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

首页

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

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扩散和蔓延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2-29 14:54:11
  •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谓“次贷”即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主要是指对信用等级较低、还款能力较弱、首付比例较低的贷款人发放的住房贷款。这类贷款违约风险高,利率也较高。本世纪初,美国经济遭受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
    11”事件的双重打击而陷人衰退。
      为刺激经济增长,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连续13次下调到1%的低点。这使得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能够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和借贷,促进了全社会债务大量增加、金融机构杠杆率大幅提高。也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为抑制过热, 2〇〇4年8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又连续10多次调升联邦基金利率至5。 25%。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因此而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加重,住房市场持续降温。2007年春,许多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公司陷人困境,次贷危机初露端倪。
      其标志性事件是4月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到2007年7、8月间,随着越来越多的次贷成为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大幅贬值,数十家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停业或破产,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以2008年3、4月间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并被强制收购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由房地产融资领域的局部性危机,发展演变成为影响美国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系统性危机。
      美国的金融创新催生了多种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衍生品,如按揭支持证券(MBS)、房产贷款支持证券(ABS)、担保债务凭证 (CDO)等及其组合。这些产品的市场交易规模庞大,涉及的发行、持有、管理、担保、保险机构数量众多,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等。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持续,次贷相关金融衍生品价格及其风险面临重估,损失的承受者远超出了购房人和贷款机构的范围,遍及相关交易链条上的多种金融机构,损失的规模多倍于基础抵押贷款,影响的机构越来越多、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为求自保,竞相抛售相关资产、停止发放贷款并开始储备资金,导致金融系统惜贷气氛浓厚、流动性缺乏、信贷功能萎缩,严重影响美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功能发挥。
      而金融部门与房地产、汽车等多个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负反馈作用机制又使金融系统承受的风险成倍增加。并且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私人投资机构大量持有美国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和政府投资机构也持有相关资产,美国金融体系的损失迅速蔓延到全球许多国家。
       2008年9月以后,随着美国雷曼兄弟等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短时间内集中破产、被兼并或由政府接管,次贷危机骤然升级并迅速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一家破产、两家被收购、两家转型;多家中小型商业银行破产倒闭,花旗等大型银行也蒙受重大损失,美国银行和储蓄机构四季度亏损262亿美元,为1990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亏损涉及接近三分之一的银行,四家大型银行的亏损额占到总亏损的一半;一大批对冲基金遭到毁灭性打击;股票市场深度下挫,信贷市场迅速萎缩,短期融资市场陷于停滞,拆借利率大幅飙升,市场功能和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剧变在全球引发强烈的连锁反应,恐慌气氛迅速扩散蔓延,美国金融体系中的资产损失、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和偿付风险也迅速向全球其他经济体扩散。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金融机构与次贷相关的损失不断显 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一些金融机构出现亏损,有的商业银行遭到挤提,股市也普遍下跌,俄罗斯、巴西等国因股市暴跌被迫宣布暂停交易。
      全球金融体系因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急剧增加,英国央行在10月底时估计约为2。 8万亿美元。 2008年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是金融体系所受冲击的一个缩影。美国道琼斯指数全年下跌34%,创下1931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最后4个月由8月末的11544点降到12月末的8776点,下跌 24%,该指数历史上20大单日百分比跌幅中,有4个出现在这4 个月,并且在10月初曾创下有史以来单周百分比跌幅的新纪录。
      其成份股中全年跌幅最大的个股是通用汽车公司,跌幅超过 87%。跌幅第二大的个股是花旗集团,跌幅约为77%左右。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几乎包括了美国所有大公司,该指数全年下跌38%,也是上世纪30年代后的最大年度跌幅。其中金融类股表现最差,全年市值缩水58%。
      欧洲大陆和英国股市也创下类似纪录,2008年富时300和富时100指数成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编制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德国DAX指数全年跌30%,最后四个月跌幅为25%。日本日经225指数全年下跌42。 1 %,最后4个月跌幅为39%。不包括日本在内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全年下跌52%。
      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和新西兰NZSX— 50指数全年分别下跌了41%和33%。连续三年涨幅超过40%的印度孟买证交所Sensex指数下跌52%。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跌49%。中国台湾加权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全年分别下跌46% 和 48%。
      

    廖***

    2016-12-29 14:54: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