类变化,示现六道,摄受一切众生于佛法生深信乐,逐渐证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2。 佛德 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
      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 智德,指佛的智慧圆满。 断德,指佛能断尽一切烦恼惑业。 恩德,指佛有救度众生的大愿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法宝 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 1。 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 世间种种的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灭一切毒热尘秽,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盘解脱果实。
       2。 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即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定觉、念觉。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而能证得清净法身。
       3。 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但可概分为四悉檀教学法。 世界悉檀:即运用世间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觉、观念等解说佛法的知见,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随顺修行,如说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恶便下堕三涂等。
       为人悉檀:即依据众生各别的根机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渐的悟入佛法正知见。 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的烦恼、应病设药,如对治贪欲修不净观,对治慎恚修慈心观,对治愚痴修因缘观,对治昏散修数息观,对治我执修界分别观,对治业障修念佛观。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说、文字,直显诸法实相的理体,令利根众生顿悟第一义。 前三种为权教,后一为实教,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盘路”,得证解脱。 僧宝 依著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
      那麽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 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
      而僧宝也可略分为三种: 义僧: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贤圣僧:为见道位以上的贤圣。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隐快乐,所以为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其它说法 1。 另外在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佛、法、僧三宝,涵义亦与上述说法相同: 佛宝:“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宝:“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形容法身体性为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又具足无量恒沙功德,能满足一切净法,使众生获证涅盘,离苦得乐。 僧宝:“如实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实修行的贤圣僧与凡夫僧。 2。
       其次在现有的文字历史上,曾有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世间,为一切凡夫众生亲见佛身;有佛所说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称之为“化相三宝”。 3。 后来凡夫误以为佛已入灭,不再重履世间、便作种种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纸绘、石刻等,以供礼敬;结集佛的教法载于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于世间,称之为“住持三宝”。
       然而,实际上三宝本就常住不灭,惟依众生根行机缘及证道的层次,其感得的三宝自然有所差别了。换句话说,化相三宝永远存在,住持三宝却有可能随著时代变迁而湮没,但如住持三宝中的僧宝有一人成佛,就成为化相三宝了。 三宝威德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它能使一切众生远杂苦恼,破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皈依处。
      三宝的威德,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拟议思量,其理有: 1。 能破恶业障道 未皈依三宝之前,人生犹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导航的人和罗盘,必将漂流沈没,永远没有靠岸的时候。一切众生被烦恼系缚,流转于三界六道,无有穷尽,现在借著皈依三宝的胜缘,产生了防阻恶业的势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觉生起,分分除断烦恼,如舟船喜获导航人和精密的罗盘,终于安隐的航入港湾。
       2。 能获佑加持 因众生于生死中,常遭遇许多苦难,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贼所侵害,无法逃脱而心生恐惧,现在皈依三宝,依怙三宝功德的护佑加持,使苦难怨贼舍怨心顺,不复作出损害诸事,而令众生吉祥安乐。 3。 能除邪见恶念 众生不能解脱的原因,是由邪见恶念不除,不断的造出新业,如贫苦的人又不勤奋营生,致贫上加贫,潦倒一生,而三宝是蔽衣内的明珠,适时解除危厄,令众生欢喜踊跃,重新振作,于是翻邪归正,断恶修善,达成转迷成悟的道果。
       4。 能消减我执习气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因一念无明不觉,执取身心为我,复由此我执的起念造作,累积无量无数的习气,形成了六道轮转的势能,今由皈依三宝,而将此我执消溶,习气减除,使得身心清净,觉性显发。 皈依三宝 所谓‘进入佛门,应先皈依三宝。
      ’如前所述,三宝既是佛法的总纲,所以凡是修学佛法,应先皈依三宝。这就好比学生要到某个学校读书之前,必须先辨理入学手续一样。从佛教的立场,皈依三宝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自称佛教徒,或已开始修学佛法,却不愿皈依三宝,就像是有了人身,却不承认此身由父母所出,可谓十足的大邪见,终将堕入三涂恶道中。
      因此进入佛门与皈依三宝,是密不可分的。而皈依三宝,则必须心诚意正,坚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后发大誓愿,精进修行,如此才能与三宝的精神相应。 心态 从三宝的内涵及其威德来看,可知皈依三宝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从彻底的仰信出发,并深切体会三宝确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故在心态上,必须做到心诚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因此皈依时的至诚恳切,把自己的身心归向三宝、融入三宝,是十分重要的。 是故由信心生爱敬,由爱敬而皈依,“信解观察,供养皈依”,是上求无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无明痴暗的觉性作用。这个觉性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
      那麽,由相信、认识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应当是如何呢?在《观无量寿经》上有提到: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是故,观十方诸佛成就的条件,必先由观自心佛性的成就开始,这才是皈依三宝的本意:皈依自性三宝。
      六祖坛经所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即说自性中蕴含三宝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宝不能显发,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宝全体显发,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应“销归自性”,见性,即成佛道。 方式 在皈依的方式上,首应发大誓愿,然后精进修行。
      大誓愿即四弘誓愿,是依观察四谛的真实,怜愍一切,起大悲心: 1。 众生无边誓愿度:观察世间诸苦的逼迫,欲令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即“未度苦谛,令度苦谛”。 2。 烦恼无尽誓愿断:观察诸苦都由烦恼所招感,欲令一切众生永断烦恼,同获解脱,即“未解集谛,令解集谛”。
       3。 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了自行化他,应遍学一切法门,即“未安道谛,令安道谛”。 4。 佛道无上誓愿成:自行化他的究竟在于证得涅盘安乐的境界,即“未证灭谛,令证灭谛”。 此发四弘誓愿,又名发菩提心,若此愿心不发,则道业将不坚固,容易退失疑悔。
      依此大愿心的驱使,沈浸于“法”的喜悦中,精进修行五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 此五门足与三宝的精神内涵相应,成就了“修证三宝”—体证真如法性,得一切种智,为佛宝。具足万行法门,为法宝。清净自在,为僧宝。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宝的利益。
       。

    x***

    2007-06-19 07:38: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