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睾丸痿缩

小脑痿缩与脑痿缩有什么区别

小脑痿缩诊断约1年,病情向差发展.请问有无特效的治治疗方法.广州有哪间医院有这个专科.谢谢!
闲*** | 2007-01-31 16:24:10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07-01-31 20:45:25
  • 一,小脑萎缩
    
    1,小脑萎缩是指人体小脑组织缩小,细胞数目减少,并有轻度胶质增生及脑动脉不同程度进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小脑萎缩具体病因不明,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因为人体的小脑与共济运动的调节密切相关,参与人体维持体位平衡和调节肌张力,确保人体的运动平衡调节和精细运动的完成。小脑萎缩临床可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等肢体共济失调症状和语言障碍。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于本病尚无根治的疗法,只能通...

    查看全部>>

    一,小脑萎缩
    
    1,小脑萎缩是指人体小脑组织缩小,细胞数目减少,并有轻度胶质增生及脑动脉不同程度进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小脑萎缩具体病因不明,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因为人体的小脑与共济运动的调节密切相关,参与人体维持体位平衡和调节肌张力,确保人体的运动平衡调节和精细运动的完成。小脑萎缩临床可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等肢体共济失调症状和语言障碍。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于本病尚无根治的疗法,只能通过综合治疗阻止或延缓病程的进展,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所以,本病重在预防和早期、正规、综合的治疗。本病的治疗与具体病因无直接关系,影响治疗方案的关键是小脑萎缩的具体病理分型。建议您可以浏览 
    
    2,小脑萎缩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2006-8-9 23:57:57 
    A.初期表现症状:
      ①走路犹如喝醉酒(眩晕感)。
      ②动作反应较不灵活,动作的流畅性丧失,提重物有困难。
      ③上下楼梯双腿不协调,肌肉僵硬,无法精确的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 
      ④静止站立时,身体会前后摇晃,端水时容易溅出。行走时容易撞到墙上或门框上。
      ⑤眼球转动有障碍,无法快速的转移目标。
      ⑥辨别距离能力不良,如打不到乒乓球。
    B.中期表现症状:
      ①四肢、肌肉不协调感加重,运动失调现象明显。
      ②无法控制姿势与步伐,状似企鹅行走;摇摇晃晃,两腿微张或剪刀步,无法保持平衡,无法长距离行走,无法跑步,上下楼梯困难,走路时身体无法灵活调整。因此,容易摔跤。
      ③舌头打结、说话不清楚,写字有困难,吃东西或喝水时容易被呛。
    C.晚期现象:
      ①说话极不清楚,无法控制音调,甚至无法言语,写字无法辨认,吞咽困难。
      ②无法站立,甚至无法坐起,需靠轮椅代步,或卧床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③如果大脑或周围神经受到波及,则病人智力会受到影响。  
     
    3, 小脑痿缩可能导致手麻吗?
    人的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目前,虽尚不能完全揭示该病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全世界学者仍在不断探索该病病因,积极寻找治疗方法。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活血、健脑、豁痰、开窍。多年的临床证明:该疗法可有效延长脑的常压耐缺氧时间,改善脑膜微循环,促使毛细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生长和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您可以去中医院针对您的情况开汤药治疗效果较好.
    毛细血管堵塞可以进行抗凝治疗.
    
    二,脑萎缩
    1,脑萎缩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07-1-27 14:49:15    
    
