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背就这几个字,宝宝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儿子两岁多了?

首页

背就这几个字,宝宝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儿子两岁多了?

宝宝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儿子两岁多了,但还不会说话,目前只会叫爸爸、妈妈、姐姐、姨姨、爷爷、抱、背就这几个字,其余都不会说,但是我们说的他都能听懂,请问其他宝妈,这个是否正常?看到别人的小孩比他还小的,什么话都能说,真的很着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4-12 15:06:49
  •   说话迟的孩子原因很多:   有些是和家族的遗传有关,上辈人说话迟,他们的孩子有的也学话迟。他们虽然一时还不会说话,可是心里明白,智力发育也并不差。   有些孩子性格羞怯沉静,常常由于害羞或害怕及其他特殊的心理羞于启齿,懒于开口,这样学说话自然也比较迟了。
       有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较忙,照料孩子的成人缺乏教养孩子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对孩子生活上照料,很少和他们说话交流,造成说话迟。 宝宝智力发育并不差,家长不必着急,可采取多创造条件和他交谈方法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毕竟是智力的一个飞跃,因此提前教孩子说话好。
      婴儿比成人获得语言能力强。那是因为他们不是靠理性去学习一种语言,而是凭一种感觉。当他们在听成人讲话时,尽管语言本身是不懂的,但他们有一种感觉,凭着对方的神态及动作等方面信息,使他们能领会其中的含意。 这种奇妙的感觉,是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的。
      当母亲向婴儿说话,婴儿以微笑回报;当婴儿咿咿呀呀学语,母亲回报他以微笑与语言鼓励,这种交流会引发其用语言交流的兴趣,进而激发他早日开口说话。 孩子说话的早晚因人而异。正常情况外,引起语言发育迟缓最常见的原因是智力低下。智力与语言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智力低下的小儿不能注意别人对他说什么,精神不能集中,模仿能力也差,不能表达和理解词的意义。有时虽然也能说清楚某个词,但不久又忘掉了。 听力缺陷也会影响语言的发育。严重听力丧失的小儿无法学习说话,听力丧失不太严重时,还可以看到别人的口唇动作学着发音。
      口形变化明显的容易学,如“波、夫、呜”等;但对一些依靠舌头运动发出的声音,如“哥、了”,学起来就困难了。若在会说话以后出现听力障碍,一般不会影响说话。 家族因素与说话早晚也有关系。有些孩子智力发育正常,又没有听力障碍,也没有找到其他疾病,就是说话晚,这种情况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其父母小时说话可能也比较晚。
      一般来说,幼儿的口腔疾患,如唇裂、腭裂舌系带过长等,都不会造成说话迟缓,在未修补前,仅仅影响语音的清晰程度。 1。 有人认为,语言的发育可以预示小儿将来的智力,说话早的,智力水平也较高。但是也有例外,很多智力正常或者智力较高的小孩,语言发育也可能较晚。
      所以,不能仅仅根据说话早晚来判断智力高低。例如:科学家爱因斯坦。 2。 日本小儿科学会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2岁以下的婴幼儿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发育,导致表达能力不良。父母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势必减少同孩子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影响他们的语言发育。
       3。 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遗传因素及父母教育的不同,而影响着一个人的发育,也影响着孩子开口的迟早。 4。 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差异很大,有些孩子即使快两岁了,仍不爱开口,但他们却能听懂大人的话,并且在他们偶尔的发音中,会带出成句的语调。
      这表明他们言语能力确实在发展着,只不过因为他们不说,这方面的发展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他们一旦开始说,可能就是成句的话,只是由于缺少发音,字音还咬不准,但这种现象在开口后会较快得到纠正。一般说来,到了3岁左右,孩子就会具备基本的言语能力,他们之间的差异将变得不明显。
       5。 尽量多跟他语言交流,孩子虽然不能说,但是能听懂。另外简单的语词可以通过不断的重复来引导他。家族因素与说话早晚也有关系。 6。 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说话的早晚大不相同,有的孩子八个月就开始说单个的词,不到一周岁就能说简单的句子。
      也有些小孩智力发育很正常,但三、四岁才会说话,有的还要晚。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说话要早一些。 7。 使用右脑处理语言能力的儿童,通常学说话较晚 希望这些能够帮到大家!也请各位家长不要把宝宝说话迟这个问题当作一种负担!除非孩子真的发生什么生理缺陷,否则千万不能放弃宝宝的语言教育。
