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病
穿掘性毛囊炎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的诊治要点是什么?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的诊治要点是什么?
李*** | 2016-07-29 10:56:1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29 12:09:17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中医称“蟮拱头”又名“蝼蛄疖”。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头皮的化脓性疾病。因其未破如曲蟮拱头,破后形如蝼姑窜穴而得名。以疮小根坚,溃出黄水,愈后复发,病程缠绵为临床特征。《外科正宗•蟮拱头》云:
    “患小而禀受悠远,皆父精母血蓄毒而成。生后受毒者,只发一次,其患肿高,破之又肿,皆禀受时原有衣膜相裹,毒虽出而膜未除,故愈又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则认为本病有胎毒与暑毒之...

    查看全部>>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中医称“蟮拱头”又名“蝼蛄疖”。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头皮的化脓性疾病。因其未破如曲蟮拱头,破后形如蝼姑窜穴而得名。以疮小根坚,溃出黄水,愈后复发,病程缠绵为临床特征。《外科正宗•蟮拱头》云:
    “患小而禀受悠远,皆父精母血蓄毒而成。生后受毒者,只发一次,其患肿高,破之又肿,皆禀受时原有衣膜相裹,毒虽出而膜未除,故愈又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则认为本病有胎毒与暑毒之分,应分而施治。
    
    本病多由暑疖治疗不当,疮口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而致脓毒潴留所致;或因护理不慎,搔抓碰伤,以致脓毒旁窜,加之头顶皮肉较薄,故容易互相蔓延,腐蚀肌肉,头皮窜空而成。从全身来说,主要是先天禀受不足,气血虚弱,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缠绵不愈。
    
    (1)诊断要点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常先有暑疖,而后发生本病。以儿童头部多见。皮损疮小坚硬,溃出脓水,疮敛更时复发,或一处未愈,他处又生;或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破脓出,或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自觉疼痛,可伴有神疲、纳差、便溏、盗汗等全身症状。常常迁延日久,甚则颅骨损伤,待死骨排出后方能收口获愈。
    
    (2)治疗本病常分三型论治:
    
    1) 暑湿蕴结证:疖肿大如梅李,溃脓不畅,溃口难收,窦道串通;或脓出渐消,数日又肿;可伴有精神不振、纳呆,烦躁;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托脓,选用五神汤酌加芙蓉花、皂角刺、土贝母,配服秦艽丸。
    
    2) 风热上攻证:初起疖肿如豆,根脚坚硬,肿势局限,脓溃不消;或此处未罢,他处又发,疖肿连通,疮口不敛,宛如蝼蛄串穴;可伴有面赤口渴,头痛;苔黄,脉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散结,选用防风通圣散加减,并调服活血消炎丸。
    
    3) 正虚毒结证:经年累月,疖肿不愈,或作结块,迟不化脓,或已溃破,脓液淡薄,或疮口久久不敛;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脉虚细。治宜扶正托毒、透脓散结,选用四妙散、土槐饮加减,并可配合服散结灵与人参养荣丸,前者早服,后者晚服。
    
    外治方面:初起或无明显脓窦者,可用芫花洗方外洗,外贴黑色拔膏棍。疮口久不收敛,或虽欲收口却仍高肿者,可用甲字提毒药捻或拔毒生肌散药线插入疮口,外盖千捶膏、太乙膏、红油膏。头皮窜空,宛如皮囊者,“十”字切开,用棉垫加压法压迫脓腔,使脓液畅泄,而不致潴留、旁窜。脓成后,应及时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行清创术;有朽骨时,必须取出,方可获愈。
    杜*** | 2016-07-29 12:09:17 76 2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皮肤病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