    脑萎缩起病较为缓慢,呈进行性加重,多数病人的发病日期难以明确肯定。其临床表现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其中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心妄想、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有的伴有偏瘫和
    癫痫发作
    。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改变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及形体的共济失调和震颤为主。     从脑萎缩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大致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大脑机能衰减、二是痴呆等智能减退。大脑机能衰减表同为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手足发麻、情绪抑郁等;智能减退表现为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如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能力的减退,以至发生痴呆。   ( 1 )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病人变得落落寡合,不喜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情急躁,言语增多。或噜苏重复;或多疑自私,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迁而纠缠不清。所有患者的高级情感活动 -- 羞耻感、责任感、光荣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亦可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 2 )记忆障碍   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允诺的事情。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 3 )智能减退、痴呆  常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至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言语杂乱无章,终至完全痴呆。   ( 4 )全身症状   病变早期,病人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增生,甚至或可见偏瘫、癫痫,或共济失调、震颤等。 2,脑萎缩症状的具体分析 2007-1-27 14:48:48 1.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可发于任何年龄,如脑瘫合并脑萎缩、中老年脑萎缩痴呆、外伤后脑萎缩引起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高烧、脑炎中毒引起的脑萎缩以痴呆或植物人状态半植物人状态,糖尿病及脑昏迷、肝昏迷引起的脑萎缩以昏、睡、发呆、记忆力快速下降为主要症状。    2.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的主要症状为记忆力下降、健忘、失眠、幻听、幻觉、智力减低反应迟钝、语言不清、重度的失语、流口水,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处于昏睡状态。视力、听力下降出现耳鸣、耳聋,定向能力失常,思维紊乱、呈片段性、大事被忽略,小事却纠缠不清,常出现某种毫无意义的动作。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任性,自私,多疑敏感,语无伦次,对人淡漠,体形过于肥胖或消瘦,走路步态不稳,动作迟缓,严重的卧床不起,偏瘫,混合性瘫痪,常合并抽搐痉挛发作等。   3.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引起的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   (1)早期: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知放在何处,丢三落四,甚至记不住自己刚吃的饭菜,叫不出朋友的名字,管理财务的能力下降,不能独立购物,虽然能做熟悉的工作,但对任何新的要求都悬露出能力不足、行为怪异、如爱捡拾无用的东西、情感淡漠、自私、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丧失主动性,不爱与人交往,偶尔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发音有一定障碍,说话不利落,书写困难。   以上这些症状很轻微,进展又很缓慢,所以不易引起家人的注意,有时即是注意到,认为是用脑过度或是衰老的表现,这一阶段,病人所有的日常生活均能自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以持续2-5年左右的时间。   (2)中晚期:病人记忆力明显下降,近期事遗忘尤为严重,同时表现远事遗忘,变得越来越固执、古怪、斤斤计较、情绪烦躁、不安、小动作多或多动不稳,或情绪低落,多凝敏感,出门后回不到家,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甚至失语,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另一部分病人生活一切不懂,整天处于昏睡状态,偶尔会清醒一会,叫熟人的名字或会说几句较正常的话,一会又是原病态。 3,脑萎缩以及其十种症状 作者:红影 来源:内蒙古健康网 2006-12-17 一、记忆力显著减退。人们偶尔会忘记刚刚约好的事情或是朋友的名字,但事后一般能想起来。老年性痴呆病人则经常忘记最普通的事,并且事后不能记起;有时会反复问同一个问题,但总也记不住答案,甚至忘记自己曾问过这个问题。 二、难以完成日常家务。通常人们在忙碌的时候注意力可能会分散,比如将一碗菜放在微波炉里.准备加热吃的,但是饭后才想起还没取出来。老年性痴呆病人即使能做饭,也常忘记把饭菜放在桌上,甚至忘了刚才已经做好饭了。 三、语言障碍。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找不到恰当词语的时候.但往往会用其他适当的词汇代替。老年性痴呆病人则经常忘记一些词,或将不连贯的词不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令人费解。 四、忘记时间和定向能力丧失。暂时忘记今天是几号或迷失方向是正常的.但老年性痴呆病人会在家门口迷路,或在熟悉的百货商店里走失,同时,也不记得自己现在身在何处.是如何到这里的,又该如何回到原来的地方。 五、判断力明显减退。人们在过于投入某项活动时,可能会暂时忘记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应该及时照看孩子,但过后会记起这件事。老年性痴呆病人却会完全忘记自己正在看护的孩子,独自出门很长时间,记不起孩子是需要人照顾的。 六、思考、归纳能力极度下降。平时能正常处理数字问题的人,有时也会因事情较为复杂而没有头绪,但一般总会找到一种行得通的解决方法。老年性痴呆病人却不仅忘记数字,还会忘记这些数字的用法。 七、不合情理地遗失东西。任何人都有可能将手表或钱包放错地方,但最终会在可能放东西的地方找到。但老年性痴呆病人却会将东西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将电熨斗放在冰箱里,把手表放在糖罐里,而且总也找不到。 八、情绪和行为的异常改变。任何人都会有脾气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但老年性痴呆病人会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在几分钟内从大喜到大悲,之后又生气。发怒,最后恢复平静。或者在本应悲伤的时候,却表现出喜悦的情绪。 九、个性的显著改变。人的个性在不同年龄会有变化.但这种变化不会很明显。老年性痴呆病人的个性会有极为显著的改变,如原来是温和开朗的性格,现在却变得易怒、疑心重或者有莫名的恐惧。 十、自主性丧失。有时人们会对家务、工作或社交应酬感到厌倦,但老年性痴呆病人却变得对任何事情都十分消极被动.需要旁人的提示和推动,才会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 三,(以下自己打开) 1,脑萎缩如何治疗 ? 对脑萎缩患者的功能康复,有平衡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者最重要的是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以上每一个步骤都由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训练,在治疗前,由治疗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患者个体素质的... 网页快照 收藏链接到ViVi 2,两名小脑萎缩患者的治疗近况 自2000年检查出患有小脑萎缩疾病,之后病情恶化迅速,至...在中医来说就叫瞑眩反应,这些反应也是治疗要取得效果所必须要出现的),他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肯定会有更大的改善...小脑萎缩,是一种进行性的退... 网页快照 收藏链接到ViVi
    今*** | 2007-01-31 20:45:25 155 69 评论
    0/300
  • 2007-01-31 17:22:21
  • 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途径的变性为主体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大量临床资料报告研究表明:小脑萎缩的大多数患者是属于遗传性的,且病情呈慢性、进展性恶化,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就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早用药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原有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命。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活动缓慢、躯干、肢体...

