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直肠癌应该怎么治疗,谢谢


      		
t*** | 2007-04-13 17:27:30

好评回答

2007-04-14 19:50:31
l*** |2007-04-14 19:50:31 49 2 评论
看肿瘤距离肛门的位置如何,如果距离比较近,可能就不能保留肛门了,需要造瘘改道.如果距离肛门稍远,可以保留肛门或使用吻合器来保留肛门.至于术后如何进行放疗或化疗,还需要结合病理结果,看看肿瘤侵犯的范围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程度、有无远隔脏器转移等情况来看了.有的学者建议术前进行放疗,可以保证术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要小,但术前也要考虑肿瘤位置再做决定.所以,建议到正规医院肛肠科或是普外科进行术前评价后再做...

查看全部>>

看肿瘤距离肛门的位置如何,如果距离比较近,可能就不能保留肛门了,需要造瘘改道.如果距离肛门稍远,可以保留肛门或使用吻合器来保留肛门.至于术后如何进行放疗或化疗,还需要结合病理结果,看看肿瘤侵犯的范围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程度、有无远隔脏器转移等情况来看了.有的学者建议术前进行放疗,可以保证术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要小,但术前也要考虑肿瘤位置再做决定.所以,建议到正规医院肛肠科或是普外科进行术前评价后再做决定吧.但是要注意,如果保留了肛门,术后再复发,二次造瘘手术也可能要进行啊.                                                            仅供参考吧.祝好运.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7-04-14 13:21:51
  • 早期手术,肛门改道。中期放化疗。晚期,只有上帝知道 。和癌准备激烈战斗吧,愿victery
    %*** | 2007-04-14 13:21:51 18 11 评论
    0/300
  • 2007-04-13 19:53:31
  • 多吃些粗纤维的东西。
    比如:一些粗粮
    美*** | 2007-04-13 19:53:31 12 10 评论
    0/300
  • 2007-04-13 17:35:09
  • 肠肿瘤
    分为:
    1大肠息肉
      (1)与癌变无关的非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2)与癌变关系密切的息肉:①乳头状腺瘤;②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变率很高,有重要意义;③腺瘤性息肉。
      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最低。
      2大肠癌
      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变形,并有粘液血便。有时出现腹部肿块和肠梗阻症状。好发部位以直肠...

    查看全部>>

    肠肿瘤
    分为:
    1大肠息肉
      (1)与癌变无关的非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2)与癌变关系密切的息肉:①乳头状腺瘤;②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变率很高,有重要意义;③腺瘤性息肉。
      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最低。
      2大肠癌
      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变形,并有粘液血便。有时出现腹部肿块和肠梗阻症状。好发部位以直肠为主,乙状结肠为次,其他部位较少。
      (1)大肠癌的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
      肉眼观分为四型:①隆起型;②溃疡型;③浸润型;④胶样型,此型多见于青年人,预后较差。
      镜下可见有:①乳头状腺癌:癌细胞为柱状上皮排列成细乳头状,乳头内间质很少;②管状腺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③粘液腺癌:常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大片粘液湖形成,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另一种表现为囊腺状结构,囊内充满粘液;④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不形成腺管状结构;⑤未分化癌,癌细胞常较小,形态较一致,细胞弥漫成片或不成团,不形成腺样结构;⑥腺鳞癌;⑦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直肠肛门附近的被覆鳞状上皮,为数较少。
      扩散蔓延
      1)局部扩散。大肠癌侵入肌层前,极少有淋巴结及静脉的受累。当癌已浸润到浆膜后,可直接蔓延到邻近器官。
      2)淋巴道转移。早期肿瘤可沿肠壁神经周围的淋巴间隙扩散,由淋巴管转移淋巴结。结肠癌在结肠上、旁、中间和终末四组淋巴结均可有转移。直肠癌首先转移到直肠旁淋巴结,以后再扩散,侵入盆腔和肛周组织。
      3)血道转移。晚期大肠癌可经血行转移到肝、肺、骨等处。
      癌胚抗原(CEA):大肠癌患者血中可检出CEA,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其他消化系统癌和正常人都可检出。但CEA的上升可提示癌瘤的复发或转移。
      (2)Dukes分期
      根据大肠癌病变的范围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分为四期:
      A期:未穿透肌层,也未累及淋巴结。
      B期:已穿透肌层,扩延到肠周组织,但仍未累及淋巴结。
      C期:已穿透肌层,已发生淋巴转移。
      D期:有远隔脏器转移。
      分期与愈后关系密切,A期手术可以治愈,B期术后5年存活率70%,C期为30%,D期极化。
      3消化道类癌
      从胃以下的消化道中,除结肠以外均可发生类癌,类癌起源于消化道中的嗜银细胞,属于APUD系统肿瘤。类癌发生于阑尾多见,而阑尾的类癌恶性程度最低,一般不发生转移。其他部位类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9*** | 2007-04-13 17:35:09 44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