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语文知识谁知道?

首页

语文知识谁知道?

谁可以说出《孟母三迁》这个故事的梗概。知道这个故事的就说说看吧!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2-18 21:26:23
      孟母三迁
     
            孟轲自幼丧父,家境贫寒。
            孟母独自拉扯个孩子不容易,邻家痞子又常常向她家扔砖头,思前想后,觉得都城繁华,便带着孟轲到鲁国都城打工去了。孟母初到京城,人地两生,听说城外坟地附近房价便宜,便带着孟轲在坟地附近租了间农民的房子。
      世人谓之曰:孟母一迁。 孟母白天打工挣钱,年幼的孟轲便和附近的孩子玩耍,娘俩儿辛勤度日,倒也塌实。 不久胡人听说鲁国富庶,便来到鲁国都城谋些生路,无奈富庶之地多欺诈,不几月胡人花光了积蓄,却寸金未得。胡人生性野蛮,恼怒之余便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来,他们以一把铁凿专打路人后脑,而且特别喜欢在人烟稀疏的坟地附近行事,被劫者往往非死即伤。
      不几月已有数人丧命,都城捕头在歌舞厅弄坏了身子,不敢前往拘捕,于是坟地附近人心惶惶,每人出门均以铁锅罩头。 一日,孟轲在坟地里和小伙伴游玩,突见一大汉持铁凿于坟中立起,口眼歪斜,面目狰狞。小伙伴见此一哄而散,孟轲怀中有三文钱,心中忐忑,跑起来脚下直绊蒜,大汉一直扑来,孟轲躲闪不及被铁凿伤及后背,孟轲扔掉钱,负痛逃跑,终于跑回家,自此几月未敢出门。
      孟母无奈不得不携前往房租较贵的闹市居住,世人谓之曰:孟母二迁。 当时鲁国于战国列强包围之中,军力微弱,齐楚常有吞并之意。于是鲁国有大夫建议,效仿管仲治齐,男者为商,女者为娼,国富兵自强!所以当时鲁国正是全民经商的时候,集市如牛毛,竞争激烈。
      孟家所住之集市最为热闹,假药遍地,到处是伪劣商品和违法的临时建筑,而且商贩们为了争地盘,抢主顾,常常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斗欧之事天天发生。 一日,孟母打工归来,突见孟轲浑身是血的倒于家门口,大惊失色!原来当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轲像往常一样挤在旁边看热闹,一秤砣突然飞至,恰好砸在孟轲头上,小圣人险些当场倒毙。
      孟母急忙找来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为儿子医治,偏巧这郎中没良心,银子没少拿,用药却是三分真七分假。孟轲虽然不久痊愈,却落下个胡言乱语的毛病。孟母无奈,举家迁到书院附近居住,世人谓之孟母三迁。 书院是国家开设的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书院周围有卫戍部队,治安状况很好。
      孟母年轻丧夫,总盼着孟轲将来能出人头地,偏巧这孩子生得瘦弱,从军打仗是没戏的,孟母有时寻思道:这孩子连苦力都当不成。俗话说穷文富武,看着学院里出出进进的学生,孟母琢磨着要是孟轲能上学或许也是条出头之路。于是托人找到学院老师探讨孟轲入学之事,老师听说有孩子要入学,开口就要五百两银子的赞助费。
       孟母听后大惊:“这学校不是国家的么?” 老师捻髯微笑道:“我们老师也是人,也是要过日子的,我们的孩子还要出国深造呢,国家那点经费够吗?再说你家户口不在都城,是借读理应掏钱。我还听说孟轲这孩子智商不高,有胡说八道的毛病,将来影响我们的升学率可怎么办?” 孟母非常伤心,想起自己可怜的身世更是难过,一时间泪流满面,哭得如带雨梨花。
       老师连咽了两口唾沫,他扶着孟母的肩膀道:“事情是可以通融的吗!人心都是肉长的,孟娘子年轻貌美……”老师说到此便笑而不言了。 不久,孟轲上学了,可这孩子吃假药吃混了头,满嘴胡说八道,而且是个死心眼,专爱找人抬杠。
      虽然学了些经典史迹,但这毛病是改不了的。以致后来孟轲毕业后,竟没分配工作。无奈孟轲便到处游说诸侯要忠君爱国,天子是授命于天,不可怠慢的。还胡说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每到一处都要求诸侯们给个官做,诸侯不答应便天天堵在门口数落人家的不是。 有一天,孟轲在路上碰到一群游戏的孩子,口中竟唱道:“邻家焉有许多鸡,乞丐何能娶二妻,现时尚有周天子,何故纷纷说魏齐……” 孟轲一想前两条是自己编的寓言,后连句分明是职责他口是心非。
      好在孟轲没心眼,他哈哈笑道:“这不是在骂我吗?我出名了嘿!有意思!真有意思!” 孟母三迁 □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很有教养,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 □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
      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 到了城里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可是他家处于闹市中,打铁声、杀猪声、叫卖声终日不断,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
      接着,他就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这个地方,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学宫那里的环境很好,书声琅琅,读书的氛围很浓。孟子很快的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又是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的,回到家里,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戏了,心里很难,在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后,就又高兴起来。 □ 后来孟母把孟子送进了学宫,学习《诗经》、《尚书》。"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 。