      这些努力不会白费的,宝宝以后会慢慢地告诉你的 良好的亲子互动是宝宝学说话的最优氛围,爸妈和宝宝互动的品质和频率决定宝宝日后沟通能力的好坏。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宝宝交谈对宝宝学说话起关键作用 爸妈和宝宝交流的质量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宝宝语言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常听到爸妈对他说话的宝宝要比不常听到的宝宝懂得的词要多得多。
       在对宝宝抚育中,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小宝宝“交谈”,在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否意识到,较敏感的爸妈为了能更有效成功地与宝宝“交谈”,都在有意无意地探究与宝宝的反应相匹配的交流手段。 爸妈教宝宝说话的基本形式 首先要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物品、这件事情上,然后说名称,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短语。
      要选择正在做的,或者宝宝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宝宝吃苹果时,就可以说“苹果”;或者用一个短语“这是苹果”。为了便于宝宝理解语法规则,要使用简短的句子。 但并不是指不要对宝宝说交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长句子。有时对宝宝说一些长句子,能让宝宝较早学会使用复杂的句子。
       重点强化 可以重复或者大声强调想要宝宝学习的词语,比如:“这是苹果。苹果。”一个词要重复很多遍后,宝宝才能理解并且记忆,最后自己说出这个词。 对宝宝重复相同的话、唱同样的歌、念相同的歌谣,这一切都能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而且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丰富的语言输入量是非常必要的。 帮助宝宝进行明确和句子扩展 宝宝在“咿咿呀呀”时其实他很想表达,但想说又不会说,可以帮助宝宝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认真听宝宝“说的话”并替他说出所想。除了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外,其实这也是一种很积极的回应,能给予宝宝很大的鼓励,让他更想学习。
      比如当宝宝手指着苹果咿呀时,就可以说:“噢,这是苹果呀。宝宝想吃呀。” 扩展其实是很好的提升宝宝认知的方法。扩展时可以用“描述”、“比较”等方法。可以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比如可以说:“苹果。红色的苹果。” “比较”可以比较东西的大小、长短、多少。
      通过这些语言都可以让宝宝了解事物的性质,提升宝宝对事物的认知,增加词汇量。 爸妈在教宝宝说话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喜欢用儿语的妈妈 一般来说,宝宝比较偏爱自己的照顾者——妈妈的声音,因为伴随着妈妈的声音,宝宝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妈妈更倾向使用儿语来和宝宝交流。儿语一般具备较高水平的音韵、较大的音频范围,且多样化和音调夸张,单词重复。月龄较小的宝宝比较偏爱具备这些特点的声音。儿语常和妈妈一起出现,让宝宝感觉良好。 促进宝宝语言规范的爸爸 如果说妈妈更倾向于以宝宝的发音能力去反应宝宝,爸爸则更关心宝宝语言的数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爸爸用的词汇更多,爸爸很少使用儿语,对宝宝语言的规范化更有促进作用。 长期只接触儿语不利于宝宝学习说话 儿语的结构比较简单会影响宝宝去接触必须学习的语言的语法结构。除了发音、词语意思的理解外,宝宝学说话也要学习符合规则的语法结构。
       通常爸妈的误区在于,认为儿语对宝宝来说比较简单,而规范的语言比较难,宝宝接受不了,其实对一张白纸的宝宝来说,输入什么就能接受什么。及早给予宝宝规范、优美的东西,在他大脑中留下印记,促进他的智力开发。 教宝宝说话很重要的原则是要让宝宝掌握语义 宝宝听到的词汇越多,学会说话越早,因为每天能听到许多词汇能帮助宝宝发展语言。
       宝宝会说话,不仅是指能发出语音,而且还指的是宝宝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后说出的、表达自己意思的话。理解意思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让宝宝掌握语义的方法 要让宝宝可以将所听到的一切和事物、行动联结起来。 爸妈直接对宝宝说话是比较好的方法,宝宝听到的话一定要配合情境,也就是说爸妈正在对宝宝说的话必须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当然首先要引起宝宝的注意,注意到了才能听进去,明白意思。
      还要激发宝宝回应自己,互动交流才是学习语言的较好手段。 在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以前,他的回应可能是“咿咿呀呀”、身体姿势和表情。爸妈要学会“察言观色”,对宝宝的行为、情绪保持敏感,就能和宝宝互动,抓住和保持宝宝的注意力,学习语言。 爸妈单方面、喋喋不休地对宝宝说话;或者自顾自对话,让宝宝在旁边听着,没有互动,这些方法都无法抓住宝宝的注意力。
      因为你和宝宝没有身处于说话内容所指的场景和事件中,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可以帮助宝宝理解语义的具体、实在的参照物,宝宝根本无从理解意思,从而掌握语义。