    查看全部>>

    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途径的变性为主体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大量临床资料报告研究表明:小脑萎缩的大多数患者是属于遗传性的,且病情呈慢性、进展性恶化,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就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早用药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原有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命。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活动缓慢、躯干、肢体肌张力增高、站立不稳、步幅宽大、步态蹒跚、不能直线行走、呈“醉汉步态”,以及构音障碍、语言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眼球震颤、持物不准、指鼻不能、头晕、失眠、晕厥、心悸、直立性低血压、排汗障碍、尿频、性功能减退或障碍等。
    
    ---------------------------------------------------------
    
    脑萎缩是一种脑组织细胞相应减少而引起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脑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塞、脑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脑萎缩的治疗原则是: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 
    2.促进正常发育、抑制和改善异常运动和姿势。 
    3.综合治疗: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也要进行治疗。 
    4.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 
    5.针对病因,辨证辨病、标本同治、调节五脏六腑、营养脑细胞、促进脑组织发育。 
    
    位一体疗法治疗脑萎缩的具体方法:1.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辨证理论,进行中医临床分型,一般将脑萎缩分为肾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痰蒙脑窍型、瘀阻脑络型四型。然后依据临床分型,再选择穴位和治法,确立治疗方案。 
    (1)针灸 
    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脑萎缩患者康复的目的。 
    ①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 
    配穴--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 
    ②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 
    配穴--肾俞、胃俞、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③痰蒙脑窍型以健脾化痰、益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④瘀阻脑络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风池、太冲、血海 
    配穴--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上述针灸选穴是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实际施治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选用,以达最佳治疗效果。另外,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共济失调者可选用平衡区;语言障碍者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语言Ⅰ区、语言Ⅱ区、语言Ⅲ区);有感觉障碍者,可根据感觉障碍的部位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有震颤者,还可选用舞蹈震颤区。当然还可运用时间针灸,定时开穴施治,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定时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取得较为突出的疗效。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病人身体有其他发热、感染、血液病、软组织损伤等不宜针灸者可暂停针灸。 
    (2)推拿 
    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若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同时要求做肢体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滚上肢内外侧面,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等穴,摇上肢肩、肘、腕、指关节,捻指,拔伸手指,搓上肢,抖上肢等;下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滚下肢内外侧面,拿下肢,点揉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拔伸下肢,摇下肢髋、膝、踝关节,抖下肢等。腰背部可选用滚法,擦法,拍法,点揉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等手法。另外,对于小儿患者还可采用捏脊,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根据症候的虚实,选用脾经、肾经、心经、肝经、肺经的补泻手法进行对证施治。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2.康复 
