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我是肺结核患者 才22岁,大家给我点意见

我是肺结核患者,咳血时候住院1个月,出院到现在快3个月了。好几次查谈都是阴性。我现在每天都躺在床上快20小时了,就听听音乐什么的睡觉。不知道这样的休息是不是正确的?还有,我治疗了4个月了快,为什么到现在还隔1-2天痰里还带一丝丝的血,好影响我心情啊。前天出去吃了顿饭 回来,又有血了,怎么回事啊?我的情况需要多久才会好啊?我都是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规定的,现在病灶是在消退了。每天早上起来不敢快,要慢慢起来,因为醒来一站起来,就有东西在冲我的喉咙,持续1秒不到。我该怎么办?给我点建议,希望大家不要发那些大文章,有经验的或者同是不幸者的康复了的给点建议或分析下我的情况,非常感谢大家
j*** | 2007-04-09 19:58:12

好评回答

2007-04-18 13:06:51
y*** |2007-04-18 13:06:51 38 7 评论
            我建议你不要老是躺在床上,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
         空气,心情放松,多吃点白梨,注意不要感冒.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4-13 13:15:21
  • 治疗结核病的目的即为杀灭结核杆菌。它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早期治疗及联合用药
    
    从未接受过治疗的病人,在确诊立即进行治疗。在结核病的早期,病变部位的肺泡壁充血,血液供应良好,有利于药物渗透和进入病灶。在早期阶段,病变部位的结核杆菌正于生长繁殖的旺盛期,极易受到种种抗结核药物的攻击,故早期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患病早期,病变组织破坏较少,如治疗及时,肺组织可恢复到原来的...

    查看全部>>

    治疗结核病的目的即为杀灭结核杆菌。它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早期治疗及联合用药
    
    从未接受过治疗的病人,在确诊立即进行治疗。在结核病的早期,病变部位的肺泡壁充血,血液供应良好,有利于药物渗透和进入病灶。在早期阶段,病变部位的结核杆菌正于生长繁殖的旺盛期,极易受到种种抗结核药物的攻击,故早期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患病早期,病变组织破坏较少,如治疗及时,肺组织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影响或很少影响肺功能。
    
    联合用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同时联合应用,可增加抗菌作用,减少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疗效。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有的抑制结核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和紫霉素;有的作用于菌体细胞核,阻碍DNA的合成,如利福平、利福定;有的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如异烟肼和环丝胺酸;有的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如对氨基水杨酸等。因此,联合几种药物作用于结核杆菌的不同部位来抑制和消灭结核杆菌,加强了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加大它们的总体效果,增强了治疗效果。
    
    二、适量规律治疗
    
    采用既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又不发生或少发生毒副作用的适宜剂量。剂量过小,既影响疗效又容易导致耐药的产生剂量过大易发生毒副作用。例如:以体重50公斤的患者为例,早期可口服异烟肼300毫克、利福平450毫克、吡嗪酰胺1500毫克、乙胺丁醇750毫克,每日各一次,同时可肌注链霉素750毫克,每日一次,2个月之后绝大部分结核菌被杀死,可停用吡嗪酰胺及链霉素,继续以上其它三种口服药进行4个月巩固期的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治疗中患者一定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规律治疗。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有规律、不间断地用药,坚持按规定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完成疗程。如短程化疗6个月或9个月,不能随意停药、更换药物。否则易引起初治病例失败率增高、复发率增高,及造成慢性传染病源。第二,采用顿服用药。这是因为一日剂量一次服用能达到较高的高峰血浓度,这样更有利于杀灭结核菌,而分次服用只是在不同时间维持血清一般浓度,治疗效果差些。研究表明,许多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都是每日剂量—次顿服应用,以便获得高峰血浓度,提高治疗作用。抗结核药物每日剂量一次顿服后,一般来说病人均能接受,药物副反应并未增多。每日剂量一次顿服的方法除治疗效果好以外,病人用药简单方便,对提高病人坚持规律用药起到促进作用,也为推行“直接面试下短程化学疗法(DOTS)”,创造了有利条件。抗结核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个体大多数对身体影响不大,是安全的。但也有个别情况可出现个体反应比较严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如发生毒副反应时应按照医生意见对发生的副反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完成治疗,达到治愈。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结核病一定要到专业机构即结核病防治所就诊,以确保您的疾病得到最合理的治疗。
    
    
    以上所说仅供参考.
    燕*** | 2007-04-13 13:15:21 57 1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