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关于儿童感冒

我儿子今年四周岁了,不知什么原因,自今年年初至现在已有七八次感冒了,而且还咳嗽,平均间隔不到月余,经常吃药打输液,输液每次都在七八个以上.到医院查体也没什么,也就是进行输液吃药.有谁知道些日用的保健的方法,请指教一二.谢谢!
中*** | 2006-12-18 16:55:46

好评回答

2006-12-18 17:14:44
m*** |2006-12-18 17:14:44 55 4 评论
☆小儿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 ,小儿因为脏腑之气未充 ,抗病能力较差 ,所以冬季易患风寒感冒。如不及时治疗 ,除使病程迁延、病情加重外 ,还会引起许多疾病。 
风寒感冒起病较急 ,症见发热、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舌苔薄白等。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吃“小儿感冒冲剂”、“妙灵丹” ,每次0.5~ 1袋 ,日服 2~ 3次 ,温开水送服。如病儿鼻塞不通 ,无汗 ,可用葱...

查看全部>>

☆小儿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 ,小儿因为脏腑之气未充 ,抗病能力较差 ,所以冬季易患风寒感冒。如不及时治疗 ,除使病程迁延、病情加重外 ,还会引起许多疾病。 
风寒感冒起病较急 ,症见发热、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舌苔薄白等。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吃“小儿感冒冲剂”、“妙灵丹” ,每次0.5~ 1袋 ,日服 2~ 3次 ,温开水送服。如病儿鼻塞不通 ,无汗 ,可用葱白一根煎汤后加红糖送服。 
另外 ,还要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和寒凉性的瓜果 ,如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还要忌食酸味、涩味的食物 ,如食醋、泡菜以及山楂、乌梅、酸枣等果品。宜吃温性食品 ,如生姜、葱白、豆豉等。可用以下方法制作一些饮料给孩子喝。 
1.鲜生姜 (带皮 ) 3~ 5片 ,红糖 10克 ,煎汤一碗 ,热服 ,以见身出微汗为好。 
2.糯米 50克 ,葱白 (带须 ) 3根 ,生姜 5片 ,先煮糯米到将熟时放入已经捣烂的葱白、生姜同煮片刻 ,趁热食之。 
3.豆豉 10克 ,葱白 25克 ,同放入锅内煎汤 ,加少许红糖 ,趁热服之 ,汗出即可。 
小儿感冒症状较轻时 ,可以在家处理。如果病情比较重 ,尤其在流感流行时 ,就不能掉以轻心了 ,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小儿风热感冒 
小儿风热感冒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它的症状是发热较重,一般不怕冷,有汗,流黄涕,咳嗽,吐黄痰,咽红肿痛,口渴,大便干,尿黄。中成药可以选小儿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 
发热较高时,可用牛黄清热散,或紫雪散与汤药同用此型要注意饮食,尽量少食或不食鱼、肉等食物。以清淡流食或十流食为宜。并保持大便通畅。 

暑热感冒:多发生于夏季气候炎热之时。主要症状为高热,口渴,烦闷,大汗出,头晕目昏,精神出倦,无食欲,呕吐或腹泻等等。 
中成药可用藿香正气丸等药。食物亦以清淡为主,可多吃些西瓜等果类。也可用鲜芦根煮水频服。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给患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 

(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 

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 

(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①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③金刚烷胺,每片0.1克,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3~5日,最长不可超过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抗感解毒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②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生性细菌感染。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④经常患扁桃体炎者。 

⑤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者。 

(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3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 

④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 
  
☆小儿风寒、风热感冒怎样食疗: 
风寒感冒 
怕冷,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白清稀,头痛,喉痒,舌苔薄白,脉浮4。 

治法:疏风散寒。 

(1)生姜红糖茶:生姜3片捣烂,红糖适量,开水(或用滚粥)冲泡,趁热服用,出汗为佳。 

(2)姜苏饮:生姜3片,紫苏叶6克,用水半碗煮沸,加适量红糖,趁热服用。 

(3)豆豉葱白煲豆腐:豆腐1~2块,豆豉6克,葱白3根,先将豆腐、豆豉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葱白,煎沸后趁热服用。 

(4)葱乳饮:葱白5根,洗净剖开,加母乳(或牛奶)50毫升,放入杯内加盖,沸水煮熟,去葱后,倒入奶瓶喂婴儿饮服。 

(5)芫荽黄豆汤:鲜芫荽30克,黄豆10克,先将黄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鲜芫荽同煮10分钟,加少许食盐调味,去渣饮汤。 

(6)苏叶粥:白米50克煮粥,临熟时加紫苏叶6克,再煮5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粥。 

风热感冒 

发热,头痛,有汗,鼻塞,流浓涕,咽部红痛,咳嗽,痰黄而稠,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1)银花薄荷饮:银花15克,薄荷6克。先将银花加适量水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倒出药液加适量白糖服用。 

(2)菊花茶:菊花10克,开水冲泡,加白糖适量,代茶饮用。 

(3)桑菊豆豉茶:桑叶、菊花各6克,豆豉3克,煎水饮用。 

(4)绿豆茶:绿豆30克(捣烂),绿茶3克(布包)加水适量煎至半碗,去茶叶包后,加糖适量服用。 

(5)芥菜豆腐汤:芥菜250克,豆腐2块,生姜2片,水适量煮熟,加盐调味趁热饮汤。 
★(6)儿童感冒与成人感冒中西医用药剂量药性差别较大所以不能混用切记! 
 
参考资料: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6-12-18 16:57:25
  • 流行性感冒 
    
    [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 我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 
    ...

    查看全部>>

    流行性感冒 
    
    [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 我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级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三)流行病学 
    1. 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 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临床表现] 
    (一) 概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拌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二) 临床分型 
    1. 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簟?
    2. 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簟P仄崾玖椒斡猩⒃诘男踝匆跤啊L蹬嘌?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 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 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 
    1. 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 
    2. 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 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 病毒分离: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种于鸡胚可分离出病毒。 
    3. 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三天内)和恢复期(2~4周后)2份血清,抗体效价四倍以上为阳性。 
    4. 快速诊断: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为(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1. 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 
    2.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较轻微。 
    3.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 
    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 
    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 
    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 
    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 
    诊断分类 
    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病原学检查2、3、4、5中一条。 
    (二)鉴别诊断 
    1. 普通感冒: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2. 流感伤寒型钩体病: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1:400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 
    3. 链球菌性咽炎 该病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 )。 
    4. 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5. 支原体肺炎 也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治疗] 
    (一) 一般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二)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 
    1. 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2. 药物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h内用药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3-4天;副作用: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副作用少。 
    3. 注意事项: 孕妇、神经、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禁用,且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三) 防治各种并发症 
    (四) 中药治疗 
    [预防] 
    (一) 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 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 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三) 疫苗预防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 
    减毒活疫苗:采用喷鼻法接种 
    (四) 药物预防 
    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 
    
    
    1*** | 2006-12-18 16:57:25 60 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