    闲***

    2005-02-18 21:26:23

其他答案

    2005-02-18 21:40:37
  •   孟母三迁
     
            孟轲自幼丧父,家境贫寒。
            孟母独自拉扯个孩子不容易,邻家痞子又常常向她家扔砖头,思前想后,觉得都城繁华,便带着孟轲到鲁国都城打工去了。孟母初到京城,人地两生,听说城外坟地附近房价便宜,便带着孟轲在坟地附近租了间农民的房子。
      世人谓之曰:孟母一迁。 孟母白天打工挣钱,年幼的孟轲便和附近的孩子玩耍,娘俩儿辛勤度日,倒也塌实。 不久胡人听说鲁国富庶,便来到鲁国都城谋些生路,无奈富庶之地多欺诈,不几月胡人花光了积蓄,却寸金未得。胡人生性野蛮,恼怒之余便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来,他们以一把铁凿专打路人后脑,而且特别喜欢在人烟稀疏的坟地附近行事,被劫者往往非死即伤。
      不几月已有数人丧命,都城捕头在歌舞厅弄坏了身子,不敢前往拘捕,于是坟地附近人心惶惶,每人出门均以铁锅罩头。 一日,孟轲在坟地里和小伙伴游玩,突见一大汉持铁凿于坟中立起,口眼歪斜,面目狰狞。小伙伴见此一哄而散,孟轲怀中有三文钱,心中忐忑,跑起来脚下直绊蒜,大汉一直扑来,孟轲躲闪不及被铁凿伤及后背,孟轲扔掉钱,负痛逃跑,终于跑回家,自此几月未敢出门。
      孟母无奈不得不携前往房租较贵的闹市居住,世人谓之曰:孟母二迁。 当时鲁国于战国列强包围之中,军力微弱,齐楚常有吞并之意。于是鲁国有大夫建议,效仿管仲治齐,男者为商,女者为娼,国富兵自强!所以当时鲁国正是全民经商的时候,集市如牛毛,竞争激烈。
      孟家所住之集市最为热闹,假药遍地,到处是伪劣商品和违法的临时建筑,而且商贩们为了争地盘,抢主顾,常常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斗欧之事天天发生。 一日,孟母打工归来,突见孟轲浑身是血的倒于家门口,大惊失色!原来当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轲像往常一样挤在旁边看热闹,一秤砣突然飞至,恰好砸在孟轲头上,小圣人险些当场倒毙。
      孟母急忙找来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为儿子医治,偏巧这郎中没良心,银子没少拿,用药却是三分真七分假。孟轲虽然不久痊愈,却落下个胡言乱语的毛病。孟母无奈,举家迁到书院附近居住,世人谓之孟母三迁。 书院是国家开设的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书院周围有卫戍部队,治安状况很好。
      孟母年轻丧夫,总盼着孟轲将来能出人头地,偏巧这孩子生得瘦弱,从军打仗是没戏的,孟母有时寻思道:这孩子连苦力都当不成。俗话说穷文富武,看着学院里出出进进的学生,孟母琢磨着要是孟轲能上学或许也是条出头之路。于是托人找到学院老师探讨孟轲入学之事,老师听说有孩子要入学,开口就要五百两银子的赞助费。
       孟母听后大惊:“这学校不是国家的么?” 老师捻髯微笑道:“我们老师也是人,也是要过日子的,我们的孩子还要出国深造呢,国家那点经费够吗?再说你家户口不在都城,是借读理应掏钱。我还听说孟轲这孩子智商不高,有胡说八道的毛病,将来影响我们的升学率可怎么办?” 孟母非常伤心,想起自己可怜的身世更是难过,一时间泪流满面,哭得如带雨梨花。
       老师连咽了两口唾沫,他扶着孟母的肩膀道:“事情是可以通融的吗!人心都是肉长的,孟娘子年轻貌美……”老师说到此便笑而不言了。 不久,孟轲上学了,可这孩子吃假药吃混了头,满嘴胡说八道,而且是个死心眼,专爱找人抬杠。
      虽然学了些经典史迹,但这毛病是改不了的。以致后来孟轲毕业后,竟没分配工作。无奈孟轲便到处游说诸侯要忠君爱国,天子是授命于天,不可怠慢的。还胡说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每到一处都要求诸侯们给个官做,诸侯不答应便天天堵在门口数落人家的不是。 有一天,孟轲在路上碰到一群游戏的孩子,口中竟唱道:“邻家焉有许多鸡,乞丐何能娶二妻,现时尚有周天子,何故纷纷说魏齐……” 孟轲一想前两条是自己编的寓言,后连句分明是职责他口是心非。
      好在孟轲没心眼,他哈哈笑道:“这不是在骂我吗?我出名了嘿!有意思!真有意思!” 。

    神***

    2005-02-18 21:40:37

  • 2005-02-18 21:39:02
  • 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出生于山东邹城。孟子3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家门口经过。孟子就模仿送葬队伍哭啼的样子。孟母对儿子这样的玩耍很生气,认为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到了城里,他家处于闹市中,杀猪声、叫卖声终日不断,孟子就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 孟母觉得这个地方也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学宫对面居住。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s***

    2005-02-18 21:39: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