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怎么办?宝宝一岁1个月了?

宝宝一岁1个月了,还不敢自己走路,怎么办? 宝宝一岁1个月了,必须要抓着我们的手才走,自己不走,而且走路腿分的很大,右腿有点八字步,怎么办?
周*** | 2016-05-05 15:19:36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16-05-05 15:19:36
  • 我家宝宝现在也不会走呢,都要扶着东西或者是拉着大人的手,或者在后面轻轻拉着她衣服她才会迈步,我发现她其实也很大胆,放开她的手她也会独自往前行走,但马上就会摔倒,所以我都不放心要拉着她走。
    你*** | 2016-05-05 15:19:36 27 7 评论
    0/300
  • 2016-05-05 15:19:36
  • 独自行走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稍加帮助(或训练)就能完成的一种运动技能,有的儿童会走得早一点,有的晚一点,一般到15个月,绝大多数儿童才会独自行走。在训练宝宝走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她愉快地独自走路,不要硬叫她独自行走。需知愉快的心境是学习所必须的,我们大人也一样。她如果不想走,你硬叫她走,她不高兴走,会产生逆反心理,索性蹲下不走了。  2、把走路不当一回事,在生活中,让她在极短距离内拿来一...

    查看全部>>

    独自行走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稍加帮助(或训练)就能完成的一种运动技能,有的儿童会走得早一点,有的晚一点,一般到15个月,绝大多数儿童才会独自行走。在训练宝宝走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她愉快地独自走路,不要硬叫她独自行走。需知愉快的心境是学习所必须的,我们大人也一样。她如果不想走,你硬叫她走,她不高兴走,会产生逆反心理,索性蹲下不走了。  2、把走路不当一回事,在生活中,让她在极短距离内拿来一样东西,送一样东西给爸爸,在拿的路上,可以扶东西,可以爬行,不批评,不硬拽,让她轻松的情景中完成独走的任务。  3、孩子在短距离内走路时,没有要扶,没有要牵手,也没有跌倒,完成一次任务(比如拿一样东西、送一样东西)后,要大大表扬,这可建立起她的自信心,她一定会愿意试一试在较长的距离中独自走路,这样,慢慢地,她就会完全独自走路了。
    平*** | 2016-05-05 15:19:36 41 4 评论
    0/300
  • 2016-05-05 15:19:36
  • 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些孩子身体发育好,锻炼训练早,在9~10个月时就会独立行走;有的孩子出生时早产、低体重、发育不好,甚至患佝偻病或其他疾病,走路就迟缓;还有的是因为保护过多,缺乏锻炼,或者冬季穿衣过多、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也会引起走路迟缓。一般来讲在16个月以前学会走路都属正常范围。    当然能及早学会走路更好。因为走路不仅能促进肌肉发达,而且通过四处行走,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开发智力。学走路...

    查看全部>>

    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些孩子身体发育好,锻炼训练早,在9~10个月时就会独立行走;有的孩子出生时早产、低体重、发育不好,甚至患佝偻病或其他疾病,走路就迟缓;还有的是因为保护过多,缺乏锻炼,或者冬季穿衣过多、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也会引起走路迟缓。一般来讲在16个月以前学会走路都属正常范围。    当然能及早学会走路更好。因为走路不仅能促进肌肉发达,而且通过四处行走,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开发智力。学走路难免要跌跤、跌痛,爬起来再走,这样还锻炼了意志,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很重要。    那么,怎样教会孩子走路呢?其实孩子学走路的基础是在一岁前就打下的。3个月时孩子学会抬头,出现了颈曲,加强了颈部肌肉的力量。6个月时学会双手支撑,加强了臂部肌肉力量,又学会坐,出现了胸曲。7~9个月时学会爬行,加强了腹部肌肉的力量。12个月时会站,会扶走或独走,出现了腰曲,加强了腿部肌肉的力量。脊椎的颈曲、胸曲和腰曲的形成,有利于身体保持平衡,走路和活动时可减少对脑部的震动。颈、臂腿部肌肉的加强,又能支撑身体各个部位;而腹部肌肉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发挥平衡和协调的作用。因此要孩子及早学会走路,就要及早及时地进行以上训练。
    李*** | 2016-05-05 15:19:36 43 4 评论
    0/300
  • 2016-05-05 15:19:36
  • 我们家的宝也是这样,抓不着大人的手一步都不敢迈了,还在那边着急!
    韩*** | 2016-05-05 15:19:36 13 1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