    (1)运动功能康复 
    对脑萎缩患者的功能康复,有平衡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者最重要的是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另外还有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增强肌力训练等等,重点介绍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 
    平衡功能的训练在脑萎缩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十分重要,这些患者由于平衡障碍,影响了许多日常功能活动的进行,因此平衡的康复训练对于有平衡障碍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把训练分为以下四步:①坐位平衡训练:先让患者体会坐位的感觉或用镜子矫正坐位的姿势,然后训练从有倚靠到无倚靠坐,由坐在靠椅上到做在凳子上;并学会在坐位上做前后左右改变重心的动作,加强患者承重练习及左右交替抬臀负重练习。以后练习在坐位下做上肢和躯干的各种动作,并能在外界推力作用下保持坐位的动态平衡。②站立平衡练习:有些患者开始训练站立平衡很难,可先借助直立架体会站立的感觉,然后慢慢练习由依托到无依托站立。在站立位下要求触摸不同物品,并可在平衡训练器上练习重心向前后左右转移,提高双腿支撑负重能力及双腿站立平衡能力。同时可在双肩外侧或骨盆两侧施加推力,训练其动态平衡;站立的地面可从平到不平,还可让患者在海面垫上站立,随着平衡能力的改善,最后进展到站立位作头、上肢、躯干以至下肢的各种动作,在摇晃板上练习站立。③坐位起立平衡:练习从有依托到无依托下起立,注意站立时双下肢要同时负重,让患者反复体会双腿支撑坐站的感觉,可先在高凳上练习坐站,然后逐渐过渡到低凳坐站,在坐下时不要有跌落姿势;④步行平衡练习:即在训练步行中的稳定性,开始可在平衡杠内练习向前向后行走,或靠墙做向前向后移动,然后练习沿直线或在较窄的平衡木上行走,并练习在行走中突然止步、转体、拐弯及跨越障碍。随着步行能力的提高,可加快行走的速度,以提高平衡能力。 
    步态的训练是在分析步态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异常步态的姿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步态的训练是在坐位和立位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包括训练前准备,平衡杠内训练,室内行走训练,活动平板上练习行走等训练活动,以纠正患者的异常步态,帮助患者恢复走路姿势的平衡。 
    因在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能量消耗多,容易疲劳,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经常间断休息,以防发生过度疲劳、肌力下降。另外,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护病人,不要摔倒,以防病人产生恐惧心理。 
    以上每一个步骤都由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训练,在治疗前,由治疗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患者个体素质的治疗方案。运动康复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 
    (2)语言康复: 
    语言康复应在语言功能出现障碍后6个月以内的时期治疗恢复为最佳,对发病2-3年开始治疗的患者,其恢复程度要比早期治疗恢复的速度缓慢的多。在治疗语言功能障碍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①根据其听力的保留情况应用合适的频率,要重视休息时间;②应对抽象的和具体的语词进行区别;③使用多种解释,以改善其理解能力;④尽量鼓励患者多说话;⑤利用上、下文暗示,以促使患者能说些什么;⑥如何结合应用手势和口语,以促进交流;⑦如何结合应用手势和口语,以促进交流;⑧要允许患者有足够时间来形成应答的内容和方式,而不忙于再刺激(即提问或重复)。 
    当然,若患者出现全身状态不良或有意识障碍、重度痴呆、拒绝或缺乏训练动机及要求者,均不宜进行语言治疗;若患者有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则应给予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后仍无进展者,应暂时中止治疗。 
    语言康复的治疗原则:①制定难易适度的治疗方案,即将标准订在患者开始感到困难的水平,在该水平不可能全对,也不可能全错,病人只要加以思考或努力就可以改正。内容过易,缺乏治疗意义;内容过难,常引起患者拒绝治疗,另外在治疗的同时,要多给患者鼓励,少给纠正,以激起他对语言治疗的兴趣和信心。②坚持发音器官锻炼和说话相结合。加强舌体运动,可使舌的动作得到改善;通过声带震动可使声带得到锻炼;通过呼吸练习,使气流得到调整;通过口腔运动可帮助舌的运动,以加强对气流的调整等。这些均有利于言语恢复,说话练习也反过来强化发音器官的功能。③语言的治疗有高度针对性,命名性失语治疗重点放在对物品名称命名的训练上;对读写困难者重点练习复述词句和书写训练上;对表达能力差者,多进行日常口语对话、手势语、指物品名称或哼调练习。④坚持“视、听、说、写”四者并重,坚持天天学,天天练,但也不宜安排过多,操之过急。过多过重的练习反使患者将语言训练当作是负担,不能取得患者的协作。⑤坚持多种形式锻炼,以提高患者兴趣,训练内容可有绕口令,又有讲故事、提问,还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抢接、联句等形式。⑥坚持医院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方式。⑦如有可能,还将安排集体训练,集体训练可引起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并能排除畏难情绪和怕说话的心理。 