    张***

    2016-04-12 15:06:49

  • 2016-04-12 15:06:49
  • 不要太着急,有的宝宝就是比较不愿意说,但是内心啥都明白,平时多和宝宝沟通说话,给宝宝创造说的氛围,比如宝宝想要啥东西,当她指的时候就可以装不懂,问他要啥,慢慢的他就愿意说了

    周***

    2016-04-12 15:06:49

  • 2016-04-12 15:06:49
  • 不要急,现在的宝宝都是有点说话晚的,平时多和宝宝说话,和宝宝一起看动画片,里面可以学到好多知识,也可以带动宝宝说话的。

    不***

    2016-04-12 15:06:49

  • 2016-04-12 15:06:49
  •   1、改变以往的养育方式:小儿也是有思维、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做父母的要像对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样,每天与其对话、交流,并选择短小压韵的儿歌或故事念给他听。同时认识周围的事物,接触周围的人。    2、 学习给孩子以母爱: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把母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安全,孩子才会主动适应并探索外界环境,以发展自己的智能。
      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语言将很难重新获得及完善。 3、在语言训练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与恒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绪,也不能迁就、放任孩子,致使孩子失去最佳教育时期而不能形成某种学习习惯,这对孩子未来是一个十分遗憾的事情。
       4、充分发挥父亲在教育训练中的作用:母爱、父爱,二者缺一不可。缺了哪一方面都会影响孩子日后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要求父亲多抱孩子,想方设法让孩子说话,并对孩子的微小进步给予鼓励,从而强化孩子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

    终***

    2016-04-12 15:06:49

  • 2016-04-12 15:06:49
  • 孩子讲话都有迟和早,这是正常的,如果去医院检查没有什么问题就不用太担心,孩子说话迟可能和你们教育宝宝有关系。囟门、补钙好像和宝宝讲话迟早没有太大关系。 要想宝宝早些说话,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爷爷奶奶就应该陪孩子多说话,不要因为孩子小觉得他听不懂,就不和孩子沟通,往往大人和孩子说话越多,孩子学习的机会才会越多,我家的萝卜甜很小就会说话,就是因为妈妈什么都和她说,在她咿呀学语时候,妈妈就自言自语的和她交流,孩子发音相似了就多鼓励她,比如她很小的时候,不会说话,用眼睛瞅着我看,我就会说:乖宝,在看什么呀,看妈妈吗?我是妈妈,妈妈在干什么呀,给甜甜冲牛奶呢,喜欢吗..... 诸如此类的话 我家小丫头现在特别会说话。

    张***

    2016-04-12 15:06:49

  • 2016-04-12 15:06:49
  •   首先,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不要反应太快,比如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马上把水瓶递给他,这样使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宝宝指着水瓶,你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来她想干什么,就算仅仅说一个“水”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
      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其次,不要经常用儿语和宝宝说话,简单地说就是不说完整话,例如,吃饭说成饭饭,睡觉说成觉觉。有些父母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者只是觉得有趣,这样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会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第三,不要老是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成人可能会觉得好玩,可爱,在不经意间重复错误的发音,如,妈妈告诉奶奶今天宝宝把苹果说成苹朵,而身边的宝宝就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这个错误的发音。所以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第四,别让宝宝置身于语言复杂的环境当中,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

    淡***

    2016-04-12 15:06: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