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中药的药性

白芍,白芨,三七,甘草,茯苓
上述分别有什么药效?
c*** | 2007-02-11 10:07:55

好评回答

2007-02-11 11:24:21
京*** |2007-02-11 11:24:21 111 36 评论
白芍 Radix Paeoniae Alba 
(英) White Peony Root 
别名 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色;花瓣6~9,白色、粉红色...

查看全部>>

白芍 Radix Paeoniae Alba 
(英) White Peony Root 
别名 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色;花瓣6~9,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心皮4~5,无毛或密被白毛,骨突果卵形,先端外弯成钩状。花期6月,果期8~9月。 
多栽培。主产浙江、四川、安徽。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水煮,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根圆柱形,两端平截,长5~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丹皮酚(paeonol);尚含苯甲酸、胡萝卜甙及多种鞣质类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三七 Radix Notoginseng
  (英)Sanchi
  别名 人参三七、田七、盘龙七、金不换。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主产云南、广西、四川。
  采制 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 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个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化学成分 含皂甙,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参皂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
  性味 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甘草 Radix Glycyrrhizae 
(英) Liquorice,Licorice Root 
别名 甜草根、密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lsch.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被白色短毛或腺毛。茎直立,稍带木质,小枝有棱角。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形,5裂;花冠蝶形,紫红色或蓝紫色。荚果褐色,弯曲成镰刀状。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及河岸砂质土处;有栽培。主产内蒙古、甘肃。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根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皮孔及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呈纤维性,黄白色。根茎表面有芽痕,断面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化学成分 甘草根及根茎含甘草甜素,为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的钾、钙盐。尚含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新异甘草甙(neoisoiiquiritin)等。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附注胀果甘草 flata、光果甘草 abra根和根茎亦入药。 

茯苓
Poria
(英)Indian Bread
别名 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
来源 为多菌科真菌Poria cocos (Schw.) Wolf的菌核。
植物形态 菌核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子实体平伏在菌核表面,厚3~8mm,白色,老熟干燥后变为淡褐色。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0.5~2mm,孔壁薄,边缘渐变成齿状。孢子长文武、近圆柱形,壁光滑。
生于砂质土壤、向阳山坡的松属植物的根际;有栽培。主产云南、安徽、湖北、河南。
采制 全年可采挖,菌核挖出后堆置“发汗”后,排开凉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或趁鲜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
性状 完整的茯苓呈类球形、扁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外皮薄而粗糙,黑褐色,有明显皱纹及缢缩。体重,质坚实,破碎面颗粒性,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蜂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茯神)。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化学成分 含茯苓酸 (pachym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松苓新酸、茯苓聚糖(pachyman)等。
性味 性平,味甘、淡。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中医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