    语言康复由语言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训练,在治疗前,由治疗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患者现有语言能力的治疗方案。语言康复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 
    (3)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是加强手的精细、协调、控制能力的练习,激发病人兴趣,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适应今后的日常生活和继续就业的需要。其方法多种多样,治疗时,作业治疗师将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对小脑萎缩的病人出现的共济失调症状可以让患者在睁眼和闭眼时用手指鼻,由慢到快,由睁眼到闭眼,反复不断的练习,还可进行两手互相对指、鼓掌、画图写字、搭积木、翻纸牌等协调功能训练活动。另外,捏橡皮泥、做实物模型、编织等作业都是训练手的功能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疗法。本疗法主要适用于有写字、穿衣、震颤等肢体精细动作障碍的患者。 
    作业治疗由治疗技师一对一进行训练,在治疗前,由治疗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同时在治疗之余,作业治疗师还将指导患者家属在平时帮助患者训练,如学习如何进行日常生活的处理,学习梳头、洗脸、穿衣、扣纽扣、穿鞋袜、系鞋带、进食,还要练习做家务如洗菜、做饭等。 
    (4)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疗法是我院运用于脑萎缩治疗的方法,即在病人的四肢和臂部分别裹上气囊袋后,借管道与反搏器配气机构相连,依据病人心电作为触发信号,当心室舒张期开始,气囊充气,压迫肢体和臀部,迫使动脉血流向心脏方向倒流,提高主动脉的舒张压,促使冠脉系统的侧枝和吻合枝开放,从而改善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在心室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气囊迅速放气,解除压迫,使心室内血液顺利排出,每个心动周期充放气各一次,如此反复。在心室的舒张期,血液倒流回心脏,回心血量增加,在心脏收缩期,心室收缩,心脏射血量增加,使心脑动脉的血流量增加,并加以吸氧体外反博,增加了单位面积内血氧含(流)量,从而营养脑细胞、心肌细胞,改善心、脑的供血不足,促进脑细胞代谢,达到治疗脑萎缩的目的。 
    体外反搏治疗,由体外反搏治疗技师亲自操作,每日1次,每次6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有体外反搏禁忌症的患者,则禁用之。 
    (5)理疗: 
    ZDL-401型经络导平仪ZDL-401型经络导平仪是根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以超高电压、超低频率的单向大功率脉冲波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病理经络,在人体内形成强电流回路,促使机体内病理经络的导电量(即生物电子运动情况)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激活生物电子,恢复经络和神经传导,从而使患者运动模式发生改变,最终使病员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经络导平仪中的各种感觉性刺激可增加有关脑皮层、皮层下灰质结构的脑血流量,同时脑局部病灶产生电位活动,使处于抑制或半抑制、麻痹或半麻痹状态的脑组织复活,从而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另外还有电水浴疗法,主要是运用正极水平衡疗法以增强肌力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平衡的功能。 
    CZT-8A电脑超声·中频治疗机具有电脑中频和电脑超声的多种功能变换,可以实现超声波疗法,超声中频同步叠加疗法,音频,直流电离子导入,低频调制中频超强度穴位刺激等十几种物理疗法,一切由电脑程序化自动控制。具有十组电脑预置储存程序处方和五组变换调节键,可以根据要求换出几百种以上不同频率和波形的治疗处方(强度可变)。可实现中频和超声治疗领域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梯形波、尖锋波、随意波等多种波形的等调、连调、间调、断调、变调、交调、不饱和调等功能,临床应用于脑萎缩疗效较好。 
    以上均由理疗治疗技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定最佳穴位,制定优选治疗方案,进行施治。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 
    参考资料: 
    
    ---------------------------------------------------------
    
    1、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1)增强近端稳定性;(2)改善平衡调节,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
    2、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的协同,使患者的运动变得平稳和流畅。
    3、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让患者体验有目的的抗重力运动。
    4、改善视固定和眼、手协调,使患者能利用视觉帮助稳定。
    5、在患者的运动中,引入旋转的成分,减轻患者因害怕失调而不自主地或自主地对其运动的限制。
    6、训练患者恢复正常的中线感和垂直感,以便他们在运动中有返回中线的参考点
    巴*** | 2007-01-31 17:22:21 162 7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