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皮炎会有哪些症状

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表现
h*** | 2007-05-08 17:13:13

好评回答

2007-05-08 17:19:54
有*** |2007-05-08 17:19:54 47 0 评论
脂溢性皮炎忌吃太油腻的食物。请看本文: 

【简介】 
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

查看全部>>

脂溢性皮炎忌吃太油腻的食物。请看本文: 

【简介】 
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特征】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部位,如头、面、耳后、腋窝、胸前、肩胛间、腹股沟、会阴等处,也可泛发全身。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如头部损害,重者可伴渗出结痂,有臭味,可引起头顶脱发,称脂溢性脱发。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脂 

【发病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有一定关系。 

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并继发皮疹、丘疹或斑片与油腻状鳞屑的症状。 

【一般治疗】 
治疗主要在于保持皮肤清洁,限制脂肪饮食和酌用药物治疗。 
一、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二、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三、遵照医嘱用药物治疗,需耐心坚持方能有效。 
四、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锌也可产生脂溢性皮炎,应在膳食中补充含锌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类、坚果类等,以纠正人体内锌含量相对不足。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除上述之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的增加谷物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对脂溢性皮炎大有益处,占总热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占66.3%,维生素A515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E41.7毫克,维生素B11.32毫克,维生素B21.09毫克,维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钙1037毫克,铁28.1毫克,锌13.4毫克,硒24.9毫克,铜2.7毫克,镁469毫克,磷1412毫克,钠3486毫克,钾2959毫克,胆固醇38毫克,膳食纤维19.6克。 
1、禁饮酒: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少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2、内服药: 
(1)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6 B2 B1。 
(2)有人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 
3.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复方硫磺洗剂,或希尔生液。 
4.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仅有痒而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 

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胞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脂溢性皮炎的食疗】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背部、腋部、会阴等,重者可泛发全身。其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略带黄色的轻度红斑,伴细腻性鲜屑和结痂,皮肤有搔痒感。发生于头皮长期不愈可导致头发脱落稀疏,称为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采用饮食调治疗效较好。 
(1)宜食入富含维生素A、B2、B6、E的食物:因维生素A、B2、B6对脂肪的分泌有调节和抑制作用。维生素E有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有动物肝、胡萝卜、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性食物可影响机体内分泌,从而造成皮肤刺痒,影响治疗。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葱、生蒜、白酒等。 
(3)忌食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主要是指油脂类。这类食物摄入过多会促进皮脂腺的分泌,使病情加重。同时,还要注意少吃甜食和咸食,以利于皮肤的康复。 
此外,患者在洗脸洗头时,最好不用肥皂,更不要用热水烫洗止痒。因为皮脂溢出主要是皮脂腺功能亢进,常用热水、肥皂洗去皮脂,由于刺激作用,会使皮脂腺更为活跃,加重皮脂溢出。 
●脂溢性皮炎食疗方 
(1)薏苡仁萝卜缨粥:薏苡仁、萝卜缨、马齿苋各30克。将上三味洗净,萝卜缨和马齿苋切碎,加水适量,煮粥,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等症。 
(2)大枣猪油汤:大枣100克,生猪油60克。将大枣生猪油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熟食用。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具有祛风清热,养血润燥功效。适用于干性脂溢性皮炎等症。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7-05-08 21:42:19
  • 脂溢性皮炎
    
    类  别:皮肤性病科
    
    概  述:
    脂溢性皮炎(皮肤性病科)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
    
    症状表现:
    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

    查看全部>>

    脂溢性皮炎
    
    类  别:皮肤性病科
    
    概  述:
    脂溢性皮炎(皮肤性病科)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
    
    症状表现:
    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
    
    诊断依据:
    1.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对称; 
    2.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如头、面及皱襞处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
    
    治  疗:
    治疗原则 
    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 
    
    用药原则 
    1.一般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瘙痒剧烈时,可选择1-2种按组胺类药物; 
    2.类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治疗不能控制时可选用强的松口服; 
    3.同时选用适当的外用药。
    
    预防常识:
        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小*** | 2007-05-08 21:42:19 47 4 评论
    0/300
  • 2007-05-08 17:16:30
  • 皮脂溢性皮炎
    诊断要点】 
    
    一、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覆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可有渗出;或干性红斑上有灰白色糠秕样鳞屑。 
    
    二、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甲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 
    
    三、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搔痒。 
    
    四、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一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渗出性红斑片,上有厚的黄色...

    查看全部>>

    皮脂溢性皮炎
    诊断要点】 
    
    一、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覆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可有渗出;或干性红斑上有灰白色糠秕样鳞屑。 
    
    二、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甲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 
    
    三、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搔痒。 
    
    四、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一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渗出性红斑片,上有厚的黄色油腻性屑痂。 
    
    【治疗】 
    
    一、一般治疗 
    
    限制多糖、多脂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生活起居规律。 
    
    二、局部治疗 
    
    主要是去脂、杀菌、消炎和止痒。 
    
    (一)库氏洗剂(复方硫磺洗剂),每晚一次外用;或5%硫磺软膏外用;或硫磺软皂外冼患处,每处,每周2至3次。 
    
    (二)抗真菌制剂应用:如3%克霉唑霜,2%咪康唑霜,联想苯苄唑霜,2%康特霜(含酮康唑)等均可应用;但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或致敏作用。 三)维生素B6霜,护肤霜,维生素E霜等,可轮换选用,每日一至3次。 
    
    (四)皮质激素应用:在皮疹炎症重,搔痒严重时可酌情加用,如1%轻化可的松霜,去炎松氯霉素霜,地寒米松软膏等,选择一种,每日外用1至3次。注意皮肤薄嫩部位不宜长期应用,以免出现副作用,如痤疮、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色素改变等。 
    
    三、全身治疗 
    
    (一)复合维生素B,2片,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6,10至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二)抗组织胺药物:可选用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息斯敏等。可选择1至2种口服以达到止痒的目的。 
    
    (三)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炎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他治法不能控制时可考虑短期应用,如强的松20至40毫克/日,分2至3次口服。 
    
    (四)抗生素应用:对于重症患者或有明显渗透出时选择四环素0.25~0.5,每日3至4次口服,或红霉素0.75~1克,每日3次口服。  
     
    l*** | 2007-05-08 17:16:30 41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