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我的的是水痘么?

周四的时候开始发烧,上午37.2,到了晚上39.3,打了退烧针后好转,周五下午再次发烧,吃了退烧药后好转,紧接着今天早上(周六)醒来发现脸上,胸口,背部长了大量透明水泡(水泡周围呈红色)和红色小包,没有瘙痒或者疼痛感,今天到校医院医生说可能是水痘但是不典型,具回忆好像之前没有得过水痘但不确定,我到底的的是不是水痘呢?(本人22岁)
x*** | 2007-05-19 12:11:49

好评回答

2007-05-19 12:32:48
探*** |2007-05-19 12:32:48 48 4 评论
应该是,做好到正规医院看看。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儿童机构内易造成流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以4岁以内发病率为高,半岁以内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很少患病。一次患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在局部进行繁殖,并进入...

查看全部>>

应该是,做好到正规医院看看。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儿童机构内易造成流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以4岁以内发病率为高,半岁以内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很少患病。一次患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在局部进行繁殖,并进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所致。病变主要位于皮肤及粘膜,偶尔发生在内脏。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时邪病毒与湿热内蕴而发。其所以布发水泡,与脾土有关,因此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脾肺两经。临床表现为发病前2~3周内有水痘接触史,出疹前症状轻微,可有低热、流涕、咳嗽、不适感等症状,皮疹常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现,随后在全身皮肤粘膜成批的出现斑丘疹,数小时内演变成水疱,有痒感,1~3天后变干和结痂。皮疹在3~4天内先后分批出现,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部,在四肢较少。而且斑丘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可同时并存于同一部位。水痘一般病情较轻,个别可发生肺炎、中耳炎等。 


  生活调理

  1.常用手法

  (1)清肺经300次,清胃经200次。
  (2)揉外劳宫30次,推四横纹50次。
  (3)按揉脾俞、肺俞各1分钟。
  (4)按揉曲池1分钟,拿百虫5次。 

  2.随证加减

  (1)风热夹湿型:皮疹分布稀疏,清净明亮,有痒感,伴发热、咳嗽,鼻塞流涕,舌尖红,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揉二扇门30次。
  ②退六腑100次。
  ③按揉大椎穴1分钟。
  (2)湿热炽盛型:皮疹分布稠密,疹色紫暗,疹浆混浊,伴高热,心烦,口渴,牙龈肿痛,精神不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500次,清小肠300次。
  ②清心经300次,退六腑100次。
  ③搓擦涌泉穴3分钟。 


  生活调理

  (1)发现水痘患儿应立即隔离,隔离期限为从发病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2)患永痘的小儿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勤洗手,把指甲剪短,避免抓破皮疹引起继发感染。
  (3)注意饮食调养,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开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07-05-20 11:27:25
  • 你的症状是水痘。
    用药:口服:阿昔洛韦片   用药7天
          外用:在破的地方涂  紫药水   不要抓破,会留疤的。
    多喝开白水   上面的药 药店都有的卖
    不必过于担心,水痘不是什么大病,对症治疗+静养  就会好的。
    美*** | 2007-05-20 11:27:25 32 9 评论
    0/300
  • 2007-05-19 21:30:28
  • 显然是 得过的都是你这症状
    我同学也有17,18才得水痘的
    好好养着别抓破 以免留疤 (我小时候抓破了倒是没留疤,呵呵,纳闷)
    我得的时候就不太痒 
    小*** | 2007-05-19 21:30:28 33 10 评论
    0/300
  • 2007-05-19 20:23:52
  • 我得过水痘,水痘只要得过一次,一般不会再得第二次......
    我得水痘的时候,觉得有豆豆的地方的地方很痒,而你说没有瘙痒或者疼痛感,也许不是水痘,还是去好一点儿的医院好好看看吧~~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
    f*** | 2007-05-19 20:23:52 35 10 评论
    0/300
  • 2007-05-19 12:33:04
  •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本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双股DNA...

    查看全部>>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本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人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水痘病毒经上呼吸道侵入机体,在呼吸道粘膜细胞中复制,而后进入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再次增殖后释放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而发病。水痘的皮疹分批出现与病毒间歇性播散有关。水痘的皮损为表皮棘细胞气球样变性、肿胀,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形成,临近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继而有组织液渗出形成单房性水泡。泡液内含大量病毒。由于病变浅表,愈后不留疤痕。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16日(10~24日)
    
      (一)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二)出疹期 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5.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当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机制障碍及继发感染等原因时,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为大疱型,直径可达2~7cm,易继发金葡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而死亡;疱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为出血型,可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肤大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称为坏死型;病变播散累及内脏者称为播散型,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头三个月内感染水痘,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称为先天性水痘综合症。
    
       [并发症]
    
      (一)皮肤疱疹继发感染 可引起脓疱疹、蜂窝织炎、败血症等。
    
      (二)肺炎成人多为原发性水痘肺炎,发生在出疹后1~5日,儿童常为继发性肺炎,多发生于病程后期2~3周。
    
      (三)水痘脑炎 发病率低于1‰,儿童多于成人,常于出疹后一周发病。临床表现与脑脊液所见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病死率约5%,少数有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四)其它 水痘肝炎、心肌炎、肾炎等均很少见。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对冬春季有轻度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学龄前儿童,应注意仔细查体,询问有无与水痘患者的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根据皮疹的特点,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各种疹型同时存在,出现粘膜疹,全身症状轻微或无,多能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脓疱病 好发于鼻唇周围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脓疱及黄色厚痂,经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现,无全身症状。
    
      (二)丘疹样荨麻疹 系婴幼儿皮肤过敏性疾病。皮疹为红色丘疹,顶端有小水疱,无红晕,分批出现,离心性分布,不累及头部和口腔。
    
      (三)带状疱疹 疱疹呈成簇状排列,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分布,不对称,有局部疼痛。
    
      [治疗]
    
      (一)一般处理与对症治疗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防止庖疹破溃感染。皮疹已破溃可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继发感染者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并发肺炎、脑炎按肺炎和脑炎治疗。激素一般禁用,当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时,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应用尽快减量或停用。
    
      (二)抗病毒疗法
    
      干扰素,10~20万μ/日,连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也可选用。
    
         (三)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为外感时邪,伤及肺脾,生湿化热,发于肌肤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1)风热夹湿证 属轻型,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方选银翘散加减。
    
      (2)湿热炽盛证 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糜,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
    
        (四) 水痘食疗方
    
      疏风清热宜选用下列食疗方:
    
      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银花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可频频服之。日1剂,7~10天为1疗程。
    
      解毒祛湿宜选用以下食疗方:
    
      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马齿苋荸荠糊:鲜马齿苋、荸荠粉各30克,冰糖15克,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每日1剂。适于水痘已出或将出,发烧、烦燥、便稀溏。
    
      [预防]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参考    
    有*** | 2007-05-19 12:33:04 46 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